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雪后

山中雪后

清·郑板桥

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1]

注释

[1]清孤:凄清孤独。ft

赏析

《山中雪后》为郑板桥感怀之作,他之所以感怀是因为自己一生经历曲折,乾隆元年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前后十二年,有政声。因违忤上官而被罢官。归里后,往还于扬州兴化间。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郑板桥只能以在街头卖画为生,有时几天卖不出一幅画。这样的生活现实让郑板桥饱尝艰辛,而这首诗便是当他看到山中大雪后的景致有感而发的感慨之作。诗作开门见山,先是描绘一幅画者笔下的雪景:清早起来,推门便见外面苍茫一片,世界被白雪包裹,凄清之中透着寒凉,哪怕太阳已经升起,但因为冷寒的落雪也变得毫无活力。在这样的现实下,屋檐结起了长长的冰凌,连一向傲冬的梅花都被冻而不发,这次第分明凄凉不已。但诗人却别有深意,于诗末写下“一种清孤不等闲”之句,这不只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抗,更是自我清高之质不肯妥协的呐喊。古人说于景中见真情,在这样凄清之景内,我们可以看到的便是郑板桥身处凄冷之境不畏世态炎凉的形象。因为这样的心理状态,郑板桥的诗作才被赋予不同凡俗的别样之感,就好比严迪昌先生对他的评价一般:“板桥诗毫无可‘怪’之处,唯其从‘正’的尺度绳衡之,乃属‘变’且‘俗’,既不古雅,又乏高华,更无含蓄温醇可言。少见则怪,在一片‘真’气匮乏的习尚中,骤然吹来迥异的风,自不免有怪异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