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空的家世、性格与初次入宫
一、山西文水武氏崛起
唐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下诏册封应国公武士彟(yuē)的次女为才人。就这样,年方十四岁的明空奉诏入宫,由此,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历史大戏帷幕悄然拉开。
过去,许多历史文献都争论武士彟家族地位的高低,因为武则天在位期间曾经大举提升武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却同时也有文献记载她的父亲武士彟出身寒微。考证诸多史料,由于隋炀帝时期大兴土木,当时出身山西文水、经营木材生意的武士彟便以此发迹,藉由贩卖木材入京城,进而结交许多京城里的政治权贵。在山西文水的武氏家族,也因武士彟的交游广阔,结交了当时担任太原留守的李渊。隋朝末年,武士彟及其家族追随李渊起兵,一路攻入关中,占领长安,建立唐朝。之后,在唐高祖李渊论功行赏时,武士彟被列名为第二等功臣,担任兵部库部郎,也就是掌管全国武器军备设施的官职。因此,如果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世家大族的角度来观察,经商致富的武士彟还称不上是当时社会所重视的世家名门,但唐朝建立之后,由于受到当朝政府的重用,其实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当世勋贵”了,只是此时的武家还属于新贵阶级,尚未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至于骆宾王《讨武曌檄》一文中所说武氏家族“地实寒微”一语,也不过就是政治对手的抹黑打压罢了。
武则天唐武德三年(620),已经官拜工部尚书的武士彟先是遭逢两个儿子相继病死,来年又遇原配病故。消息传到朝廷之后,唐高祖李渊便为他安排了一门新的婚事。自南北朝以来,在北方群聚而居的大家族多依赖主妇操持门户,这些北方主妇们争讼曲直、代子求官、为夫诉屈,在北方土地上十分活跃。因此,少了女主人的武士彟家族在门户内、社会上或官场上都有诸多不便,唐高祖便为丧妻的武士彟牵线续弦。这时的武士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木材商人,而是当朝显世勋贵,因此,婚配对象当然要慎重挑选,此时,唐高祖为他选定的联姻对象乃是当时社会上数一数二的高门大族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从汉朝时就兴起,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北朝末年因杨坚建立隋朝而成为王室高姓。又由于李唐王室与弘农杨氏有姻亲关系,许多唐初的宰相如杨雄、杨师道均出自弘农杨氏,因此,唐初的弘农杨氏无疑是当朝最显赫的家族之一,社会上的地位甚至高于王室陇西李氏。在当时注重门第背景的情况之下,能与显赫的弘农杨氏联姻,文水武氏的社会地位也可以想见了。不过有趣的是,当时这位名为“真”的杨氏女婚配为武士彟续弦时,实际上已经四十六岁,这年纪即便是在今天看来都已过了适婚年龄,更何况是在古代?在专为她所修的《望凤台碑》(即《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中有记载,杨真虽出身高门却不重视女红,反而是明诗习礼、阅史披图,颇能属文,属于才女类型。但可能因为门第过高而又教育良好,因此不容易找到婚配对象,再加上三十多岁时遭逢父亲、伯父均死于征高丽战事,杨氏女遂有依托佛门、不愿婚嫁的心理。当时若非由皇帝钦点此门婚事,杨真恐怕终身不嫁,那么历史上也就不会有武则天这号人物了。
