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性平等 众生是佛

第1章 自性平等 众生是佛

佛教是佛陀思想的体现,它指导我们认识人生,教导我们如何把握自己,充实人生;教给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如何能够和谐美满;教我们待人接物,持身处世,造命增福,修身养性等;使我们知道断除迷惘烦恼,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以至自性回归净土,证入涅槃。它教导我们把形而上的道体与形而下的物象合而为一,明心见性,达一真法界,以至过上快乐、清净、安详、自在的人生;教导我们学习佛、菩萨的慈悲为怀的精神,以善、慈悲回报社会,以利他为正法指归,以此来实现人性的价值。

世人本身所具足的智慧、德行、能力、福报与诸佛是一样平等的。人们不能成佛、成就般若智慧,是因为迷失了自性,堕落在六道当中。世人的本性迷失之后还有一点小智慧、小聪明、小的德能、小的福报,那只是修来的福德,而不是自性的福德。迷失在六道里的世人只有依照佛法,清净修行,去除痴迷,才能证得佛果。

不同的人诵读同一部佛经,会产生不同的认识、领悟到不同的佛家境界。我们在修行佛法之前,一定要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001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

注释:①恶:恶行、恶言。②众善:一切善事。③意:妄念。

译文:一切坏事都不应该做,一切好事都应该认真做,去除自己的各种妄念,即是佛教的真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法最根本的纲领,也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原则。“诸恶莫作”是指包括身、口、意在内的三业恶行全部都不应该做,要使身心没有过非,从而可以不落入世间的生死轮回。“众善奉行”是指诸恶之外,凡有所作,皆是善事,以此广度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功德。“自净其意”是指要经常自我反思,净除一切妄念,使身、口、意都清净。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就会生出禅定,由禅定而产生智慧。

■ 故事链接

青蛙想捉弄老鼠,于是找老鼠到水里玩。老鼠不敢,青蛙说用绳把它们两个拴在一起就不会出事,老鼠同意了。到了水里,青蛙游得时快时慢,时而潜入水里,把老鼠折腾得死去活来,老鼠被灌了一肚子水漂在了水面。一只鹰发现了漂着的老鼠,一个俯冲把老鼠抓起,连带着也抓走了青蛙。可怜的青蛙害人最终也害了自己。

■ 古为今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非常困难,因为越是平凡细小的事,越是容易被人忽视。我们要做到除小恶,行善事,从根本上改掉一些陋习。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当我们做到“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之后,就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

002 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坛经》

注释:①穷劫(jié):指时间久远。劫,佛教以世界历经若干万年后即毁灭,然后重新开始称为“一劫”。②无常:无有常住,迁流不息。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万法彼此无一,是常住不变的。③真常:真实常住的佛理。

译文:大师说:“你知道吗?假如佛的自性是常住不流的话,那么,一切众生不需要修行就可成佛了,更不需要讲什么善恶诸法,这就是很久以来没有人发无上菩提智慧心而成佛的原因。所以我所说的佛性是无常的,即是佛所说的真实常住的佛理。

■ 深入浅出解经典

慧能大师在这里说到:佛说佛性是常,是对一切执著无常的人说的。假设你说佛性是常的话,那还有什么善恶诸法可说呢?佛性若常,那一切众生早就成佛了,何必又说法来度他呢?为什么穷尽多少个大劫,也没有人真正发菩提心呢?佛性若常的话,则人人都应发菩提心,人人都早成佛道了,所以说佛性是无常。如果佛性是常的话,一切众生都不用修行就可成佛了。

慧能大师的这段话是对治众生的一切执著情。大师认为佛性超越了常与无常,常是佛性的一种作用,无常也是佛性的一种作用,众生执著于任何一边都是错误的。佛性有常,是从自性本体恒久不变的意义而言的;佛性无常,是从世人最终成佛的数量而言的。也就是说,对众生而言,从现象上说,佛性是隐秘不现的。偶尔有佛出世,才显示佛性。自性中有佛性的存在,自性中也有没有佛性存在的,所以是“无常”;而一切众生世界,善恶诸法,不断地在发生,所以是“常”。

