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卷九

苏轼办公

苏轼镇守杭州。他游西湖,多命令掌旗的从钱塘门出发,自己则带一两个老兵,从涌金门,坐条小船,泛湖而来。在普安院吃完饭,在灵隐和天竺一带徜徉。

苏轼的公务人员,随身带着办公用具,到了冷泉亭,苏坐下来办公,他批文速度很快,如果恰好有进呈状案的,分争辩讼,他谈笑而办。

一切工作都结束,苏就和同僚一起痛快喝酒,到了傍晚才回。回程时,街道两边都已上灯,许多百姓站着看这个苏太守。

上面这些情节,是一个老僧说给我听的,绍兴末年,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小时候就在普安院当差,听到很多苏轼的事。

苏轼的个性在这里充分显现。既不耽误公事,也时刻不忘杭州的山水。

作为杭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一定有很多的事情要办理,他的能力摆在那儿,做起事情来,三下五除二,既快又好。且,苏轼已经是名人,名人办案,自然也有名人效应,如果不是十分特别的案子,控辩双方,应该很快能找到和解的办法。

作为著名文人,宣传推广杭州,自然也责无旁贷。所以,他纵情杭州山水,其实是在体验,既了解民风民情,又身心舒畅。

苏轼的诗文中,几十次写到喝酒,似乎是个酒徒。把酒问青天,喝得想乘风归去,到高处不胜寒的月宫中去。其实,他的酒量,一点也不好,他也烦酒,拿现今的话说,只能喝一瓶啤酒,或者几两黄酒的量,但是,在他的笔下,往往显得醉醺醺的样子。他在《和渊明饮酒诗序》中这样说:“吾饮酒至少,尝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其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礡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

所以,苏轼每次喝酒,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那些带着醉意的诗词,只是文学创作。他虽不能多喝,但深识酒中之妙!

一天的公务顺利完成,还解决了不少疑难案子,又喝了些酒,还看了不少美景,这一天真是充实,走走走,回府去,杭州的百姓,看着眼前这个父母官,打心眼里喜欢。

(宋 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东坡西湖了官事》)

文章立意如金钱

葛延之在儋耳,跟苏轼一起游玩。他和苏很熟悉了,苏曾经这样教他写作:

比如集市上的店铺,各种东西无所不有,却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去换它,那就是钱。容易得到的是物,难得到的是钱。就文章来说,那些辞藻、事实,就是店铺里的东西,文章的立意,就是金钱。做文章,如能有立意,那么古今所有东西都能一并收纳,都能为我所用。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会做文章啦。

苏轼又教葛延之书法:世人写字,能大不能小,能小不能大。我则不然,胸中有个天来大字,世间纵有极大字,怎么能超过我呢?我胸中天大的字流出,要它大就大,要它小就小,随时而变。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会写字啦!

关于做文,有方法也没有方法。

古今名作家,常告诉我们,写文章没有方法可言,只有自己体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半部论语治天下。熟读唐诗三百首。

苏轼就近比喻,极通俗,道理也浅显,只有文章的立意,才可以调动起文字部队,并使它有强大的战斗力,好立意就是好文章,犹如精锐部队。

宋代周辉的笔记,《清波杂志》卷七有《坡教作文》,也谈到了钱如文章的意,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

至于立意从何来,则是另外一个大话题了。

我对书法没有研究,但感觉苏轼胸中的大字,绝非天来,他也是在临摹学习的基础上生成的,他说的是要灵活,而不应拘泥于一字一帖。

听老苏说作文写字,似乎轻松得很,其实不然,他是用轻松掩盖了背后的勤学苦练呢!

(宋 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东坡教人作文写字》)

苏轼退房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自儋耳归北,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还是不敢和他一起游玩,只有邵民瞻向苏学习,苏也喜欢他。苏拄着杖,两人经常过长桥,以访山水为乐。

邵替苏轼买了一处房子,花了五百缗钱,苏轼将全部的家底都用上了。他们选了好日子,将家安顿好。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苏轼和邵一起散步,偶然走到一个村落,听到老妇人哭声极悲伤,苏轼侧着身子听了一会,和邵说:真奇怪,怎么这么悲痛呢,这种悲痛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她一定是遇到大难了,我得去问一下什么情况。

