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有雷锋这个人吗?
有些人怀疑雷锋存在的真实性,不止一次向我提出:有没有雷锋这个人?这个疑问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有”和“无”的角度,质疑雷锋存在的真实性。第二,从“虚”和“实”的角度,质疑雷锋事迹的真实性。
是因为他太过完美?是因为他做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事情?还是因为他一贯坚持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作风使人们望而却步?
据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对500名中小学生做过的一次问卷调查,其中:
认为雷锋是影视明星的占17%;
认为雷锋是解放军战士的占58%;
认为雷锋是科技工作者的占5%;
认为雷锋是战斗英雄的占17%。
由此可见,确实有很多人不知道雷锋是什么人。
在国外,有个新闻机构不相信雷锋生前会拍那么多照片,认为雷锋是一个演员。一位法国客人曾说,他不相信雷锋是真的,不可能有这么一个真人,是共产党造出来的,但是他又承认雷锋的确值得学习。苏联有一位政治观察员写了一篇学雷锋的文章,但是他搞错了雷锋的身份,说雷锋是一位为保护国家财产而牺牲的政治指导员。在巴西的华人社区,有的人在家里把雷锋的画像和耶稣的画像并排挂在一起,说雷锋是上帝再世……
雷锋的事迹是真的吗?是不是为宣传而夸大的一个样板呢?
雷锋是真实的,宣讲雷锋也必须是真实的!这里我重申50多年前的一条宣传纪律:宣传雷锋,谁造假开除谁的党籍。并告诉大家几件在宣传雷锋过程中发生的真实的事情。
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以后,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沈阳军区政治部规定,为了不使雷锋事迹失真,凡是以前见过报的事迹,一律重新核实,与事实有出入的一律纠正。凡以后要见报的稿件,必须通过沈阳军区政治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审批发稿。
也就赶在这个时候,雷锋所在的工兵十团宣传股长吴广信应《营口日报》之约,写了一篇综合稿,未经审阅发表了,沈阳军区政治部领导李伯秋将军知道后,要求给其处分,让其转业离队。吴广信就这样到了转业干部训练队。后来,军区工程兵参谋长了解到吴广信是一个战争年代入伍的老同志,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也有能力,在《营口日报》发表的文章虽未经审阅批准,但内容上并没有失真的地方,而且本人检讨深刻,这位参谋长才把他从转业干部训练队又调回团里,经报上级批准继续留队工作,但是处分不免,以至以后宣传雷锋的活动再没让吴广信参加。
1963年2月,为了核准雷锋事迹,中宣部、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沈阳军区和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联合组织了三个调查组,一个到湖南长沙雷锋的故乡调查,一个到雷锋生前工作过的鞍钢化工总厂、弓长岭铁矿和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市调查,一个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调查。
原雷锋所在团工兵三营营部书记夏孝栋当时分在部队组。他回忆说:原来在《雷锋送月饼》的故事中,是这样描写的:“八月十五,一轮明月高挂中天,连队俱乐部里传出《良宵》一曲,雷锋手捧月饼,不由得两行热泪滚落下来……”在调查中发现,雷锋给抚顺西部医院的伤病员送月饼确有此事,但俱乐部传出《良宵》一曲却是虚构的,调查组问遍全连每一个战士,不仅没有一个会演奏《良宵》,而且连这是个什么样的曲子也没有一个人知道。所以,在后来的报告和报道中,都删除了听《良宵》的情节。
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报社编委的董祖修当年参与了摘抄《雷锋日记》。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和其他同志一起专程到北京,向总政宣传部宣传处长钱抵千汇报工作时的情况。在宣传部办公室,他们正碰上钱抵千在审查《雷锋同志模范事迹展览》。钱抵千指着雷锋从储蓄所取款的一张照片,对他们说:“沈阳的同志也在这里,咱们一起看看,这张照片不好。你们想,雷锋向公社、灾区捐款,事先没同任何人说过,大家是从地方寄来的感谢信中才知道这件事的,摄影的同志怎么可能当时就把这件事拍下来呢?”钱抵千又说:“像这样的事,补拍就不如画一张画来表现好,不然,大家一看就会提出疑问:雷锋取款你怎么照下来了?反而影响宣传效果。”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样也是典型的生命。唯有真实才有说服力,才能长久传承。
我们将回归历史的真实,还原给大家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可爱的雷锋。
本书讲述的事情都有证人或史料,随着故事的展开,将一一和大家见面,述说共和国和人民军队怎样把一个普通的孩子培养成民族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