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惊悚历险

第一场赌博:中国黄页

美利坚惊悚历险

马云在自己的人生走到30岁出头时,已经处在生命的转折点上,只等着他再向前迈出那最关键的一步,这时候他接触了互联网。涉足网络世界,对于马云来说纯属偶然,用马云自己的话说就是:“简直可以成为好莱坞电影故事。”

在1995年初的时候,杭州市政府正在修杭州通往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这是政府招商引资的一个项目,当时一家美国的投资公司参与了这个项目,虽然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杭州方面也开始动工,但工程进行了一年多之后,美国这家投资公司却迟迟没有按期支付合同金。

于是,杭州方面决定派人再去和美国这家公司沟通一下,为了能够确保沟通顺畅,让美国这家公司尽早支付合同金,有人提议,让马云出面完成这次任务。当时的马云刚刚开始创业——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虽然业务开展得并不很多,但名声在外,很多政界、商界的人物都听说过他,要知道那时候马云号称“可能是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人”。

就这样,马云带着数千民工的期待和政府的委托,担任起了这次前往美国翻译和协调的工作。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本以为一次简单的工作之旅,却差点成了“有去无回”的惊悚历险。

到了洛杉矶之后,对方绝口不提合同金的事情,反倒是给马云安排了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他们派人带着马云四处吃喝玩乐,马云被安排在一家富丽堂皇的别墅里住着,美国公司派了专门的人负责照顾马云的起居饮食。虽然一日三餐什么也不缺,可马云却坐不安席。他想出去走走,没想到,门口两个保镖模样的人将他推了回来。

“对不起,你一个中国人,单独出去不安全。为了保证你的安全,你哪儿也不能去。”

两个保镖态度蛮横,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马云岂能服他们,自幼练就的散打功夫让他跃跃欲试。大概有一个保镖看出了他的意思,“刷”的一声,从腰间抽出一把手枪,那黑洞洞的枪管在马云眉心处压印了几个圆圈。于是,一股冷森森的感觉透入骨髓。这里是大洋彼岸,这里是异国他乡,这里他举目无亲——马云的理智告诉自己:不行,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无奈,他只好退进房内。

负责接待马云的人看到马云实在无聊,便提议马云去一个更刺激的地方玩儿。得到马云同意后,那个人便带马云去了拉斯维加斯。马云站在沙漠环绕、热闹非凡的拉斯维加斯,一点赌博的兴致都没有,他只是玩了玩“电子游戏”——老虎机,就跟接待他的人出去了,接着他们去看了表演。

从赌城回来后不久,美国公司就向马云摊牌了:他们要马云和他们一起合作,欺骗中国方面来诈取钱财。原来,这是一家骗子公司。等马云恍然大悟的时候,为时已晚。身处异地的马云被软禁了起来,如果不答应合作,就会被干掉。

杭州方面也发现了这是个骗局,但鞭长莫及。可怜的马云,势单力薄落在“虎穴”里,只能靠自己的智慧来逃脱了。被看管了几天后,马云意识到自己根本逃不掉,便假装答应要和对方合作,这才换取了自由。为了能够回国,马云借口要回国考察一些其他的项目。那时的中国,互联网还是个陌生的名词,但马云在美国的这些日子,多多少少对这个高科技名词有了些了解,所以,他对那个美国公司的老板谈起了要在中国发展互联网行业。就这样,马云被“放行”了。

在机场,马云没钱买机票。正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看到了候机厅里的老虎机。那台老虎机张开大嘴,无情地吞噬人们的钱币,没有笑容,也没有眼泪,不感动也不激动。马云将他仅有的25美分陆续地扔进老虎机的嘴里。一美分,又一美分,老虎机不为所动,眼皮都不眨一下。

马云身边的孩子看着他笑,头上的灯光一闪一闪。

第23个美分又是有去无回,马云的手中只剩下两个了。他愤怒地投出仅有的两个美分中的一个,突然,机器乱叫,灯光闪烁,身旁的孩子们大叫:“中了,中了!”

这标准的英文,马云当然听得懂,他睁大了眼睛,喜出望外。果然,老虎机一阵颤抖,大概它也心痛,一阵“哗哗”的响声,老虎机竟然给马云吐出了600美元。

天哪!奇迹果然出现,马云用他仅有的25美分赢来了600美元。抱着这600美元,马云看到了回国的希望。

但就在他排队买票的时候,心里渐渐感到不是滋味:带着杭州人民的希望来到美国,却这样狼狈地回去,实在太不甘心了。马云越想越窝火,他干脆走出买票队伍,重新思考起下一步的计划来。

在去还是留的痛苦抉择中,忽然之间,马云脑海中闪现出他为了脱身,对那个美国公司老板找的借口。互联网这个新奇的事物,马云知晓的甚少,但他在国内的时候,曾听一个外教同事提过自己的女婿在西雅图和人合伙搞互联网。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回去!马云扛起行李,踏上了前往西雅图的路程。虽然互联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马云凭着天生敏锐的嗅觉,知道这一定是能够带来改变与转机的事物。

梦想总会在现实中遭受挫败,但无论如何,实现梦想的激情是不能被打败的。马云虽然在美国经历了这样大的一个惊险,但他实现梦想的心依旧执着,凭着对梦想的激情,马云迈出了下一步。

虽然由于环境与信仰的不同,世人对成功的定义也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向往着成功。面对成功,有些人十年磨一剑,蓄势待发;有些人则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姜太公80岁始遇文王;刘备漂泊半生,47岁才遇见诸葛亮……一切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等到一切条件都成熟,按中国的古话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比起上面这些人,马云算是“少年得志”了,然而他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包括知识、心态、人脉方面。当一个人有了充分的积累,他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