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风波之后

六 风波之后

证券物品交易所发生买方违约事件后,处于停业状态。其间,从上海全球货币物券交易所借得20万元。3月18日,两所成立契约,营业合并,双方理事用合议制执行业务,资本共同运用,但两所仍各自单独存在,损益按资金比例分担。3月27日,重新开市,增加了几位“洋员”,意味着外国资本和外国势力的增加(62)。但是,证券部的本所股,仍然停版(63)。3月30日,虞洽卿、闻兰亭等宴请上海新闻界,感谢报刊在风波期间的善意支持,宣布与全球货币物券交易所共同营业的消息(64)。4月1日,证券物品交易所全面开市。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与“全球”合作,周骏彦不放心,向蒋介石报告说:

信用已失,营业一时能否复元,尚未可知。且与全球合并,难保无存心破坏者起而攻击,后事真难逆料。惟近闻静公云:现有人集款组织公司,拟将交所股票准与押款。此公司如果实现,将来或有生机。总之,且此次损失最大者为套利者。(65)

信中,周骏彦称,此次失利,系张静江决策错误:“彦屡闻静公言,套利甚稳,且云借款套利,亦属便宜。”它不仅打击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周骏彦在宁波开设的交易所也因之停业。可能蒋介石曾以蒋经国与蒋纬国的名义投资宁波交易所,因此周函称:“经、纬事,彦前谓无希望,亦以甬交做品不佳,难免发生危险。”函末,周骏彦称:

总之,吾辈非商人,经营新商业,究嫌其经验之少。然事已如此,后悔莫及。惟望后局诸公,煞费经营,或尚有转机,并望阁下尽心爱国,以国事为重,不必以此为念。

当时,蒋介石正在广西军中,周骏彦表示:“拟来桂愿随阁下之后,冀为国效劳。”他因套利欠债20万元,两次跳黄浦江自杀(66)

当年4月,蒋介石返乡。6月15日,陈炯明兵变,孙中山避居永丰舰,蒋介石闻讯,从上海赶到广东,与孙在舰上相见。据魏伯桢回忆,蒋行前,要虞洽卿资助,“开始时虞说蒋搞垮了交易所,还要捣蛋,不能同意。最后谈判结果,虞答应可由交易所拿出六万元,但要蒋在离开上海的那一天才能给钱”(67)。同年8月,蒋随孙中山抵达上海,23日返乡。

陈炯明兵变后,许崇智率粤军转入福建。孙中山支持粤军,企图以武力推翻李厚基在福建的军阀统治,然后回师广东,讨伐陈炯明。为此,孙中山计划组织东路讨贼军,以许崇智为总司令,蒋为参谋长。9月18日,蒋介石于入闽之前致函张静江,叙述所欠债务。函云:

中秋节前,弟尚欠二千五百元之数,未知可为我代筹若干汇甬?在乡以去年用度太大,至今未了之事尚欠七千余元,在沪亏欠亦与此数相等,故今年以来不能稍资周转。舍儿经国在沪上学,竟于十五元衣服费亦被茂新拒绝不支,思之伤心。

函中所称“去年”,当指1921年。当年6月14日,蒋母病逝,医药丧葬,自然花费不小。交易所破产之后,蒋经国所需衣服费虽仅15元,但茂新号竟然拒付,可见其极端困难的状况。同函中,蒋介石提出,请张从交易所卖方所赔“代用品”中借出若干,以便还清私债,安心赴闽。函云:“此次物品讼款,如能为弟借出若干,不致久苦涸辙,徒呼庚癸,俾得稍资活动,以了此私债,将来如能如数还清最好,否则以弟个人亏空名义报销,想孙先生与汝为亦必见谅邀准也。”这一时期,蒋介石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他向张静江倾诉说:

贫富生死,率有定数,得此不足为富,无此不足为贫,况预备死者未必死,但求生者未必生,亦不必竞于此金钱,以贻平生之羞也。惟债留后人,于心不安;教育无费,终难辞责。此所忝在爱下,故敢不避公私,剖腹一谈。(68)

写完此函,蒋介石又很后悔,日记云:“沪行为金钱所苦迫,贪私之言,非我所应出,不胜悔恨,故不愿成行也。”(69)不过张静江接到此函后,立即向孙中山汇报,孙即命陈果夫汇寄2500元给蒋介石。张在复函中表示:“代用品之事极易办,来沪接洽可也。”(70)10月1日,蒋介石日记有与周骏彦“谈商业事”的记载,可能即与处理交易所善后事宜相关(71)。12日,蒋介石决定抛开各种个人考虑,献身革命。日记云:“家何为乎?子何为乎,非竭尽全力以攘除凶顽,誓不生还也。”

蒋介石于10月22日启程赴闽,就第二军参谋长之职。其后,曾数度往返于福建、上海、奉化之间。1923年3月3日,陈果夫到宁波,与蒋商谈“交易所起诉事”(72)。8月3日,叶琢堂、虞洽卿与蒋介石讨论交易所事务,发生严重分歧,方案反复变卦,经反复磋商,直到8月5日深夜,才得以最终定案,蒋介石日记云:“昨夜,交易所事未了,梦寐颠倒。天下事之难,莫难于共事不得其人也。直至后夜三时,其事方得解决。”同月16日,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派,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此后,蒋介石不再过问交易所事务。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以蒋介石为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在上海的茂新、鼎新经纪人事务所相继歇业,同人纷纷南下,到黄埔军校找寻新的出路,只有陈果夫留在上海,清理遗留事项。1924年,由陈希曾出面,新创一家买卖棉纱号的经纪人事务所。1925年,陈希曾也南下黄埔,陈果夫只在春秋两季“各做一次生意”,用以“补助生活或应付特殊用途”。1930年,又做过两笔(73)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