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墨子》

《墨子》是墨家经典的总汇,记述墨子及其门弟子的言行,也有后期墨家增入的作品,是先秦理论散文的代表著作之一。墨子名翟(约前479—前403),战国初鲁国(—说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平民,曾为造车工,游历过宋、卫、楚、齐等国,谏阻楚国攻宋。他的学说从“农与工肆”的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提倡兼爱,反对侵略战争;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提出“尚贤”、“尚同”,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学说并为显学。《墨子》原有七十一篇,后来部分散失,今存五十三篇。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篇,代表了墨子及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擅长论辩,逻辑严密,语言质朴通俗,是墨子散文的主要特点。墨子特别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他提出“本”、“原”、“用”的三表说和“辟”(譬喻)、“侔”(类比)、“援”(援引例证)、“推”(推论)四种论辩方法。他将这些原则和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来阐明他的论点,说古道今,反复证明,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进逼,形成很强的逻辑力量,开论辩散文的先河。《墨子》中的一些篇目,已有代表中心思想的标题,成为专论,与《论语》的语录体很不相同,标志着先秦理论散文的重大发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