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龙维尔克斯基河道上的桥梁

克龙维尔克斯基河道上的桥梁

圣彼得堡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道路和建筑,它的蓝天和白云,更在于它的河流和桥梁。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桥梁,是一座城市的关节。

桥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远古,人类以天然石料架起踏步的桥,或以倒塌树木架起涉水的桥,留下了最原始、最美丽的印记。它延伸了生活道路,拓展了生存空间,使天堑变通途;它联结东西,贯通南北,融汇东西文化;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桥梁和河流的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每一座桥梁都守护着一条河流的美丽,每一条河流都仰赖桥梁的守护而变得神圣。

我来到圣彼得堡的第一天,就惊奇地发现,我的身影与河流如影随形,我的足迹便与桥梁紧密相连。

素有“波罗的海明珠”之称的圣彼得堡,河流星罗棋布,桥梁纵横飞渡,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在这里,一个人如果不是走在桥上,就是走在通往桥梁的路上。据统计,城区内共有342座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桥梁。圣彼得堡的河流、桥梁和岛屿数量在俄罗斯城市中均居首位。若把圣彼得堡城郊的桥梁计算在内,其数量超过1000座。桥梁成了圣彼得堡的象征。

但是,要精确统计圣彼得堡及其城郊的桥梁数量是很困难的,原因有二:一是桥梁属于“活的建筑”,城市桥梁数目是动态的,总有新建、重建和拆毁的桥梁;二是种类繁多,地处位置复杂,有河道桥、道路桥、铁路桥和管道桥等,也有公园、住宅区、海港码头、企业机关、城里城外的桥等。

圣彼得堡的桥梁千姿百态,但相映成趣。

桥梁材质迥然不同,有石桥、木桥、铁桥、砖桥、铝合金桥和钢筋混凝土桥。桥的外观美轮美奂,有梁桥、拱桥、柱桥、斜拉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和高架桥。桥的颜色异彩纷呈,有蓝桥、绿桥、白桥、黑桥、红桥、黄桥。桥的名称韵致超绝,有的以国家名称命名,如英国桥、意大利桥、埃及桥、美国桥、德国桥等;有的以桥所在地机构名称命名,如银行桥、剧院桥、宫殿桥、邮政桥等;有的以世界城市命名,如华沙桥、莫斯科桥等;有的以动物命名,如驷马桥、天鹅桥、狮子桥等;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如施密特中尉桥、罗蒙诺索夫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桥、别林斯基桥、科库什金桥、杰米多夫桥、鲍里索夫桥、波德沃伊斯基桥等。

圣彼得堡最有特色的桥梁风景是“开桥”,景致宏阔,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圣彼得堡的主要运河上共有22座开桥。在每年4—9月,每天凌晨2:00—5:00(过往车辆和行人最少的时段),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操作庞大、复杂、精致的机械装置,把位于航道上的桥梁部分凌空架起,方便往来于波罗的海和伏尔加—波罗的海水系的船只通行。

在“开桥”时间段内,过往行人和车辆需耐心等待。每一座桥的“开启”和“闭合”时间都十分精确,并且,在保证船只顺利通行的情况下,始终有一座桥处于“闭合”或“可通行”状态,为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预留一条应急通道。

述说圣彼得堡的桥梁,就让我们从圣彼得堡桥梁建筑史上第一座桥,即连接兔子岛和彼得罗夫岛的伊凡诺夫斯基桥说起吧。

伊凡诺夫斯基桥

兔子岛(Zayachy Island)位于涅瓦河最开阔的河段,是圣彼得堡城市的原点。1703年5月16日,圣彼得堡的第一座建筑物——彼得保罗要塞在此奠基。同年,圣彼得堡历史上第一座桥,即伊凡诺夫斯基桥开建,横跨克龙维尔克斯基河道,连接兔子岛和彼得罗夫岛。