图解经典

南派慧能

六祖慧能自幼家贫,靠卖柴养母,后投弘忍大师门下潜心学佛,终成南派大师。

度诸释种

众释子问佛为何无法得见佛身,佛说,你们前世心存邪见,故无法得见佛庄严身相,必至诚忏悔,方开心眼。众释子遂悟。

以不变应万变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人置身其中,定然会感到命运难以把握。其实,我们只要能以一颗闲适的心看待万物,不拘泥于一点,就能够懂得生命的真谛。

■ 古为今用

生命是变化的,是无常的,总有终止的一天,懂得生命的无常,对待生命就不会放荡和贪逸,而是以努力和拼搏的心应对每一件事。佛性有常,每个人都有本性永恒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以有常的佛心,应对无常的世事,这样就不会有世事无常的慨叹了。对无常的觉醒,就是智慧的开端,通往了菩提智慧心而成佛的道路。

003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坛经》

注释:①菩(pú)提:觉悟的意思,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也就是漏尽的智慧。②自性:就是本性。③直了:不经修炼就可顿悟。

译文:智慧觉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就没有污染。只有用原始的自性,以三世一切佛一切祖之同心来体悟,当下顿悟即可成佛,证得菩提。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句话是整个《坛经》大意的总纲,极具概括性。“菩提自性”就是真实的你,你的本心就是佛,只不过很难发现它。这个心不是经验之心,而是本心,你必须直接体验它。如果只是等待别人来决定自我,那么你就会永远丧失了自己的本心。都说禅宗深奥,其实“顿悟”是如此的简单:人的自性本来清净,以这个清净的念头,直下顿悟就是了。

■ 故事链接

禅宗六祖慧能祖籍为范阳,后来因父亲被贬官而随之流落南方。在他幼年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与母亲相依为命。慧能早年生活非常艰辛,靠上山砍柴贩卖而度日。有一天,慧能偶然听见有人在诵读佛教的经典。慧能一听就懂了,于是问这个人读的是什么经典,那人告诉他是《金刚经》。那人还对他说在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有个弘忍大师,弘忍大师有一千多门徒弟子,他经常规劝告诫僧众,说只要按照《金刚经》修行,就能认识、理解和体验自我的本性,不需要经过任何修行阶段就能直接成就佛道。慧能于是决心前往黄梅县,拜弘忍为师。慧能可能就是菩提自性中的杰出者吧。

■ 古为今用

人的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能力是生来就有的,就像呼吸、心脏跳动一样,不需要思考怎么做,自然而然就做得很好。而过多的后天改造会使我们的先天能力退化,就像很多书呆子,读了很多书,做事反而不如没有读过书的人灵便。

004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经》

注释:①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这里指自性。②如来:指佛。

译文:西方极乐净土世界有五色莲花,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的世界,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佛性。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一朵花中就能悟出整个世界,从一片叶子中就能参透佛法。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存在的世界,每个人都具有佛性。能参透这些,一花一叶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叶。

几乎所有的佛经都认为人生是悲观、痛苦的,是需要解脱的,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悲惨的。《华严经》奥义却认为“一多相容,大小无碍”,所以一粒沙砾可见三千大世界。这个世界是无所谓缺陷的,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佛祖拈花,唯有迦叶微笑,既而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觉悟出整个世界,得以升到天堂,什么人能有这样的境界?唯有佛祖。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没有事物的执著、沾染,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个微小的物体中却包含着尘世的因果,参透这些道理,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空如花草。

图解经典

法传迦叶

《指月录》记载,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无人能解,唯摩诃迦叶有所悟,会心而笑。

迦叶求度

迦叶生有大智,且家资殷富,但他一心出家。后舍家业往竹园皈依释迦牟尼。

小自己,大世界

世界是一个真善美的结合体,至于怎么看,全在于自己。如果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与这一花一世界相交融,抱着至真、至善、至美的目光来注视万物,万物皆是世界,皆是至真、至善、至美。

