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忠义品牌,保全了建功立业的本钱
利用董卓的信任,曹操巧妙地脱身离开了京城。但是,这并不等于曹操就能够平安地回到家乡。原本蒙在鼓里的董卓很快意识到了,这回曹操的出走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辞职不干了,绝对是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决不能让他回到家乡,在半路上就要解决他。很快,海捕曹操的文书下达到了曹操回乡路上的每个郡县,一张天罗地网正在向策马东奔的曹操撒开。
而此时的曹操,俨然已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严拒权相董卓的腐蚀拉拢、高官厚禄,一切为大汉利益、皇帝安危着想,丝毫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这是一面迎风飘展的忠义大旗,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面大旗将使刚刚起兵的曹操获益匪浅、战无不胜。
“忠义”给曹操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出现在他回乡的路上。曹操策马一路东行,路过司隶州(东汉十三州之一,首都洛阳周围地带)边缘地带的中牟县,被按图捉拿的一个亭长抓获,送至县衙。在审判中,已经被五花大绑的曹操傲然独立、兀自不拜,一身傲骨显露无疑。
正巧,中牟当地的县令和功曹也都对董卓在朝廷中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看见这样一个曹操,更是英雄惜英雄,竟然连关押都没关押,立即无罪释放。可不是吗?董卓无道,天下共讨,已经成为朝廷内外达成的“共识”。谁反对董卓,谁就是大汉的忠义之臣,就会得到所有人的拥护与支持。
县令宣判:曹操无罪有功。法律是严肃的,无罪就得释放,有功还得得赏。这次县令给“功臣”曹操的赏赐甚为丰厚,除了赠送盘缠、马匹等一应随身之物外,还派人送他出县境。曹操在中牟,终于有惊无险。
曹操出逃途中的故事远不止中牟一个,另一个故事则更加如雷贯耳,但该故事涉及曹操性格中值得商榷的一面,与这节对他“忠义”的赞赏截然相反、毫无相关,所以以后再表。
到了这年冬天,曹操已经马不停蹄地向东狂奔了五百多里,终于离开了董卓的势力范围,到达了离他谯县老家不远的陈留,这里的太守是他年少时的伙伴—张邈。叙旧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对此时的天下形势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今天的董卓,已经是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天下公贼,讨董扶汉已成天下大势。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关东,董卓望尘莫及的这些地方,招募英雄,联络诸侯,训练军队,为攻打洛阳、一举击败董卓做充分的准备。
在张邈等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下,曹操在陈留境内高举义旗,招募军队。募兵告示中明确写道,这支军队不是给我曹操招的,而是给他董卓招募的,这支军队的每个士兵要做的就是亲手埋葬祸国殃民的董贼!
这样的告示一经贴出,很快引起了轰动。妻子送郎上前线的有,兄弟几个同时报名的也有,上阵父子兵的还有,这支新建军队很快达到五千人的规模。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应该归功于曹操出台的意图明确的征兵公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董卓的专横独断、肆意妄为,不但在百官之中引起普遍不满,而且在平民百姓中引起了公愤。
蛇无头不行,有了一支军队,还必须要有一名能征惯战的将领。这种人才在曹操的阵营中也是不缺的。起兵初期为曹操领兵杀敌的,主要是他族中的几个兄弟,这些将领虽然是主帅的“裙带关系”,可也是个个有真本事,他们甚至在《三国志》中单独列成一传,包括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这些人为曹操征战天下,居功至伟,以后还会陆续讲到。
除却曹氏、夏侯氏诸将,还有智勇双全的李典,后来名震天下、曹魏阵营“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等。此时曹操的手下,可以说是不多却将强,战斗力上升很快。
有了军队,有了战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讨伐董卓的大旗打出去了。但曹操深知,这杆大旗他一个人是扛不动的。此时的董卓虽然人心尽失,但仍然窃据相位,在内掌管着朝廷的中枢大权,对外占据着关西大片的土地,况且他的武装力量仍然无人可及,西凉军能征惯战,更有吕布等猛将统帅。
好吧,既然我曹操没有能力手刃董贼,为天下除害,那就把这个机会分给天下的英雄吧。曹操起草了一纸义正词严、有理有力的讨董檄文,传檄天下,关东地区顿时风起云涌。这一节在《三国演义》中被精彩地形容为“诸镇应曹公”。
这一年,讨董成了天下潮流,而曹操已俨然是这支“革命军中的马前卒”。
中国几千年来,在儒、释、道文化的演变中,伦理道德始终是条主线。人们在与他人共事、合作或交往时,总是希望共事的或合作的或交往的人都是诚信忠义之士。曹操紧紧抓住这一点,大摆忠义,获得了众人的支持,保存了实力,积累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本钱。
成功之道
忠义立身,忠义成事
在中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即便在今天,无论商品经济怎样快速发展,占据道义制高点的人也能够轻而易举地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小商逐利,大商逐名,义和利通常是相伴相生的,没有了义的大旗,利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人,要立身,要成事,舍弃忠义,无异于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