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安门的新时代
●经过反复权衡,周恩来终于在9月的一个凌晨蘸墨挥毫,在阅兵方案的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
●大清扫运动前后历时91天,共清除垃圾20多万吨,广场西侧的垃圾山消失了!广场上的腐臭味消散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即将开始,中华民族的历史将在这一天翻开它崭新的一页。
周恩来反复权衡选定庆典场地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这天,古老的天安门广场焕然一新,天安门城楼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庄严、热烈的气氛中,30万北京市民欢天喜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庆典结束后,已担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为了这次开国大典的圆满举行,周恩来曾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自从开国大典的日子确定下来以后,开国大典筹委会根据中央的指示,拟定了开国大典方案,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项: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
第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筹委会认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这三项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三者之中,阅兵式怎样举行,尤其是阅兵式在什么地方举行,却是开国大典方案的中心问题。
开国大典筹委会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这个指挥机构由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亲自挂帅,担任阅兵总司令。阅兵总指挥由聂荣臻担任。副总指挥由杨成武、唐延杰、唐永健、刘仁、肖明、肖松等人担任。
杨成武与唐延杰走上特殊领导岗位后,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首先主持起草“阅兵典礼方案”。
这个方案拟制出来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筹划阅兵仪式的负责人,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
随后,各位领导先后进行发言,作了一些指示。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却没有当即定下来。
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领来到周恩来办公室,将他们经过反复论证的两套阅兵方案,交给周恩来。
这两套方案一个是西苑机场,另一个就是天安门广场。
周恩来仔细看过阅兵方案后,并没有立即决定选择哪一个。他紧锁着眉头,将胳膊时而抱在胸前,时而放在背后,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这两套方案都有优点,但也都有缺点。
选择西苑机场的优点在于其场地宽阔,而且早在1949年3月25日,华北军区为了欢迎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已经举行过由一万余人观看的阅兵式了。但它的缺点又是,在这次的开国大典上需要一个检阅台,而西苑机场却没有。如果要搭建起一个气势雄壮的检阅台,那将又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次,西苑机场距市区有很长一段距离,数十万群众要参加大典,往返都不方便。假如没有相当规模的群众参加,开国大典应有的气氛就出不来,阅兵式也就达不到扬我军威的目的,会影响开国大典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再次,机场跑道虽大,但只有一条道可以进退,对参加阅兵的部队来说,行动起来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