克龙维尔克斯基河道(Kronversky Channel)旧时称“克龙维尔克斯基海峡”(Kronversky Straits),呈弯月形,东西走向,长约1000米,宽约50米,深约4米,与涅瓦河相通,水流方向相同。河之南为兔子岛,河之北为彼得罗夫岛。

河上有两座桥连接兔子岛和彼得罗夫岛:东边是伊凡诺夫斯基桥,西边是克龙维尔克斯基桥(Kronversky Bridge)。

伊凡诺夫斯基桥长约74.7米,宽10.5米。它原名叫“彼得罗夫斯基桥”(Petrovsky Bridge),直到1887年改为现名。

伊凡诺夫斯基桥名字取自彼得保罗要塞的第一个大门“伊凡诺夫门”,同源自伊凡五世(1666—1696)。伊凡五世是彼得大帝(1672—1725)的同父异母哥哥、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1693—1740)的父亲。

伊凡诺夫门

在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伊凡诺夫斯基桥历经了雪雨风霜,见证了城市荣辱兴衰,依旧巍然挺立,成为圣彼得堡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的象征。

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在兔子岛一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上兴建军事防御要塞。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沙石、木料等,为此人们在此地修建了一座木浮桥,取名“彼得罗夫斯基桥”,承担运输建筑材料的重任。

1705年,圣彼得堡史上第一张城市地图上,赫然出现了该桥的名字。1706年,随着兔子岛防御工程的扩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浮桥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多孔的活动木桥。

水道两旁立起圆木桩柱,桩柱上安装开合枢轴和铁链、绞车、杠杆等卷扬装置以供按需升降木桥,方便桥上行人车马、桥下过往船只的通行。

圣彼得堡的先辈们在这狭小的水道上,不仅建造了圣彼得堡历史上第一座桥,而且创造了第一座开桥。1738年,人们拆除木桥,建造了一座16孔桥。其中,水道两岸用石灰、石块建造了拱形桥孔,左岸(兔子岛一侧)有5孔,右侧(彼得罗夫岛一侧)有3孔。水道上方有8孔,仍然保留着开合装置。

三百多年来,尽管伊凡诺夫斯基桥经过多次翻修和重建,但都保留了两岸的石灰石拱形桥孔。

伊凡诺夫斯基桥在19世纪和20世纪各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维修。1951—1952年,水道上方的8孔木梁被换成了钢梁,桥上木栏杆被换成了铁栏杆,并装上了古色古香的路灯。

1953年,伊凡诺夫斯基桥焕然一新,以靓丽之态迎接圣彼得堡建城250周年纪念盛典。

2001年11月,圣彼得堡市政府为了在2003年隆重纪念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决定重修大桥。这次重修主要对大桥的钢架部分进行了翻新维护,木架部分采用当时最新的防腐技术,桥梁两端拱形桥孔的毛石墙用优质石灰石贴饰。

靠近彼得罗夫岛一侧桥头,两边各建一座古埃及胜利方尖碑。

古埃及人观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沉和尼罗河一年四季的潮起潮落,形成了对太阳的顶礼膜拜,也形成了对空间的感悟和认识,意识到天地运行、前后时间和上下空间方位的存在,逐步形成了垂直和平面空间完美融合的建筑模式。古埃及方尖碑,是古埃及人对方位和空间进行文化阐释的代表性建筑物,反映了古埃及人对空间追问和探索的渴望。

其实,世界各民族的先人对探索空间本质和追问方位意义都有着强烈兴趣。

中国古人对空间探究同样有着强烈的冲动。夸父逐日和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以及汉武大帝筑造“通天台”以期“上通天宫”的实际行动,反映了中国古人探索升天和飞天的强烈愿望。

根据《圣经》记载,先人为了上达天堂而建造“通天塔”(又称“巴别塔”),雅各在伯特利梦见“天梯”,就竖立起巨大石柱建造神殿,以期通向未知领域,同样反映了先民对空间探索的愿望和兴趣。