■ 古为今用

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事物的不同和尊贵。一朵花是孤独的,但花中却能看到整个世界;一片叶是单调的,但叶中却有无边的佛法。缺陷之中也孕育着至真、至善和至美,而要发现这至真、至善和至美就需要一双佛性的双眼,能以小见大。

005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坛经》

注释:①乘:指运输工具,比喻佛法能如车船般普度众生。②小乘:声闻乘。③中乘:缘觉乘。④大乘:菩萨乘。⑤法相:众生在外表上的差异、区别。⑥最上乘:佛乘,佛教最圆满的教法。

译文:佛法并没有四乘的分法,只是在人的心中有着各自的差异。能够诵读经典的为小乘;能以自我的智慧领悟佛法含义者为中乘;能够依照佛法的要求来修行的为大乘。关于所有的众生、现象以及道理圆融贯通、具足完备,一切情识都不关联,也不执著,最终修到一无所得的状态,这就称为最上乘。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个人来到世间修行,其结果如何,完全要看他自己如何选择。有人喜欢“见闻转诵”,却难悟其中之义;有人喜欢“悟法解义”,却苦于心口两难;有人无言无语,却“依法修行”;有人“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与大觉悟者同心。其实,所有的人都具有佛性,但只有自修、自行、自省才可以圆满。

■ 故事链接

五个盲人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于是去摸象。胖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认为大象像粗大又光滑的大萝卜。瘦盲人摸到了大象的侧身,认为大象像一堵墙。高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认为大象像大蒲扇。矮盲人摸到大象的腿,认为大象像大柱子。老盲人摸到大象的尾巴,认为大象是条细绳。五个盲人各持己见。佛法就好比大象,世人由于资质禀赋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看法,并都以为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殊不知佛法是多么的广大。

■ 古为今用

每个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所以我们不要固执己见,多问问他人的看法,这样就能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了。我们还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006 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坛经》

注释:①色身:指肉身,与“法身”对应。②宅舍:指房屋,喻意人的躯体。③三身:指法身、报身和化身。

译文:自己通过修行而觉悟,以此来证得自性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归依。人的身躯只是肉身而已,而肉身只不过是在世间短暂停留的房舍,所以不能说是归依肉身。只要能够觉悟自性中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就能够认识自己身上的佛性。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大乘佛教将佛身区分为“法身”、“报身”和“化身”三种,合称为“三身”。在人的自性之中,本来就具有三身佛,如果能够对它们有所觉悟,那么就可以认识自身的佛性。至于人的皮肉色身,只是人在世间的短暂栖身宅舍,无法作长久的居留,所以千万不可错将有形有色、有生有灭的色身当成是归依,反而不能够认识自心内在的三身自性佛。

色身就像房子,不是叫你归依色身,而要归依你的自性。向来我所说的三身佛,是在你的性里边,不过它暂时住在你的色身罢了。世间所有人都有这三身佛,只不过是不认识,而不是忘了。因为他自心迷昧,故看不见本有的自性,而向外找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和千百亿化身佛,却不知本有自身中的三身佛。每个人在自己本有的色身中能看见本性的三身佛。要知这三身佛是从自性中生出的,而不是从外得来的。

图解经典

谈乐佛至

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有四位比丘相互谈论世间最乐。

万物同一,物我两忘

一切佛法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上下高低之分,人与人从佛的角度看都是相同的。人要成佛最先要做到的就是众生平等,平等地对待万物,不为世间万物所迷惑,就可以不为自己的内心所烦恼。我与万物是同一的,才能做到物我两忘,才能发现自身中的佛性。

■ 古为今用

佛说,众生平等,因为众生都是佛,无论是污浊尘世,还是极乐净土,都是平等无别的。人的躯体,只是心灵在人世间的宅舍,每一个灵魂都是一念无差别心光所化,都是具有佛性的,但是很多人却不能觉悟出这佛性,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具肉身,不能感受一念清净心光,不能见心明性,不能做到根尘脱落。所以我们要修行觉悟,首先要断人我见,丢弃人与我的区别;其次就是要断法我见,不为法执。这样就能抛开一切的虚幻,看清自我的佛性。

