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四十而惑

四十岁的人应该有所建树,应该身居高位,至少应该知道下面的路需怎样走。

第一章 发愤学习是四十而惑的加速器

知识是人类赖以传承和发展的最有利的武器,一个人的无知会遭致社会的厌弃和鄙夷,一个国家的无知会遭致覆灭。不管你是四十岁还是十四岁,你都离不开孜孜不倦的学习,正如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不断充电,武装自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靠“胆子”,八九十年代靠“点子”,那么从此以后则必须靠“脑子”。伟大的苏格拉底有句话非常正确:“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

面对人生四十岁大关,竞争意味着什么,相信没有一个人会糊涂到找不出答案。但在竞争中靠什么取胜,有的人的观念可能仍然会滞留在20世纪,这种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的就是人生的落后。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就是珍宝。21世纪光凭“胆子”和“点子”是无法走通竞争之路的。知识才是制胜的法宝。

而且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平均寿命也随之延长,但知识的寿命却在日渐缩短。知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让我们在体验着科技快感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正视这种速度所带来的压力。如果我们不重视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就极易在竞争中落败。

小英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但在一次面试中被一家外企录用。好朋友劝她,在外企就职,对于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本来就很艰难了,又要面对两个不同国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老总,工作难度简直不敢想像。但对于外柔内刚的小英来说,越是不可思议的事,她越是觉得富有挑战性,就越有兴趣。

刚进公司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总经理们只把她当成个干杂事的小职员,不停地派些零七八碎的事情让她做,同事们也当她是个毛孩子,小英委屈得不知流了多少泪水。但她忍耐着,抓紧一切机会去学习,学外语、学业务知识,寻找着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机会。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细致外,她还把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件,全部都抢到自己的工作台上,只要有空就去认真翻阅琢磨,了解研究公司的业务。对于外文文件的文字障碍,就不厌其烦地去翻看她的那两本“无声先生”——英文字典、法文字典。一年多以后,她对公司的业务可以说了如指掌,为自己进入通畅的良性工作循环状况做了坚实的准备。

外文水平在不断提高,这种速度令她自己都吃惊不小——业务方面的外文文件看起来盲区少多了。

而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职员,没有足够的现代知识武装头脑,失去生存机遇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在她的时间表里,休息日的概念早已模糊,在正常的五天工作日,她必须像其他的职员一样坚守工作岗位,又需要她为总经理们的活动做好一切安排。为此,她常常加班,时间在她那儿已被挤压得没有什么空隙,经常是别人都快下课了,她才急匆匆地赶到,抱歉地向老师打个招呼,就全神贯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就是这样,她还是风雨无阻地坚持着。她常说,等我有了钱,我会给自己选择一个安稳的、理想的学习环境。

社会的竞争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残酷的,对于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柔弱女孩子,你可以想见她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并非我们用文字可以尽诉的。但是她成功地立住了脚跟,就是因为她很清楚知识对于她的作用,并努力地吸取知识来充实自己。当你看到她成功的时候,你是否也看到了她超前的观念?

活到老学到老

积累知识能力的提高对你的成功之路有莫大的影响,没有见过见识短浅的人能成大事的。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注重自己的学习能力,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点古人早已有所察觉,曾国藩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证。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他的父亲竹亭老人曾经长期苦学,但却为科举考试所困,43岁时才补为县学生员。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壮年悔过,因此对竹亭公督责最严,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大声地呵斥儿子。至于竹亭老人,他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发愤教育儿子们。曾国藩曾经在信中提到过这样的事:“先父……平生苦学,他教授学生,有20多年。国藩愚笨,从8岁起跟父亲在家中私塾学习,早晚讲授,十分精心,不懂就再讲一遍,还不行再讲一遍。有时带我在路上,有时把我从床上唤起,反复问我平常不懂之处,一定要我搞通为止。他对待其他的学童也是这样,后来他教我的弟弟们也是这样。他曾经说:‘我本来就很愚钝,教育你们当中愚笨的,也不觉得麻烦、艰难。’”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曾国藩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他一生的成就还是源于他自己的苦读,正是他一生的学习不倦,才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