俄罗斯人借鉴古埃及人的方尖碑,具有历史、宗教、政治和军事意义。在伊凡诺夫斯基桥上的方尖碑,更多地反映俄罗斯对古埃及文化的借鉴,但从本源上说,方尖碑反映出中西方不同文化对时空本质的追求和对建筑范式的抉择。

伊凡诺夫斯基桥上的胜利方尖碑,碑身正反面都雕刻有图案,碑顶是一顶古代俄罗斯勇士帽。帽子上是一支直指长空的利箭,箭杆垂吊着灯座,典雅优美。

路灯和栏杆造型优美,隐含着丰富的古典几何原理,圆形韵致、弧形直观、三角形条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路灯高约2.5米,基座和栏杆同高,灯座支架由长枪和梭镖呈镂空式捆扎而成,正中有利剑和船桨交叉支托的圆形图案,支架顶上有一个圆环,圆环上立着俄罗斯双头鹰标志,与彼得保罗要塞的彼得大门相映成趣。

在圆环和灯柱顶之间,一支利箭伸出与灯柱垂直,作为横杆支架悬挂灯具。这支利箭,箭头鎏金,直指长空。

灯座最上端是一座双头鹰雕塑:双头鹰一头远眺西方,另一头雄视东方,象征着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国家。

金属栏杆设计华美精致,呈椭圆形,错落有致,依次排列,有规律地延展开来,沿着克隆威尔克斯基河岸一直延伸到卡缅内岛大街(Kammennoostrovsky Prospect)。

一座桥梁的美,连同它浓缩的历史和它所在的城市精神,通过它流畅的线条、本真的色彩、简洁的造型和稳健的结构,应和着历史的节奏和时代的韵律,向四面八方扩散和辐射。

圣彼得堡的黄昏,夕阳如火;涅瓦河波光粼粼,气象万千;克龙维尔克斯基运河波澜不惊,浮光跃金。

伊凡诺夫斯基桥尽情沐浴在无边无际的缤纷色彩中,现实的和梦幻的,历时的和共时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已知的和未知的,都纷纷聚拢而来,碰击、磨合、结晶,自始至终的多重性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圣彼得堡的每一个角落,若隐若现的深度融合循环往复地转换于历史幻境、当下现实和未来期盼之中。

在伊凡诺夫斯基桥下,靠近兔子岛一侧,立有由七根木桩捆扎而成的一座木墩。其中一根木桩上刻有圣彼得堡三百多年来历次遭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的标志,还有一根木桩高出其他木桩半米左右,顶部有一尊高58厘米的兔子雕像,形象逼真,憨态可掬。

在涅瓦河的金波上,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芬兰湾的微风中,小兔子前腿并置于胸前,后腿盘曲,半蹲半坐于木桩上。它双耳警觉地竖起,视听八达之外,两眼睁得溜圆朝远方凝望,鼻头微微拱起,嗅闻着波罗的海海风的味道,日夜守望着涅瓦河和伊凡诺夫斯基桥。

这尊兔子雕像,是著名雕塑家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切夫(Vladimir Petrovichev)专门为庆祝2003年伊凡诺夫斯基桥重建完工和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而作。

兔子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中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俄罗斯人许多的美好记忆和神奇传说。

传说1703年的一天,彼得大帝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中乘坐自己亲手建造的木船,横渡克龙维尔克斯基海峡。当他踏上这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时,一只兔子为逃避洪水,惊慌失措地闯入彼得大帝的皮靴。

兔子是幸运和美好的征兆,彼得大帝十分高兴,认为天降祥瑞,就将这个被瑞典人称为“欢乐岛”、被俄罗斯人称为“恶魔岛”的弹丸小岛,命名为“兔子岛”。

就这样,兔子作为俄罗斯文化中幸运、美好、祥瑞的象征,与蔚蓝清澈的涅瓦河、典雅优美的伊凡诺夫斯基桥、风情万种的圣彼得堡一起,世世代代镌刻在俄罗斯人的心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