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活跃在特殊的外交战线上

李克农:活跃在特殊的外交战线上

李克农(1898~1962),曾用名泽田、震中、峡公、种禾、稼轩等。1898年9月15日生于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曾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等,主持中共中央社会部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常务委员会委员。

alt

共产党的“大特务”

李克农几乎从未上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也从未指挥过千军万马进行攻城略地的战斗。他一直在隐蔽战线上,运筹帷幄,导演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情报大战。

1910年起,李克农先后就读于芜湖安徽公学、圣雅阁书院。五四运动爆发后,任安庆《国民日报》副刊编辑,坚持宣传爱国反帝思想,积极参加进步和革命运动。1925年在芜湖参与创办民生中学,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李克农任国民党芜湖县党部宣传部部长,开展地方群众工作,支援国民革命军北伐。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克农在上海先后筹办中共组织领导的《铁甲车》报、《老百姓》报,并与同乡好友、著名艺术家阿英结成至交。

1928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中央特科开展工作。中央特科实际上是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时亲自领导并筹建的一个保卫中共中央安全、同敌人进行隐蔽斗争的特别工作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党的组织,依靠革命群众,深入敌人警宪特务机关,探取敌人破坏我党的阴谋,向党的秘密组织报警,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和革命活动的安全。

1929年李克农调入中央特科,被安排在第二科,即情报科,任务是打入敌人心脏。不久,他受命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内部,与陈赓单线联系。同年底,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先后派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三人打进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掌握了国民党全国特务机关的全盘活动。

1930年,李克农与钱壮飞采用新闻广播组织的名称,将特务机关公开挂牌,李克农以无线电管理局为基地在上海开展活动,钱壮飞以长江通讯社、民智通讯社为掩护单位在南京负责主持日常工作,胡底也以长城通讯社社长名义在天津开展工作。于是,他们运用国民党特务机关与它的公开情报系统展开活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中共中央提供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情报,为保卫党的中央机关和地下党组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1年4月25日深夜,钱壮飞派他的女婿给李克农送来了一封密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顾顺章,在武汉被国民党武汉行营侦辑队捕获后叛变。顾顺章要到南京面见蒋介石,密报中共中央、江苏省委和共产国际在上海的机关和中央领导人的住处,并要亲自带领特务,将中央机关和在上海的中央领导人一网打尽。

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和中央领导人危在旦夕,分分秒秒都耽误不得。而不巧的是,这天不是与接头人陈赓接头的日子。可找不到陈赓就无法向中央汇报这个十万火急的情报。李克农急中生智,决定先找到江苏省委。他在夜幕中四处奔波,终于在天亮之前找到了陈赓。

马不停蹄,李克农和陈赓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立即召集中央有关领导,决定采取断然措施,把顾顺章知道的所有关系和线索统统掐断,把顾顺章知道的所有联络暗号和接头方法全部作废。中央机关、江苏省委机关、共产国际的机关全部撤出上海,中央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地下交通也全部转移。而在南京,蒋介石果然接见了顾顺章,顾顺章也送上了自己的“见面礼”。1931年4月27日一早,陈立夫、徐恩曾带着顾顺章立刻奔往上海,准确无误地朝着目标扑去。然而,一处处人去楼空,一个个希望破灭。

alt

1937年10月,叶剑英与秦邦宪、李克农(左起)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

1934年,李克农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负责中共中央的保卫工作。到达陕北后,李克农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负责与东北军和第17路军的联络,从事社会各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建立白区的秘密交通工作,并为促成西安事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又随周恩来到国统区工作,建立了许多秘密情报网,为党的抗战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1年春,李克农历尽艰险返回延安。毛泽东宴请李克农一家在枣园吃饭。席间,毛泽东故意问李克农的小女儿李冰,你知道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吗?没等李冰回答,毛泽东接着说:“他是个大特务,不过是共产党的大特务。”此后,在一些重大历史关头,李克农提供的情报都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在板门店谈判中扬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25日,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朝军队互相配合,五战连捷,美军损兵折将,被迫坐下来谈判。李克农受命与乔冠华着手筹建去朝鲜的谈判班子。赴朝前夕,周恩来还对他们作了指示,并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1951年7月5日,李克农、乔冠华率谈判班子一行到达朝鲜,受到金日成的亲切接见。一切准备就绪后,中朝两国商定:对外以朝鲜人民军为主,谈判第一线实际上由李克农主持。这样,中朝代表团由邓华、解方及朝鲜人民军南日大将和李相朝为谈判代表,全盘工作由李克农主持,乔冠华协助。为了安全起见,李、乔二人对外都不公开露面,他们各自还起了代号,李克农称“队长”,乔冠华为“指导员”。

这场谈判自1951年7月10日开始,延续了两年之久。患有严重哮喘的李克农凭借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每天靠药物坚持下来。

当谈到交换战俘问题时,美国提出无理要求并采取拖延手法。于是,谈判桌上有了互相对峙——沉默的对峙。这轮谈判,有一次从下午2时半开始,由美方主持。美方谈判代表在其首席谈判代表、远东海军司令乔埃中将授意下,以沉默来消极怠工。这样,谈判双方互相目视对方,这是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战,一场意志、毅力、忍耐力、克制力的对抗。

韩、美代表目光游离了。中朝代表的眼神中透出了一丝焦躁和愤怒。柴成文悄悄离开会场,向李克农请示怎么办。李克农依然正襟危坐,眼皮也不抬地在一张纸上写下3个字:坐下去。纸条在中朝代表手中默默地传递。似灵丹妙药,代表们一个个挺直腰版,稳坐不动。一双双眼睛中透出冷冽,逼视对手。沉默持续了132分钟。美国人顶不住了,乔埃终于开口说话了:“我建议今天休会,明天上午10点继续开会。”相对无言的132分钟,恐怕创下了谈判史上沉默时间最长的记录了。中国人在耐心上毫不逊色,而中国人快速制敌的办法则更是令对方瞠目结舌。

当天谈判结束后,李克农又对第二天的谈判进行了布置。第二天的谈判由朝鲜主持。首席代表南日将军宣布会议开始,双方代表刚刚落座,就马上宣布休会。整个过程只有25秒。弄得美国人频频耸肩晃脑,连声“No!No!”一副惊讶莫名状。美国人惊讶地意识到:他们的对手中有一位高人存在。

拖是谈判中的技巧,快也是一种谈判技巧。李克农对这两种方法运用的出神入化,弄得美国人自叹弗如,他们敬畏李克农了。

中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见解。停战协定要签字了,有一个问题却令双方谈判首脑大伤脑筋:平常谈判,不许新闻记者入会场。但这次则不然,有大批记者进入会场,这样则会有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如何解决?李克农提出双方司令员不到现场签字,即先由双方首席谈判代表签字生效,然后各自向自己的司令官送签互换的文本。这种“一条约两签字”、在形式上不寻常的做法得到了美方的接受。1953年7月27日,中朝代表团首席代表和“联合国军”方面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以及朝鲜首相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标志着历时740余天的板门店谈判终于画上句号。朝鲜战争终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告终。金日成、彭德怀向中朝部队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