对曾国藩来说,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华宅乃至女人也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书,不能不读书,读书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曾国藩从小就特别喜爱读书,1836年的那次会试落第后,他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装,怅然回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归。虽然会试落榜,但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无几。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睢宁知县易作梅。易作梅也是湖南人,与曾国藩家是世交,也认得曾国藩。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曾国藩的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自然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有心帮助曾国藩。于是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作路费时,易作梅立刻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在临别时还给了他几两散银。经过金陵时,他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留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更是爱不忍释,自己太需要这么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使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而那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钱也不能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俭用。虽然银两很有限,但自己随身所带的冬季衣物在这初夏季节也用不着,还可以拿去当了换点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此时,他如获至宝,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平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购置财物,这就是书籍。此一举动,足见曾国藩青年时代志趣的高雅。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不爱钱,不聚财,但却爱书,爱聚书。

家中的老父得知他用上百两银子换回一大堆书的消息后,不怒反喜:“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还债),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父亲的话对曾国藩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胸。

曾国藩不仅书读得多,而且读得极深,他是这样看待“专”字的:“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不久;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览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则见异思迁,此眩彼寺,则大不可。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专一是治学的标尺,越专则标度越深。比如数学,仅仅知道公式,而不加以运用,只要题目稍加变化,便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束手无策。

曾国藩还善作札记,他说:“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之者,即有一人摘抄之法。”做札记的笔、纸要准备好,读书不动笔,等于白读;读书不作记,读也白读。

曾国藩读书还讲究一个“恒”字,读书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日日读书,日日写作,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勤奋不息。

积小流,方成江河

无知致平庸。积累知识就是一个积累成功的过程。禀赋极高的人并不一定是成功者,而成功者却一定是一个注重知识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有些人总是害怕自己的金钱少于他人,却已经忘了知识早已少于他人。当别人起跳高升时,他却连攀升的梯子都找不到。这是人生的又一种悲哀。

做一个祝福他人高升的人固然很好,但做一个被祝福的人难道不是更好吗?

但需要记住的是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个人就难以在工作和事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难以向更高地位发展。

在成功之前,一个人要积蓄足够的力量。在这方面,托马斯·金曾受到加利福尼亚的一棵参天大树的启发:“在它的身体里蕴藏着积蓄力量的精神,这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崇山峻岭赐予它丰富的养料,山丘为它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云朵给它带来充足的雨水,而无数次的四季轮回在它巨大的根系周围积累了丰富的养分,所有这些都为它的成长提供了能量。”

即使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那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比那些庸庸碌碌、不学无术的人,成功的机会更大。

有位商界的杰出人物这样说:“我的所有职员都从最基层做起。俗话说:‘对工作有利的,就是对自己有利的。’任何人在开始工作时如果能记住这句话,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无论目前职位多么低微,汲取新的、有价值的知识,将对你的事业大有裨益。一些公司的小职员,尽管薪水微薄,却愿意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到补习学校去听课,或者买书自学。他们明白知识储备越多,发展潜力就越大。

而从一个年轻人怎样利用零碎时间就可以预见他的前途。自强不息、随时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超群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

有一句格言说:“只因准备不足,导致失败。”这句话可以写在无数可怜失败者的墓志铭上。有些人虽然肯努力、肯牺牲,但由于在知识和经验上准备不足,做事大费周折,始终达不到目的,实现不了成功的梦想。

看看职业中介机构的待业者名录吧,多少身强力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这里登记,其中大部分人,因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而驻足不前、被人超越、丢了饭碗。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深厚的根基,工作期间又不注意积累经验、增加才能,当然会被淘汰。

小王在一个律师事务所任职三年,尽管没有获得晋升,但他在这三年中,把律师事务所的门道都摸清了,还拿到了一个业余法律进修学院的毕业证书。一切都是为了开办他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所做的积累,结果他成功了。

而另一些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朋友,按从业时间来说,他们的资格够老的了,但他们仍然担任着平庸的职务,赚着低微的薪金。

两相比较,前者立志坚定、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并能利用业余时间深造,必将获得成功;后者恰恰相反,不管他们是否满足于现状,他们这样庸庸碌碌地混日子,永无出头之日。

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人随时随地都注意磨练自己的工作能力,任何事情都想比别人做得更好。对于一切接触到的事物,他都能细心地观察、研究,对重要的东西务必弄得一清二楚。他也随时随地把握机会来学习,珍惜与自己前途有关的一切学习机会,对他来说,积累知识比积累金钱更要紧。他随时随地注意学习做事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技巧,有些极小的事情,也认为有学好的必要,对于任何做事的方法都仔细揣摩、探求其中的诀窍。如果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学会了,他所获得的内在财富要比有限的薪水高出无数倍。

