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廉政的“灵魂”

一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廉政的“灵魂”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

1.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而言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确立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也是党的核心价值观。

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为人民服务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逐步沦落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家国破碎,民不聊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满清政府,而人民群众祈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梦想并未实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庄严地宣告其伟大历史使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尽管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没有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建立新中国到全面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到构建和谐社会,共产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不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核心。

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演,第一次用最通俗、最简洁的中国化语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从此,“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座右铭和核心价值观。1956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改革开放后,他反复告诫全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并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特别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些重要论述,证明了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正因为共产党始终坚持这个核心价值观,才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