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划龙船

07 划龙船

转眼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节划龙舟,几乎是神州大地普遍的习俗,但回想起来,儿时家乡划龙舟颇具特色。

家乡把龙舟叫做龙船,因此,划龙舟也就称作划龙船了。我家乡在川南的长江边,江边的人对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端午节划龙船这项水上运动,也就特别隆重和热闹。

龙船的造作很有讲究。船身细长而狭窄,两头尖尖的。船长足有二十多米,而船面最宽的地方却只有两米左右,船底更窄得像三角形的一个角,两边船帮略呈弧形。这样形状、结构的船,稳定性稍差,但流线型极好。快速划行起来,颇像一条在水面上飞驰的梭鱼。

船头装有木雕彩绘的龙头,龙额亮亮,龙鳞闪闪,龙须飘飘,活灵活现,十分威武。船尾装着木雕的龙尾。龙船由四十来人分坐两边,用手桨划行。船上还有一名舵手,一名指挥,一个敲鼓的,一个敲锣的。全船人按指挥者的令旗行动,一声锣鼓,划一次桨。

那时的比赛,一个行业一条龙船,航运工会、搬运社、工商联、木业社、铁业社……一般有七八条船,一条船一种颜色,红色的、黄色的、金色的、白色的、绿色的……比赛开始前两天,龙船要在江上来回划行展示一番。划龙船的时候,敲锣打鼓,由指挥者领头喊着威武动听的号子,一人领,众人和:喔——喔——嗬,金龙儿哟下水哟——喔嗬——喔嗬;五谷丰登好年景嘛——哎嗨哎哟嗨;大家齐心抢头彩哟——喔嗬——喔嗬……一声号子一划桨,龙船在锣鼓、号子声中拨开江水遨游,带着人们的期盼和欢乐。

端午节那天,划龙船比赛在长江江面上正式进行,比赛一般安排在下午。镇上的人们吃过午饭,便扶老携幼慢慢向江边汇聚。人越聚越多,江岸沙坡上、沿江房屋后面的场坝里,黑压压的全是人。长江在我家乡拐了一个L形的大弯。龙船比赛的起点,在江上游三四公里的江面上,终点设在江拐弯处。拐弯处叫做鲤鱼垴,大概是因为这里全是巨大的石头,许多石头酷似鲤鱼的缘故吧。

比赛开始前,七八艘龙船在江面上一字排开。用于发令的,是当地的大铁炮。短粗的铸铁墩,中空处装上火药和引线,点火一放,“轰”的一响,震天动地。鲤鱼垴三声铁炮响,参赛的龙船像脱弦的箭,飞奔而来。开始,桨手们还是坐着划桨。随着与终点距离的缩短,锣鼓声、喊号声一阵紧胜一阵,桨手们便单腿跪立划桨。龙船飞驰,在江面上画出一条条沟槽,沟槽又很快合拢,变成一条条翻腾的浪花。当头船离终点七八百米的时候,鲤鱼垴岸上几十盘鞭炮一起点响。鞭炮声、观众的欢呼声汇成一阵阵滚动的雷鸣。

头船快到终点的时候,鲤鱼垴岸上往江里扔下许多彩头:活蹦乱跳的鸭子、带着浮漂的粽子捆、装着红包的猪尿包。船上的桨手们纷纷跳到江里抢彩头。那个场面,混江龙、浪里白条、出洞蛟……各显身手,像一场激烈的水战。比赛的前三名,会获得印着金字的大红锦旗。

当年,划龙船的冠军,不是航运公司,就是搬运社。论体力,搬运工膀大腰圆,无人能比;但航运公司的船工们,一年三百六十天与江水打交道,驾船划桨自有独特优势。因此,有的年份航运公司得冠军,有的年份又是搬运社夺得第一。划龙船拼的不仅是体力,也要拼水上功夫,更要比心齐。

说拼水上功夫,首先是舵手。舵手要根据水面的状态,准确看清江流的方向,让龙船的船体与江流的方向保持一致。这样,龙船前进的阻力最小,还能借助江流的冲力。另外,还要尽量减少龙船的方向变动。因为种种原因,会使船体的方向发生摆动,需要舵手不断修正。其次,桨手划桨的方法也大有讲究。划桨不能仅仅用臂力。桨入水时身体前倾,然后猛地直腰,腰臂同时发力划桨。这些功夫说起来容易,要练好却非一日之功。

划龙船是一项集体运动,人心齐是取胜的重要条件。行家告诉我,桨手划桨时,腰臂发力的时间、桨的入水时间、出水时间越一致,船行就越快。如果动作不协调,轻者不能形成有效合力,重者可能使力量互相抵消。有人说这其中有流体力学的道理。我不太懂流体力学。但我笨想,这大概与拔河有相同之处吧。拔河的时候,众人同时使劲,等于每一个人力量的峰值相加,合力当然最大;如果众人发力有先有后,那么有人的力量在峰值上,有人却不在峰值上,合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了。

如今,听说家乡已经不再在长江上比赛划龙船了。有人说是因为长江上修了大桥,不便划龙船了。有人说是因为昔日的行业已经不复存在,人拉、桨划的木船极少了,船工、纤夫几乎已经很难见到;搬运社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多家汽车运输公司。有人说是现在的娱乐方式多了,三三两两玩玩儿就行,何必再劳神费力组织几十、上百人的活动……有人则说,如今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在各顾各地忙着挣钱,哪还有心思组织起来玩玩儿!

不管因为什么,反正家乡当年划龙船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了。

至今,我仍然留恋家乡的划龙船。不仅因为划龙船热闹非凡,给儿时的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还因为划龙船给了我一种文化上的启示:只有掌舵人看清潮流,顺势而行;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使出最大的劲,才能取得成功、胜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