第三章 陈年旧事

第三章 陈年旧事

割猪草

小时候,割猪草是川西坝子农村小孩的重要工作之一。

凡家在农村的孩子,上小学以后,莫不是早上背着书包进学堂,黄昏背着背篼割猪草。

照理说,割猪草是一个轻松活,但那时并不轻松。川西坝子虽然平原沃野,自古以来草木丰茂,遍地绿茵,哪里会缺少猪吃的饲料?但是,在70年代那会儿,川西坝除了田里的庄稼带有青绿之外,凡是能长草的房前屋后,沟边河边,田埂地角,坟茔空场,都光秃秃一片。杂草的生命力够顽强了,生了一茬又一茬,但总是刚一冒头,就被蜂拥而至的割草人抢割一空。

地面的草被割完了,自然朝着“海空”蚕食,水生的芦苇、浮萍,全被拔尽;空中的嫩树叶、高秆植物、藤蔓植物,凡能采的,能摘的,没有不被扫荡一空的。所以,我们每天背了空背篼出去,要割满一背猪草回家,显然极为困难。但如果出去半天,晚间背了空背篼回家,十个孩子,有九个会被家长打得鸡飞狗跳,我绝对属于难以幸免的人之一。那时的家长,似乎懒得过问土地为什么不生草,只责问自己孩子为什么割不回草。

到了草料短缺时节,尤其是冬季,每家每户给生产队养的猪,不免饿得打喔吼。

那时,养鸡、养鸭都属于走资本主义,没有一家敢养。家家只能养生猪,但生猪属于集体财产。社员虽把猪养在自家屋里,但到肥猪出栏时都得上交给公社。生产队根据生猪的重量,给社员计工分。农户在养猪期间,若猪病了,瘦了,甚至死了,那是比家里死了人还令人伤悲的事件,轻则把全年的工分扣完,重则以破坏集体生产论处。为此,生产队专门选了一批成分好的社员,担任生猪称重的工作。生猪每个月要称一次重量,称量员轮流到每家每户去给生猪过秤。

猪的粪便也属于公有,只能由生产队统一安排,社员们定期用粪桶到各家茅坑担走,用作集体田里的肥料。

某年,有人在夜间偷了自家茅坑里的一桶粪水浇自留地里的菜,被巡逻的民兵发现,当晚即召开了“斗私批修”大会。偷粪水的这家人,要不是平时人缘好,在批斗大会上认错态度也好,其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向毛主席忏悔,说不定就会被民兵押送到公社去。对于社员来说,被押到公社是一件极为恐惧的事情。

饿猪的嚎叫,叫烂了社员的心。猪若饿死了,不要说被斗争,光是扣掉全年工分,一年的吃食就成了问题。不少生产队出现了社员到集体田地里“盗割猪草”的行动。尽管这种行为风险很大,若被逮住,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春节前,为防止“偷青”,生产队加派了五六位社员昼夜巡查。但格外严峻的草料短缺形势,仍迫使不少人铤而走险。大人、小孩变着花样与看护集体财产的人斗智斗勇,如套近乎、互相掩护等等。

负责看护我家附近一大片集体田地的人,是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士兵,叫郭玉平,但那时全生产队的人都叫他“刮民党”。有一年的除夕,天打麻子眼的时分,我在“刮民党”的眼皮底下,居然偷割了满满一大背篼鲜猪草回家,使我家为集体喂养的猪儿,幸福地过了一个正月初一。

前年,县里统战部编撰一部郫都区抗战人物志的书。我的朋友冷雨兄恰好是编辑之一。在他赠送给我的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看到了“郭玉平”的名字列在“郫都区抗日将士名录”里。小时候,郭玉平在我们生产队是被当作管制分子来对待的,在忆苦思甜或者深揭猛批大会上,时不时要把他揪出来斗争一回。现在,他过世已经30年了。30年的魂灵,若泉下知道尚能进入“抗日名录”,也当安息了吧。

今天,我也终于明白,当初我在他眼皮下偷割集体田里猪草的时候,以他在战场上与日本鬼子对视过的眼睛,不可能察觉不到和平岁月一个小偷的行径。

为此,我心怀愧疚,也心怀感恩。

割猪草的另一种途径,是到成都去割。

天蒙蒙亮,各生产队的割草大军骑了永久加重自行车,车后架两边各绑一个大筐,汇入到唐太路上,潮水般往成都方向奔流。夜幕时分,又见他们汗流浃背,驮了堆尖尖的两大筐猪草,陆陆续续,疲惫归来。

我父亲腰有伤,不能骑车远行。我见隔壁的大二哥下成都一次,就能割回足够猪吃几天的草,不由眼热心痒,很想跟随大二哥跑一次成都。那时我10岁多一点,爸妈也不甚放心,但眼看着野外的草叶藤蔓全被拔尽,也无计可施,便叫我自己去求大二哥,看他是否愿意带带我。我找到大二哥跟他商量,他拍拍我的肩说,大弟娃儿,你骑不拢成都的。

第二天晚间,我已睡下了,忽听篱笆门传来汪汪的狗叫,又听见有人压低了嗓子在呼唤我爸妈:幺爸幺妈,开门。

是大二哥。

爸妈连忙起床,掌了灯出门。我听见爸妈同大二哥在院坝里低声说话,又听见窗户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我在枕上听到大二哥推着自行车往外走,人似乎已经走到篱笆门外了,又停了下来,提高声音对我爸妈说:幺爸幺妈,大弟娃儿还小,脑子又聪明,得让他攒劲读书。

篱笆门一关,外面的世界万籁俱寂,只有虫声响彻在天地间。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看见灶房里堆成了一座小山的鲜猪草,不由惊呼起来。我妈赶紧打断我,悄声说:你大二哥昨晚黑从成都割猪草回来,分了一半给我们。

关于大二哥嘱咐我攒劲读书的话,我妈却没向我转述,但大二哥那晚说的话,以及他粗重的嗓音,竟然穿越40年的漫长时空,至今仍时不时地萦绕在我的耳边。尽管说这话的人,也已经作古好几年了。

童年游戏

一、推铁环

推铁环的时节,一般在冬季。寒风中,铁环滚在乡间大地上,嗡嗡的声音,带着腾腾的热气,带着山水的和鸣。

铁环滚过冬天,又滚进春天。凡铁环滚过之处,田埂、小桥、泥地、树林、场院,都会遗落下铁圈从别处沾惹上的水滴、种子、草叶、昆虫、肥料,待阳光一抛洒,不几天便有青绿从土里钻出来,油油的一片生机。

到了初夏,铁环已经被磨得又细又亮,再不能推了。用一根草索吊它在房檐下,白天闪射太阳,夜间映照月光。大风来了,铁环晃来晃去,或悠悠转着圈,便有清越的歌声,从那锃亮的铁质里飞出。

童年的路总是太短,而铁环又总是滚得太快。推不了几年,童年便推成了回忆,那铁环就一直只在回忆里滚动。

如果铁环不小心滚出了童年的边界,那就是奇妙的穿越。今天,无论在乡下,还是在城市的空场上,那些推着铁环跑的人,并不是现在的小屁孩,而是一个个如同我一样霜雪濡染头顶的大爷大妈。

二、弹弹珠

趴在地上,瞅准目标,用食指猛然弹向地面的弹珠。弹珠飞速地滚向前去。呐喊、眼光和心情,也齐刷刷地往前滚。

弹珠一弹,童年的欢场便拉开了序幕,人生最初的博弈之门也开启了。制定规则,体现公正,实施监督,测算距离和路线,躲避风险,守护阵地,发起攻击……失败了,要有气量;胜利了,不要骄傲。

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蕴藏着成长的全部密码。

那时候,哪个孩子衣袋里没揣过一大把弹珠啊。

与今天在电子产品中玩搏击游戏的孩童相比,我们那时的童年,是多么简单,又多么快乐。

三、救子猫儿

“救子猫儿”是小时候最刺激、最快乐的藏猫儿游戏。这个游戏,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玩。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一是选将。由全体参战队员首先推出两名主将,选出来的主将,其号召力、组织力、领导力、战斗力都特别强,一个主将,往往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结局。

二是点兵。全体队员站成一长列,两名主将站在队列前,轮流着“一人一兵”地点,直到点完为此。点兵又分两种方式:一种是“选点”,即两位主将轮着优选,相中谁,即点谁的名字,被点中的,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必须服从命令。这种点法,主将会从最喜爱的兵开始点,你一个,我一个,点到最后剩下的,一般属于搭配的角色,以小女生居多。开始点兵了,只见这个高呼王大毛,那个大喊李小小,一应一答之间,两位主将的身后已经拉起了各自的队伍。另一种是盲点,众兵排成一横排,主将从排在首位的兵开始,一边念“点兵决”——“王子点兵,点到五更,五更鸡叫,我的兵到”,一边用手指按“一字一人”的对应节奏开始点数,最后一个“到”字落到谁的身上,谁就出列成为他的兵,依次循环,直到点完为止。

三是排兵。两方分兵结束,各方主将带领队员各选一隐蔽处,研究排兵及作战方案,包括:确定队伍番号,如红巾军、义和军、先锋军之类;识别队伍记号,如头缠一根稻草,手臂绑一条麻柳枝等;主将颁布军令,如见机行事、临死不降等;制定攻防战术之类。

四是布阵。双方排兵完毕,精神抖擞,气势如虹地回到战场。战场或是在秋收过后的空旷田野,或是生产队的打谷场,或是某一家的大林盘。双方各选一个点位,围绕这个点位划一个圆圈作为大本营标记。双方大本营对距100米左右,这100米中间,或有草堆,或有坟茔,或有竹树,或有沟壑,或有小坡,都是天然的屏障或助攻凭依。

