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一个宝藏
到了西雅图之后,按照同事给他的地址,马云找到了那个外教女婿所在的公司。那家公司非常小,大概只有5个员工。在小小的办公室里,马云看到几个年轻人在电脑前做着他完全不懂的事情,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那个外教的女婿叫萨姆,萨姆待马云很热情,带马云参观了自己的公司。他对马云简单介绍了一下电脑的使用,还告诉马云在搜索栏里输入想搜索的关键词,就可以出现他想看到的内容。马云尝试着输入了“beer”,结果真的出现了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和德国啤酒等内容,但唯独没有中国的。马云又尝试着输入了“Chinese”,结果屏幕上显示出:no data(没有数据)。
互联网在中国市场还是一片空白,这让马云兴奋起来,他就势委托萨姆将他的海博翻译社做成一个网页发到了互联网上。当然,这个匆忙做出的网页很丑陋,很一般,连个像样的图片都没有,有的仅是文字说明,内容是海博的员工和业务,充其量就是一个简单至极的文字广告。
这是漫不经心的一招,就如太极中似乎随随便便的一拳击出。可就是这随随便便的一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网站上午9点登陆,中午12点萨姆就给马云打来电话:快来看看吧,已经有5封邮件。马云正在逛街,听到消息急忙跑回去,果然是5封邮件。有来自美国本土的,也有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有公司也有留学生。信上说道:你们是我发现的第一家中国网站,你们在哪儿?我们要和你们谈生意。
马云的心中如浪潮在撞击,他能感受到胸口激烈的撞击声。虽然看上去是漫不经心,实则从他知道互联网开始,互联网就如同他脑海上空的一只鹰一样始终在盘旋。今天,经过实地接触和运作,这只鹰落在了他的臂弯。他能看到它闪亮的羽毛、灵活的眼睛,他甚至可以听到那只鹰在和他说:来吧,马云,我会驼起你飞过浩瀚的大洋,在这世界的上空盘旋。
“这就是我想要的。”嗅觉灵敏的马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直觉,他觉得互联网这东西将来肯定有戏,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马云马上意识到互联网是自己的机遇,更是一口很深的井,这里有一座富矿。不安分的马云随即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理清楚思路之后,马云对萨姆说:“我们合作,你在美国负责技术,我回国内去,做一个网页在网站上宣传。没过几天就会有很多人有兴趣,有很多人知道这事儿。”当时马云就已经将这个项目的名字起好了——中国黄页(China Yellow Pages)。
打算在中国做网络的马云,回国后召集了他之前所有的弟兄,他首先讲了自己在美国的各种经历,什么“赌场大战”、“被绑架”、“第一次看见电脑”等等。他的弟兄们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出过国,也不知道马云讲的是不是真的,他们只是听热闹。
马云一番大论后,宣布了他要辞职,并自主创业的消息。弟兄听完后一商量,除了一人外,其他人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觉得马云说得太离谱了,“因特耐特”(Internet)是什么玩意?没听说过!再则说,政府方面都没有说搞什么“因特耐特”呢,你马云为什么做?老老实实地经营翻译社吧!反对之声哗然一片。
马云的想法虽然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但是还有一个人是支持马云的,他就是马云的大学同学何一兵,也是一位老师。他对马云说:“你要真想做的话,那就试试吧。”马云根本就没想到他会支持自己,也没想要和何一兵合伙做生意。在这个时候何一兵站在了他这一边,马云觉得很欣慰,也很惊讶。
尽管马云当时的提议被大多数人否决了,但他依旧下定了做网络的决心。于是,马云东拼西凑搞到了10万元启动资金,拿着这笔钱,怀揣着自己伟大的理想,马云踏上了创业之路,而且从此之后就一发不可收了。
马云只要认准了一样东西就很难被别人推翻。30年的成长和积累,使他自信与勇敢的性格越发成熟。他的自信与他的勇气让我们知道,他的成功之处不在于选择了一个职业,而在于他已经具备了一个成功者的素质。在提起当时的情形时,他说:“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因此,他的坚定、自信与勇气都说明他已经是一个成功者。
“试一试”往往是成功者的做法,而平庸者经常采取的做法是“看一看”,成功者在“试”的时候已经胜利地迈出了第一步,而平庸者在“看”的时候与成功还有千里之遥。当然,任何“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只有去“试”才可能成功,而不“试”则永远无法成功。
成功对于有些人来说就如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成功者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首先让自身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即养成了自信、勇敢、果断、敏锐等品质,当外部各种条件成熟时,他便能够比别人更迅速地抓住机遇,因此成功对于他来说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