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锋笔法的技术内涵

第五节 中锋笔法的技术内涵

中锋用笔法可能源于商代甲骨文(见图1—4),因兽骨坚硬,甲骨文大多采用单刀垂直刻就。中锋的概念最早出于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书论《九势》,文中云:“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笔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锋。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进行了发挥,对七个笔画的美学意象进行了形象的文字表述,其实质就是强调使用中锋的效果。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陆断犀象。

┐百钧弩发。

丨万岁枯藤。

ㄟ崩浪雷奔。

勹劲弩筋节。

图1—4 甲骨片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这里指出了中锋和节奏的组合形成线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李世民《笔法诀》说:“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而中锋一词的出现,首见于明代永乐年间王绂的《书画传习录·论书》:“唐代诸家,字取中锋,而规矩端倪,显豁呈露。”

中锋与侧锋相对,其要点是在运笔时笔锋在线条的中线上运行。中锋用笔以质胜,侧锋用笔以妍胜,古人有笔笔中锋的说法,虽然未免太过,但是很形象地表明了中锋用笔的重要性。在篆、隶、楷书体中,基本上运用中锋进行行笔,行、草等书体中,也有大量的中锋线条。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五代书家徐铉善小篆,映日观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乃至屈折处亦正当中,无所偏侧处。”历代书论多有引用。中锋示意如图1—5所示,示例作品如图1—6所示。

图1—5 中锋

图1—6 吴熙载《崔子玉座右铭》“慎”字(左)与傅山草书五言律诗轴“路”字(右)

中锋用笔要求在书写时笔管和纸面保持垂直,使笔锋确保在线条的中间运行,所谓垂直并不是绝对的垂直,笔管沿着运行的方向略微倾斜是允许的,因为这样并不影响中锋行笔,或者说只要笔管的投影与线条重合是不影响中锋行笔的。笔管沿着运行的方向倾斜得更大一些也称为卧笔中锋。赵宦光《寒山帚谈·用材》云:“正锋全在握管,握管直则求其锋侧不可得也。握管斜则求其锋正不可得也。”指的就是笔管与纸面的垂直的重要性。姜夔《续书谱》言:“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也。”指出了中锋用笔的合理性,只有中锋用笔,写出的线条才是“无病”的。丰坊《书诀》云:“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丰坊进一步指出中锋是所有书体的必用笔法,只不过真、行、草可以有二分侧锋,而篆则必须用中锋笔法。

因中锋用笔时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汁顺流而下,均匀渗开,故练习时要注意蘸墨适中,保持线条的滋润,行笔至墨汁较干即可停笔。这样的笔画线条浑厚、圆润、遒劲、流畅、有立体感。王僧虔《笔意赞》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书史上著名的“锥画沙”“印印泥”,即中锋之喻。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用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刘熙载《书概》说:“中锋画圆,侧锋画扁。”都是对中锋理论的引申和发展。王澍重复了古人中锋理论的用笔方法,刘熙载则清晰明了地指出了中锋和侧锋带来的线条效果,即使用中锋后的线条质量高,是圆的,有立体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