完成上述步骤后,战斗即刻打响。双方依据战术,或派一人,或派两人,或派多人前出阵地挑战。各方人员在阵前奔跑、躲藏、掩护、搏斗,以把对方兵员逮住,并押送到本方大本营为目的。一方的兵被抓到敌方画了圈的大本营后,相当于关进了监狱的俘虏,自己不得逃离圈外,须得本家的兵来营救(即救子之意),只要救兵能冲过重重险关,跑来触碰一下俘虏兵的手,即算救活,被救活的兵可就地参加战斗,也可奔回己方阵营休整待出。开战以后,战场上狼烟四起,喊声震天。各方兵员或穿插,或围捕,或伏击,或偷袭,或声东击西,或诱敌深入……又要组织进攻,又要营救被俘人员,还要确保阵地不失。战斗到最后,以一方把对方兵将一个不留地全部逮进己方大本营为胜利。这时,响彻云空的欢呼声在战场上空回旋。

在我10岁之前,“救子猫儿”的游戏玩得乐此不疲。关于强身,关于规则,关于合作,关于谋略,关于救援,关于保护弱小……所有这些成年后需要具备的素养,焉知没有在童年游戏里埋下伏线?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小孩子玩这个游戏。我在白云寺当老师那会儿,曾想在一年级组织一场“救子猫儿”,但总觉不合时宜,终究未予实施。

后来,随着应试教育的迅猛扑来,更随着电子游戏产品的登堂入室,不只是“救子猫儿”,连我小时候玩的其他游戏,如电报猫儿、斗鸡、拾拱、跳房、射箭、扯响簧、打洋火枪、丢窝儿、甩马叉等等,都不见了踪影。

1985年,当年在一起玩“救子猫儿”的幼时伙伴H兄与本县唐昌、两路口的三位战友,奉命守卫中越边境老山前线的一个猫儿洞。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其他三位军人阵亡,H兄负伤并荣立二等功。那年下半年,县里专门在阵亡烈士的家乡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那时,我已是两路口小学的一名教师,参加了在两路口举行的祭奠英烈仪式。后听闻我老家的H兄转业回郫都区,被政府安置到当时颇为吃香的供销社工作。

其后的某次相聚,座中人无不感佩英雄浴血战火的英勇事迹。我当时很想问一问这位功臣,其在激烈战斗中的腾挪闪跃,勇猛顽强,与小时候玩救子猫留存在意识中的机警有没有关联?但话到嘴边,总觉不妥,也于英雄不敬,遂暗地自责,没敢开口。

现在,每当看到一个个肥胖的小儿郎,看到愈来愈多且低龄的“眼镜”,看到正沉迷于手机,流连于网吧的现代儿童,我常常做无端的比较:此时高度物质化的童年,与彼时在乡间大地上摸爬滚打的童年相比,究竟哪个堪称幸福呢?

我的野草葳蕤一样的童年啊。

四、电报猫儿

相对于“救子猫儿”的两军对垒而言,“电报猫儿”玩的是“以一敌众”的游戏。

场地一般选在地势复杂,隐蔽性更高,易于藏身的地方,如春天的油菜田,夏天的麻田,秋天的高粱田,冬天的大林盘,以及生产队的牛圈房……每一处,都曾留下我童年奔跑的身影。

参加藏猫儿的众人以“麻尾”的方式确定一名“电报员”,余者皆为猫儿。先找到一棵大树,或一个房舍的犄角,再围绕树或犄角画一个圈,这个圈便是猫儿们的大本营。

电报员被人用布条或者手帕蒙了双眼,蹲在营中,猫儿们随即四散开去,各自找藏身所在。

不知哪里传来一声“红了”,电报员揭开蒙眼的布条,开始出营搜索。搜到一只猫儿,只需用手一指,嘴里大呼:电报电报,张小二!

这么一电,张小二就成了死猫儿,要么垂头丧气退出游戏,到大本营附近找个地方等待游戏结束;要么存点念想,站在原地不动,等待还没有被“电”到的活猫儿来救他。活猫儿只需跑过去触碰到死猫儿的手,死猫就算复活了。

对于电报员而言,其电死的队员越多,他的战绩越好。对于猫儿来说,他不但要藏好不被电到,还要找准时机,一溜烟跑回大本营才算最后胜利。整个藏身、跑步、匍匐、跨越、掩护的过程中,任何时候被电到,任何时候即变成死猫,只能停止在原地。

电报员可以视其战果,随时结束战斗,他只需喊一声:停电了,出来吧。那些藏在远处近处的猫,树上房顶的猫,披了迷彩树枝的猫,趴在坟茔里的猫,一个个得意扬扬地走出来,个别猫儿,甚至就从电报员的眼皮底下冒出来,气得电报员直跺脚。这些没有被电到的猫,一个个兴高采烈,尽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而顺利跑回大本营的猫,更是被当作英雄一般拥戴。那些被电在原地的猫,却只能唉声叹气,或是指指点点恨声连连,指责某个要好的伙伴,在自己被电到时,不去援救他。

电报猫儿是我的强项。最辉煌的一次,是我当电报员时把所有的猫儿,一个不剩地电在原地,包括电死后被救活的,让他在狂奔中遭到二次剿杀。

其实,我最乐于的,还是当猫儿王。这个游戏,本来是各自为政,各自逃奔,相当于散兵游勇的游击战。但我趁电报员蒙眼蹲守在大本营的工夫,召集其余的猫,统筹部署对电报员的反击战,如哪些猫有意在某位置被电住,哪些猫藏在远处摇晃树枝以吸引电报员,哪些猫匍匐在某处负责接应队员,哪些猫专门负责救援被电死的猫……最震撼的一次是,全体猫儿并不采用深蹲藏身的方式,而是以一起一伏打运动战的方式推进。只见战场上人影晃动,枝飞叶舞,前奔后突,左右包抄,一个接应一个,一个掩护一个,一个救援一个,如层层叠叠的浪,朝大本营梯次推进。电报员刚电死一个,背后又有身影在飞纵,刚一转身,这边的死猫又被救活了……这一次的结局是,所有猫儿一个不少,全部回到大本营。

关于电报猫儿,记忆里最深的一次:秋后的黄昏,劳动一天的小伙伴又玩起了这个游戏。那回,我藏在麻田里与电报员抗衡比耐力,电报员不喊“停电”,我始终匍匐着纹丝不动。后来不知怎么的竟睡着了。睡在那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里,似乎还做了一个梦,梦见星光满天,自己与昆虫、飞鸟在天空飞翔……忽地,麻田外面的田埂上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几道手电筒射出的光像纷乱的银蛇,在夜幕下滑动,还有火把在原野上燃烧。

我睡眼惺忪地从麻田钻出来。我妈已哭成泪人,在田边当即给了我一顿狠揍。拖回家,又被罚跪在堂屋里,直到半夜被我父亲抱上床。

我儿子很小的时候,虽然电报猫儿早已绝迹了,但我时常在家里同他玩这个游戏,衣橱、卫生间、厨房、沙发背后、床下、门后,都是父子藏身之所……今天,这小子已经20多岁,父子仍如兄弟,如称呼上常常听不出辈分来,他直呼我名字,我叫他哥儿。我想,这样亲密的父子关系,肯定不是靠说教可以得来的。那么,会不会是在他的童年里,我给了他电报猫儿的时间和机会,而没有赶着他早早走进数不胜数的所谓兴趣班的缘故呢?

童年是多么短暂的一段旅程。或许,少年时代的游戏,真如一些教育家所分析的一样,都藏了智慧的萌芽在里面。这是必然的,但还不是最重要的。相较于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而言,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本该快乐的童年时代,我从游戏里,实实在在地品尝到了这份快乐。作为过来人,当我们面对今天的儿童时,理应把这份快乐,归还给他们。

阅读往事

一、网购少时书

半月前,我在一个后生晚辈的殷勤指引下,成功注册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店,并绑定了银行卡,终于赶上时代的趟子,跻身“剁手党”行列。

虽然被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的商业模式给全副武装起来了,但我穿着“新经济”范儿式的鞋子,走的仍是怀旧之路。

前几日,我从一个叫孔夫子旧书网的网店,一气订购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春潮急》《艳阳天》《金光大道》《欧阳海之歌》《苦菜花》《虹南作战史》《海岛女民兵》《沸腾的群山》《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一系列我少年时代阅读过的旧书。

几天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旧书源源不断地飞到我住的小区。每天黄昏,或是快递小哥的电话,或是风巢、速递易、易邮柜来的短信,提示我到楼下的门卫室旁边取包裹。我乐颠颠地下楼又上楼,空手而去,满载而归。

是年纪老使人怀旧,还是怀旧使人显老,这个且不用去研究。阅读少年时代的读物能够使自己心情愉悦,这样的时光,就足够美好。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在我从儿童转向青春期的花季,我能读到的读物,除了“三国”“水浒”“聊斋”这一类的书之外,也就如上所列书目了。与今天少年儿童海量的阅读比起来,那时的阅读虽然苍白,但印象深刻。阅读的时间是1976年到1981年间。

包裹拿回家,一个人坐在安静的角落,用刀片开始拆除包装,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仿佛每开拆一本,都在开拆一个故事,一段岁月,一片真纯。

前一段日子,我赶时髦,醉心于微信听书和读书,竟连续六周夺得了阅读时间排位第一的佳绩。在线下,我也挤出时间读季羡林、梁实秋、沈从文、汪曾祺、贾平凹等大家的美文,这些作品,除了让我在阅读时内心激起没话可说的美感之外,阅读以后却觉得茫然。这些精致或是朴素到至美的文字,虽然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但我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爸妈是读不懂的,我身边的普通朋友,也因为那文字的宫殿太高大,太辉煌,太深邃,大家只能仰望星空。星空虽灿烂,但它属于文化人,普通百姓却遥不可及。

