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

家·国

1 蹇叔哭师

《左传》

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秦穆公见文公已死,打算偷袭晋国东面的郑国。蹇叔认为军队长途跋涉不会有好的结果,容易遭到晋国的伏击,因此极力反对。秦穆公不听劝阻,结果中途遭到晋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此文写的是蹇叔在秦军出师前的劝谏辞令,以及无力阻止后“哭师”的情形。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b,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c。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e,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f,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g。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h;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注释

a杞子:秦国将领。

b潜:偷偷地。

c蹇(jiǎn)叔:秦国大夫。

d悖心:反叛之心。

e孟明、西乞、白乙:三人都是秦国的将领。

f中寿:中等的寿数(一说“满寿”)。

g殽(xiáo):通“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宁县北。

h夏后皋:夏代天子,名皋。

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通知秦国:“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偷偷派兵前来,郑国唾手可得。”秦穆公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让军队疲惫不堪地去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军队劳累,精疲力竭,加上远方国家的君主也会有所防备,这样做应该不合适吧?我们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苦奔波而一无所获,一定会产生叛乱的念头。再说行军千里这么大的动静,谁会不知道?”秦穆公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召见了孟明、西乞和白乙,让他们从东门外出兵伐郑。蹇叔送他们的时候哭着说:“孟明啊,我能看着大军出发,却没机会看着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懂什么?你活到中等的寿数就死了的话,现在你坟上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随军一起出征,蹇叔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一定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后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头之间,我就在那里为你收尸吧!”随后,秦国军队便向东进发了。

2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齐国使者到赵国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向使者询问齐国的收成、齐国名士的情况,最后才提及齐王。体现了赵威后先民后君的民本思想。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a,书未发b,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c?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d。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e,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叶阳子无恙乎f?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g,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h?撤其环瑱i,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j?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k?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注释

a齐王:此处指齐襄王之子。赵威后:赵孝成王之母。

b发:启封,开封。

c岁:年成,收成。

d不然:不是这样的。

e处士:指有道德才能的隐者。

f叶阳子:齐国隐士。

g息:滋息。

h婴儿子:齐国有名的孝女。

i环瑱(tiàn):女子的装饰品。

j不朝:古时女子得到封号才能上朝,这里指不加封号。

k於(wū)陵:齐邑名,在今山东邹平。子仲:齐国隐士。

译文

齐王派遣使者去看望赵威后,书信还没启封,赵威后就问齐使说:“齐国今年的收成还好吧?百姓还好吗?齐王还好吗?”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大王之命前来看望您,您现在不问问我们大王的状况,而是先打听年成和百姓的情况,这不是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吗?”赵威后说:“不是这样的。要是没有年成,哪儿来的百姓?要是没有百姓,哪儿来的君王?岂有舍本而问末的道理?”

她于是接着问道:“齐国有名隐士叫钟离子,还好吗?这个的人为人,主张让有粮食的人吃得上饭,没粮食的人也吃得上饭;有衣服的人能穿上衣服,没衣服的人也得有衣服穿,这是帮助齐王抚养百姓的人,齐王为何至今都没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吗?这个人的为人,怜恤那些鳏夫寡妇,抚恤那些无父的幼儿和无子的老人,赈济那些困苦和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物资短缺的人。这是帮助齐王滋息百姓的人,齐王为何至今都没有重用他?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将自己的首饰摘下来,一直到年纪很老都未嫁,只为了好好侍奉父母。这是引导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何至今还没有得到齐王的召见呢?这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得不到接见,齐王如何能治理齐国、安抚百姓呢?於陵子仲还活着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行臣道,对下不治理自己的家业,对中间不谋求和诸侯交往,这是一个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方向走的人,为何至今都没有把他杀掉呢?”

3 吴许越成

《左传》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越国,越王勾践遣使求和,夫差准备答应越国的请求。吴国名臣伍子胥援古证今,深刻分析了当前局势,主张就势灭越,以绝后患。吴王夫差刚愎自用,不纳忠言,伍子胥痛心地预言日后吴国将为越国所灭亡。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a。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b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c,灭夏后相d。后缗方娠e,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f。浇使椒求之g,逃奔有虞,为之庖正h,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i,而邑诸纶j,有田一成k,有众一旅l。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m,使季杼诱豷n,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o,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注释

a槜(zuì)李: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

b嚭(pǐ):吴国夫差宠臣。行成:议和。

c过:古国名。浇:过国国君。斟灌、斟(xún):均为夏同姓诸侯。

d相:夏朝君主,夏禹的曾孙。

e后缗(mín):夏王相的妻子。

f惎(jì):憎恨。

g椒:浇的臣子。

h庖正:主管膳食的官员。

i虞思:虞国国君。二姚:虞思的两个女儿。

j纶:有虞地名,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南。

k成:古代方十里为一成。

l旅:上古以五百人为一旅。

m女艾:少康的臣子。

n季杼:少康的儿子。豷(yì):浇的弟弟,封于戈。

o伯:通“霸”。

译文

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了越军,报了槜李之战的仇。于是吴军进入了越国。越王率领披甲持盾的五千名士兵退守到会稽山,并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太宰伯嚭向吴王求和。

