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亲属怀思:恨抓不住时间
怀思
许世瑮
日子过得真快,父亲阖上他智慧的眼睛,永别这多难的尘世而去,如今已44个年头了。在44年前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里,我噙着眼泪,怀着哀思,为父亲料理丧事。对于父亲的死,当时,各界人士都寄予极大的悼惜和深厚的同情,这是我父亲身后应得的哀荣吧!作为人子的我,在这里向各界叩谢!关于父亲的道德文章,世人自有定评,我不敢在这里多所置议。今天,我执笔写这篇文字,不过抒述我父子间的一点乌私。
先父寿裳公季茀先生,浙江绍兴人,立春日生,今年适逢百十岁冥寿。逝世时为民国37年2月18日,享寿66岁。
父亲治学甚勤,初求学于绍兴中西学堂、杭州求是书院、日本弘文学院及高等师范。对各种学问,皆有根底。除了中国文学外,通晓日、英、德文。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大、中山大学、西北联大、西南联大、华西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及平大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女师大校长,其门生多为受人爱戴之教授及妇女领袖。
父亲做事认真负责,如民国6年出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时,厅制初创,集中人才,力开风气。学校教育外,注意社会教育,设立博物馆、图书馆等,和衷共济,成绩斐然,江西教育之基础始奠于此。其他省市,殊受影响。
父亲随蔡元培先生任事甚久,故于教育部及中央研究院之贡献亦多。随后任职于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公事外,从事著作不息,几不知老之将至。民国35年来台,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馆事初创,擘划周详,分为四组:(一)学校教本;(二)社会读物;(三)名著译述;(四)台湾文化研究。聘请专才担任,成绩卓著。杨云萍、杨乃藩先生均曾在该馆服务。翌年应当时台湾大学校长陆志鸿先生敦聘,担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与同系教授台静农、戴君仁、乔大壮、魏建功诸先生相处甚欢。台大的校歌,就是父亲那时候作的词。
当我少年的时候,一直追随在父亲的左右,父亲是谦和而慈祥的,是严父,也是良师。他教导我们治学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有时拿古人做例子,有时也以他的朋友做例子。他率直,诚厚,对自己的长处从不夸张,对自己的缺点从不稍加掩饰。他说他自己的天资是不十分高,补救这个缺点的,是下苦功——苦读,熟读,不取巧,不自作聪明。一次不懂,多读几次,直到读通、读懂了为止。经常做笔记,来帮助记忆。在这种治学的精神下,他在每个学校里,考试时常名列第一。他说做学问除了“精”还要“博”,专精一门,不问其他,往往会变成“书呆子”,所以,他在精治国学外,对于心理、史地、政治、教育等各部门的社会科学都很有根底,也因为“博”,他在学校里教书,能广征博引,用各式各样的比喻、引证,不厌其详地给学生讲解,使他们懂得透彻。
父亲热心推行国语,民国2年曾参加读音统一会,制定注音符号。他重视教育事业,认为教育是革命的奠基工作,没有教育,便谈不上真正的革命。他干了30多年的教育工作,等于干了30多年的革命事业。
论做人,父亲的意思是“公德”“私德”并重。要整个的,不能以做到某一点便算完事。在这个观念下,他待人接物,连每一点细节都注意及之。他写字总是正襟危坐,下笔不苟;做文章,不让它错一个句读。总之,逢事绝不马虎,律己极严,以身作则,守时刻,讲信用,待人诚厚,也因此往往被人所蒙蔽。在“公德”方面,他反对强权,但扶助弱者,不惜牺牲自己。当年章太炎先生被幽禁,父亲奔走营救,不遗余力;鲁迅先生被非法免职,父亲出面力争,连自己也被免职,毫不反悔。
父亲在教学之余,不废著述,每晨三四点钟即起身,读书写作,数十年如一日。遗著有《章炳麟传》、《亡友鲁迅印象记》、《鲁迅的思想与生活》、《怎样学习国语与国文》、《三民主义述要》、《考试制度述要》、《周官研究》、《传记研究》、《俞樾传》、《越缦堂日记选注释》、《中国文字学》等;短篇的有《鲁迅的德行》、《鲁迅的人格和思想》、《鲁迅的精神》、《鲁迅的避难生活》、《鲁迅的游戏文章》、《国父中山先生与章太炎先生》、《俞曲园先生的思想》、《摹拟与创作》、《王通与韩愈》、《教授国文应注意的几件事》、《敦煌秘籍留真新编序》、《读了敦煌秘籍留真新编之后》、《读敦煌秘籍留真尚书盘庚微子两篇》、王冶秋著《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等,以上大部分已经出版,未出版的都在整理中筹备出版。
先父谦恭慈祥,临事不苟,自律甚严,待人恕厚,规过劝善,直言无隐。行为均遵礼法,思想适合现代,重然诺,负责任,守时刻,尊人权。深恶坏习惯。以“公德”“知耻”“重厚”“耿介”“必信”相勉。
写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这一篇“语无伦次”的文字,怎能表达出为人子者崇仰和哀戚呢?我家家谱以“寿世文章”排列,吾子台文,女忆文、孙成章,孙女瑞章、玲章,盼能光大我父亲遗德。爰撰此文以为纪念。
1992年1月4日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