而我购回的这些旧书,有的显然已经过时,有的经过历史证明其伪,有的现在读来甚至很可笑,也有的穿越时空至今依然被奉为经典。不管怎么的,今天我重新去阅读它们,关涉书的艺术价值方面的目的已经淡去了,只为重温旧梦,重新走进那段单纯的阅读年华。

难怪,当我在网店寻找并点击下单的时候,连手指尖也在激动。我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阅读的鲜活情状,以及那时的环境、人物、心跳……还没有开卷,便已经有“人在少年”的代入感觉了。

美好,忧伤,纯粹,痴迷……少年的阅读滋味啊。

二、养蜂人赠书

1980年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节,生产队同时来了两拨外省的养蜂人。

一拨获准把蜂场安放在梁家院子前的桉树林里。那天放晚学后,我路过梁家院子,只见几十个蜂箱整整齐齐排列在朝向田野的桉树林边上。两顶帐篷支在林子中间,一顶帐篷前的地面简单垒砌一个锅灶,灶上正用耳子锅烧水煮饭,股股炊烟从林间飘向林外。另一顶帐篷后的两棵桉树间牵着一条绳索,绳索上晾晒着花花绿绿的衣物和其他杂什,风一吹,一飘一荡,说不出的新奇。

回到家里,只见我家院坝也被另一拨养蜂人安好营扎好寨了。养蜂人是一老一少舅甥俩。老的脸黑,个矮,稍胖,善笑,他的年纪与我爸爸一般大,但同我爸妈打交道时却谦卑得像是我爸妈的侄子。少的瘦而高,脸红,双手很长,甩动起来显得很别扭似的,头发乱蓬蓬像要飞舞,年纪有十七八岁。他们两人之间对话时,全操外省口音,叽里呱啦,我们一个字都听不懂。但同我们说话时,又改为连我爸妈都能听懂的普通话,又慢,又清晰。

我爸妈不但把宽宽的院坝交由他们做蜂场,而且还大方地腾出正中的堂屋和住宅旁边的柴房供他们使用。

院坝里间隔着平行摆了两排蜂房,堂屋用来做搅剥蜂糖的操作间,柴房兼做厨房和卧房。我家的这个蜂场遮风又避雨,比梁家桉树林里的蜂场好了几百倍。

那天,我丢下书包,跑到养蜂人住的柴屋里,帮他们收拾锅碗瓢盆,看他们清理蜂箱糖桶,与他们套近乎,直耍到天黑。

晚餐时,妈妈专门多炒了两个菜,爸爸把桌子摆在厨房外的屋檐下,请养蜂人过来一起吃顿饭,爸爸还专门打了酒陪他们喝。席间,小的只顾埋头吃饭夹菜,文文静静,很少出声。老的倒也爽快,与我爸爸一杯接一杯地干杯。后来,他却有些扭扭捏捏,仿佛不好意思开口似的谈到租金问题。我爸爸豪气地喝一口酒,放下杯子,眼睛盯着他们说:不要你们一分钱。

我妈妈紧跟着说:要啥子钱哦,你们从大老远的外省过来,一路造孽兮了,我们咋个好意思收你们的钱。

顺带插一句,因我家祖宅曾经于1973年遭遇一场严重的火烧,我爸妈于是从张家老宅搬出来,在靠近生产队打谷场的边角地块建了一个三合头撮箕口的小院。我爸妈建房时的本意,或许是按照我和弟弟两个儿子长大后要各自安家的长远规划来实施的,所以新建的房屋很是宽敞。建好后,先后接纳了王大哥一家、县城知青一名,省城知青一名,外省养蜂人四五批来此借住。借住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如养蜂人,一个月左右,长的如王大哥,一住五六年,我爸妈从未收过一分钱租金。在当时封闭的环境下,正是这些人的到来,为我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打开了很多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爸妈或许不会意识到,他们的善良之举,无意间涓涓地惠及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那年三四月,老天凑趣得很。一个接一个的太阳,把川西坝的油菜花抚弄得风姿婉约,光彩毕现。遍野的金黄,漫天的清香,蝶飞蜂忙,正是养蜂人最爱的季节。

每到黄昏,隔壁邻居来我家买蜂糖、看热闹、学外省话、摆龙门阵的不少。渐渐的,大家都与养蜂人熟悉起来。人们称呼老的为“李幺舅儿”,少的为“小高”。两个外省人也很快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阴雨天,养蜂人空闲下来的时候,李幺舅儿喜欢到桉树林蜂场那儿找老乡闲耍,小高却很少出门,成天留在柴房里,也不知道在房里做些什么。有时会从屋里传出笛子吹出的声音,寡寡淡淡,幽幽咽咽,说不上来的一种味道。

来我家蜂场最勤的是杨家院子的显英姐。那阵子,七大队的团支部活动已经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显英姐是大队团支部的委员,兼任我们生产队的团小组长。她多次来邀约小高一起去大队部参加活动。小高去过一次,回来被李幺舅儿斥责为正事不做,就没有再去了。

公社电影院重新修好以后,到乡下轮流放坝坝电影的机会就较少了。但凡有了新电影,一般先在公社电影院放映一周。那年正放《小花》,全公社的人没有不去看的。李幺舅儿和小高有一回也同我们院子里的人一起,说说笑笑去看了。

电影并非常常有。不久,公社又买回来一台2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这是全乡历史上的第一台电视机。每周末对群众开放,票价只需两分钱,就在电影院里放。那年放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每周放两集。人们白天一边做活路一边谈剧情,到了周末晚上,忙忙慌慌弄完家务,争先赶去电影院占位置。

或许是因为我初中毕业后便可以到大凉山接父亲班当矿工吃皇粮的缘故吧,爸妈对于我的学习属于“敞放”模式,类似晚上外出看电影看电视这一类活动,只要不是农忙季节,没有不允的。我在初中阶段所看的连续剧还有《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海底来的人》等,其中《加里森敢死队》我每集必看,直看到后来国家停播该剧为止。《大西洋海底来的人》看了大约一半,现在已经记不起是什么原因没有看完了。

一转眼三月过尽,四月又已经过半了。油菜花早谢完了,梁家院子桉树林里的养蜂人走了,其他生产队的养蜂人也陆续走了。新的目的地是甘肃、宁夏一带。就是本地的养蜂人,也开始陆续外迁。碎石路面的唐太路上,每天都能看到装着蜂箱的货车扬起一地尘土,轰隆而去。

原本李幺舅儿他们的蜂箱也要与桉树林里的那一拨一同远行的,据说小高去县城联系货车时没有衔接好,被落下了。

渐渐到了四月下旬,大片的油菜沉甸甸结满籽壳,小麦已经开始泛黄,最多再过10来天,红五月大战就要开始了。虽说田里的江西苕、苦荞正在盛花时节,但种植面积毕竟不多。李幺舅儿和小高变得爱吵架了,有时当了我们的面,用外省话吵。虽然我们一句都听不懂,但从两人的神态看,一定有不小的过节儿。

小高的笛音频繁起来,早吹,晚也吹。连不懂音乐的我,也听出笛音里含着的忧伤。

一天吃晚饭时,爸妈在桌上摆龙门阵。

我爸爸说:显英的意思,是要小高留下来。李幺舅儿的意思,是要显英跟他们走。双方都不让步。

我妈妈说:显英家老汉儿啥子意思嘛?

我没有听懂爸妈对话的意思,也不敢问。大人说话时,儿女们插话不当,我妈妈一筷子打过来,说不定整个青头包来吊起。

这天放学,终于看见最后的蜂场开始撤离了。大货车就停在打谷场上,邻居们都来帮忙,李幺舅儿指挥着大家抬蜂箱,上车,捆扎,小高在他们寄居的房间里埋头收拾生活用品和杂物。

货车装好以后,天已落黑。李幺舅儿、小高和司机准备第二天天一亮就出发。这天晚上,我妈妈又做了好吃的酒菜,整了一桌,算是给他们送行。

小高这晚也喝了不少的酒。饭后,他主动邀请我到他们住过的那间柴房,从一个木箱里找出两本书送给我。一本是《养蜂手册》,一本是《四川文学》。

《养蜂手册》是我此生读到的第一本科普类册子,图文并茂。我从中学到蜜蜂的种类、性情、生活习惯、疾病、喂养等知识,至今难忘。

他们走后几天,一个晚上,我漫不经心地翻阅《四川文学》。其中有一篇短篇小说,《勿忘草》,作者周克芹。

就这样,1980年4月末,一个春夏交接的夜晚,我心跳得很厉害地走进了周克芹的世界。

三、夜读《勿忘草》

“落了一场透实雨以后,天格外青,地格外绿。山洼里,平原上,到处是湿漉漉一片。沟渠,小河,满盈盈的。从田里漫出来的水,自由自在地形成无数条细小的溪流,淌进小河,到处都响着悦耳的淙淙流水声……”

这是一个暮春的傍晚,我开始读《勿忘草》。刚一读,便掉进了雨后庄稼葱茏,水汽氤氲的田地。这是简阳农民周克芹讲述的故事,这是我在初中课本上完全读不到的文字。

读一会儿,停下来,下意识抬起头看看四周,确认房间里无人,很安静,又继续读。

院坝里有鸡鸭归笼的咯咯声,家里的招财狗卧在篱笆墙下喷着鼻子,晚风从屋后的竹林里沙啦啦地经过。院子外面的大田里,燕子的声音,耕牛的声音,鸟的声音,人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既清晰,又缥缈,仿佛正在融化进黄昏的暮色。

继续读下去,我的心怦怦跳动起来,很快盖过了外面的一切声音。

“收工后,路过小桥,她弯腰捧起有些浑浊的水来洗脚。他来了,哗哗地踏下溪沟,使劲往脸上、颈脖上浇水,亮晶晶的水珠儿滚过他那黝黑发亮的脊背,落进溪水中……

芳儿!小伙子忍不住叫起她的名字来了。这是她的小名,只有妈妈才这样叫的。她听着,回头看他一眼,心就跳起来了……”

爱情,爱情,这就是神秘的爱情啊。一个正上初中的懵懂男生在心里喊道。多么美好!多么陶醉!