在工作中积累的学识是他将来成功的基础,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

如果你真有上进的志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决心充实自己,就必须认识到,无论何时、无论什么人都可能增加你的知识和经验。

能通过各种途径汲取知识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加广博、深刻,使自己的胸襟更加开阔,也更能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常听到别人抱怨薪水太低、运气不好、怀才不遇,却不知道其实正处身于一所可以求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大校园里。今后一切可能的成功,都要看他们今日学习的态度和效率。

让学习伴随生命的每一天

有的人认为,学习只是某一阶段的事情,或者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离开了学校就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这种观念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远远不足以支撑你的人生步履。

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许多知识和技能,课本上是没有的,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自己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我们更应该把自己的精力与心思,放在收集、学习与研究那些以后的人生旅程上所需要的知识、学问与技能,这就是要“再教育”。

因为,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四分之一。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瓦尔特·司各脱爵士曾说:“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

已故的爵士本杰明·布隆迪先生曾愉快地回忆起这句名言。他过去常常庆幸自己曾经进行过系统的自学,而这一名言其实适用于每一个在文、理科或艺术领域内的成就卓著者。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的学习,自己积极的努力就是唯一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就业能力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也在不断变化着,标准的提高,使得技术发展的要求与人们实际工作能力之间出现了差距。由此产生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失业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者;一方面争抢人才的大战异常激烈,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在岗者被迫离开岗位。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对劳动力不再只是数量需求,更重要的是对其质量有了新的标准和需求。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所以,无论从事哪一种事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扩大视野,获取知识,得到智慧,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累再苦,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在人生的这场游戏中,你应当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继续成长的东西来充实你的头脑。

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我们一生当中也许会遇到许多事情,每一件事里都蕴含着人生的大学问。我们也读过许多书,每一本书里也都有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人生很短暂,时间的仓促不容许我们去涉猎太多的东西,就像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要在中午之前登上山顶、观光的目标就不能留恋山腰的景致一样。我们的学习也是有目标的学习。如果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吸收在这个领域发展的知识。而不要留恋其他的知识。比如,你想成为一名数学家,就该重点学习数学,而把数学之外的文学知识当做一门辅助科目去学习,而不能顾此失彼。

福特少年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里当店员,周薪只有两美元多一点。他自幼好学,尤其对机械方面的书籍更是着迷。因此他每星期都花两美元多来买书,孜孜不倦地研读,从未间断。

当他和布兰都小姐结婚时,只有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其他值钱的东西则一无所有;但他已拥有了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的机械知识。

几年后,福特的父亲给了他200多平方米的土地和一栋房屋。如果他未研读机械方面的杂志书籍,终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夫而已。但“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已具有丰富机械知识、胸怀大志的福特,却朝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此时,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便助他开创出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积蓄金钱虽好,但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经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年轻的朋友,先把钱投资于有益的书籍吧!从书上可学到更大的能力。至于储蓄,有了充分的能力致富后,开始蓄存还来得及。”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在知识的积累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有目标的积累最有效,这是因为:

有了目标,才谈得上有计划。目标不清楚,无从制定计划,也做不成任何一件事。

有了目标,才能明确“积”什么,“累”什么。缺乏内在联系的知识,或虽有联系但彼此相隔太远的知识,积累得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

有了目标,才可能判断知识的相对价值。知识都具有或大或小的价值,但是对于不同的立志成才者来说,它们的价值又具有相对性,并不一样。语言对于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的人价值很大,可是对学现代物理的人价值就小多了。因此,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有用的知识。可见,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

积累知识,还要注意一定阶段内求知的限度。一个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积累的人,最后什么都学了一点,却什么都不精通,那就等于白费。

一位教育学家指出:“你的周围有一个浩瀚的书刊的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地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钻研和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是想博览一切,然而这是做不到的。要善于限制阅读范围,要从中排除那些可能会破坏学习制度的书刊。”

讲求知的“限度”,为的是建设好一个人知识结构的框架,并不是说其余一概不看,一概不读。积累知识,并不是为了堆集材料,而是为了组成一定的结构,发挥知识的功能。这就要考虑知识的整体效应。

那么,作为精神世界的结构——知识结构,应该怎样强化它的整体效应呢?