007 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坛经》

注释:①性相:万事万物的状态、自性。②如如:万事万物平等如一,没有区别。③道:真理,诸法之实性。

译文:实性既不断灭也没有常住状态,没有到来也没有离开,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没有任何方位来形容;既不生存也不灭亡,与众相圆融不二,真实地存在着,没有迁移变化,称之为道。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佛性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它既不会被除灭,也不会常住于一种状态。世间万事万物的佛性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平等的。一切法都无自性,无法可求,所以不要生起心念去追求它,而要使它自然地恢复自性的本来面目,这也就是所谓的放下即是佛。

■ 故事链接

有个外道施展法力,双手托着合欢花和梧桐花来献给佛祖。佛祖说:“放下吧!”他就放下了左手中的花。佛祖又说:“放下吧!”他又放下了右手中的花。不料佛祖又说:“放下吧!”他不明白就问:“佛祖,我已经两手空空了,你还要我放下什么?”佛祖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让你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等你到了没什么可以放弃的时候,你就达到了不生不死的境界了。”

■ 古为今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看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外表之下的内涵,所以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定。而要做到不注重形式,就要有众生平等的心态,将一切视为平常,就不会产生偏执,任何的外在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性。

008 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四十二章经》

注释:①念:心念。②修:修为。③拘:拘谨、限制。④须臾(yú):极短的时间。

译文:佛祖说:我的般若法门并没有刻意动念而起念;行事没有专门为做什么而去行事;所说的没有为了说话而说话,修为没有为修为而修为。会意处其实不远,存在内心里面,迷误也是如此。言语上对道的断灭,并不是外物限制了你的佛性,一念之差就可以区别出人与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念无念念”是指要依靠念佛、诵经来安住心念,等完全达到心念清净时,则不要再执著于所念的佛法,所以佛祖说,我的这个佛法,在念上就是要没有一个念,连没有念的这个念都没有的,所以叫念无念念。“行无行行”是指学佛时必须要知行合一,行解相应,但不要执著于所行持的功德。“言无言言”是指说话时不要执著于所说的语言,要和没有说过是一样的。“修无修修”是指修行时也不要有执著,要和没有修行是一样的。如果能够理会、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与道相近了。你要是不明白,迷昧于这个道理,就离道很远了。这个道说也说不出来,也不能够想到,言语道断,这个妙处是无法说出来的;心里所要想的也没有了,万事万物都空了;如果能够觉悟这个道,得到这种境界,就不会被物所束缚,因为这些物也是真如的本体,所以就不受外物的限制了。这样的修行方法如果相差了一丝一毫那么多,这个道就会很快地消失,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执著破除了,就能得到这种境界,而这些全在你内心的一念之间。

图解经典

惠恭诵经

僧人惠恭原患胃病,痛苦难当,后来他下定决心念诵观音菩萨百万声。

咒成男女

大瞿昙仙人的徒儿惨死,他将有血的土双手取回,装入瓶中。

佛在心中

在佛家看来,一切言行举止都只是形式。惠恭和大瞿昙仙人之所以能够感化神明,完全在于其内心的虔诚,至于他们的行为只不过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 古为今用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执著于形式,过于看重形式就会因为执著而产生虚妄,忘了自己真正所要的东西,忘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当心中的想法变得虚妄,人心就会进入迷尘,将真实的世界变得虚幻,使安静的世界变得喧嚣。

009 其法无二,其心亦然。

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坛经》

注释:①无二:指没有分别。②诸相:一切现象没有差异。③缘:因缘。

译文:顿渐的法门没有两个,心也是如此。所修行的佛道是清净,没有各种差异。虽然说其没有差异,但你们切勿执著于“观静”,也不要守着“空其心”;这是因为心的本体是清净的,既没有可取,也没有可舍。你们应各自努力,随因缘去好好地修行。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人的自性中本身就存在着佛性,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悟”或“顿悟”。所谓顿教,就是顿悟的教法。顿教与心的本体一样,都是清静无二,不可取舍的。虽然说无有诸相,但并非心里什么都不想就是清静,以致在修行时执著于取静、取空。如果想要觉悟而成佛,应该随各自的因缘去修行用功,去建立道场。

■ 故事链接

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在修禅的路上抛弃了一切,下一步应该怎样?赵州禅师说:“放下吧!”严阳尊者说:“我已经两手空空,你还要我放下什么?”赵州禅师说:“放不下,那就把他挑起来!”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顿悟。一般人认为,有“放下”就没有“不放下”。可是执著于“放下”,不也是一种“放不下”吗?既然“放不下”就“不放下”,不也是“放下”了执著吗?