只要叫上一声她的名字,就能让人心醉神迷。这种感觉,这种美好,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或许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但对当时的少年来说,这无疑就是启蒙的春雷,是破土的种子。

记得初二上学期,我们开设了生理卫生课,大家都觉得太羞人,既想听课,又装出不屑于听,便总在课堂上故意捣乱。男生女生当然是分开排座位,即使不幸同桌,也刻意各自往两边坐,显出很讨厌对方的样子。

可读完全篇以后,却又让人心碎。

小余是城里到乡下插队落户的知青,担任生产队的副队长,是一名热爱社会主义建设的农业科研能手。他和芳儿结婚以后,有了一个孩子珍珍。两年后,小余接班回到城里,最初还有书信来,渐渐书信稀少了,渐渐断绝了音讯。

“她决心等着小余的信息……可是,等到了1980年的春节,小余还是没有信。大年初一这天,芳儿把自己一针一线缝出的花衣裳给珍珍穿上,又换了一顶新买的风雪帽,乐呵呵地给妈妈拜年去了……”

爱情的希望明明已经破灭了,但芳儿仍在痴痴地等待。

珍珍一岁了,已经学会了两个词,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婆婆”。1980年春节,“吃团年饭的时候,芳儿却教珍珍喊爸爸。当珍珍天真地,不知怎么地,吃力地喊出爸爸这个单词来,芳儿忍不住含着热泪吻着小宝贝的脸蛋”。

最后,周克芹站出来直接替芳儿呼喊:

“不过,那个做爸爸的,在这新春时节,还记不记得在遥远的农村还有这个牙牙学语的小宝贝呢?”

小说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也没有让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意思。

我那时十四五岁,由于晚熟,正处于青春期的前夜。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更没有品尝过爱情的味道。这本养蜂人临别赠送给我的《四川文学》杂志,这篇五味杂陈的《勿忘草》,让我看到了爱情是多么美,又多么丑;是多么甜,又多么苦。同时也让我看到,爱情,哪怕绝望了,也要等待,也要呼唤。正如芳儿在已经等不来小余的信息时,依然还能“乐呵呵地”去拜年,“含着热泪吻着小宝贝”。

多年以后,时光顺其自然地把我送进爱情这辆又长、又重、又笨的列车。在一节嘈杂、动荡又让人心醉神迷的车厢里,我呼唤我的“芳儿”,也被“芳儿”呼唤;经历天旋地转,也经历酸甜苦辣……最后终于明白,即使错过某个站台,也不必失魂落魄,迷失初心,只要淡定地坐在岁月的列车上,坚持一直往前行驶,最终会驶出泥淖,驶出黑洞,重回阳光地带,重新找到属于你的爱。

今天想来,在这趟艰难的行程中,真该感谢《勿忘草》这类爱情诗篇给予我心灵最早的洗涤和抚慰,为我的骨质增添了韧性和硬度。

四、听长篇小说连播《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这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有一天黄昏,我正在早稻田里参加早稻收割。生产队仓库房顶上的高音喇叭开始播送晚间节目。各地新闻联播过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喜气洋洋地预告:下面播送长篇小说连播《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接下来是一段很好听的音乐。音乐停了,空气静默了几秒钟,然后,一个浑厚的声音,像吸铁石一样呼啦一下把我的心吸引过去。

早稻田、大地、树林、天空、云彩都轻柔地飘荡起来了。打谷机、拌桶、风谷机、连盖、镰刀交汇出的丰收序曲,男人、女人敞亮而粗野的玩笑,懒蝉子、画眉子深长的合奏,渐渐西沉的太阳,仿佛都不存在了。全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每当一些声音盖过了广播里的声音,我总是厌恶得很,赶紧躲到僻静些的地方。

长篇小说连播节目只有短短的半小时,回荡在我耳畔的声音,却远远不止半小时。

同在一个田里劳动的王大哥,早年在我家里借住了多年。这天见我劳动时心不在焉,下工后与我同步到仓库,途中关心地问我的情况。一听我谈起许茂、葫芦坝、周克芹,他兴奋地说,我知道周克芹的,他就是我们简阳市石桥镇的人,那里的确有一个葫芦坝。

他给我讲了很多简阳那边的风土人情,那时的简阳,在我们川西坝人的眼中,还是一个遥远而偏僻的山区所在。王大哥也说,他们那里的姑娘,嫁到川西坝来,就如从糠箩篼掉进了米箩篼。后来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面果然有这样的句子:“在许茂的九个女儿中,二姑娘、五姑娘、六姑娘嫁到了富得流油的川西坝……”有一段时间,我对于脚下的川西坝并不觉得有多么好,反而对周克芹居住的山区葫芦坝十分神往。那个有劳动者金东水、四姑娘、九姑娘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啊。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听《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成为我每天的功课,比我做任何功课都上心。这个连播每天播送两次,首播是在上午11点,重播是在下午5点。无论多忙,错过了中午,下午必是不肯再错过的。有时在田野上,一边劳动一边听;有时在徐堰河岸边,洗完澡后躺倒在树荫下听;有时在放牛的草地,骑在牛背上听;有时在吉祥寺上课,耳朵支出围墙听;有时在雨天听;有时在毒日下听;最美的是,跑到高音喇叭的下面,蹲坐在石头上听,感觉葫芦坝的故事全装在喇叭里,正舒舒缓缓地流出来。

也有中断的时候,或因为太忙,或因为大队部这天没有开广播,这样的时候,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这一年的秋天,我升入初三了。从国庆节以后,学校开始要在下午放学后补两节课,这样,聆听《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好时光结束了。

为此,怏怏不乐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偶然听我的体育老师也在谈起这本书,我从他那里知道县城的新华书店就有这本书卖。我打听了书价,说是一块九。

这个价钱,在当时还是一笔大钱,用来买书,太过奢侈,尽管心头痒痒,但一直不敢向爸妈开口。那时读小学初中都要缴学费,每学年3—5块钱。我家四兄妹都在上学,年年的开学季,我都会因为拖欠学费而惴惴不安。

某天晚上,已经到睡觉时间了,我却被那本书给弄得心神不宁,无法入睡。忽然想起之前住在我家的成都知青明光哥,他已经回城两年了,在成都轮胎厂上班,期间他与我家一直没有中断过联系。我披衣起床,在暗淡的灯光下,鼓起勇气给他写了一封信,找他借这本书。

下一周周末的一天,明光哥突然造访,专程把这本我心里盼起茧子的书送到乡下来啦。明光哥推开篱笆门进来的时候,招财狗最先冲上去迎接他。那时,我们全家人正在吃中午饭。明光哥变化很大,大家一时没有认出他来。直到他走到我母亲身边,故意用脚跺了下地,大声说,小孃,认不倒毛娃儿啦。

我母亲回过神来,骂他一声:死毛娃儿嗦,吓老娘一大跳。

听罢明光哥的来意,我母亲用筷子轻轻敲了两下我的头:砍脑壳的,给你哥讨这么大麻烦。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欢迎明光哥入座吃饭。我三扒两下吃完饭,拿着书躲进柴房里,迫不及待,贪婪地读起来。

五、获赠《小狒狒历险记》

进入初二以后,班里的男生女生莫名其妙地隔阂起来,彼此都不再说话了。一个初夏的黄昏,放晚学后,我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正在锁教室门时,身后忽然闪出一位从外地转学到我们班不久的女生,她大方地走上前来招呼我:副班长,送你一本书。

我惊诧地四处看看,心跳加速,又故作镇静地接过她递过来的书。一看,是一本卡通连环画《小狒狒历险记》。

那时,物质虽然贫乏,但我对小人书的兴趣早已寡淡了。课余时间,我已经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之类的书,偷偷摸摸地来往于天下群雄和妖狐仙怪之间,心里激荡着壮阔而诡异的波澜。

我捧起这本小人书,故意装着随意翻看的样子,以不屑的口气问:一本小人书有什么可看的?

她咯咯地笑,像一挂风铃摇响在夕阳残照的校园。她回答:很好看啊,那只狒狒,好像你哦。

我的心忽然被这句俏皮话给温柔地撞了一下,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才刚进入初夏,脸上已经热得冒汗,急忙挥起衣袖去擦。

一阵更加清脆的咯咯声,像云雀一般,从我身边飞走了。

以后的好几个晚上,当我做完一天的功课与家务,疲乏地躺上床准备入睡的时候,常常不由自主地去琢磨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以那个年代一个初二小男生的情商,无论如何解读,终是不得要领。只感觉内心会涌起一阵阵十分神秘的小幸福流,渐渐弥散在夜色里,渐渐带我入梦。

于是,我抛开金戈铁马,抛开捉鬼降魔,开始读这本小人书。

我读着的时候,想象着她之前读着的样子,便感觉阅读的滋味是这样使人迷醉,这种着迷唤醒了我初始的时空观。我看到的时间,也渐有长河流水的轮廓。她在上游读,我在下游读。从遥远的太空看,我们都坐在同一条河边读。这时,我听到了她用手指翻动书页的声音,和木叶在她头上飘飞的声音。

她说我是狒狒,那么,她读着的时候,这个狒狒是在她的眼睛里走来走去了,是在她的手指下轻轻腾跃了。我听到她均匀的呼吸,像空气里流动着的花香。

那只狒狒,有些愚钝,又有些聪明;有些勇敢,又有些怯懦。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的历险很幼稚,又引人入胜。一只小小的狒狒,竟是那么可爱。

