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之行
●邓小平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5年了,到底怎么样,我要来看看。”
●邓小平满意地说:“看见了,我都看清楚了。”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提出创立经济特区
1984年1月的深圳,鲜花盛开,到处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杨尚昆的陪同下,乘专列,来到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深圳经济特区,进行视察。
1月24日早上,邓小平一行的专列,徐徐到达广州站。
当广东省负责人梁灵光等同志,到车上看望邓小平时,邓小平深情地对梁灵光说:
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5年了,到底怎么样,我要来看看。
邓小平是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这个决策作出以后,邓小平对经济特区的建设一直十分关心。有关经济特区的各种各样的议论,他也时有耳闻。
“百闻不如一见”,邓小平决心实地看一看,实地调研一次,看一看这条“血路”杀出来了没有。
那还是在1979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推动下,人们开始解放思想,放眼世界,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设置经济性特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这些经济性特区,一般都是从本国(地区)内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和投资,以达到特定的经济目的。
这些经济性特区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形态,主要包括: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过境区、出口加工区、科技工业园、自由边境区等。
在1979年初,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传达了三中全会精神。广东省委、省政府经过研究后,初步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在直接向中央领导同志作汇报时,习仲勋建议,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举办出口加工区。
对广东省委负责人的这一重要建议,中央领导同志很重视,邓小平首先表示赞成和支持。
就在当天,邓小平即安排与广东省负责同志谈话,广东省委原副书记王全国也参加了。
邓小平说:
你们上午那个汇报不错嘛,在你们广东划一块地出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
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办经济特区的主张。
随后,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了这一重大问题,并形成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在“试办出口特区”一节中提出,在沿海少数有条件的省市,划出一定的地区,如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厦门等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和港澳商人的投资场所。深圳、珠海两地可以先办。
在“要充分发挥广东、福建两省的有利条件”一节中提出,对广东、福建两省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
中央指出:
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
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
当时定名为“出口特区”,主要是为了区别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办的“出口加工区”,后采纳相关人士的建议,改名为“经济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的批示》,同意会议“纪要”,从而也就认可和正式确认了“经济特区”这个名称。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至此,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
指导特区的发展
邓小平的到来,给南粤沃土增添了浓郁的春色,也带来了几分神秘。
早早盼望着邓小平他老人家光临的深圳人,此时此刻,正怀着兴奋、荣耀,和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什么!
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从正式宣告经济特区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它风风火火、沸沸扬扬的日子。
一支支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开到深圳河畔。一群群年轻的打工仔、打工妹,从各地拥来,共同开创着深圳的未来。
深圳,这个边陲小镇,一下子沸腾起来了。这里,到处响着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的隆隆声,到处可以看到步履匆匆的行人。
市长和打工仔,一同住进低矮、潮热的工棚,一同起早贪黑地在工地上,一同出大力,流大汗。
没有钱,深圳人四处奔走,靠借贷、“滚雪球”支撑起一座座大厦,铺设一条条马路。
在“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后,外商纷沓而至,“合作”、“合资”、“独资”企业,与日俱增,人们看好了这片发展中的热土。
经过几年的建设,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已经初具形成。
一时间,深圳的名声大震,一方面引起了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心、深切理解和热情支持,一方面也招来了党内外一些不同意见者,对深圳改革开放的怀疑和指责。
对于办特区,尽管许多人逐渐认识了它,但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有人提出疑问,新中国建立后,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赶走了外国资本主义,实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好不容易才建立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为什么又专门划出一块地来特区,把外国、华侨和港澳的私人资本引进来?这符合马主义基本原则吗?办特区会不会变成新的“租界”、“殖民地”?
针对特区会不会变成“租界”或“殖民地”的疑问。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广东、福建两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时,明确指出:
这些疑问是没根据的。我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行使我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特区是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好形式。
对我国来说,特区是我们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学校,是为两甚至全国训练和造就人才的基地。
人们对特区的命运在担忧,除了担心特区会不会变成租界以外,还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也开始出现了种种的猜测……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场与对外开放的窗口,受到了更大的非议。
一些人在不同的场合,对经济特区采取了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态度。
对深圳特区几年来的发展,是肯定还是否定?深圳特区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对了还是错了?特区还要不要办下去?
