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有声
《诗经·大雅》
文王有声[1],遹骏有声[2]。
遹求厥宁[3],遹观厥成[4]。文王烝哉[5]!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于崇[6],作邑于丰[7]。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8],作丰伊匹[9]。
匪棘其欲[10],遹追来孝[11]。王后烝哉[12]!
王公伊濯[13],维丰之垣[14]。
四方攸同[15],王后维翰[16]。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17]。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18]。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19],自西自东,
自南自北,无思不服[20]。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21],宅是镐京[22]。
维龟正之[23],武王成之[24]。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25],武王岂不仕[26]?
诒厥孙谋[27],以燕翼子[28]。武王烝哉!
([宋]朱熹集注:《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
【简注】
[1]声:好名声。
[2]遹(yù):即曰、聿,发语词。
[3]厥:其,指人民。宁:安宁。
[4]厥:其,指周王朝政权。
[5]烝(zhēng):美。下文“烝”字皆为叹美君主之词。
[6]于崇:崇为古崇国,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周文王曾讨伐崇侯虎。
[7]丰: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
[8]伊:为。淢(xù):假借为“洫”,即护城河。
[9]匹:相配。古时按照职阶的不同建造不同大小的城池,此言丰邑之城大小与文王相配,大于诸侯,小于天子。
[10]棘(jí):急。欲:欲望。
[11]遹、来:语气助词。追、孝:追思孝顺已死去的祖先。
[12]王后: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
[13]公:同“功”,王公即王事,文王的事业。伊:是。濯:美大,显著。
[14]维:是。垣:墙。
[15]攸:语助词。同:同心。此言天下同心归之。
[16]翰:桢干,主干,犹言主心骨。
[17]维:是。绩:功绩。
[18]皇王:与第五、六章之“皇王”皆指周武王。辟(bì):法则。
[19]镐(hào):周武王建立的西周国都,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以东的昆明池北岸。辟雍(bì yōnɡ):西周王朝所建天子行礼奏乐的离宫。
[20]思:语气词。此言四面八方的人没有不归服武王的。
[21]考卜维王:此为“维王考卜”的倒装。考卜,用龟甲和兽骨卜卦。
[22]宅:定居,指择吉祥之地营建宫室。
[23]维龟正之:此为“正之维龟”的倒装。正,“贞”的假借,卜问。
[24]成:完成。此言武王用龟甲占卜,决定迁都,并最终定居镐京。
[25]芑(qǐ):水芹菜。此为兴,为起下句。
[26]仕:毛传释“仕”为“事”,古通用。
[27]诒:遗留。厥:其。孙谋:即训谋,训教谋戒,指武王遗戒后王的训典。孙,“训”的假借。
[28]燕:也作“宴”,快乐,乐于。翼:覆翼。子:应读为“慈”,慈惠。此言武王为后王留下训谋的原因是由于武王乐于覆翼慈惠之道。
【点评】
周人在发展历史上有过几次大的迁徙,自周太王古公亶父起,周人长期居住在岐山下的周原。在周原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周人拥有了与商王室抗衡的能力,为了能够进一步向东发展势力,周文王时,迁都到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长安区西北方向沣河西岸。周武王时迁都于镐,镐京位于沣河东岸。丰、镐两京隔沣河而建,二京实为一体。丰镐都城的建立,大约距今三千多年,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大城市,充分彰显了当时周王室的发展状况。
这是一首出现在成、康之际的诗歌,此诗通过讴歌文王及武王迁都至丰、镐两地的事迹,强调了周人历史上两位先王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贡献。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大雅”中具有史诗特点的作品大多采用赋的笔法,这篇作品也不例外。在这篇作品中,叠唱的手法也是一大特点,通过重复“文王烝哉”、“武王烝哉”这样的句子表达了对两位先王赫赫功绩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