(1)突出知识结构的特色。所谓知识结构的特色,主要是由其核心决定的,在知识结构之中,核心决定结构的性质与功能。这个核心的构成是复合的,不是单一的。但是一般都有一门、两门知识占有较大的比重。比如,物理学人才知识结构核心多是由物理学、数学组成。

(2)要使知识系统化。系统化就是按照科学的内在联系组织知识,使之能在课题面前有效地解决问题。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别林斯基也认为:“只要一涉及到科学,那么主要的事就是讲究有系统、有秩序。”知识系统化,不仅是发挥其功能的前提,也是科学本身的重要特征。

(3)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注意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实质是掌握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不要把任何一门知识或一门知识的某一部分凝固化。同时,要从整体结构上去把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自己的知识熔于一炉。比如,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不能脱离一定的空间、时间。学好地理有利于学好历史,学好历史,也可以促进学好地理。

(4)实行灵活的求知动态调整。合理、高效的知识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认识要想不落伍,就得不断调整,才能与之相适应。

调整的基础有两个,一为反馈,一为预测。反馈是适应性的,预测是主动性的,二者都不可忽视。例如爱因斯坦,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数学在他研究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上数学课常让同学代他做笔记。可是,到后来攻占相对论高地的时候,没有数学工具——黎曼几何、能量分析几乎寸步难行。信息传来,他马上进行补充数学知识的长征,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驾驭了数学工具,完成攻克相对论理论高地的目标。

调整是为了提高知识结构的完美性,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至善至美的结构。追求知识结构的完美无缺,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要紧的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攻克成才目标的功能。

成功与学习密不可分

一个人的事业成就或大或小,都与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学习内容也与事业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取得较大的成就,我们必须掌握那些最基本的学习内容。

比如:

(1)在智力方面的学习

智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慧,一般说,在我们的成才活动中需要培养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注意力5个方面。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观察力的培养对青年的学习与成才十分重要,但观察力的培养并非轻而易举。在观察力的学习与培养过程中,既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全貌,又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既要观察事物的相似之处,又要观察事物的细微差别;既要观察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

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人们智力结构中的诸要素都离不开记忆力。培养记忆力,首先是要增强记忆力的敏锐性、正确性、持久性和备用性;同时也应当借助思维的帮助,通过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必要的联想,这是通向记忆的坚实之路;还要正确对待遗忘,一方面要掌握遗忘的规律,同遗忘作斗争,另一方面只有遗忘掉那些不必记住的东西,才能牢记那些必须牢记的东西。

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失去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注意力的作用都无从发挥。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有人曾把青年的学习分为三种不同的水平:记忆的学习水平、理解的学习水平和思考的学习水平。第一种水平只求记住学习的材料,甚至不惜死记硬背。第二种水平则要求弄懂学习材料的意义,力求融会贯通。第三种水平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积极思考,力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动去解决问题。应该说,这三种水平的学习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就实际的情况来看,还是第一、二种水平的人占多数,第三种水平的人数为少。因此,对处于前两种水平的人而言,要努力把自己提高到后一种水平上来,否则,成才之路会变得黯淡失色。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想像力的作用,在于使人的智力奔放起来,飞腾起来,推动人们去创造,培养想像力,就要不断增强想像的丰富性、新颖性和独创性。但是我们又不要去提出那种毫无根据、完全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想像,只有同现实紧密联系才富有创造性,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才是科学成才所必须的。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维护者。注意力的作用在于使心理活动指向、集中或转移到某种客观事物上。人们的一切智力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像,都只有在注意力的参与下,才能有效地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善于掌握和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2)在能力方面的学习

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才能和本事,它是一个人运用知识和智力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本领。

实践证明,创造能力与知识的多少成正比。“才以学为本”,“非学无以成才”。这是人类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在学习中掌握智力、能力、科技知识、品德、个性等方面的知识,是造就人才综合素质的根本保证。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知识与智能的统一,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在学习知识和发展智能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倾向:有的人读书较多,涉猎较广,注重智能,喜爱思考,但却或多或少地有些轻视系统知识的学习;有的则习惯于把学习的任务仅仅归结为知识的积累,对智能的培养较少关心。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后一种倾向,将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成才速度,要特别引起注意。

创造能力是青年成才的重要标志。创造能力是一个人知识、智力、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表现一个人能提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本领。高创造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它是智力“金字塔”顶上一颗闪光的明珠,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奋进过程中才能摘取。

我们要使创造能力真正发挥出来并促进自身成才,还要在知识、经验、技能和个性品质等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成才的基础,而能力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3)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

