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 儿
导读:
1924年秋,出于对学生们枯闷生活的同情,徐志摩应邀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题为《落叶》的讲演,讲演稿后刊在1924年12月1日《晨报六周年纪念增刊》上。此讲演伊始,徐志摩着重强调“感情”的重要,他认为“感情,先天的与后天的,是一种线索,一种经纬,把原来分散的个体织成有文章的整体”,并且“感情”将供给人心活动进取的力量。接着,他指斥当时社会的混乱不堪,提倡通过个体蜕新来使社会改换新颜,并宣读自作的长诗以集中表抒他的想法。
徐诗分为“毒药”、“白旗”、“婴儿”三节。在“毒药”节中,徐志摩发抒了对丑恶的世道人心的气愤;在“白旗”节中,徐志摩倡导自我忏悔以回复天性;在“婴儿”节中,徐志摩真切细致地描写怀有美好憧憬的产妇在婴儿诞生过程中的忍耐、抵抗、奋斗,借此喻意濒临绝望边沿的中华民族奋起革新,开创一个光荣的新时代。在这一理想的实现中,徐志摩认为还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于是谈及他感触颇深的俄国革命和日本抗震,号召年轻人发动感情的力量,积极进取。
徐志摩执信“感情”具有无限的力量,认为“人道的同情的纤维”就能合成“强有力的绳索”,从而修补、网织出一个崭新的社会。可以说,这是一种蕴有诗性浪漫的理想,即如穆木天所评:“《落叶》诸篇是充满着浪漫蒂克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憧憬”(穆木天:《徐志摩论》)。
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
她那少妇的安详、柔和、端丽,现在在剧烈的阵痛里变形成不可信的丑恶:你看她那遍体的筋络都在她薄嫩的皮肤底里暴涨着,可怕的青色与紫色,像受惊的水青蛇在田沟里急泅似的,汗珠粘在她的前额上像一颗颗的黄豆,她的四肢与身体猛烈的抽搐着,畸屈着,奋挺着,纠旋着,仿佛她垫着的席子是用针尖编成的,仿佛她的帐围是用火焰织成的;一个安详的,镇定的,端庄的,美丽的少妇,现在在阵痛的残酷里变形成魔鬼似的可怖:她的眼,一时紧紧的阖着,一时巨大的睁着,她那眼,原来像冬夜池潭里反映着的明星,现在吐露着青黄色的凶焰,眼睛像烧红的炭火,映射出她灵魂最后的奋斗,她的原来朱红色的口唇,现在像是炉底的冷灰,她的口颤着,撅着,扭着,死神的热烈的亲吻不容许她一息的平安,她的发是散披着,横在口边,漫在胸前,像揪乱的麻丝,她的手指间紧抓着几穗拧下来的乱发;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
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这苦痛不是无因的,因为她知道她胎宫里孕育着一点比她自己更伟大的生命的种子,包涵着一个比一切更永久的婴儿。
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因为她知道忍耐是有结果的,在她剧痛的昏瞀 中,她仿佛听着上帝准许人间祈祷的声音,她仿佛听着天使们赞美未来的光明的声音。
因此她忍耐着,抵抗着,奋斗着……她抵拼绷断她统体的纤微,她要赎出在她那胎宫里动荡的生命,在她一个完全、美丽的婴儿出世的盼望中,最锐利、最沉酣的痛感逼成了最锐利、最沉酣的快感……
一九二四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