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灵魂

拷问灵魂

有人问我,最喜欢谁的散文。我说,当然是张承志的。张承志的散文里,又数《清洁的精神》。读它的时候,曾从心里涌出一阵阵欲哭无泪的痛。那其实是去年的事情了。最近,北京某出版社拟出一本“散文家喜欢的散文”之类的书,约我推荐一篇,还要写一篇读后,我便又想起它来。

我知道我的思想以及我的文字,都无法靠近《清洁的精神》,但我相信我至少读懂了它,并且可以以我自己的方式,表述我读它时的心情和我对它的敬仰。

曾听文学圈内的人说,张承志“疯”了。读他的这篇散文才明白,他的确进入一种疯狂状态,然而这是一种因为孤独因为先知因为善和悲怜而自己选择的境界。我认为这绝对是一种境界,并且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的境界。有人说是宗教带他走进疯狂,我却觉得首先是他的思想已经疯狂才使他走进宗教,以为哲合忍耶才是他最安全的归宿。总之他把自己交给了世界最美最洁的那一极,代价就是把自己彻底撕裂,然后为世俗所不容,成为一个流浪的智者。

我始终感动他的那种英雄意识。他是怀着责任,怀着感伤和忧愤,像布道传教那样,向我们散发一种纯粹的精神。那几乎被我们遗忘的经典。我相信所有的人都能觉知他写的是什么。对于“洁”,我们熟知它的定义,只是对它的理解有些呆板,有些陌生,有些距离。当张承志把那一个个陈旧的故事用考古的目光联缀起来,关于“洁”的深意便栩栩如生咄咄逼人了。然而尽管心虚,尽管尴尬,乃至想拒绝,但我们只能按张氏思路行走。

如今的作家能像张氏这样叙述思想并这样情真意切的不很多。如今的作家大都舍不得“疯”,因此也只是个作家而已。张肯定是“疯”了,但他因此而成为真正的作家。读《清洁的精神》,我不敢再看自己的那些被称为散文的文字。它的肤浅,它的不关痛痒,它那种令人不能容忍的小里小气小情小调,让我直出冷汗。好在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我曾在一篇文字里表示过——我不想写很多的散文,因为人一生写不出很多真正好的散文。现在我的这个念头更加强烈,更加坚定。在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将不再凑“散文走俏,女性散文更走俏”的热闹,沉静下来,像张承志读箕山读《史记》那样,读一些有用的书和精神,写,也要写一些真正属于文学并且敢于大胆拷问心灵的东西,即使在纷乱浮躁的世俗之中,也能保有一颗清洁的灵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