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手记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手记

教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一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晓畅,习焉术清纯。操觚令抒发,二事有可云。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一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烦。长谈贡同悲,见浅意殷勤。前途愿共勉,服务与新民。

——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

反反复复地读叶老的这首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经”,有的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仍旧不懂,20多年的语文教学之旅,有困顿,也有感悟的刹那,似乎都在这二十韵两百个字里。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学方法可谓千差万别,林林总总。在“法”与“术”的江湖,南拳北腿东邪西毒,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叶老的一句“运用在乎人”使得冰冷的“术”有了人的温暖,人的温度,有了心灵、灵魂和精神的高度。“术”是不能离开“道”的。

“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语文教学最初和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人,教师或者学生,“验诸身”不仅注重实践,而且尊重个性,尊重生命,语文教学是生命场,这是一个朴素而又远阔的世界。

“为教纵详密,亦反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

语文课堂是“一隅”,让学生爱上语文,点燃他们的兴趣,这才是要务,进而让学生去阅读,去感悟,过有精神品位的生活,进而使生命饱满。在有限的45分钟内一定是要有所讲,有所不讲的,这既是语文教学的艺术,更是科学和理性。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叶老认为语文教材的篇目是不可不求甚解的,而关节点就是“潜心会本文”,心是需要放下,要安静,要会意,“潜”在“本文”中,在字里行间,在字词句章中读懂,读出理来。读出美来,读出韵味来,这是一种濡染,一种懂得,是反反复复的体会,“潜心”又是一种状态,一种姿势,一种境界。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文思文路是科学是“真”,语文教学要求求真务实,而文境是“气”是“神”,是抽象的诗意和美,诗歌讲求意境,语文课也应以“境界”胜,应该有一种璀璨和完美的表达。

语文课不仅是“思与路”的物质与技术,更应是“胸有境”的人文与精神,涵盖自然、伦理、哲学、审美、道义、心理,语文课应是灵肉丰盈的生命,应有尊重、诗意,甚至仁爱。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简称,语文课离不开“咬文嚼字”“一字未宜忽”,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语言。“字”是钥匙,是路径,是“芝麻开门”,甚至是部分的目录。

“语语悟其神”,精神、神韵、意境、况味就在语言的内里,就承载语言里,而语言的千万种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神。

“譬如梁与津”,说得多好,语言是桥梁是渡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绕过了语言就是“强渡”,有时也许会有溺水的危险。

“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晓畅,习焉术清纯。”

语文涵盖太多,承载太多,在中国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育几乎承担了所学学科所承担的一切。“智赡德新”是人生的境界,“文理晓畅”是才能,在传统的私塾教育中,一个孩子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六年语文,方可“术业专攻”。曾几何时,如今的语文已经成了习题,成了试卷,异化成工具的工具,成了学习“技”与“术”的工具,而不是修身立德之器。

读叶老的“智赡德日新”恍然悟得智德双修才是教育及语文教育的正道。

“操觚令抒发,二事有可云。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

让学生有感而发,教师的“诱导”将是教师无伦的教育境界。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舞蹈,是用智慧点燃智慧,是激情点燃激情,是心灵照亮心灵,是灵魂呼应灵魂,是梦想照耀梦想。

唯其如此才“无伦”。

“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

让学生有迫切的学习需要,“能文意乃申”,我以为这句话颇有深意,“能文”指向的一个结果就是“意乃申”,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将语文学得好的孩子,他的人生会有一个更大、更美、更深邃的境界。语文是一个人精神的港湾,语文给一个人的是一种存在方式,栖居的状态。

人与人的交流离不开语文,语言的沟通,尤其是用什么样的语言相见,用什么样的精神层面与外物对话。

因此语文很宏大,语文是站立和飞翔的状态,语文不可匍匐,不可只给孩子一张试卷,一些支离破碎的所谓解题方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