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我初始的美学概念被激活了。原来,世界上不仅有英雄豪气,还有阴柔羞涩;不仅有山河日月之壮美,也有花草虫鱼之微妙。

少年时代一件小小的礼物,竟然蕴藏着如此重要的启蒙。或因为此,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渐渐明白一个人生奥秘:成长,需要用阳刚去担当,也需要用温情去体察。

分墩子

中秋之前,月饼便开始满天飞。各种包装,各种馅儿,各种材质,各种工艺的月饼美轮美奂,闪亮在节日的氛围里。

节前,儿女们照例要给乡下的父母送月饼。今年我家还多出了一位,侄儿新婚,成家后就算又开出分枝,也须像我们一样,代表一个小家庭回馈乡下的长辈。

这段时间,儿孙们故意交错着回家。这样,家里便如摆了流水席,天天都闹闹热热。母亲亲自操持厨艺,因此累得不行。每一回去的儿孙,没有不被她亲热地骂几句的。诸如老娘不稀罕月饼,你们拿回来干什么?钱不花在当用的地方,该节省不节省,将来用钱处不少,到手头紧时,才知道火急……

到了中秋正日子,照例还会有一个大团圆。所有的儿孙,除了实在没法回来的人,都得赶回老家。不只是中秋,每年的春节、清明、冬至等节日,父母名下的各小家是不能独家外出度假的。再说,外出再美,哪里比得上承欢父母膝下,重当一回小的,被老人家像小时候一般吆喝、娇养着的美。

大团圆这天,原本是主角的月饼却成了小小的配角。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忙碌,早回去的女儿、媳妇儿赶紧进厨房帮厨。到了中午,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摆满一大桌,母亲还总是虚伪地一个劲嫌菜太少,儿孙们这时也可以亲昵地反批评母亲几句:你老人家也要懂得节省啊!

父亲拆开精美的包装盒,把月饼盛在一个盘里,试着在密密的碗、盘之间寻找一个可供放置的地方,最后却只放在一处不起眼的位置。不过,这桌美味里,能有月饼的一席之地,已不错了。开席以后,也很少有人挟月饼吃。

我小时候,月饼可是珍馐美味。那时的中秋节,若是丰收年成,或是国家有大事值得举国欢庆,生产队便会从供销社组织回一批月饼分发给社员。月饼用草纸包扎,每一封都像一个小小的菜墩,社员们亲切地称之为墩子。

这天,从早到晚,大家一边做活路一边掐算着墩子运回来的时间,彼此兴奋地议论着,打趣着。天刚落黑,男女老少都齐聚打谷场,在唐太路边翘首以盼。

墩子担回来了。社员们蜂拥而上。那几位负责到公社供销社担墩子的人,如同凯旋的英雄一般,受到广大社员的尊敬。墩子从箩筐里被移出来,整整齐齐码放在打谷场的一张门板上,堆成一座巍峨的香山。

四周都是咂嘴唇和咽口水的声音。包扎凳子的草纸,被墩子油浸穿了,黄灿灿闪着光。我偷偷用手一摸,有一种柔软而芳香的油腻沾在手指上,饥渴也从手指上生出来了,连忙把手指伸进嘴里,用舌头噬那销骨的味道。

分墩子之前,照例先要召开忆苦思甜大会。

那时的社员大会真多,记忆中每天收工后都要在打谷场开一场。无论哪一类型的会,都有固定的仪式。

“忆苦思甜”只是众多社员大会中的一种。主题是人们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悲惨遭遇,分享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让我难忘的是齐唱革命歌曲。音乐仿佛真有神奇的魔力,在生产队的打谷场,在星辉和煤油灯的微光里,在白莲花般的云朵下,在蛙鸣和蚊虫交织的夜色中,我无数次被社员们的歌声打动。我确信,我上小学以前,虽然一字不识,但却能清晰地唱出不少歌儿来,如《毛主席啊您是灿烂的太阳》《最响亮的歌》

《赞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太阳升》《毛主席的歌》《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分墩子那晚,社员们唱的歌是《生产队里开大会》:

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

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

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

心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心

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床

地主闯进我的家,狗腿子一大帮

说我们欠他的债,又说欠他的粮

地主狠心、地主狠心抢走了我的娘

可怜我那爹爹把命丧

不忘那一年,苦难没有头

走投无路入虎口,给地主去放牛

半夜就起身,回来落日头

地主鞭子、地主鞭子抽得我鲜血流

可怜我这放牛娃,向谁哭求

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

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

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

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心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世世代代不忘本

永远跟党闹革命

永远跟党闹革命……

一曲唱罢,广大社员群情振奋,思想和行动很快得到统一: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今天也绝不可能吃到香喷喷的墩子。

或许大家已经等候得太久了,或许墩子的诱惑太过强大,这次的忆苦思甜会开得并不长,没有安排血泪控诉和深揭猛批。唱罢歌曲,生产队长带领社员们高呼口号,就开始分墩子了。

负责分墩子的是生产队的贫协主席和民兵队长。我的眼睛从一开始就落在他们的手上,落在门板上渐渐减小的墩子方阵上。我焦急万分,生怕分到最后,没有我们的了。

终于轮到生产队长叫我爸爸的名字了,我和爸妈三个人争先跃向前去,爸爸从分墩子人手中接过几封墩子。

从打谷场出来,爸爸捧着墩子,高兴地在前面走,妈妈牵了我的手,轻快地跟在爸爸身后。中秋月亮也如一枚大墩子,把明辉和幽香洒在田野上,四下里传来狗的叫声。全生产队笼罩在喜气的月光下。我完全如梦游一般,踏着月光,走在满世界的香味里。

到了家里,爸爸叫醒早已睡着了的妹妹们,妈妈把墩子盛在一个盘子里,端了一张条凳放在院坝中央,又把装了墩子的盘子放在凳上。然后,爸妈领了儿女们敬天、敬地、敬祖先,妈妈嘴里叨念着请祖先保佑之类的话语。这与刚才生产队长带领社员们在打谷场感念伟大领袖的情形完全不同,我心惊胆战,却不敢给妈妈指出来。

敬完天地后,一家人才开始在姣好的月光下,分享这人间美味……

老街美味

我特别喜欢怀旧,并非因为年龄渐老所致,而是由来已久,从青年时期便开始了。对我而言,每一段过去的时光,都值得怀念,值得回味。事实上,现在的我,距坐着轮椅在夕阳下翻开影集度余生的年岁尚有一段距离。怀旧的人,总是用昨天来温暖今天,让今天来烛照明天。怀旧的人,一生都生活在美好之中。

我常常没来由地想起两路口老街。想起她的时候,我的天空总是飘荡着玫瑰色的云朵。

这儿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放纵青春和激情的原野。如果说我出生的新民乡与我血肉相连,那么两路口则与我呼吸相通。来自两路口的回忆都是温馨的,即便当初留在这儿的挫折、失落、懊悔、伤痛、忧郁、孤独、无聊、空虚、冲动、傲慢,在经历岁月的冲刷以后,凡与之相关联的镜像,都被贴上了一个叫芳华的标签,怎么看,也不觉难堪。

我28岁离开两路口。头几年,很不习惯,似乎无力应对外地的虚伪、冷漠、喧嚣,总感觉脚下发虚,仿佛赖以存身的地块被抽离了。常在黯然神伤的时候,恨不得转身回去,回到这片踏实的土地,回到清净的校园。教书,读书,写作,品茶,喝酒……尽管明知道已经回不了头,正如时间只能往前,无法逆转一样。

最初,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当途经两路口,只要时间允许,又在饭点上,总情不自禁停下来,独自去老街走一走,转一转,然后选一家饭馆美餐一顿,吃得肚儿饱饱的,方才心满意足,重新启程。

我在《隔墙的时光里》提到过,两路口老街长不过一公里,街上卖饭食的无非三个馆子,即上场的尹大刚、中场的天琪猫、下场的张婆婆。其实在中场,天琪猫饭馆的隔壁,还有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以卖酥肉豆粉儿和窝子油糕闻名。没有店招,我记得大家称之为吴小凤妈妈酥肉豆粉儿店。

先说尹大刚饭馆。

这家饭馆位于老街上场末端,属于“城乡结合部”了。它就处在永兴中学的背后,老街北巷子入口的斜对面。

那时,两路口老街开铺子的,一般都是“前店后屋”。尹大刚的铺子因为在老街的尽头,与乡下田野相连,故店前空地可利用的不少,加之门前恰有两棵杨柳树,夏天会撑开一地凉分分儿的绿荫。吃酒的人把桌子从铺子里端出来,摆在树荫下,一盘腌肉,半斤凉拌猪脑壳,一捧花生,边吃酒边乘凉。微风一吹,整条街都能闻到酒肉香。

尹大刚老板30多岁,体型大,又胖,脸上肥嘟嘟直冒汗。他的墩子活儿耍得溜熟。切腌肉是他的绝活,只见菜刀在案上眼花缭乱地一阵跳动,转瞬间一盘厚薄均匀且码放齐整的腌肉已经端到你的桌上来。这只是小儿科罢了。凉拌猪脑壳才是尹大刚的特色。食客们说起尹大刚的猪脑壳,都知道其秘诀是:舍得放料。但自己做时,无论放多少料,怎么也做不出那味道来。于是,人们说,尹大刚的凉拌猪脑壳里添加了一道祖传的秘料,谁也无法学到手。尹大刚对此也不置可否,这就愈加神秘了。

我在尹大刚的店里吃过不止一回凉拌猪脑壳,亲见他的操作流程。只见他把切好的猪脑壳从案板上一抹,抹在一个带把的大铝瓢里,然后开始下料:红油、酱油、香油、花椒、胡椒、芝麻粒、花生米……飞雨般洒进铝瓢里。待放好调料,他用另一支小瓢儿在铝瓢里造几造,翻几翻,又捏紧瓢把,把铝瓢里的猪脑壳连同作料凌空抖几抖。