科学文化由三个基本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器物层次,比如新的技术、设备和物质产品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会使用科技产品和高科技工具,很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立得住脚,更不用说有所作为了。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层次,制度层次的科学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体制和组织管理的一系列变革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科学人才在各个领域中的比重。制度层次科学文化的深入发展,将为成才者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第三个层次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学文化。这一层次的科学文化集中体现在由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倡的科学精神中,比如批判、创新、理性、规范、求真、献身、公平、宽容、效率、协作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不仅为近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也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基础与思想前提。

(4)在品德方面的学习

很早以来,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就提出了德、识、才、学、体是成才的五大内在因素,而“德”为五大因素之首。品德是成才的根本保证,这一点古今中外学者都一致认同。“德薄者,终学不成也。”道德作为一种知识,需要在长期的追求中,才能成为人内在的品德素质。人才的品德包括一般品德和劳动品德。一般品德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如爱国、爱民、爱公、民主、团结、守纪、礼貌、谦虚、助人、尊重、守信、诚实、勇敢、勤劳、正直、律己等。劳动品德指人才在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如为民造福、严谨认真、坚持真理、团结协作、热爱事业、艰苦探索等。这两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对人才的成长产生影响。

(5)在个性方面的学习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活、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特征,比如坚定性、敏捷性、严谨性、独立性、主动性、专注性、灵活性等。人才的成长不仅与智力有关,而且与非智力的个性因素有关。我国学者也认为: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目标坚定而远大、兴趣广泛而专一、情绪积极而稳定、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道德感和美感、有坚持力和自制力、有自信心和进取心、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富有幽默感等。个性心理品质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因此,个性学习是一个人成才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兴趣是成功的导师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从兴趣入手选择知识,不是说从低级趣味入手去选择知识。如果你从低级趣味入手选择知识,就可能直接导致你走入迷途。我们所说的兴趣是指可以引导你成就自己的兴趣。

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定的兴趣,没有兴趣去做,自然很难做好。贝利说:“我热爱足球,足球是我的生命!”这种热爱是贝利成功的原动力。学习有时候是一件很乏味甚至很辛苦的事,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不但很难坚持下去,其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杰克·伦敦在19岁以前,还从来没有进过中学。

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贫困与艰难,整天在旧金山海湾附近游荡。说起学校,他不屑一顾,不过有一天,当他漫不经心地走进一家公共图书馆内开始读起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时,他看得如痴如醉并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在看这本书时,饥肠辘辘的他,竟然舍不得中途停下来回家吃饭。第二天,他又跑到图书馆去看别的书。一个奇异美丽的新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从这以后,一种读书的渴望便不可抑制地左右了他。他一天中读书的时间往往达到了10~15小时,从荷马到莎士比亚,从赫伯特·斯宾塞到马克思等人的著作,他都如饥似渴地读着。他厌倦了流浪的生活,他不愿再挨警察无情的拳头,他也不甘心让铁路的工头用灯揍自己的脑袋。他决定停止靠体力劳动吃饭的生活,改成用脑力谋生。

于是,就在他19岁时,他进入加州的奥克兰德中学求学,他不分昼夜地用功,甚至没有好好地睡过一觉。他也因此有了显著的进步,他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把4年的课程念完了,通过考试后,他进入了加州大学。

他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在这一雄心的驱使下,他一遍又一遍地读《金银岛》、《基督山恩仇记》、《双城记》等书,随后就拼命地写作。他每天写5000字,他有时会一口气给编辑们寄出30篇小说,尽管它们统统被退了回来。

后来,他写了一篇名为《海岸外的飓风》的小说,这篇小说获得了《旧金山呼声》杂志所举办的征文比赛头奖。但是他只得到了20元的稿费。他贫困至极,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了。

那是1896年——令人兴奋和激动不已的一年。人们在加拿大西北部的柯劳代克,发现了金矿。

迫于生计,杰克·伦敦踏上了柯劳代克之路。他在那里呆了一年,拼了命地挖金子。他忍受着一切难以想像的痛苦,而最后回到美国时,他的囊中却仍然空空如也,只要能糊口,任何工作他都肯干。他曾在饭店中洗过盘子,他擦洗过地板,他在码头、工厂里卖过苦力。