■ 古为今用

我们在修身的时候,往往会用很多教条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灵,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助于我们的品德和心性的提高,可是任何事情“做过了头”和“没做到”是一样的,不能钻牛角尖,要适可而止。钻牛角尖和随意放纵一样都不是修身的正途。

010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坛经》

注释:①迷:痴迷、迷惑。②悟:觉悟、顿悟。③著境:执著于各种事物。

译文:善知识,凡夫就是佛,佛是从凡夫修成的。烦恼就是菩提,如果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前念执著于尘世间的境相,就是凡夫;后念智慧、闻悟了就是佛。著境,执著这个境界即烦恼。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离境就是心不动念,离开这个境界的执著,离境即是菩提。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凡夫就是佛,而佛是从凡夫修成的,因佛以前修般若法,故成佛。凡夫与佛并无本体上的差别,只是对于心念的迷或悟有所不同。每一个凡夫经过修行都可以成佛,而烦恼恰恰就是菩提,但是需要巧妙地去觉悟,其中有三个层次:最初,众生在烦恼中不知了悟,此时烦恼就是烦恼,不可能成为菩提,众生也无法成佛;然后,众生刚刚知道了悟,懂得用正念的力量来根除烦恼,此时烦恼生起之地就是智慧显现的地方;随着进一步的修行,烦恼越大越显修行者的菩提功夫深,此时烦恼就是菩提,而众生也可以成佛了。

心念愚痴的时候就是凡人,这是因为他著境,也就是被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沾染,心中充满了贪欲、忿恨、执著、傲慢、怀疑这五种毒,他怎么能不烦恼?佛家就是通过修行,使人们从根本上了解到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苦,所爱的人却不得不离开是苦,所憎恨的人却不得不一起相会是苦,想要得到的却得不到是苦,人们的感官所引起的欲望也是苦,总之就是一个苦字,世界的本质就是一个空字,从而使人们下决心脱离六境,从根本上断除烦恼,脱离苦海。

图解经典

道生讲经

道生大师认为“一阐提人亦可成佛”,相传他曾对巨石讲经说法,讲得非常精妙,那些顽石好似领悟一般纷纷点头。

支遁诫勖

晋代名僧支遁受时代风气影响,喜好清谈。他与众多名士交往,其逍遥思想深受人们推崇。

烦恼来源于自身

人们常常为烦恼所困扰,难以求得解脱。烦恼其实来自于人的态度,一种欲求的态度。有时候,放下一切欲望,放松心态,你就会发现世界其实很美好。

■ 古为今用

经常有人感叹无力摆脱身边的烦恼,其实摆脱烦恼非常简单,只需要放下即可。然而往往越是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就越是困难。想摆脱烦恼,就应当放下执著,不执著于世间的万事万物,才不会被其所牵累,自己的心智才不会被蒙蔽,看得透彻,也就没有了烦恼。

011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坛经》

注释:①悟:觉悟、理解。②迷:迷失、遮蔽,不了解。③念:心性、心念。

译文:众生如果能够觉悟到自身的佛性,那么众生就是佛;自性如果被掩盖或遮蔽了,佛也就成为众生。能够体悟自性的平等不二,没有差异,那么众生即是佛;心性若阴险、邪恶,那么佛也就成了众生。你们的心性如果也是这样的阴险、邪恶,那么就是佛处在众生之中;如果能够怀着平和正直的心态,众生也能够成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佛是已觉悟的人,而人是没有觉悟的佛。众生本具佛性,但是由于没有觉悟到自身的佛性,或者是被俗世妄念遮蔽了自身的佛性,而致使佛性无法显现,因此不能成佛。佛教的众生平等不是地位上的平等,而是自性上的平等,如果能够体悟这种平等,那么众生即可成佛;如果能够怀着平和正直的心性,众生也能够成佛。