在这关系深圳特区能否继续前进,全国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入下去的关键时刻,深圳的“拓荒牛”们,无不翘首以望着,有一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能亲自来看一看深圳的发展,听一听这里建设者们的声音,为每一个关心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开放前途和命运的人,排忧解难、指点迷津。
邓小平自深圳特区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关注着深圳这棵改革开放幼苗的成长和发展。
1981年,国家处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期,拿不出钱来支持特区。
邓小平在这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语重心长地对广东省领导人说:
经济特区要坚持原定方针,步子可以放慢些。
“放慢些”,是出于对国家经济暂时困难的考虑。但是,原定的方针不能变,特区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是最根本的。
1982年初,深圳蛇口工业区拟聘请外籍人士当企业经理,遭到一些人的责难。
邓小平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拍板道:
可以聘请外国人当经理,这不是卖国。
一晃几年过去了,深圳特区究竟是什么样子?成功不成功?对特区的种种指责、怀疑,究竟对不对?
现在,邓小平亲自考察来了,他要将这些问题一一的解开。
1月24日12时30分,邓小平等人乘坐的专列抵达深圳火车站。
邓小平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黑色皮鞋,红光满面,步履稳健地走下火车,和迎候在车站月台上的深圳市领导人一一握手,相互问候。
老人家慈祥的笑脸,让人感到格外的亲切。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一次踏上了特区的热土。细心的人发现,老人似乎有些急切,在驶往迎宾馆的路上,他一次又一次地撩开车窗的纱帘,眺望窗外一座座崛起的大厦和沸腾的工地。
直至1984年1月29日,在邓小平视察了深圳之后,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当年,《人民日报》称:
深圳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筑史上的奇迹。
听取深圳领导汇报
邓小平在下榻的深圳迎宾馆6号楼,认真地听取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的工作汇报。
深圳市领导站在深圳特区规划图前,把深圳特区5年来,在引进外资、基本建设,以及改革推进等情况,都向邓小平作了详细的汇报。
深圳市领导说:
办特区几年来,工农业产值、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很快,特别是工业产值,1982年达到3.6亿元,1983年跃上7.2亿元。
这时,邓小平插话说:“那就是一年翻了一番喽?”
深圳市领导说:“是翻了一番,比建特区前的1978年增长了10倍多,财政收入也增长了10倍。”
邓小平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汇报过程中,邓小平问到:“深圳现在流通多少种货币?”
一个多小时的汇报,邓小平自始至终,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并不时地插话询问。
深圳市负责人说:“我们觉得,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不少的,但问题同样存在不少。尤其是离小平同志对我们的希望相差甚远……大家早就盼望您来看一看,今天总算盼到了。”
汇报结束时,深圳市领导再也憋不住了,说道:“我们请邓小平同志给我们作指示……”
邓小平则意味深长地说:“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中,你们谈的这些我都装在脑袋里,我暂不发表意见。”