苏与邵推门进入,见一老婆婆。她看见有人来,哭泣也不停下,苏问老人,为什么这么悲伤。老妇人说:我家里有一座房子,相传百年了,我们一直保护得很好,这才传到了我手里。而我的不孝儿子,却将房子卖给了别人,我今天刚刚迁来此地,我的百年旧居啊,和它分离了,怎么不痛心呢?这就是我哭的原因。

苏轼听到这里,也和老妇人一起悲伤。他问妇人房子在哪个地方。一问,就是邵替苏轼刚刚买下的那座。苏轼于是又一次安慰老妇人,慢慢和老妇人说:您的旧居,恰巧是我买下的,您不要悲伤了,我将房子还给您。

苏轼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烧掉。他还叫来老妇人的儿子,让他明天就将老妇人迎回旧居,他也没要回买房子的钱。

自此后,苏轼回到毗陵,不再买房,而是借居在顾塘桥孙氏的家里。这一年的七月,苏轼死在借居地。

苏轼退房的事,大多数人不知道,只有我的家乡流传这样的故事。

苏轼从儋耳被贬回到阳羡(宜兴),还是个问题官员,虽是名人,当地士人也不敢多接触,怕有牵连。同卷有《石屋洞题名》:杭州石屋洞崖石上,有题名二十五字,云:“陈襄、苏颂、孙奕、黄灏、曾孝章、苏轼同游。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内东坡姓名磨去,只隐约可见。这都是崇宁党祸的原因啊!

苏轼是喜欢阳羡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这里的山水酷似蜀地,和他的家乡很像。他的《菩萨蛮·阳羡作》有这样的句子: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

有这个前提,他买房的事情,应该真实。

房子是朋友所寻,当他知道内情后,毫不犹豫地退了房。如果是一个漠不关心民生的官员,他根本不会去访妇,这世上,悲苦的事情多了去,同情没有尽头。但是,他的职业良心及文人的悲悯情怀,促使他的脚步向悲苦声靠近。

退了房,拿回钱,名正言顺,但他竟然没有拿回。个中原因多多,那不争气的儿子,也许早将房款用作他处,不可能拿出钱来,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老妇人可能更加伤心。

作者费衮的家在无锡,毗陵就在常州,阳羡是常州下属的宜兴,那里流传着苏轼的许多故事。

苏轼退房,于情于理,皆合。

(宋 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东坡卜居阳羡》)

张九成读书

张九成侍郎,被贬南安。他的眼睛不好,只有对着光亮的地方,靠着柱子读书,一读就是十四年。时间久了,他踩的砖上,双脚印很明显。

张九成北归后,他读书的事情,被后人刻在了柱子上。

张九成,南宋绍兴二年(1132)的状元。他生于杭州,从小被称为“神童”。为官廉洁勤政,著作较多,是宋代儒学名家。

张读书踩出的脚印,很容易让人想到几个成语:持之以恒,恒心将砖踩出深印;滴水石穿,水滴持久的耐力也是一种冲击,终有将石滴穿那一天;锲而不舍,金石也可镂。太多了,都是时间和耐力的结果。

张九成这样读书,一定青史留名。

在宋代罗大经的笔记《鹤林玉露》中,记述了同样的事,但没有说他眼睛害病,而是说,每当拂晓时分,他便站在窗下,借着窗子照进来的光线读书,十四年坚持不断,窗下的石板上已经被踩出浅浅的脚印。

不管眼睛有没有毛病,不管踩的是石板还是砖头,我们看见的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张九成的老师,著名理学大师杨时也有,杨老师就是学生张的榜样。杨时有次将自己的双肘举给一个年轻后生看:我这双肘子,三十年来,就没有离开过案台,看看肘子上的老茧。

所以,小时候,老师讲,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读书,水泥地上踩出脚印,我深信不疑,伟人嘛,书读得多,用功,踩出脚印是自然的事,不然,他怎么写出厚厚的《资本论》呢?

我信的是一种精神,至于脚印是深深的,还是浅浅的,已经关系不大。

(宋 费衮《梁溪漫志》卷六《张横浦读书》)

求闲适

某读书人极贫困,但心有不甘。每到夜晚,则在露天点香,虔诚向天祷告,坚持不懈。

某个晚上,刚点上香,突然听到空中有神人在和他说话:上帝被你的诚心感动,派我来问问,你想要求什么呢?书生答:我的愿望很小,不敢有大的奢望,愿我此生能衣食粗足,在山间水滨逍遥终生,这就足够了。

神仙听完,大笑:这是天上神仙的生活,你怎么能求得到呢?如果你求富贵,那是可以的!