■ 故事链接

在地狱里,很多人围着一个大餐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美味的食物。可是桌子周围的人却饿得面黄肌瘦,表情非常痛苦。原来他们手臂上绑着长长的勺子,他们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天堂也和地狱一样,不同的是人们都是用勺子将食物送到对面的人的嘴里,这样每个人吃得都很饱。所以人人为人人,人人皆是佛。

■ 古为今用

只要让心中善的种子发芽,人人就都是佛。人性中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只要用道德舆论和国家法律去约束恶的一面,保护善的行为不受损害,善行就会像小草一样遍及天涯海角。

012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坛经》

注释:①方便:谓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之领悟佛法真义。②砾(lì):小石头。③施功:下功夫去修行。

译文:因为有守无常的心,所以佛说佛理是有常性的。不懂得佛所说的方便破执的教法,这就像在春池里捡到一块石头,没什么用处。我现在不下任何修行功夫,佛性竟然在我面前显现,明心开悟。但这不是师父所传授的,是我本来的智慧,所以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因为“有常”与“无常”其实就是一种二分对立的哲学概念,所以孤立、静止地看待它们,就无法体悟实相本身。慧能大师采用“方便”之法,破除弟子对于佛经文句的执著,使他顿悟到应该处在一个整体上看待“有常”与“无常”:众生本来都具有佛性,这并不是别人授予或是从外界获得的,所以为“有常”;但并不是一切众生都能明心开悟到心中内在的佛性,所以为“无常”。

因为我守无常的心,而佛说这是有常的性,我不懂佛所说的是方便法,这就像在春天水池里捡一块小石头,有什么用呢?可是现在我不用什么功夫,就返本还源到自己的自性。佛的圆满妙性呈现在眼前,忽然间明心见性开悟了。我这种开悟不是祖师教授并送给我的。我虽已开悟,但毫无所得,这是我本有的智慧,所以一法也没有得到。

图解经典

须达见佛

舍卫国大臣须达问护弥什么是佛,护弥说,净饭王太子悉达多初生能自行,举手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矛盾的目光看世间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人从无到有,事从无到有,佛也如此。抱着从无到有的心态来看世间,看万物,才能有所悟,有所得,这才是用矛盾的目光看世界。有与无,即是有,也是无,世人执著于这些空无的有,就会有所欲求,也就会产生烦恼,所以,看透世间的空无,就能够见到自性佛。

■ 古为今用

看待任何事情都应该具备整体的眼光,善于从对立之中找出相同的地方,这就是破解矛盾的通用之法。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情的发展,就是说不要因为一时的悲观或乐观而影响对整个事情的看法。从整体来看,当下的情况只是事情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能执著于当下,而应该以达观的态度看待整个事件的发展。要做到达观,就是以无常心看待平常事,在无常之事中发现自己有常的佛性,能见人之所不见,思人之所不思,慢慢开启佛性的智慧。

013 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坛经》

注释:①菩提:觉悟,智慧。②般若(bō rě):证悟一切明了的无上智慧。③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④示导:指示、引导。

译文:觉悟佛道的般若智慧是每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只是因为被无明妄想所迷惑,不能自己体悟自性。只有借助于学识广博精深的人来指教、开导,明心见性,体会佛法。要知道,世间无论是愚迷无知的人或者是富有智慧的人,他们所具足的佛性并无差别;只是因为迷惑或开悟的不同,才有愚人和智人的分别。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众生都具有平等不二的般若性,愚人和智人的差别只在于迷执或开悟的不同。一念开悟,人心的整个品质也属于佛;一念迷执,人心的整个品质也属于众生。有些人被执著与妄想所迷惑,无法使自身的般若性显现出来,这就需要一种指示和引导。