武则天像
话说这位弘农杨氏之女杨真,以如今看来都是高龄产妇的年纪,却总共为武士彟生了三个女儿,武则天即为次女,小字明空。明空的生卒年在各史籍中的记载并不一致,不过根据武士彟与杨真联姻的时间、明空初次入宫时间以及最后神龙政变的时间节点来推断,明空的生年应在武德七年(624),十四岁时,即贞观十一年(637)应诏入宫,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底,依中国出生即算一岁的传统算法,享年八十一岁。
武氏的名字也是历来争议的热点,除了最为人所知的“曌”字之外,就是她的小字“明空”。考察武氏掌政期间,史书诸多避讳改名的记载,“约”字最有可能是她原来的名字;又按照中国古代女性有名有字的惯例,可以推估武氏的原名为武约,字明空。在武则天进行革命之前,也曾有一短暂时间以“明空”为名,直到创造“曌”字为她称帝的正式名字为止。因此,在本书中,就以“明空”来称呼入宫以前的武则天吧。
二、幼时明空人格发展
明空于武德七年(624)出生于京城长安,贞观九年(635),十一岁时丧父。武士彟死时,继室杨真五十七岁,必须独立面对前妻所生男丁与众武家亲戚的眼光,还有自身及所生女儿们如何在武家生存的问题。根据新旧两《唐书》记载,武士彟的儿子与侄子们都在士彟死后曾对杨真有过“失礼”行为,虽然史书上写得非常隐晦,但猜测可能与争夺门户主持权有关,也可能是与此相关的家人感情不睦。就当时北方社会的风气来说,家族子弟对后母、庶母无礼已经隐然成为一股风气,有的在父祖殁后就分其妓妾,甚至将她们嫁卖取财。在武家虽然没有将后母嫁卖取财的事情,但很可能会有忽视或是蔑视的情况发生,毕竟杨真没有生下男丁,自己又是继室,夫君亡后便无人为其撑腰。
武士彟的原配夫人相里氏出身门户不高且又早逝,还没来得及享受武士彟爵位所带来的富贵;后来入门的继母杨真又出身高门、家世良好,这可能都让原配之子心中有所不满。《新唐书》中就有记载,武家子弟对杨真及明空有“礼薄”的行为,显然不只是对后母无礼,而且对异母妹妹也同样无礼。只是当时明空年纪还小,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也只能隐忍不发。在儿童心理学上已经证实,童少时期的经验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有极大影响。因此,杨氏母女与武家兄弟之间的长期衔恨,对于明空往后的人格成长,以及明空与武氏家属间的感情关系,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后果十分严重。明空当上皇后之后,便常常与母亲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诬赖武家兄弟,想尽办法排除武家兄弟,甚至在他们死后让武士彟留下来的爵位改由士彟的外孙、武后大姐之子贺兰敏之来继承,而不是由武家的子孙来继承。即使在武后当了女皇之后,也不立武家子弟为大周王朝的继承人,想要让武家皇统就此断绝,这都可能与他们小时候的感情不睦有关。
武士彟死后,杨真原本打算以长期礼佛,为夫家祈福来度过余生,但在这样不睦的家庭氛围之下,她可能感于对明空姊妹的养育保护之责,于是打消出家的念头,继续留在武家养育幼女。杨真笃信佛教的信仰也影响了明空,“明空”两字即出自佛教经典之中。而且,母亲影响明空的不只是佛教信仰,她本身知诗习礼、阅史披图的才华似乎也遗传给了明空。《唐会要》中记载,贞观皇帝听闻武明空“有才貌”,于是,“召入宫”;《旧唐书》中也说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显然明空不只是外貌出众,才华也不在话下。不过,在美貌才华之外,《新唐书》中也记载了对明空的负面评价。例如:明空在青少年时期“有权术”,而且“诡变不穷”;又说明空城府深,“柔屈不耻,以就大事。”