吴王准备同意越国的请求。伍员说:“不能答应。我听说:‘树立美德越多越好,去除病害越彻底越好。’从前过国的国君浇杀了斟灌后又去攻打斟,灭了夏朝君主相。相的妻子后缗当时怀有身孕,从墙洞逃了出去,逃回娘家有仍国,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做了有仍国的牧正,他记恨浇,又能对浇有所戒备。浇派大臣椒搜寻少康,少康逃到了有虞国,在那里当上了庖正,得以避开灾难。有虞的国君虞思就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为妻,并把纶邑封给了少康,少康有了方圆十里的土地,有了五百名士兵。少康能够广施德政,并谋划复兴国家,他召集夏朝的遗民,给他们加官晋爵。他又派女艾去刺探浇的情况,派季杼去诱骗浇的弟弟,于是灭掉了过国和戈国,复兴了夏禹的功业,祭祀夏朝的祖先,同时祭祀天帝,恢复了从前的典章制度。现在吴国不如当时的过国强大,而越国比当时的少康强大,如果让越国强盛起来,岂不成了灾难?勾践能够亲近他的臣民,致力于施行恩惠,施行恩惠就不失民心,亲近民众就不会忘掉有功的人。越国同我们国土相连,又世世代代结为仇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打败了越国不把它根除,却要保留它,违背了天意而助长了仇敌,日后即使后悔,也无法将其消灭。姬姓的衰亡,已经为期不远了。吴国处在夷蛮之间,却要助长仇敌,想拿这个去谋求霸主地位,必定是不能如愿的。”

吴王不听劝告。伍员退出来后对别人说:“越国用十年的时间繁衍积累,用十年的时间教育训练,二十年之后,吴国恐怕要变成池沼了!”

4 晋献文子成室

《礼记》

晋献文子的新居落成,晋国大夫们纷纷送礼表示祝贺。大夫张老的贺词别出心裁,在赞美赵文子新居美轮美奂的同时,祝愿晋献文子能“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这是祝福赵文子的子孙后代能一直享有祭祀,规劝其居安思危之意暗含其中。晋献文子明白了张老的良苦用心,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份祝福。

晋献文子成室a,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b;美哉,奂焉c!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d。”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注释

a献文子:晋国大夫赵武。

b轮:高大。

c奂:众多、盛大。

d要领:即腰和头。九京:即九原,晋国卿大夫的墓地。

译文

晋献文子的新居落成了,晋国的大夫们都前往送礼祝贺。大夫张老说:“美极了,这样宽敞高大;美极了,这样富丽堂皇!可以在这里祭祀唱诗,也可以在这里居丧哭泣,还可以在这里宴请国宾、聚会宗族。”文子说:“我呀,能够在这里祭祀唱诗,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宴请国宾、聚会宗族,这样我就能保全身躯,从而跟随我的先祖先父一起葬于九原了。”说完,就向北面拜了两拜,叩头至地。当时的君子称赞他们二人一个善于祝颂,一个善于祝祷。

5 陈情表

李密

晋武帝征召蜀汉旧臣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表明当时所面临的尽孝和尽忠的两难处境,请求不仕而为祖母养老送终。为了免除晋武帝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还申明自己不奉诏前往,绝非顾念前朝,而是因为尽孝难以远行。行文朴实流畅,发自肺腑,辞意恳切,晋武帝看后很受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臣密言:臣以险衅a,夙遭闵凶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d。祖母刘,愍臣孤弱e,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f,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g,常在床蓐h。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i;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j。猥以微贱k,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l,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m;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n,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o,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p,宠命优渥,岂敢盘桓q,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r,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s。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

a险衅:灾难和祸患,指命运不好。

b夙:早早地。闵凶:凶丧之事。

c见背:去世。

d舅夺母志:指李密的舅父强迫李密之母改嫁。

e愍(mǐn):怜悯,哀怜。

f茕茕(qióng):形容孤单无依靠。

g婴:被……缠绕。

h蓐:通“褥”,草垫子。

i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悌者。廉,指廉洁之士。

j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k猥:鄙,谦辞。

l州司:州官。

m笃:病重。

n矜育:怜恤,抚养。

o郎署:尚书郎。

p拔擢(zhuó):提拔。

q盘桓:徘徊犹豫。

r危浅:生命垂危。

s死当结草:春秋时晋大夫魏颗没有遵照父亲魏武子的遗嘱将他的宠妾殉葬,而是将其改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战,一老人用草绳将杜回绊倒,魏颗因而捉住了杜回。魏颗夜间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魏武子宠妾的父亲,特来报恩。