■ 故事链接

达摩祖师让弟子们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道副说:“不执文字,不离文字,把文字当作悟道的工具。”尼总持说:“就像念佛的人,必须升起信心的时候,一念就往生到了东方阿佛国。一见就不再见了。”道育说:“四大本来是空无的,五蕴也是非有的,所以无一法可得。”慧可没说话,走到达摩跟前行了一个礼,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达摩说:“道副得到了我的皮,尼总持得到了我的肉,道育得到了我的骨,慧可得到了我的髓。”

■ 古为今用

聪明的人和愚痴的人在佛性上是没有差别的,只不过是因为迷悟的不同而已。愚痴的人分别著相而自生障碍,有智慧的人见性则事事无碍。

014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

注释:①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②佛法:佛所说的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的佛教真理。

译文:一切佛、一切佛法以及无上正等正觉都可以从《般若经》中得到。须菩提,所谓的佛和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自性空寂,并无佛法。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切诸佛,及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是从这里出来,然后点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点明人心中自有真佛的存在。从较量事相的有为福德中,逐渐地讲明,即为点明的方法。世人怀疑无上菩提之法、无为法,既不能用色相取得,又不能以口舌讲说,似乎此种法没有什么可说的,也就无法成佛,修行的世人,即是在做无用功,会得有什么功德呢?佛祖在人情方面,列举出小果,先是以有相的布施,较量福德,然后较量这个有相福德。因为有相布施,也是有为的善行,能获得极大的福报,但报尽还是会堕落。世人如果修般若之法,为他人解说般若深义,这样所获得的福报,就可以无穷无尽。所以,以财物来布施,不如以法来布施。财物的布施是有局限的,法的布施则是无穷尽的。正是因为一切诸佛都是从这个般若智慧中生起。般若智慧能生起佛法,但般若并非佛法,所以说破佛法,即非佛法。

佛教认为,无论一切法都是由般若而生的,所以般若在诸经中是最为重要的。虽然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这是因为原本就没有佛法,只不过是假以开悟众生,取一个叫做佛法的名字而已。所以,众生想要得道成佛,在修行时切勿向外觅求佛法,而要试着在自身内体悟清净本性,以便在当下明心见性,最终获得般若智慧。

图解经典

般若真空

佛共说了十六会《大般若经》。唐三藏法师从西域取回全本,译成六百卷,昭告众人说。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在什么时候不是这样呢?求佛如此,生活亦如此,到彼岸的六度中,以般若为核心,其余五度,皆需克制。般若是一种智慧,一种与天地同一的智慧,求己而满足,不节制,不强求,以清净心、平常心去对待它,则能够觉悟菩提,成就佛法。

■ 古为今用

世间之事有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旦言传就会失真了。如果向修道之人问道具体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出来,因为道是无处不在的,道是如何存在于万物之中,需要自己来慢慢体会,别人是无法言明的。佛法也是如此,所以修佛是要靠自己来领悟的,而不能靠别人的言传身教,因为别人的修行之法未必就适合自己。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处事的佛法也要靠自己慢慢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它山之石,可以借用,但是要避免眼中只有它山之石,而忘了自己的玉。

015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坛经》

注释:①迷:迷惑、迷失。②著(zhuó)境:指受到外来因素或外在环境的影响。

译文:佛法全在一念之间,因此凡夫即是佛,烦恼就是菩提。前一个念头迷乱即为凡夫,后一个念头觉悟就是佛;前一个念头受外面环境的迷惑即为烦恼;后一个念头脱离外在环境的影响即是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凡夫与佛并无本体上的差别,只是对于心念的迷或悟有所不同。烦恼就是菩提,但是需要巧妙地去觉悟,其中有三个层次:最初,众生在烦恼中不知了悟,此时烦恼就是烦恼,不可能成为菩提,众生也无法成佛;然后,众生刚刚知道了悟,懂得用正念的力量来根除烦恼,此时烦恼生起之地就是智慧显现的所在;随着进一步的修行,烦恼越大越显修行者的菩提功夫深,此时烦恼就是菩提,而众生也可以成佛了。