显然,明空幼年时期生活在一个有矛盾冲突的大家庭里,一直承受着某些压力,忍受一些家人或亲属间的无礼待遇,这些经历都可能使明空变得早熟又世故,甚至城府深、能权变、能忍耻,因此而养成具有斗争性的人格。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了解童年时期的武明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十一岁丧父之前,她生活在一个富裕的政治新贵家庭,蒙受母亲良好的照顾与教养,因此从小就具有佛教的宗教信仰及文史的才华根底,举止优美而又聪明多计。但自从父亲死后,由于亲属关系和家庭环境丕变,促使她变得早熟而有城府,具有忍辱、狡猾和斗争性的特征。正面和负面人格特征都可能已经潜伏或出现在青少年时期的武明空身上,这些特质能否在人格上得到调和,抑或变成失调,就要看她在青年时期如何面对更大的环境改变——入宫的遭遇和适应。
三、青春才人驯骢性格
十四岁的武明空被唐朝第二任皇帝太宗宣召入宫的时间是在太宗的长孙皇后薨(hōng)后第二年。其实在隋末时因为炀帝采纳无度,唐初一直存在宫人过多的问题,高祖及太宗都曾下诏放出宫人三千余人,让她们返家团圆、各自婚配。既然如此,为何太宗此时还要召武明空入宫呢?《新唐书》及《资治通鉴》都说是因为明空有美色;《旧唐书》说因明空容貌、举止皆美;《唐会要》则指她外貌、才华俱美。也就是说,经过母亲杨真的教养,十四岁时的明空不仅天生丽质,还教育良好、举止优美,是个大家闺秀。因此,太宗诏她入宫并封为“才人”,赐号“武媚”。
唐太宗像
才人是内官之一,正五品,主要负责安排宫中宴会和休息,也是处理宫中女性蚕丝纺织政令的妃嫔。可能因为才人这个职位必须负责安排宴会娱乐事宜,需要美而有才的人来担任,因此,才貌兼具的武明空就成了贞观朝的武才人。她处理事情的才干,以及具有支配性、自主力的性格,很可能就是从内官职位上磨练出来的。除此之外,由于太宗十分重视读书和教育,因此,皇宫内设有文学馆、教坊等读书学习的场所,不少妃嫔女官都有在宫中学习的案例。武媚后来经营权力以至于革命称帝,都表现出过人的学识才干,这应当不只是入宫前幼年学习的成果,在宫中的长期学习和磨练,可能才是主要原因。
不过,虽然武媚因为美而有才被召入宫,但事实上并没有受到太宗的宠幸。
长孙皇后薨后,太宗最宠爱的一位妃子就是杨氏,但这位杨氏却是太宗自己同母弟齐王元吉的妃子。当年太宗在玄武门兵变时杀死兄长太子建成及弟弟齐王元吉,连带将两家的子孙全部杀光,然而这位杨氏却被没入宫中,成为太宗的宠妃,甚至为太宗生了儿子。太宗原本想将她立为皇后,却也囿(yòu)于伦理道德而被魏征劝阻,显见太宗对这位杨氏的宠爱。除了这位杨氏之外,还有一位妃嫔徐惠也十分受到太宗的赏识。徐惠一开始也是因为有才学而被拜为才人,去世后陪葬昭陵。徐才人入宫之后仍手不释卷,文采华美,后被升为九嫔的充容,太宗十分赏识她的贤德。太宗驾崩时,这位徐充容因追思哀慕而病倒却不愿意接受医治,宁愿早死以随侍太宗陵寝。因为如此,武媚自入宫后至太宗驾崩,其间有十一年的时间一直受到太宗的冷落。坊间尝言武媚失宠于太宗,其实不然,因为武媚既未曾受宠过,又何来失宠之说。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在宫中虚度十一年青春之后,太宗驾崩,此时的武媚以二十五岁青壮之年,却必须依照皇室惯例出家入寺为尼,长伴青灯古佛,这真叫人情何以堪。
无论如何,贞观时期是武媚从青少年蜕变为成人的主要时期,在这被冷落的十一年间,武媚似乎也费尽心机想要争取太宗的青睐,但此期间关于武媚的记载并不多,我们只能从她的几段回忆来探索。例如:她曾经回忆在入宫之前,母亲杨真垂泪舍不得女儿入宫,当时的小明空却认为,去见天子未必是件坏事,母亲不需过度为女儿感到悲伤。这段话显示,小明空对入宫的前途并不感到悲观,与其在家里受武家子弟的气,还不如入宫赌赌运气,或许还能开拓新的天地。这个推论如果成立,那么就反映了青少年时期的武明空,对武家亲戚的无礼和受辱的家庭生活感到厌恶的心理,而且有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人生、以冒险精神面对未来的进取精神。