后来,有一天——他饥肠辘辘,身边只剩下两元钱了——他决定再次放弃卖苦力的劳苦工作,献身于文学事业——这是1898年的事。5年后的1903年,他有6部长篇以及125篇短篇小说问世。他成了美国文艺界的最为知名的人物之一。杰克·伦敦在他40岁那年辞世,却给世人留下51部著作。

正因为杰克·伦敦对写作有极大的兴趣,才得以从罪恶的边缘转向文明的起点,使一个流浪少年变成伟大的作家。

如果你对学习也有着这么大的兴趣,相信在你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抓住机遇,自学成才

如果你在早年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学习的机会,那么你就会永远落伍吗?不是的,只要你想重塑自己,只要你有上进的决心,只要你想弥补因以前失学而造成的知识断层,那么你就自学好了。

许多人都有过度重视大学教育的心理,那些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时常会感觉到一种自卑感,他们往往认为这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损失,是一生都没有办法补救的缺陷。他们甚至这样以为:不管以后怎样去自学都于事无补,根本达不到与大学教育同等程度的知识水平,自修得来的学识总是有限的。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世界上许多极负盛名的学者一开始就没有读过什么大学,有的人甚至连中学的大门都没有跨进过。有一句话说得好:“第一个大学生没有导师”,这句话的现实意义乃至哲学意义,都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爱迪生只上了3个月的小学,但他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高尔基只上到了小学的五年级,但他是俄国乃至世界级的大文豪;华罗庚只是个中学生,但他是驰名寰宇的数学家。这些名人、这些成就、这些耀眼的光环,都是他们勤于自学、博览群书的结果。

不仅历史上自学成材的典故很多,就是在当代,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刘明1960年出生,1岁时患小儿麻痹双腿乏力,9次手术也没有改变重度残疾的命运。刘明哭过、绝望过。然而,意志坚强的他没有被重残吓倒,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他想:自己还看健全的双手和灵活的大脑,有手有脑就有一切。他坚信一点:自己只要努力,许多事都能做到。

双腿的残疾没有挡住刘明上学的路,那是一条漫漫的自学之路。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学完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全部课程,而且文理双修。在英语学习方面,刘明更可谓不遗余力。他是通过广播电视自学的英语。为此他长期订阅《中国电视报》、《中国广播报》,以及相关的地方报纸,目的是可以及时听到他所能收听的所有的英语节目。同时,为了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加系统性,他认真参照英语教学大纲进行自学,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但是自学英语的问题是,不可能做到你想学什么就有什么的。比如,刘明特别喜欢英语新闻,经常收看电视英语新闻,因为在他看来,收看英语新闻不但可以了解天下大事,活跃思维,而且有助于训练听力,学习口语。但是电视节目转瞬即逝,而且没有书面材料,让人很难准确掌握新闻语言的特点。怎么办?聪明的刘明买来了《英语新闻听力模拟训练》和录音带等有关材料,开始听力训练,同时又到“英语角”练习会话。在英语角里,刘明是唯一的一位残疾人,他刻苦求学的精神让英语角的所有人感动,他的英语水平更让他们惊叹不已,甚至连外籍老师不敢相信他是自学的。

经过十几年的刻苦努力,刘明先后取得了电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两门课程的结业证书,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英语精读合格证书。这期间,刘明还靠自己摸索着苦练,掌握了中英文打字技术,并达到了熟练“盲打”的程度。

1985年,学有所成的刘明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养活自己,便开了一家翻译打印店。从此,自学成才的刘明走上了自立的人生道路。

自学的途径很多,刘明就是通过函授勤奋自学而成才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刘明的精神,都重视自学,那么就找时间学好了,相信也能获得很棒的成果,这必将有助于你事业上的成功。事实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学习,而且这些机会是随时随地的。只要你想努力进修并全神贯注,那么就完全司以弥补因失学造成的知识断层,甚至有可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或学者。

当你打定自学的主意时不要忘记,无论你遇到什么人,他们都会对你有所帮助,会使你增加一些知识与经验,从而使你的自学道路既减少弯路又走得很快。比如你遇见了一个瓦工,他会告诉你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比如你遇到了一个印刷工,他会告诉你很多印刷方面的技术;比如你遇见了一个农夫,他会教给你农业方面的很多知识……事实上,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自学途径,说他有效,是因为它更直观,更便于接受。另外从技术上说,别人的言传身教,是一种在场景中的直观教学,放弃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在是天大的失误。可以说,不重视别人教授的知识就是对自学的轻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