这显然是杜撰,但不无哲理。

求闲适极难,是因为闲适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衣食不愁,百事无忧,物质极大丰富,这种情况下的闲适,人人都想求。

但这是一对矛盾。

物质不丰裕的时候,千方百计争取,有的人还会不计手段,等有了几辈子也吃不完花不完的积累,他就会想到其他,想到人生的目的,人生就是为了挣钱吗?家财就是为子孙积吗?

因此,闲适属于精神层面。但我认为,好的闲适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那是一种看透世事的领悟,这种闲适,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一种对自身灵魂充实的放松。

和山林同伴,和白云同游,需要一种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世事也就少了许多纷争,安静多了。

清代作家陆以湉的笔记《冷庐杂识》卷八有《道情》,录了一段著名中医徐灵胎的打油诗《邱园乐》,农家乐,闲安逸:

做闲人,身最安,无辱无荣,无恼无烦。朝来不怕晨鸡唤,直睡到红日三竿。起来时篱边草要芟,花边土要翻,香疏鲜果寻常馔。只听得流水潺潺,鸟语关关,顽儿痴女跟随惯,绿蓑青笠随时扮。也有几个好相知,常来看看。挂一幅轻帆,直到我堂湾,带几句没要紧的闲谈细细扳。买碎鱼一碗,挑野菜几般,暖出三壶白酒,吃到夜静更阑。

但无论古今的现实都是,即便富贵是低层次的,芸芸众生仍然乐此不疲,不遗余力,真正的隐士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宋 费衮《梁溪漫志》卷八《士人祈闲适》)

好记性

江阴有个姓葛的读书人,名字记不起来了,他的记忆能力超强。

这里说他两件事。

一件事,是说他用好记性让自负的官员下不了台。

他曾经去拜访郡守,到会客厅时,一官人已坐在那儿等,那官人一副自高自大的样子。葛书生呢,穿着粗布衣裳,很寒酸,葛向他问候,那官人看也不看他,葛书生心里很不高兴。坐了好久,还是葛先开了腔:您来拜见太守,也是带文章来请他指教的吗?那官人说:当然。葛很谦虚的样子:能不能让我先欣赏一下啊。那官人向来自负,心里想,给你看看又怎么样,难道你的文章能超过我吗?正好可以显摆一下。葛拿到官人的文章,迅速浏览了一下,立即还给官人,恭维他说:您的文章写得太好了!

过了一会,太守到,那官人和葛书生分别说了自己的事,刚讲完,葛书生就走上前:我的好文章,已经被这个官人窃为己有,就是他刚送给您看的那篇,大人您如果不信,我读给您听!葛书生立即大声朗诵起来,不差一字。在座的很多人听了,都大吃一惊,纷纷嘲笑那官人。

那官人,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一下子蒙了,且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自己辩白,狼狈退出。回家后,越想越气,生了毛病,差点死掉。

另一件事,是说他用好记性将被火烧毁的账单恢复。

葛书生的家旁边,有某百姓开了家印染店,店铺管理规范,账目什么的一应俱全。店家曾经请葛书生喝酒,当时,葛就坐在账单边上,边喝酒,边信手翻阅账单。

第二天晚上,这家店铺失火,所有东西及账单,全部烧毁。

那些染物的物主听说了,纷纷上门,信口说数,要求数倍赔偿,店老板吓坏了,但拿不出账单,没有依据。店老板儿子对父亲说:我听说我们的邻居葛秀才,记性特别好,刚好他昨天来过我们家,曾经翻过账本,或许他能想起来,我们去求他吧。

店铺父子立即拜访葛书生,说了情况后,葛书生笑着说:你家的店铺,我怎么知道账本呢?这对父子又一边作揖,一边哭着请求,葛书生又笑着说:你们去拿壶酒来,就能知道了。

店铺父子立即送上好酒好菜,葛书生喝完酒,叫人拿来纸笔,某月某日某人染某物若干,某月某日某人染某物若干,一共有数百条,所写的月日、姓氏、名色、丈尺,没有一点差错。

店铺老板拿回账本,将那些物主叫来,一一核对,他们都作揖惊呆。

好记性,古今中外,例子很多。

东汉的祢衡,能记得所有看到过的碑刻和铭文。

三国时的朱桓,不但牢记他属下所有士兵姓名,连他们妻子和孩子的名字,也都记得。

明张岱的《夜航船》中有一个“聪明尉”的故事:

唐代的魏奉古,他去做雍丘的县尉,曾经举办过一场宴会,有位客人写了篇五百字的序文,魏说:这不过是前人的旧作罢了。说完,他便当着众人,大声地背了一遍。写序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默然无语。这时,魏哈哈大笑:您不要生气了,我是开玩笑的,这是我刚才看了一遍背下来的,此文不是旧作!