关于进宫之后的生活,她也曾回忆过一段关于太宗之马的往事。太宗有一匹马叫狮子骢(cōng),是大宛国所进献千里名马的后代,价值连城,宫中一时无人能够驾驭。当时,武才人向太宗要求三样工具: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先用铁鞭抽打;不服,就用铁锤敲其脑袋;再不服,就用匕首割其喉咙。这段回忆大大显露出此时期的武才人有暴力倾向的可能性,而且有反社会价值的人格倾向,此处将之名为驯骢心理,显示武媚在贞观朝就已发展出某些人格特质,可能具有暴烈、攻击和敌视不顺从者的倾向。而且在能力上,对自己处理的态度与方式,有极大的自信和果断;在动机上,喜欢自我表现,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价值观上,不重视事物是否珍贵名贵,以能满足自我为最大的价值所在。半个世纪过后已身为女皇的她回忆起这段往事,犹有深刻印象,并且引以为豪,可见这件事情对她的心理影响甚大。这件事情蕴含着青少年时期的武媚在心理上有很大的成就需要,具有支配、自主、暴力等的性格倾向,亦即具有权威人格的特征。
唐朝的学校和医疗系统都设有医学,其中有咒禁科这个部门,类似今天的精神心理医学,但始终没有见到武媚向咒禁科求诊就医的记录。不过,武媚后来用剧烈甚至非法手段当了皇后,杀人甚多,精神心理似乎经常处于敏感和紧张状态,所以曾求助于术士的巫祝符术,就表示了她有精神心理舒解的需要。等到她当了太后,一些反对她的宗室大臣纷纷起兵要推翻她的统治,当时她所说的一段话则可以反映她六十岁时的心理状态。她说:“我侍奉先帝二十余年,一直为天下担忧。王公大臣的富贵都是我给予的,天下百姓的安乐也是我给予的;先帝撒手时将天下交付与我,我爱百姓甚于爱我自己,而你们竟然与我兵戎相对,实在是辜负我至深!本朝最有威望的裴炎、徐敬业、程务挺,都因对我不利而被我所杀。你们的能力如果高过他们,就拿出本事;如果没有,就好好为我做事吧!”这时的武后已经六十岁,思想都已经成熟,加上掌握了君权,其所呈现出来的人格特质正属于权威人格型,而这种权威人格的养成,绝非突然出现,而应该是从青春期乃至幼年时期,慢慢累积培养出来的。
从这几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从武明空到武媚再到武太后,这段时间她的人格特质的形成与转变、定型的过程。
她生长在一个新贵的佛教家庭,小时候的教育与生活环境十分良好,而且才貌皆美。十一岁丧父之后,由于家庭环境产生变化,母女受到武家亲属的无礼对待。在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环境中,由于长期的衔恨,使小明空变得早熟、能权变、能忍耻,并产生了压制心理,且进一步发展出向外—入宫—发展的进取人格倾向。
第一次入宫是在她的青少年时代。其实宫中嫔妃众多,武媚只是五品才人之一,不容易被注意到,因此她力求表现,充分展现她的旺盛企图心。藉由驯骢事件可以看出她具有支配、自主、暴力的性格倾向,也就是渐渐具有权威人格的特质。此时期的武媚,人格基本上已经成熟。第二次入宫后,又经历了对内争宠、对外斗争的磨练,等到她临朝称制时所展现出来的是对群臣的整肃威胁,不过是支配、暴力、谋杀等人格特质的展现。然而,正因为她具有这样的权威人格,才可能成为一个篡位者或开国者。
根据这样的分析推论,武氏的权威人格因为遗传、环境与学习,随着环境变动而有其发展轨迹,而且有一定的持久性。也正因为她在人格上有如此的独特个性,她才会是女性中的怪杰,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