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百年前有一位秀美多才的京城名媛,她被胡适评为“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却因为太过任性,一步步远离本属于她的安逸人生。有时候任性,往往会带来不幸,这道理若陆小曼懂,大可活出另一番精彩的风貌。可惜她不懂,又或许她根本就不需要懂。

自1903年11月7日出生的那一刻起,陆小曼便像是一颗掉进了蜜罐的玉坠子。那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按民间说法,这一天赶巧就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欣喜万分的陆家人给了这个女孩儿“小观音”的爱称。说来也奇,陆小曼的模样真不似寻常女子,宛若莲花,貌若天仙,只是静静地看着,也让人觉得妙不可言。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国民党的高官,学识过人地位甚高,母亲吴曼华是一位大家闺秀,能文能画气质不俗。在父贵母雅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下,陆小曼也耳濡目染地习得众多才艺,骨子里透着浓郁的文艺气息。与别家闺秀不同的是,父母对陆小曼的宠爱,又宠出了她自我意识强烈的个性。

吴曼华所生的九个孩子中,唯独陆小曼一人活了下来,还活得身娇体弱,一个娇滴滴弱怏怏的独苗,怎叫父母不宠爱?所以人生早期,陆小曼几乎是过着有求必应的生活,爱玩儿便任她玩儿,爱闹便由她闹,有时被气急的父亲打了几巴掌,疼归疼,也不计较,仍是自顾自玩乐去。从生活到学业,从学业到婚姻,大事小事父母就算起初不情愿,最后也还是纵容随她了。

在父母的宠溺下,陆小曼肆无忌惮地成长着,天性得到释放,天分也充分得到发展,美中不足的是个性太强,过于感性和随性。不过,这样的女孩,却又因其独特的性格十分招人喜爱。这样的陆小曼,在名媛的培养地——圣心学堂里注定要一展风华。她的落落大方,她的贵气雅致,她的冰雪聪明,无一不为她的魅力加分,让她成为了圣心学堂男慕女仿的对象。

十八岁的陆小曼,姿态从容地流连于上流社会社交圈,以势不可挡的气场成为名噪一时的京都名媛,追求者大有人在。男人多爱美女,但未能对乏味的花瓶长时间感兴趣。“乏味”“单调”这类的词汇在陆小曼的词典里是没有的。她随和开朗,却深谙社交场上那一套,她能在钢琴上弹下一段优美的旋律;她能在素纸上描出一幅灵动的图画;她能信手拈来好词好句好文章;就连模样也是俏丽中带点魅惑,招人艳羡,身段却又娇小瘦弱惹人垂怜……

京城的陆小曼,上海的唐瑛,各为当地社交名媛中的佼佼者,于是坊间便传出了“南唐北陆”的说法。陆家有女如斯,男人们向往垂涎是合情合理的,父母自豪之余更多了一份担忧。母亲吴曼华替陆小曼把起关来,那些挤破脑袋的豪门子弟达官贵人们她一个也瞧不上,倒是唐在礼夫妇推荐过来的王赓,却让她犹如大海里捞到针似的满心欢喜起来。

年轻俊朗的王赓不仅有模有样,学历事业哪一样都是稳稳当当的优胜者。1911年清华毕业后被保送至美国,足迹遍布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15年,王赓于普林斯顿大学修完文学后转入西点军校,并以优异的成绩从西点学校毕业。回国后供职陆军部,1921年,年仅二十六岁的王赓,就已成为陆军上校。

那时的婚姻大事,儿女中不中意不算数,只要父母挑到中意的儿媳妇和女婿,便可着手包办婚事了。陆小曼与王赓从订婚到结婚,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1922年10月10日,两人于北京金鱼胡同海军联欢社举行了轰动全城的婚礼。成为王太太的陆小曼说不上多高兴或多难过,十九岁的女孩懵懵懂懂地做了人妻,她曾说:“婚后一年多才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

这桩婚姻,父母相当满意,陆小曼却越发失望。这并非陆家一个特例,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多如牛毛,往往父母看上的女儿看不上,女儿喜欢的父母不喜欢。女人年轻时,尤其是做母亲以前,比较依赖感情相信感觉,爱幻想爱做梦,只在乎当下一点儿情情爱爱,想不了长远的是是非非。

父母早已过了“有情饮水饱”的年纪,明白相处的不易,生活的艰辛,感觉这回事,太悬、太不靠谱。女儿要的是来电,父母要的是踏实,而通常较为踏实的男人又不太会向女人放电,两方中意的人选自然出了偏差。

王赓这样的男人,适合结婚,不适合恋爱。然而陆小曼还未尝到恋爱的滋味就嫁给了他,短暂的蜜月之后乏味孤独的生活让她寂寞难耐。王赓是个好丈夫,但陆小曼需要的,是个好情人。他对待感情含蓄深沉,做起事来有板有眼,为人处世循规蹈矩,这样的丈夫,给不了陆小曼惊喜、浪漫和触电般的爱情。

丈夫平常公务繁忙,休息日又要养精蓄锐为下一周工作做准备,夫妻二人相处时间极少,得不到愉快陪伴和良好沟通的妻子,精神世界意料之中地空虚起来。埋头拼事业的王赓不明白妻子为何如此热爱五光十色华而不实的交际夜生活,正如夜夜笙歌的陆小曼不明白丈夫为何如此执着于枯燥烦闷死气沉沉的工作一样,谁也走不进谁的心里,谁也懂不了谁的痛苦。久而久之,看不顺眼便不再隐忍退让,两人不是大吵大闹就是怄气沉默,本就不多的温存爱意也被这一系列的争执消磨殆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