说完,邓小平望望大家,手一挥,说道:“到外面看看去。”在一个多小时的汇报过程中,邓小平一直没有表态。
16时40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广东省、深圳市负责人刘田夫、梁灵光等人的陪同下,乘旅行车巡视市区,参观了一些建设工地。
此时,整个特区简直就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一辆辆各种型号的载重卡车川流不息;一部部挖掘机、推土机在隆隆操作;一幢幢正兴建的厂房上空,吊机伸开巨臂来回转动,指挥的哨音此起彼落,到处呈现一派轰轰烈烈的建设景象。
邓小平目不暇接地望着窗外一幕幕的建设场面,问随行的同志,这是什么工地,那个高楼是准备干什么用的。
16时50分,邓小平一行驱车,来到生机勃勃的罗湖开发商业区。
随后,邓小平一行,登上了罗湖区国际商业大厦22层高的天台,居高临下,俯瞰市容。
邓小平登上国际商业大厦天台时,这时夕阳斜射,寒气逼人。但是,此刻的光线最合适看景象,因为斜射光更能呈现物象的立体感。
邓小平在省长梁灵光、深圳市委书记的陪同下,顺着这座高层大厦天台的围墙,从东面走到北面,又从北面走到西面和南面,时而凭栏远眺,时而鸟瞰近景,尽情地饱览了深圳特区的建设风貌。
60多幢18层以上的高楼群,大部分正在建设之中,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当时,已近黄昏,寒风袭人,气温只有11度。80岁高龄的邓小平却毫不在意。随行人员曾两次要为他披上大衣,都被他拒绝了。
邓小平站在天台上,仔细地听取和询问罗湖新城区的规模、设计、施工等情况。
深圳市领导介绍说,国商大厦脚下两平方公里的罗湖商业区。目前已有63幢大楼动工,其中18幢已竣工。部分商业大厦已营业。电讯、供水、供电、供气、防洪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远处宽阔的街道、宏伟的厂房、林立的高楼大厦、秀丽的天色尽收眼底。
罗湖区计划兴建100多幢高楼,是目前全国高楼群最集中的地方。
对面正在兴建的国贸大厦,这幢楼要建53层,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建筑物,建筑占地面积达两万平方米,那里的建设者们曾创下3天一层楼的速度。
天色已近黄昏,一抹晚霞映照着生机勃勃的特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荡溢在老人的眼睑,他满意地对身边介绍情况的梁湘说:“看见了,我都看清楚了。”
邓小平在天台上,默默地站了20来分钟,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不久后,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就传遍了全国。
巧的是,到8年后的1992年的春天,当邓小平第二次来到这里,再次登临的就是他曾经凝望过的那座国贸大厦。
17时许,邓小平等人从国商大厦下来。
此时,闻讯赶来的大批群众,已经将大厦围个水泄不通。一见小平,人群中便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邓伯伯!
邓伯伯!
……
特区人的真情和希望,感激和爱戴,全都凝聚和融会在那一声声的呼唤之中。直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上车离开,人们才恋恋不舍地渐渐散去。
此时,国商大厦已建成两年,没想到这座仅20层的楼房,给邓小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邓小平回到北京后,就提到了这次登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
只是,令他老人家没想到的是,8年后,在他再次南巡时,当年周围的那些工地楼盘,已经迅速矗起,并将国商大厦埋进阴影里。
当时著名的“第一高楼”天台,现已变成了一个小“天井”了。
视察中航电脑公司
1月25日9时,邓小平一行,来到了南巡的第一家企业,即深圳上步工业区的中航电脑公司。
这个公司建立于1982年8月,是深圳市首家从事计算机引进、开发、推广服务的公司。
邓小平一行先是参观了车间,听取了当时尖端科技的电脑技术和软件开发的情况汇报。接着,观看了人和电子计算机下象棋的表演。
在观看时,邓小平说:“有一位美籍华人告诉我,美国搞电脑软件编制的都是一批娃娃、学生,他还建议我们要积极培训青少年呢!”
