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
根据文学思潮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结合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状况,我们拟将明代文学思潮史划分为三个时期:明朝建国(1368)至正统十四年(1449)为前期,景泰元年(1450)至万历二十年(1592)为中期,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明亡(1644)为后期。其中中期又可以弘治中叶(约1500)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我们说明朝前中期,是指明朝建国至弘治中叶;说明朝中后期,则是指弘治末到明亡。
元末明初,文学思潮曾发生重大转折。有明一代的文学思潮,就是直承这一转折而来的。因此我们考察明代文学思潮的演进过程,又不得不从元末明初的文学思潮谈起。
一 元代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政策与元末文学中心的南移
总观元代文学的发展,大致包括两种倾向。一是正统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受程朱理学影响较深的诗文创作及“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二是非正统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离经叛道性质的诗文、词曲及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形式的创作。二者之中,后者显然更具有生命力,因此终元之世,这种倾向的文学创作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主要体现为通俗戏曲小说的繁荣,以及带有一定离经叛道色彩的诗文创作风尚的流行。然而在明代初年,情况却发生了根本转变。正统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垄断了整个文坛,非正统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则受到严厉打击和压制。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明前期文坛长达百年的沉寂,也造成了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停滞。因此,无论从考察明代文学思潮演变过程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总结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它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现象。
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自然在于君权专制社会制度此时已步入晚期,已变得越来越不合理,君权专制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不得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专制的同时,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但是,规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现象,它本身也必须通过一系列偶然事件和具体契机才能实现。因此,规律性的一般论述并不能代替对具体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详细考察。我认为,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显然与当时由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几种地域文化及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有关。对后者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变迁的历史真相。
所谓元末明初几种地域文化及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又以各种地域文化及地域文人集团在有元一代的分化为前提。这种分化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南北文化及文人集团的分化,二是南方各地域文化及文人集团的分化。中国自古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文化的风格特征及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或虽然统一,但中央政权没有充分推行统一文化政策的时期,这种差异就变得更加显著。春秋战国时代和南北朝可以看成是前一种类型的例子,元朝则是后一种情况的代表。元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它对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总的来说比较疏略。作为推行统一文化政策的重要手段的科举考试也长期废置不行,使不同地域间文化交流失去了一条重要纽带。于是各个地域的文化就基本上处于相互隔绝自然发展的状态。与此同时,元朝统治者还在政治上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挤打击汉族特别是南方的知识分子。北方士子特别是蒙古、色目人,不必读书作文,由刀笔吏出身,便可飞黄腾达。而南方士子不仅因为科举考试的废置失去了登上仕途的机会,而且即使进入仕途,也只能担任一些佐贰卑职,永无致身通显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南方知识分子都选择了隐居不仕的生活道路。那些家境富裕者,不做官照样锦衣玉食。因为不必穷年累月钻研科举考试之道,又没有官场公务和种种格套的束缚,他们反而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与个人兴趣和信仰相关的事业。有的遂专心致志地讲习践履两宋以来得到广泛传播的程朱理学,有的则从事诗文、散曲和戏剧的创作以自娱。于是有元一代,特别是元代末年,南方理学名家辈出,诗人蝟兴。本来随着宋室南渡,文化中心已经南移。经过有元一代的发展,南北文化的差距就拉得更大了。陶安在《送易生序》中描写道:
