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①
碧云天,黄叶地②,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③,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⑤。明月楼高休独倚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苏幕遮:一解作唐代马戏吹奏的曲牌。宋洪迈《容斋四笔》:“浑脱队”条:“唐中宗时……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幕遮。旗鼓相当,腾逐喧噪。”一解为波斯语的译音,原意为头巾。宋王明清《挥麈录》:“妇人戴油帽,谓之苏莫遮。”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苏幕遮,西域妇帽也。”
②碧云天,黄叶地: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折“碧云天,黄花地”,由此化出。
③“山映”句:倒装。意思是斜日映山,水天相连。
④黯(àn)乡魂,追旅思(sì):黯,黯然,内心凄怆貌。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追,紧随不舍,缠住不放。旅思,羁旅的情思。
⑤“夜夜”句:反语。含蓄地暗示夜间因旅思纠缠,不得好睡。
⑥“明月”句:承上启下,暗指天色由黄昏移至月上,人物由登楼移至室内。前阕登楼念远,独倚难堪;后阕入室难眠,饮酒致泪。
《苏幕遮》别具风格,代表范公词作的另一个方面。如果说他的《渔家傲》突出地反映了时代特点,扩大了词的题材,把词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那么,这一首《苏幕遮》较多地表现了词的特点,发展了词的艺术,同样有助于确立词与诗相抗衡的平等地位。《渔家傲》不愧为诗文大家范公之作,在篇章的结构层次、炼字运思上都十分讲究;而《苏幕遮》仿佛作者是当行本色的制词老手,不见丝毫诗文痕迹,抒情婉转,造语清新,料不到是一代名臣范公所制。许昂霄说:“铁石心肠人,亦作此销魂语!”(《词综偶评》)殊不知这是他的真情流露,何尝有损于其名望。
上阕写景,丽语联翩,层层有序。“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先由上而下,仰观碧云,俯见黄叶,平视一泓秋水,寒烟笼翠。“碧”、“黄”和朦胧的“翠”便是望中秋色。“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再由近及远,目光从秋水到远山,从夕阳到天际。开头景因情生,这时情因景见。极目水天相连处,依旧望不到情系的家乡。作者以“芳草”代指乡思,更加巧妙地责它“无情”,意思是说,一切望中之景,动我乡思,它们都是有情之物;独你这在我念中的“芳草”,偏偏不在眼底,你岂不是“无情”吗?古人诗赋中,每以“芳草”喻乡思、别情。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莫不如此。至于黄蓼园说什么“‘山映斜阳’三句,隐隐见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蓼园诗话》),实属奇谈,有那样作诗的吗?上阕三字联对,点染秋色之艳;而接下来的九字长句,抑扬顿挫,一唱三叠,尤其摄得这幅秋色图之神髓。“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仿民歌接字格,叠一“波”字,连起前四、后五的长句,读来仿佛随着远眺的目光,上、下、远、近地将一片秋色收于眼底。“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前句又引出山与斜阳及水与天,补足秋景,倒装法则为诗词中常见。后句用一个“更”字,使第二个前四、后五的长句分为两层,使目光远而又远,从有情的看得见的斜阳到无情的看不到的芳草,诗人满腔深情跃于纸上,融在心底。妙语连珠,天然清丽,芳香溢口,百读不厌。
下阕言情,柔情婉转,一气呵成。过片三字联对“黯乡魂,追旅思”,把上下阕联成一体,明写全词题旨。作者用“黯”、“追”字样表明词的中心内容——这段乡愁旅思是无法排解的。上阕写的是“对景难排”,下阕接的是“入夜难寐”。“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话是反着说的:家乡既望不到,倘能做个回家的好梦也好。无奈连回家的好梦也难得一做,“除非”有好梦可做,否则睡又何益,更何况更难入睡呢!单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首先是个补叙,点明上阕之景皆是主人公登楼所见;其次暗示时间与人物的移动,登楼是在黄昏,下楼已在月上,再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睡既不能,只有举杯解愁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可知对景、入睡、举杯,全都徒劳无益,这羁旅乡愁,无论如何也是解不开、挥不去的了。全词情景交融、主题统一,结末这一非凡好句,更将情思推至极致,深情的诗人抓住酒和泪皆为流质的共同性,创造出酒化为泪、酒即是泪的比喻,点出令人心酸的“举酒销愁愁更愁”的事实。如此的往复抒情,婉转新思,把词别于诗的鲜明特征都表露出来了。
《渔家傲》苍凉悲慨,《苏幕遮》旖旎缠绵,依各自的内容思想,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然而,词中的真挚感情、寥阔气象,并无差异,都成绝响,那是由范公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经历、人品、学识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