你的味蕾就等着被一盘色鲜味美的猪脑壳蹂躏吧。

我疑心他并没有祖传的秘料,而是他的手工技术精湛。可惜没有考证过。

一晃,20年过去了。有一回,我经不住尹大刚那凉拌猪脑壳味道的诱惑,从县城赶车到两路口,准备打包一份带回家佐酒。但是,当我达到那里的时候,才知道馆子早几年就关停了。

房子尚在,门前的两棵大树,依然茂盛。

天琪猫饭馆位于老街的中场,这里是人潮壅塞最厉害的地方,却也是做生意的风水宝地。

说起两路口老街赶集的盛况,在全县恐怕没有哪个场镇可比。逢场天一大早,四乡八邻来赶场的,人挨人,人挤人,人重人,就像浦湫漫沿堵塞在河里的水一样,荡过来,荡过去,不到10点就挤爆了小小的场镇。这时候,两路口的撬狗儿也开始上班了。他们混杂在人丛中,大下其手。当年,两路口的撬狗儿不仅在全县挂了名,名声一度传至成都西门车站一带。有一回我到位于东马棚街的市教科所参加市级教研活动,邻座一位外县老师问我来自哪里。我回答郫县两路口中学后,对方惊愕地说,哦,郫县两路口,撬狗儿凶的地方。

前文谈到,老街的店铺,一般都是“前店后屋”。临街一间铺面用来开店,店后是一溜长长的房间,一间接一间,是为居民卧室。从铺面往后,靠右边留有一条狭窄过道,从每一间房前穿过,直通到后院的敞坝。敞坝的面积大约有一间房屋大小,纵向的两边栽花种草,花草均高不过人头,这便是与邻居的隔断。横向的外围是一道篱墙,墙中设一小门,门外,一条潺潺流动的水沟。沟外,便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和错落有致的川西林盘了。早先大多数乡镇城与乡的距离,就隔着这么一道小小的门,一条小小的沟。住在小镇上的城镇居民,照样呼吸着庄稼地里散发出来的气息,照样伴着蛙声虫鸣入睡。

天琪猫饭馆的规模、档次、名气,是当时全永兴乡最大的。乡政府、乡中学、乡小学、乡医院、乡酒厂、乡铸造厂、驻乡信用社、兵工厂,都把这里作为宴请上级领导和贵宾的接待点。

天琪猫饭馆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接待能力,是因为他把门店后面几进原本是卧室的房间,全部打通改造为内堂,可摆放七八张桌子。便是后院的敞坝,也开设为雅座,专门用来接待贵客。

在天琪猫饭馆的雅座喝酒、品茶,当时在我们是一种奢侈。春夏之际,油菜花开在篱笆墙外,河沟里传来淙淙水声,空气里弥漫着花香,画眉子的歌声在树竹间跳动,蜜蜂、蝴蝶绕着酒杯飞舞。阳光温热,清风阵阵,未酒先醉也。

如此清雅的所在,我去过不止一次。天琪猫的妻子是我们学校的民办教师,

教学成绩不错,人很随和,又热情又大方,总是笑吟吟的,大笑的时候,脸又总会发红。她偶尔会小范围邀请学校老师到那里聚会,我也有幸被邀请去过一次。还有一次,县里的教研员来学校听我的课,完后由学校接待,我作为陪同,又去过一次。

20世纪80年代乡场上的馆子,不要说海鲜野味鲜见,就是鸡鸭鹅也很少走上餐桌。即如天琪猫这样上档次的,也仅是在猪肉里多换几种花样而已,一年里也无非四个类型:一是腌卤系列,二是凉拌系列,三是烧炒系列,四是煨炖系列。

如此单调的食材,调料也十分简单,要做出叫人难忘的特色来,的确不容易。天琪猫最拿手的是三个普通的家常热菜:腰肝合炒、鱼香茄子、麻婆豆腐。

这也是川菜里常见的,但天琪猫却能平中出奇。腰肝合炒的柔、香、润,鱼香茄子的清、软、脆,是别的馆子做不出来的,唯有在这里,你的胃才会得到满意的滋润。

最绝的是他做的麻婆豆腐。刚一上桌的麻婆豆腐尤其可爱,那红白杂糅的色泽,拥挤又整齐的小方块,闪亮的油珠,跳跃的麻椒粒,腾腾的热气,扑鼻的香味……连忙夹一块到嘴里,烫得人嘘嘘有声,舌尖味蕾瞬间膨胀,麻的味道来了,辣的味道来了,软化的感觉来了,满口生津的感觉来了……来了,风卷残云般,一碗麻婆豆腐,转眼被人抢得精光。

我离开两路口以后,常常想起天琪猫饭馆,也常把在各处吃到的麻婆豆腐与天琪猫烘的相比,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哪个地方的有他烘的好吃。

大约10年前,有一次与当年两路口的朋友在观柏路边一个叫“张三烘”(烘血旺、烘豆腐、烘脑花)的饭馆吃饭,席间不知道谁提出让大家就此“三烘”与天琪猫的彼“一烘”进行对比。这一比,本来不错的“张三烘”,顿时味同嚼蜡。

席间,我问起天琪猫的近况,两路口的朋友说,已经过世好几年了。

而今的两路口老街,街道还是那样的街道,房舍还是那样的房舍,但早已没有逢场赶集的习俗了,撬狗儿绝迹了,天琪猫饭馆不觉也已关张十几年了。

老街上人潮涌动的景象,只在梦里寻。但那时的美味,至今仍在舌尖上萦绕……

张婆婆的豆花馆在下场,临近飞跃街,位置比天琪猫饭馆还优越。其正对面是乡信用社,右首边紧挨着永兴乡政府,下首依次是猪市坝、红旗村小、供销社仓库、中心小学。

飞跃街,那时还不叫街,叫飞跃路。这是80年代初期乡政府动员老百姓集资从成灌马路对直修到老街的一条路,100多米长,比老街街道宽一倍不止。飞跃路直通乡政府大门,相当于政府衙门的进出通道。

飞跃路一端连着国道213线(现改称317线),一端硬邦邦地插入百年老街,相当于老街与外面世界连接起来的一条通衢。张婆婆的豆花馆就在飞跃路口的斜对面。

飞跃路建好以后,路两边农田里陆续建起密密的铺面房舍,不到两年竟成一条新街,遂改名飞跃街。因其地位显赫,占尽了新时代的商机。

不久,飞跃街上开起了一家不理发的发廊,操着外地口音的发廊妹坐在门前搔首弄姿,热情得要命。接着,飞跃街上又陆续开起了卡拉OK厅、茶楼、旅店、KTV音乐厅、游戏厅等。而与之垂直相连的老街,依然是百年前的“前店后屋”:布店、米店、丝绸店、纽扣店、小五金店、文具店、茶水铺、肉铺、铁匠铺、香蜡铺、酱园、春卷店、麻花店……店与店首尾相连,每到逢场天,老街照常挤爆,撬狗儿照常猖獗。

张婆婆豆花馆除了一间门店外,还把一间住房设为内堂。喜热闹的顾客在门店吃饭喝酒,喜雅静的便在内堂。

张婆婆的豆花馆里就只她和孙子居住,其孙子当年正在我班里读书,至今尚能记起他瘦小机灵的样子。自打1989年小学毕业后,我和这位学生再未见过一面。当年满头青丝,清瘦俊逸的老师,现已发染霜雪,老态渐显,那个天真调皮的少年,也应该年过不惑,就算今天路途相遇,或许彼此也不能相认了。

张婆婆的豆花馆留给我的印象是宽敞、干净、整洁,走进去便有一种很舒坦的感觉。豆花馆就张婆婆一人撑持。她70多岁,头发尚黑,绾成髻,整齐盘在头上;脸上多皱纹,但并不瘦,开口常笑,眼睛眯成线,一团和气。身子灵活,步子稳健。她半夜起床,煮腌肉,推豆花。天未亮,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花已经点好了,清香悠悠地从屋里飘出来,飘散在整条老街。

老单位(旧作)

2013年11月,我工作了10年的老单位整体搬迁至新的办公区。

年轻同事们很快适应了新办公区齐云的高楼、宽阔的道路、准点接送员工的公交车、偌大的餐厅、办公楼长长的走廊以及两边对开的办公室门,还有新的邻居、新的人际、新的工作模式,仿佛心外的世界和心内的宇宙快速找准了彼此的对接点。短短一番调适后,新单位已然按部就班地运转起来。

而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尽管已经投入到新单位的运行轨道,但心思似有所牵绊,仿佛必定得与过去的环境来一次告别,做一个了断,方能平和心境。

一个初冬的周末,微雨,风寒,道路湿滑。我一大早厚衣出门,步行去老单位,举办一次别离的仪式。

一座庭院,一幢建筑,一处墙角,一件物什,一条通道,一池清水,一道小桥,一丛腊梅……伴我10年的,新的,旧的,老的,少的,熟悉的,陌生的,仰慕的,鄙夷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朝夕相处的,心心相印的,神交已久的……我该用怎样的盛情,来与你们一一道别?