好记性往往带着传奇,他们能做的是常人做不到的事。我记圆周率,只记3.1415926,四十年不会忘,它后面的所有数字,都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我知道,常人都和我差不多。所以,能记100位的就算不错了,这样的记,常人只要花点工夫,应该没问题的,特别是孩子,记性好,很容易的事。有报道说,乌克兰有个医生,已经将圆周率背到3000万位了。看看,这就是常人做不到的。

好记性只是通常的说法,葛书生用的是瞬间记忆,这应该在记忆中更胜一筹。

上面的两件事,第一件很解气,狠狠打击了少数自高自大的人,痛快。第二件则是见义勇为,如果不能恢复账本,那染家父子,就要蒙受比较大的损失,甚至倾家荡产。

江苏卫视节目,“最强大脑”,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好记性用来做善事,万民称道,如果去开保险箱,做其他入侵的黑客,则有一壶好喝的啦!

(宋 费衮《梁溪漫志》卷九《江阴士人强记》)

少年之死(A)

江东村落间,有丛祠,开始的时候,生意不好,巫祝假托兴妖,百姓就相信了,巫祝们敛到财后,迅速扩大规模,一时间,寺庙显得很兴盛。

有恶少年不相信神。一个晚上,他喝完酒,进入庙里,大肆辱骂,砸东西损神像。巫祝们没办法制止,聚在一起想办法:我们建造这个庙,钱花了不少,这小子砸神像的事,一旦传出去,我们敛财的计划就要受大影响,没人会再相信我们了。

当天夜里,巫祝们上门拜访那少年,对他说:我们做寺庙赚钱,你已经知道了,假如你配合我们,我们将用十万钱来感谢你。

少年很高兴,问怎么配合。

巫祝们这样教他:你明天,照样进庙,和今天一样辱骂,庙中所有祭祀的酒菜,你都统统拿来吃喝,过一会,则假装像被打一样的痛苦,样子一定要装得惨痛,用来印证我们寺庙的灵验。现在,我们付你一半的钱。

少年答应,并接受了送上的钱。

第二天,少年果然来到寺庙,大声痛骂,难听得很,声音大到庙附近的百姓都听到了,他们跑来看热闹,少年越骂越凶,看的人越来越多。少年看到神像前的各种祭祀品很多,毫不顾忌地拿着吃喝。不久,他就弯着身子蹲下,如被人捆住手脚一样,向着神像叩头谢过。突然间,少年嘴里有大口黑血涌出,七窍都在流血,马上倒地死掉。

老百姓看到这样的场景,更加相信这座庙的灵验了,神仙是骂不得的,少年得罪神仙,不得好死。

附近的百姓,远处的百姓,都赶来了,当天,这座庙就人山人海。香火越来越旺,巫祝们收益不计胜数。

过了几个月,巫祝们之间因为财物的分配,发生了矛盾,认为不公者就到郡守那里告状,七审八审,巫祝毒死少年的事情就暴露了。

所有合谋者一并收捕,领头的处死,其余的发配,寺庙旺盛的香火,立即烟消云散。

该少年真不是好少年,跑到庙里撒酒疯,也许,他是有目的——我就砸,看你灵不灵,烂泥菩萨——想讹一点财物。

少年的无畏,吓坏了那些巫祝,这件事传出去,还有谁来上香呢?如果不加制止,他们敛财的计划就要破产。

少年后来的行为,已经和巫祝们同谋了。假装骂神,假装受罚,假装痛苦,制造庙灵的假象,让更多的人上当。

少年死于贪财。人性的弱点,充分暴露。他认为,前一天的无赖行动已经卓有成效,于是对巫祝们的阴谋,一点也没有怀疑。

古代笔记中,用寺庙敛财的例子,不少,那些心术不正的歪徒,打着佛道的旗号,无疑是行中败类。

(宋 费衮《梁溪漫志》卷十《江东丛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