国朝重惜名爵,而铨选优视中州人。刀笔致身,入拜宰相。出自科第,往往登崇台,参大政。才学隐居,辄征聘授官。下至一技一能,牵援推荐,取绯紫不难,中州人遂布满中外,荣耀于时。唯南人见厄于铨选,省部枢宥、风纪显要之职悉置而不用,仕者何寥寥焉。山林草泽之士,甘心晦遁,穷理高尚,终老文学。故近年四书五经,论释益粹,纂附益精,其书遍天下。圣贤之道,如日月丽天,江河行地,辉光润泽,无所不至。使朱子理学之绪益盛以昌,其渊源有自来也哉。以是观于今之世,南士志于名爵者,率往求乎北;北士志于文学者,率来求乎南……
叶子奇《草木子》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应该肯定他们的这种说法是符合事实的。明初宋濂、王袆主持编纂的《元史》打破前代史书体例,合儒林传、文苑传为一,立“儒学传”,共收28人(附传者不计),其分布情况如下表(行政区划按今制):
清邵远平《元史类编》将《儒学传》与《文翰传》分列,其《儒学传》共收45人(附传者不计),其分布情况如下表(行政区划按今制):
其《文翰传》共收188人(附传者不计),其分布情况如下表(行政区划按今制):
从以上三表可以看出,当时南北文化的发展确实存在很大差异。实际上这还是综合整个元代的情况而论,若只就元末而言,则文化中心向南倾斜的现象显得更加突出。在南方各地中,文化事业又相对集中于现在的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安徽五地。分别言之,理学方面以浙江、江西最为重要,福建、安徽次之;文学方面以浙江、江苏、江西最为重要,福建次之。这几个理学中心的学术旨趣各有特色,而几个文学中心的风格宗尚更是大不相同。元末明初地域文化及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即在它们之间展开。
二 元末吴中派
1.吴中派与张士诚集团
当时的吴中地区,以平江(今苏州)为中心,西及无锡、江阴等地,东至松江,以及现属浙江的嘉兴、湖州等地。这一带是全国著名的粮食和桑麻产区,又兼有渔盐之利,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城镇繁荣,商业发达。元代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蜂起。至正十三年(1353)五月,盐贩张士诚起兵,十六年(1356)二月破平江,二十三年(1363)九月自立为吴王,二十七年(1367)九月为朱元璋集团所灭。在这十余年间,元朝的军队与农民起义军之间,元军的各个派系之间,农民起义军的各个派系之间,正在中原、关陕、楚中和江西等地鏖战。张士诚则与元朝保持着时叛时降、若即若离的关系,又没有远大志向,不想出兵与群雄争锋,只图保境自守,故吴中一直比较安定,外地避兵者多流寓于此。张士诚为人宽和,轻财好施。起事不久,即筑景贤楼,开弘文馆,招礼儒士,信用文吏。其弟士德封楚国公,官平章,总揽军政,尤能礼贤下士。其它重臣如左丞潘元绍、参政饶介等,周围也集中着大批文人。瞿佑《归田诗话》卷下载:
张氏据有浙西富饶地,而好养士。凡不得志于前元者,争趋附之。美官丰禄,富贵赫然。有为北乐府讥之云:罗辫儿紧扎梢,头戴方檐帽,穿领阔袖衫,坐个四人轿,又是张吴王米虫儿来到了。
文徵明《题七姬权厝志后》曰:
伪周据吴日,开宾贤馆,以致天下豪杰,故海内文章技能之士,悉萃于吴。其陪臣潘元绍,以国戚元勋,位重宰相,虽酗酒嗜杀,而特能礼下文士。
《列朝诗集小传》记释道衍(姚广孝)语云:
(饶)介之为人,倜傥豪放。一时俊流,如陈庶子、姜羽仪、宋仲温、高季迪、陈惟寅、惟允、杨孟载辈皆与交,衍亦与焉。书似怀素,诗似李白,气焰光芒,烨烨逼人。
在张士诚及其陪臣们的招揽下,许多文士都入藩府任职。如杨基曾任记室,徐贲、张羽都曾被辟为属,陈基任学士院学士,张宪任枢密院都事,陈汝言任参谋,张经任松江府判官,钱用壬任参政,苏大年为参谋,陈秀民任翰林学士,姜渐任行省都事等。高启、余尧臣、宋克等可能也曾受职[2]。杨维桢、王逢等虽未受职,但都是张氏集团的座上客,曾为其出谋划策。总之,当时居留在吴中的著名文人,几乎被张氏集团囊括无遗。
与此同时,吴中的大地主、大盐商们,也都建筑园亭池馆、养女优、玩古董、招延名流、咏诗作文。各方文士荟萃于此,廪饩既厚,遂得以专心讲求艺事,互相观摹品评。不少人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画家、古董鉴赏家。《明诗纪事》载:
元季吴中好客者,称昆山顾仲瑛、无锡倪元镇、吴县徐良夫,鼎峙二百里间,海内贤士大夫闻风景附。一时高人胜流、佚民遗老、迁客寓公、锱衣黄冠,与于斯文者,靡不望三家以为归。
《明史·文苑传》中说:
顾德辉,字仲瑛,昆山人。家世素封,轻财结客,豪宕自喜。年三十,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彝鼎、秘玩,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晨夕与客置酒赋诗其中。四方文学士,河东张翥、会稽杨维桢、天台柯九思、永嘉李孝光、方外士张雨、于彦、成琦、元璞辈,咸主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暨饩馆声伎,并冠绝一时。而德辉才情妙丽,与诸名士亦略相当。
据《列朝诗集》统计,顾德辉相与酬唱者,仅其所编《玉山雅集》中可考者就有三十七人。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又载:
华亭杨竹西,住张堰,家有不碍云山楼,与曹云西、顾金粟、倪元镇诸公游。吴绎写其像,元镇为布树石,而诸名士题咏之。余家有杨铁崖书《竹西记》,赵仲穆作图,而马文璧诸公皆有咏,盖风流文雅之侠也。元季士君子不乐仕,而法网宽,田赋三十税一,故野处者得以赀雄,而乐其志如此。[3]
在一些有钱有势之人的倡导下,当时吴中还定期举行诗社活动。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元季国初,东南人士重诗社,每一有力者为主,聘诗人为考官。隔岁封题于诸郡之能诗者,期以明春集卷,私试开榜次名,仍刻其优者,略如科举之法。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当胜国时,法网宽,人不必仕宦。浙中每岁有诗社,聘一二名宿如廉夫辈主之,刻其尤者为式。饶介之仕伪吴,求诸彦作《醉樵歌》,以张仲简第一,季迪次之,赠仲简黄金十两,季迪白金三斤。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六记松江的情况云:
吾松不但文物之盛可与苏州并称,虽富繁亦不减于苏。胜国时……吕巷有吕璜溪家……即开应奎文会者是也。走金帛聘四方能诗之士,请杨铁崖为主考。试毕,铁崖第甲乙。一时文士毕至,倾动三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