在纷纷扬扬的闪念中,在熙熙攘攘的思绪中,姑且先坐下来,选几处小景,一一别过。

一、大门

单位大门投用于2003年。因单位居于闹市,大门一横,隔开两个世界。门外喧嚣,门里肃穆。

大门的门前区和门道并不宽敞,更不奢华。单位名称就铭刻在门右边的大理石墙壁上,不怎么显眼。这道大门,同附近公司、学校大门的气派比起来,显得极为寒碜。

无数次进出这道门,并不会特别在意它的存在。今天到达时,远远地看到电动门上方红色灯带的闪烁,心情莫名地扬起一丝微澜,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快步来到门口,因单位已于上周全部搬离,担心门卫室里无人值守,不料刚要举手怕打门楣,那电动门无声地一震,开始缓缓地缩回一边去。徐步进入大门,它又在身后缓缓伸出来,把门里门外的世界隔开来。

多么忠诚而温情的一道门啊。它看似卑微,却决然地隔断两个世界,一边是红尘市井,一边是办公场所。尽管所处位置是这样的尴尬,它却不卑不亢始终坚守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它平和、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往来者,无论泥腿布衣还是金躯贵体。

走进大门以后,老感觉有飕飕风声追迫后背。莫非它的眼睛,看穿了前来道别的有心人?

二、甬道

从单位大门到单位所处的院子,有一条长约50米的甬道,宽度仅够两辆小轿车会车。由于甬道两旁分别是另外两个单位一高一低两幢楼,在其夹击下,这甬道更显出逼仄。好在甬道两边的墙壁上,因地制宜劈出单位的橱窗壁报,上有单位简介、工作职能、办事公开、政治时事等信息,行人可一路浏览而过。走完甬道,大约100步,不到两分钟。但我最初途经这里时,总感觉这段路面好长好长,也不敢抬头。两边楼房在半空对峙形成的格局,仿佛随时有威压从上面倾倒下来。故一直步履蹒跚,谨小慎微地走,走了许多年,方逐渐适应这段连接单位内部的道路。近年来经过此处时,也敢抬头望天,终于也能从被楼房禁锢的上空,看到一线天光一片云了。

今天走在甬道上,感觉踏下去的每一个脚印,都惊醒了过去10年留在这段路面的无数步履。那些匆忙的、紧急的、踉跄的、莽撞的、舒缓的、沉稳的、闲庭信步的、雄姿英发的、金戈铁马的脚步啊,仿佛都活灵活现地跳动在地面,与此刻深情的脚步,或重叠、或交合、或接壤、或比邻……直叫我双脚往哪里迈?一脚下去,必是踩在岁月的痛感里;一脚提起,必是挂在深深的愁绪上。

从初踏进门的惴惴不安,到后来的镇定从容,居然从这条仄仄的甬道走过了10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10年啊?在未来的日子里,注定还要经过无数的甬道,只是不知道通往梦想的甬道在哪里。

三、庭院

单位坐落在一个四合院里,美其名曰四合院,其实虚有其表,这四合院一面向阳三面向背。甬道过尽,正对面是唯一一幢正面朝向院子的办公楼,其余东、南、北方向,分别是某公司高楼的背面、某学校运动场的围墙、本单位另一幢办公楼的背面。

尽管如此,这院子仍是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胜景所在。小院不过四五亩,地呈长方形。建造者在设计时引入了苏州园林的元素,并与川西风物相嫁接。首先在院子的中间开凿出半亩双腰型的池塘,在细腰处的池面架设一道卧波小桥,连接着东西两岸。环塘四周,池边铺出弯弯的半米卵石小径;小径外围一圈空地,间种着各类乔木花草,高低错落,极富层次感,形成一个相对较宽的林荫带。林荫下又伺机安放凉椅,铺设石板成幽径。第三围才是车行、人行的水泥路面,路面接连着办公楼。除正西的办公楼外,其余三面背向的楼房或围墙前,紧靠着墙壁各自栽种一带树木。东面的是银杏,南边的是香樟,北部的是棕榈。整个院子里,各色植物争奇斗艳,交替荣枯,使院里四季绿摇红舞,春光永驻。正中间的池塘,收进一方天,揽入满塘绿,恍如倒挂的仙镜。时见水面轻荡,鲤游塘底,鲫跃清波。

今天我独自一人来到庭院漫步。置身其间,林涛佐聊,花红助兴。身前身后都是纷披而至的问候,或牵或拽,调琴弄瑟,弦歌不绝,曼舞蹁跹……所有的生灵都融进了生命,哪里赶得走呢。

以一种虔敬恭顺的心情走进庭院,我在寂静的庭院里谛听到了无人世界的千呼万唤。

四、银杏

甬道尽头,路分左右,往右转,顺着东边的围墙植有两排高大的银杏。10年前搬来这里时,亲见园丁栽种此树,我曾上阵帮忙填土浇水,不觉间,已蔚然成林矣。

初冬的银杏林,已然落尽芳华。高枝上仅剩的少许,一片,又一片,尚在林中飒飒飘落。观叶落的姿势,或轻盈,或凝重,或迟缓,或迅疾,每一枚的飘落,难道都是树的不挽留?

举手接住一片,横看是江湖,竖看有丘壑。一个即将走到尽头的生命,对着我迎风炫舞,哗哗作响。

凝望着这枚落叶,不由思绪飘摇。我想,在浩瀚的星空,任何一个生命的诞生和消逝,都不会寂寞地来、孤独地去。在无数生命的来去之间,总或有匆匆一遇,或长相厮守。在千万次的偶然里,我的灵魂一定与一棵树的灵魂有过交集。此刻手中握住的这枚落叶,难道不是偶然中的必然?

五、壁镜

我的办公室在背向大院北楼的二楼。这是一幢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某中学教学楼,2003年中学搬到新校址后,单位将其稍加改造后设为我们的办公楼。楼共三层,呈单调的一字形状。因建筑背向院子,须得穿过底楼中部的廊道,转过拐方能上下楼梯。抬步上楼,在一楼与二楼楼梯转角处,壁立一面大镜子。每天上班,无论多么匆匆的步履,到这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停留片刻,照照镜子、正正衣冠,然后迈着格外轻快的步伐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偶有上班遇到心情沉闷压抑时,走到镜子前,做一个无可奈何的苦笑。看到镜子里平常不苟言笑的男子此刻呈现出一副傻傻的“真容”,早已忍俊不禁,坏情绪瞬间遁于无形。

今天来到镜前,不由仔细端详。镜子还是那面镜子,镜中人却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已有云翳飘过的痕迹;那张瘦削而有神采的脸庞,已刻下风雪载途,渲染着世事沧桑。

六、绿萝

搬到新办公区上班有些时日了。某天一同事提醒说,你老办公室里还有一盆绿萝,独自在那里郁郁葱葱着呢。

当时正忙,也未在意,呵呵一语带过。隔两日,另一同事到我新办公室商谈事情,谈毕临走,四顾茫然,问,那盆绿萝呢,没有跟过来啊?难怪感觉这屋子里缺少了些生机。

两次从同事口中听到“绿萝”,顿感意味深长。而其时我尚不知道绿萝的芳名,又与之有何交集?印象中原办公室的墙角边上,的确有一盆小小的植物,寡寡淡淡的一丛景致,既无造型,模样也丑丑的,软软的藤茎上稀疏地垂挂着绿色的叶子,那绿也不纯粹,其间杂染着斑斑点点的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说实话,这盆景从何处、何时来,何人安放,现已记忆不起来了,更不用说是否给她施过肥,浇过水,清洁过身子。

这次搬家,对于年轻人也许是一次杂物和记忆的清空归零。而对于喜欢怀旧的人来说,总是敝帚自珍,明知没用的东西也舍不得落下。我搬迁时居然装了整一纸箱的零零碎碎。

可是,一个如此精细的人,对于曾经在同一斗室共同呼吸的生命体“绿萝”,怎会如此粗心、如此漠然呢?

这天,恰逢冬日暖阳,我趁中午下班开车去老单位搬那盆遗忘的绿萝。

到达办公室门口,透过窗户果然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袅袅娜娜依在墙角的一个搁板上。那一袭清清淡淡的美丽,像是带着哀婉、带着惊异、带着渴盼,温柔无声地扑进迟到者的眼睛,我感觉开门的钥匙在微微颤动。

进得门来,绿萝静若处子。正午的阳光肆无忌惮地照耀在她身上,灿烂得无以复加。几束藤蔓沿着盆边向下倒垂,长有米许,柔美而有动感。藤蔓之上,间隔有序地生长出片片心形的叶子,千姿百态,笑靥如花。原先的黄色斑点早已不见踪影。此刻呈现给我的,是一片毫无遮拦的绿、恣意汪洋的绿,直绿得心里发痛。轻轻打开窗户,暖风徐来,每一条藤蔓立刻迎风起舞,每一片叶子都在阳光和轻风搭建的秋千架上欢笑、荡漾。

除了绿萝,办公室早已空空如也。地面一片狼藉,但一踏进门,虽然身处空寂,脚踩废墟,仍然难以抵挡一藤一叶里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绿萝用她的全部语言和柔情,唤醒了我的思绪。

我常常自以为聪明,总是在自己制造的繁忙里繁忙着,总是在匆忙间错过很多美丽,在喧嚣时丢失不少真诚。明知这样的空间既无风景也无歌,却依然一意孤行。在抓紧时光的同时却被时光无情消磨,脸颊丘壑几重,头上霜雪无数。增长了年轮,粗粝了感觉。

于是,在不经意间,常常忽略对细微生命的体察,对眼外风景的烛照。我怎能不知道,片石含情,草木有意,蚁可毁堤,蝉能鸣天,任何卑微者的奋斗、尊严、爱和深情,不逊于人啊。

纯洁、清丽、洒脱。淡淡的眼神,浅浅的笑容。谁知道背后藏着怎样的悲喜,掩着怎样的冷暖?从一粒种子随风飘荡,到追山逐水伺机扎根,今天你案头的点点绿,都是一个个小小生命戎机万里,惊涛骇浪创造的奇迹。

绿萝的失而复得,让我倍加珍惜。静静地注视着这盆绿萝,看她光照充分的藤,绿意流淌的叶,看她谦卑地垂首倒悬的身姿,听她均匀的呼吸,不由得眼底澄澈,心里明朗。她居于繁华而安于淡泊,身处红尘而不染俗气。比起人类来,更加大气,更加淡定,更加真挚,也更加慈悲。

花解人性,人可知花心?当我在办公室看文件、写材料、开会、谈话、踱步、思索时,一个执着的生命体,就在我身后的墙角,默默注视着。我的所谓儒雅、彬彬有礼、生气、愤怒,甚至抓狂的样子,都难逃她敏感的眼睛。今天,我能否从她的枝叶上,找到曾经留下的一声叹息?

