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楔形文字与泥板的使用以及《吉尔伽美什》的流传

第二节
楔形文字与泥板的使用以及《吉尔伽美什》的流传

如果说,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亡灵书》的生成与传播依赖于象形文字和纸草,那么,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迦美什》的生成和传播则有赖于楔形文字和泥板了。

楔形文字英文叫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所以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学界认为,楔形文字产生于5000多年以前,而且使用时间长达3500多年,是通过对图画式文字简化、规范化和表音化发展而来的。“楔形文字书写系统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从公元前34世纪一直使用到公元1世纪。”[1]以下的“头”字的变化典型地体现了楔形文字书写发展变化:

第一阶段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头”字。

第二阶段是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头”字,可见与第一阶段相比,该象形文字只是发生了旋转。

第三阶段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头”字,这时,字形变得抽象,采用的是碑文体。

第四阶段在时间上与第三阶段同步,主要是写在泥中的标记。

第五阶段是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头”字。

第六阶段是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的“头”字。

第七阶段是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的“头”字,字形已经得到简化。

到了罗马帝国时代,楔形文字逐渐被字母拼写所取代。“楔形文字,连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长达3500年的时间里,是古代文学与文明的两个主要媒介。”[2]

位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与古埃及一样,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定居于此。到了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的统治者统一了苏美尔等城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阿卡德王国。公元前1894年,幼发拉底河东岸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消灭了阿卡德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苏美尔-阿卡德时代,两河流域就创建了原始的楔形文字,后来古巴比伦等也继承了苏美尔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人类古老的文学宝库中的苏美尔-巴比伦文化。

由于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最早发明者,所以最古老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楔形文字也就相应地被称为“苏美尔楔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广泛使用于苏美尔时期,到了巴比伦和亚述时期,苏美尔语作为口语已为阿卡德语所取代,但其文字仍继续被学习和使用,在政府公文、法律文书和王室铭文中仍常用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双体文字书写,亚述巴尼拔国王就曾自诩通晓苏美尔文。希腊化时期则还发现有用希腊字母抄写的苏美尔楔文泥版。”[3]

楔文泥版即用尖端呈楔形的芦苇管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楔形文字符号刻在潮湿的泥板上,然后将其晾干或在窑中烘干。由于当时的两河流域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缺少纸莎草类植物,也没有石块可供使用,所以人们便使用黏土制成泥板,在上面刻写、记载作品。正是凭借这些泥板,许多珍贵文献得以流传。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献又逐渐汇入楔形文字图书馆中,从而得以保存。

考古学家发现的古楔形文字图书馆,对于楔形文字文献的发掘和传播极为重要。在古叙利亚首都尼尼微的废墟中发现的图书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该图书馆保存了1500多个楔形文本资料,其中包括最古老的楔形文字文献。这些楔形文本文献是公元前668年至公元前627年间,古叙利亚的亚述巴尼拔王(Ashurbanipal)所收集的。被誉为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史诗作品《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就收藏在这个图书馆中。

《吉尔伽美什》这部史诗共有3000多行,用楔形文字分别刻在12块黏土板上。这部经典史诗作品就是凭借这些泥板才得以流传。《吉尔伽美什》大概写作于公元前2000年,汇集了更为遥远的远古传说。据学界考证:“史诗的最初的一种编辑本可能是第一巴比伦王朝时期编订的;最完备的编辑本是公元前七世纪亚述国王阿树尔巴尼帕尔的尼尼微图书馆所编定的。”[4]史诗主要描写主人公吉尔伽美什从“暴君”型人物转变为不畏强敌、敢于与神抗争的英雄,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他们的朴素追求,以及人类期盼探索人生奥秘的积极愿望。《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人类的精神(思想)发展方面具有社会史的、文化史的意义”[5]

[1] Lesley Adkins,Empires of the Plain:Henry Rawlinson and the Lost Languages of Babylon,New York:St.Martin’s Press,2003,p.47.

[2] C.B.F.Walker,Reading the Past:Cuneiform,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p.6.

[3] 董为奋:《苏美尔楔形文字的释读》,《历史教学》,1986年第7期,第39页。

[4] 陶德瑧:《史诗〈吉尔伽美什〉初探》,《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5] 赵乐甡:《谈苏美尔-巴比伦文学》,《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史诗与神话》,赵乐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