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们,别再“闹腾”了
作家方方在数年前发起并推动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让诗歌艺术进入城市空间”。这么说,可能有点空洞。具体点,就是抓住武汉地铁刚刚启用的契机,征用地铁的广告牌,在原本发布广告的平台上,发布诗歌作品。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让市民时时感受文学的存在,让文学融入市民生活。这一让温暖诗意穿越城市的举措,为武汉赢得了诗意城市的美誉。
笔者有幸被邀参加湖北作协等单位举办的第三届“公共空间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就在地铁的一个文化角举行。活动本身很好,现场有许多市民参与。朗诵会上朗诵的都是新年度发布在地铁广告牌上的诗歌作品,都是新诗。有外省市诗人的作品,也有部分本省诗人的作品。但据我现场观察,朗诵的效果并不好。问题出在哪里?愚以为那些诗,绝大多数不适合拿来朗诵,也不适合拿来发布到地铁广告牌上去,理由何在?大多数诗的质量有失水准,这是此项活动让人感到遗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布到广告牌上的诗歌作品,一定要是在中外诗歌史上被广为传诵的经典,或已有定评的优秀作品。再进一步苛求,最好是那些能够一眼让人看懂,并直达人心的经典名句。凡乘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地铁里人流涌动,人们匆匆来去,他们不大可能停下脚步来,像躺在床上读书那样,悠闲地品味某首诗句的内在意蕴。更何况,某些诗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好品味的。把它们发到公共空间去,不会给公共空间带来诗意,不会给诗歌增添光彩。反倒会让人生疑,这都是些什么呀?这也叫诗?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缺少欣赏这些诗歌的感悟能力?那我就引一首某位著名诗人的短诗,让大家来共同品味。选择“著名诗人”的作品,是因为其有代表性。选“短诗”,是考虑不占用本文太多篇幅。诗的题目叫《起大早》,全诗15行:
起大早,
去对面的河滩上洗脸。
但脸不脏,手也不脏,
没有任何东西是脏的。
一切都不洗自净,或者
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存在。
脏东西不存在,
不脏的东西也不存在。
直到太阳出来,
那时只有明亮的东西。
明亮的东西也不脏,
也不是脏东西。
那就让它们保持明亮,
我们保持不存在。
我得承认,这样的东东,我真的看不明白。每一个字都是明白的,把它们拼成一堆,却让人不知所云。如有人看出了其中的诗意所在、奥妙所在,还请不吝赐教。还有一位诗人的诗句,拖沓到惊人的程度,一个句子,居然用了37个字:“穿着竖条纹衬衫的高个女人在交流雨天的感受而一个上楼一个下楼我从中间穿过她们”,哇塞,这也叫诗?也有必要发布到城市公共空间去?赶明儿我也写两首,请方方女士帮助发布一下。我敢保证,我非诗人,肯定写得很差,但不会比这样的诗句更差。
因此,我想再次强化我的看法,推动诗歌进入城市空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但选择什么样的诗进入公众的视线,一定要经过严格谨慎的甄别选择。别让有些烂诗,败坏了诗歌的声誉和公众的胃口。
据我有限的观察,当下真正值得流布的新诗实在太稀缺。但好诗虽然很少,诗歌界却异常地“闹腾”,各种花样翻新的诗歌活动,让诗人们几乎没有消停的空隙。有位著名老诗人,半年时间被邀参加了50余场诗歌活动,累得突发心梗而去世。因此,笔者在这里奉劝一句:诗人们,能否安静一点,把诗写得像样一点;其次,能否少一点以诗歌的名义,从事直奔孔方兄而去的商业活动。这勾当,一点儿诗意也没有。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