说来惭愧,我准备搬离的那段日子,天天在她的眼皮下整理文牍,收拾书籍,打捆物件,对她的存在竟然熟视无睹。她该以怎样落寞的心情看着这一切呢?是否也会有如烟的轻愁升起呢?而我当毅然决然地搬离,且将她遗忘,甚至连同将那些相濡以沫的时光统统遗忘的时候,她却仍然满含深情地坚守在凌乱、无助的空间里。

走笔至此,夜已沉沉,窗外天寒地冻。尽管旷野里注定会有很多挣扎被漠视、很多尊严被扼杀,甚至会有无数渺小的生命在消逝,但却注定会有更多的生命和爱情在孕育。

在这深深的冬夜,想那已经搬到新办公区楼宇里的绿萝,定然正以一丛春意,笑迎明天……

七、池塘

搬家以后,我多次独自一人来到老单位流连,多次默默向这里的一草一木道别。本来,我以为同这里的一切缘分和交集也已了断。过往的所有美好,所有深情,所有时光,都已被我平静地打成包裹,藏之于心,束之高阁。

今天我却在宁静的夜晚继续敲击键盘,是想再做一次告别。唉,很多时候,挥挥手很容易,却怎么也挥不走清愁。就让这臂上愁绪化作指尖流水吧,和着夜的钟点,和着寒风,送给世界一个安详的梦。

12月27日,周五。轮我值守政务大厅。一上午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在熙熙攘攘的前台,像模像样地摆出职业表情含笑接待每一个来访者。嘈杂喧哗辛苦煎熬自不必说。中午下班,午休时本欲在已经清静下来被空调调和得暖洋洋的大厅打个瞌睡做个小梦,却身不由己地被一双脚带进旁边的老单位。

此时,偌大的院子寥无人迹。只见落叶满地,风动林荫。稍显有人气的是,楼房走廊上摆放着拆下来的旧空调,在灰白的阳光下静静地等待被人运走。

我习惯性地来到院中的池塘边,坐在落满黄叶的凉椅上,静静地、静静地,看着我走进你,你走进我。

多么希望,一个人的思想和一个池塘的思想擦出的火花,能够温暖这一季。

眼前的池塘令我惊愕。塘犹在,水已去。池塘显出干涸的塘底,凹着的坑,凸出的石,黑乎乎的淤泥,小动物的蚀骨,鱼类的残骸杂乱无章散落一摊。塘壁垂挂着长长短短枯萎的草茎。塘上石桥,中部本有一桥墩,因常年水平齐桥,几乎没有显露过真容,此刻却露出污浊不堪的样子。寒风从桥墩两边的虚空穿过,带来一阵阵腐朽的气息。眼前的池塘犹如行将就木的枯槁老妇,丑陋的面颊,干瘪的胸脯,似乎所有的生命体征正在失去,唯有一双白森森的目光瘆人地游移在我周围,连岸边的卵石小径和紧傍的林带也惊怵无声。

这难道是那个风姿绰约的美丽池塘?一声叹息从胸腔发出,在低空下盘旋。记忆之水奔涌袭来。

水满时的池塘,远看犹如一只站在地面张开翅膀的大鸟。塘中间细腰处连接两岸的小桥分明是鸟的脊梁,脊梁两边的翅膀,带起弱水三千,连同岸上的林木花草,展翅欲飞。

池上风景,四季流光溢彩。春来林叶初发,池畔生风,芳草馥郁,语燕低飞,池面或清波濯日光,或细雨凌微步,池水暖而春意漫。夏天风云际会,雷霆暴雨,池水阔而塘岸平,鱼跃欢快,池映翠绿。秋来水清波静,啼莺乱点,林叶欲去还休。池面轻风染愁思,雨后小径沾青苔。冬寒时节,微雨洗尘,寒水烟笼,落雪鸿爪,暗藏春色。

池虽小,满塘的海阔天空。飞鸟掠过,翅膀上沾着的一粒种子飘然降落,在池中生长出水草,便开始了生命的繁衍,一池生机,来自万水千山。

池水曾忆故交否?午休时分,池塘四周欢乐洋溢。平时关闭在办公室里的各色人等,此刻都三三两两分散在池塘周围,或小径漫步,或林中吸氧,或凭水凝思,或座中谈笑。忽有一德高望重的绅士戴伯儿,在此岸放声高歌《豌豆胡豆花开》,对岸必有一兰心蕙质的淑女阿双妹妹,大方地唱和一曲《九九艳阳天》。瞬间,职场的压力、郁结的情绪,都随着歌声释放在水云间……

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凭吊过往时光。身后传来脚步声,还坚守在值班岗位的保安大哥打断了我的思绪,他颇激动地对我说起单位的后事安排:12月31日,上面将正式来人接管单位。院中的池塘将被填平,据说要改建成一个网球场。

一方池塘,经历过繁盛,必将迎来落寞。对于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既然用泪水和深情也不能挽留,不如坐拥旷达,淡看起伏吧。

开学第一课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路边街头喧哗着孩子的声音,恍惚间嗅到校园的气息,那是蔷薇花开在9月里的味道。

我蛰伏在家养病,心却飞到了教学现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升国旗,发新书,排座位,选班委……新学年从今天开始,孩子的未来从今天开始。

我常常感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覆盖城乡学校的速度和广度。先进的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拓宽了孩子们的认知空间,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实惠和便捷。任何复杂的知识,以及求知的过程,推演的路径,只需点击网络,便有最好的蓝本。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现代教育信息设备,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解析方法,早先需要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才能折射出的人文浸润,却越来越弱化。我的灵魂在校园里游荡,我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站上现代教育的讲台了。

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我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尚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模式里,比方开学第一课,在今天的校园里,再也寻不见我记忆中的模样了。

开学了。孩子们背着布缝的书包,女孩子穿着廉价的塑料凉鞋,男孩子赤着脚,从四面八方步行来到学堂。高年级学生最奢侈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自行车。低年级学生家长对孩子最宠爱的方式,便是骑了自行车把孩子送到校门口。

孩子一来,空寂了一个暑假的校园立即喧闹起来,叽叽喳喳,像无数的小麻雀飞来飞去。我穿行在孩子们中间,把孤独了一个暑期的欢声笑语毫不吝啬地赠予每个孩子。报到处,孩子们簇拥着我,争抢着讲各自美好的暑假生活:游泳啦,种菜啦,捉鱼啦,养蚕啦,割谷啦,藏猫儿啦,吃九碗啦……

开学第一课,总是从除草开始。那时的学校操场,没有被三合土硬化,更没有塑胶铺设的概念,全是平整出来的泥地。经过一个漫长的雨季,开学时操场上杂草丛生,有的野花杂草已经长得有一人多高了。

每个班都分到一片区域,班主任带着孩子们向野草进发。除草开始了,有的用锄头铲,有的用镰刀割,有的用手扯。拔除的杂草,男生挑,女生抬,运到校外的农田里沤肥。9月的艳阳下,操场上尘土飞扬,歌声嘹亮。

我与孩子一起劳动,分享他们的天真、淳朴、韧性。时不时表扬两句,就会鼓涨起孩子的快乐和信心。

草除光了,黑黑的地皮显露出来。师生喊着号子,双脚或是原地起跳,踩踏,或是齐步走,把凹凸不平的地皮夯实。劳动结束后,把残余的草渣收拢在围墙角下,用火柴点燃,轻烟冉冉地起来了,校园里弥漫着一股青草被烤焦后的煳香味。

大家成了花脸,手脚沾满泥点,衣服早已汗湿。校外有一条清浅的小河,石拱桥边有青石台阶通到河里,家住学校的老师们常在这里清衣服、淘菜。大家争先下到河里,捧水洗脸,把头埋进河中直接咕噜咕噜喝水,调皮的撩起水来浇人,小河里映照着明晃晃的阳光,流淌着银铃般的笑声。

洗干净回到教室,各人坐在上学期的老位子上。讲桌上早已整整齐齐码放好各科课本。老师先讲一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教科书的大道理,接着把课本逐一发给孩子们。教科书发完了,老师带领大家翻一翻,嗅一嗅,想一想……最后布置当天的家庭作业:回家后用废报纸或者牛皮纸把新书包起来。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主任的收心课。收心课结束,全校集中在敞亮的操场,升国旗,唱国歌,校长在国旗下讲话。这一天的教学也就结束了。

当天孩子们离开学校后,我会留下几个家住学校附近的学生,带着他们一起装饰我们的教室,办墙报啦,贴窗花啦,插花草啦,挂国旗啦……

我离开校园,离开讲台,一晃20年。我在20年前走上了另外一条路,虽与校园一直关联着,但距离无限鲜活的生命,距离可爱的孩子们,无疑是愈来愈远。

昨晚,一位朋友夜观天象,从微信上给我发来一张繁星满天的图片。我躺在床上,回了一条:仰望星空,更觉个人渺小。

想了想,又加一句:只要站在大地上仰望,万里之遥的星星,总有一颗,能收到仰望者投送的目光。

今日晨,单位领导打电话关心我病情,其言语中也有关于我病愈后工作安排的探寻。我冲口而出:等我痊愈了,我要回到讲台。

可是,现如今,哪里还放得下一张过时的老旧的讲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