译文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便遭到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离开人世。长到四岁时,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母亲改嫁他人。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弱小,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到九岁时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一直到长大成人。我既没有叔伯,也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到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零零地立身于世,只有自己的影子作为伴侣。而祖母刘氏早就疾病缠身,常常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如今的圣朝,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是刺史荣,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祖母无人供养,推辞而没有受命。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承蒙国家恩典,授予我太子洗马的职位。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种恩德,我即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我将自己的处境都上表陈述过,辞谢不去就职。诏书又下,严峻紧迫,责备我回避拖延;郡县上的官员前来逼迫我,催我动身上路;州官来到我的家里催促,比流星还快。我想要奉诏赶去赴任,但因刘氏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未能成行;想要暂且迁就私情,但申诉又得不到准许。我进退两难,处境实在是狼狈不堪。

圣朝以孝道治理天下,凡是对于年老而德高的人,尚且受到怜悯抚育,何况我孤苦无依的程度尤其严重。而且我年轻时曾在伪朝任职,做过尚书郎等职位,本来就想仕途获得显达,并不在乎什么名节。如今,我作为亡国贱俘,身份是最卑微最鄙陋的,蒙受主上的破格提拔,恩赐的任命待遇优厚,我哪里敢徘徊不前,有其他非分之想呢?只因为刘氏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没有祖母,我就不能活到今日;祖母没有我,就无法度完余生。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所以我怀着恳切之情不能放弃对祖母的侍养,而离开她去远方做官。我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我为陛下尽忠的日子还很长,可是报答刘氏的日子却所剩无几。我怀着乌鸦反哺的心情,希望求得陛下让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我的辛酸苦楚,不只是蜀地人士和两州长官所能看到和了解的,着实是皇天后土可以共同见证的。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遂了我的微薄的心愿,或许刘氏能侥幸平安寿终,我活着当誓死尽忠,死后也当结草报德。我怀着如同犬马对主人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恭敬敬地上表奏报陛下。

6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

此文是李白用骈体文写成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小品,生动地记述了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于桃李芬芳的名园,饮酒赋诗,高谈阔论的情景。文章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豪情雅兴,同时也夹杂着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c。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d,皆为惠连e;吾人咏歌,独惭康乐f。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g。不有佳作,何伸雅怀h?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i

注释

a逆旅:旅馆,客舍。

b良:确实。以:原因。

c大块:指大自然。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d群季:诸弟。

e惠连:南朝文学家谢惠连。

f康乐:南朝文学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g觞:古代酒器。

h伸:抒发。

i金谷酒数:西晋石崇在金谷园与宾客宴饮的时候,要宾客当筵赋诗,不能成者,罚酒三斗。

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起伏无常,好似梦幻一场,欢乐的时光又能有多少呢?古人手持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啊!更何况温暖的春天用美景召唤我们,天地万物赐给了我们一派锦绣风光。我们在桃李芬芳的园中相会,畅叙兄弟间的乐事。诸位弟弟都是俊杰才智之士,个个如谢惠连;大家赋诗吟诵,只有我自愧比不上谢灵运的才情。还未结束对优雅景色的玩赏,高谈阔论已转为清雅絮语。我们坐在花丛中摆开豪华的筵席,觥筹交错,对月酣饮。此番情景,若没有好的作品,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有谁作诗不成,就依照金谷园宴饮的旧例罚酒三杯。

7 祭十二郎文

韩愈

本文是韩愈悼念侄子的祭文。韩愈三岁丧父,便由兄嫂抚养,自幼与侄儿十二郎同窗共读,相依相伴,感情很深。韩愈离开家乡做官以后,与十二郎聚少离多,本来打算安定下来以后再把侄子接来同住,不料十二郎青年夭折。韩愈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祭文,记述了对幼年往事的追忆以及生离死别的悲痛,感情真挚深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c,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d,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e,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f,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g。明年,丞相薨h,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i,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j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k。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l?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m?抑别有疾而致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n,然后惟其所愿。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