邓小平说着,望了望大家,充满信心地指出:
全中国有那么多的娃娃、学生,搞软件是完全有条件的。
吴国芬是当年为邓小平开电梯的电梯班班长。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显得特别的兴奋。
吴国芬回忆说:
当时,中航电脑公司有个电梯班,负责水电和电梯安装工作,我就是班长。
小平是1984年的1月25日来的,我记得在前一天,公司领导突然要求我,明天穿戴整齐,打上领带。
当得知我们敬爱的小平要来参观时,我心里真是很激动。
吴国芬说:“当天,我认真检测了几遍电梯,确保没有问题后,才回家。”吴国芬接着回忆说:
第二天,我穿好西装,打好领带,来到公司,等待小平的到来。
早上9点多,小平一行到了公司,当他从车里出来的那一刻,我心情激动得无法形容。激动之余,我还有点紧张。
在打开电梯后,小平和一些领导一起上到了三楼,之后小平一行到公司里面视察,我就一直呆在电梯口待命。
视察深圳渔民村
1月25日10点30分,邓小平来到深圳河畔的当时富甲全省农村的渔民村,也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万元户村,了解当地生产情况和群众生活情况。
当时,改革开放政策使这个深圳河畔的渔村最先受惠,生产大发展,生活大提高,家家盖新房,一时富甲全省,因而吸引了海内外许多参观者。
当听到邓小平要来村里参观的消息,村党支部书记吴柏森,早早便来到了村口等候。
看见盼望已久的邓小平终于来到了,吴柏森高兴得热泪盈眶。
他立即迎上前,扶住邓小平,说道:“邓伯伯好!欢迎您,欢迎您。”
渔民村是深圳特区几年来,迅速富裕起来的一个先进典型,他们利用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的优越地理位置,依靠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养鱼业、运输业和来料加工业。
到1981年,全村户户收入超万元,成为深圳特区第一个万元户村,居全省农村之冠。
吴柏森激动地握着邓小平的手,一再感谢中央的好政策,并陪同邓小平一行,参观了配有空调设备的文化馆。
接着,吴柏森请邓小平一行,到他家里做客。
新春将到,只见吴伯森的家里一派喜庆景象。陈设精致的客厅里,两盆果实累累的金桔,增添了无限欢乐的气氛。
早在1983年2月,胡耀邦曾到吴伯森家里做客,看见老支书身穿旧式唐装,脚踏凉鞋时,胡耀邦说:“你也应该穿漂亮些嘛!”
今天的吴伯森,身穿崭新的呢大衣,脚登乌黑发亮的皮鞋。同邓小平一起,坐在客厅里的软沙发上,聊着村里过上的好日子。
与吴柏森家毗连的,还有32幢同是180平方米、二层楼高、六室二厅的小楼,构成一片环境优美、经济实用的住宅新区。
这是渔民村人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依靠集体力量,在1981年统一兴建起来的。
随后,邓小平参观了吴柏森家的别墅式住宅:双层小洋楼,房内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组合音响……
参观完吴柏森的家庭设施后,邓小平问吴柏森:“你现在什么都有了吧?”
吴柏森回答说:“都有了,我们穷苦的渔民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日子,真是过去做梦也没有想到,感谢邓伯伯!是党中央和您为我们制定好政策!”
邓小平立即接上去说:“这是党中央的政策,应该感谢党中央。”接着,邓小平又一一地询问吴伯森家里几口人,收入多少。
吴柏森介绍了家里的情况之后,又向邓小平汇报了全村的情况。吴柏森汇报说:
这个村1983年人均年收入2800多元,户户是万元户。一个普通劳动力,每月收入可达400多元到500元。
去年全村纯收入达47万元,人均年收人5970元,平均每月439元。
这时,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大声告诉父亲:“比你工资还高呢!”这句话引得众人大笑。
走出客厅,邓小平参观了吴柏森家里的卧室,走进厨房,观看了那全套精致的不锈钢炊具和电子煤气灶,以及院子里的各种花卉,并愉快地同老支书吴柏森一起,在门口,让摄影记者拍照留念。
临别时,邓小平说:“全国广大农村要过上这样的生活,恐怕还要100年!至少也要70年,到本世纪末再加50年,因为我国人口多,经过长期奋斗,全国农村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邓小平的言语中,充满了渴望与期待。
听蛇口工业区汇报
l月26日,阳光明媚。8时30分,邓小平一行乘车,离开迎宾馆,朝蛇口工业区方向驶去。
位于深圳市西30公里的蛇口工业区,是香港招商局主办的一个新兴工业城,也是深圳特区最早动工建设的地方。
蛇口工业区虽然只有4年多的历史,但宽阔的道路却绿树成行,现代化的标准厂房,鳞次栉比。
在经过即将兴建的深圳大学路段时,深圳市领导指着深圳湾畔的一片荒草地,向邓小平介绍说,这里将兴建深圳第一所大学——深圳大学,第一批学生将在今年9月正式入学。
大家举目望去,只见几处稀拉的工棚,连地基的桩子都还没有打上。
当年的9月,深圳大学的第一批新生,果然如期入学。
9时30分,邓小平一行一进入蛇口工业区地界,便见路口的标语牌上,赫然写着两行红色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