■ 故事链接

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十分低迷,失业人口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据说这一时期,美国人由于没有了工作,没了收入来源,于是简单的家庭游戏十分盛行。很难想象,平时快节奏的美国,人们会有闲暇去做这样的事情。人们只关注时间和金钱,连和家人朋友一起欢聚的时间都没有,而大萧条无形中给了美国人一个和家人增进感情的机会。

■ 古为今用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化逆境为顺境。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时会遇到挫折和打击,但不应该长时间消沉下去,伤心难过之后还要重新站起来,总结经验,使自己更加坚强,保证在下一次大浪到来前不被击倒,就是因祸得福了。

016 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坛经》

注释:①清净:远离世间的一切烦恼、恶行。②法身:一切事物的法性之体就叫做法身,其中有觉悟了知之德。③万法:世间万事万物。

译文:什么才能称作远离恶趣,做清净的法身佛呢?世间人的自性如佛性般本来就是清净的,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法相都是从自性中产生的。如果心里有任何邪念,就会产生出罪恶的想法、行为;如果心里想着如何去做善事,则会产生出善意的想法、行为。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人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万法都是从自性中产生的。“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切善恶因果与万法一样,也都是从自性当中产生的。因此,众生都应该一心向善,存善心且行善事,这样才会造就善的果报。

人的自性好比是青天白日,本来是干净光明的,然而不时会飘来一些乌云,就好比人会一时糊涂,做下许多错事,形成许多错误的观念,但这些丝毫改变不了人的自性,就好比乌云密布终究不能改变青天白日本身的性质一样。只要风轻轻一吹,漫天乌云就都散了。人的自性也是这样,人只要一觉醒,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判若两人。其实那个善的一面早就埋藏在自性之中,只是受到污垢的蒙蔽,不到时候没有显现罢了。

图解经典

六年苦行

太子悉达多为示众生世间祸福因果,于是开始六年修行,日食一麻一麦,不管严寒酷暑。

本性长存,谁能识真

佛家认为一个人的自觉很重要,一个念头顿悟了,就能觉悟佛性。这是说,佛在人心中,世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佛在人性中,只要人的本性觉悟了,本性中的佛性就会显现出来。人不能觉悟是因为人被烦恼贪欲所蒙蔽,所以对世人来说,佛性的起点是一样的。

■ 古为今用

人性本清净。因为人的本性被很多尘垢所蒙蔽而不能自觉,无法自觉就无法恢复自由、清净之本性。生活在人世间,就应该用善念来修行自己,使自己能够明心见性,能够朗然大觉。所以在做事之前,一定要自觉自省,这样才不会沉迷凡尘、全不自觉,做出的决定才会符合自己清净的本性。自觉之后,才会有觉行圆满,才会体现出本性的大智慧,这才是人生至高境界之所在。

017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坛经》

注释:①顿见:顿悟。②真如本性:指本来就有的性,如来藏性、佛性。

译文:不觉悟,佛也会成为众生;一个念头觉悟,众生也能成佛。因此,一切的佛法都在自己的心里,为什么不用自我心中的顿悟来觉悟真实的佛性。

■ 深入浅出解经典

所谓的众生平等,其实就是指自性上的平等,不仅众生之间如此,众生与佛在自性上也是平等的。所以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佛性,只是由于被执著、虚妄所遮蔽而不能了悟自性。这种心佛平等的思想,将虚玄脱俗之佛性,还原为具体现实之人性,从而为人修行成佛提供了内在的理论基础。

■ 故事链接

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是古印度一个部落酋长的儿子,从小受到关爱和庇护。他有一颗慈悲的心灵,看到人们受到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于是下决心拯救。他放弃了将要获得的王位和美满幸福的家庭,放弃了拥有的荣华富贵和显赫权力,孤身一人进入山林去修行。经历了艰辛的历程终于觉悟。释迦牟尼原本是个凡人,也是众生中的一员,因为没有开悟,一旦开悟就成了佛。

■ 古为今用

慧能思想的核心,简括地说就是“见性成佛”。在他看来,自心是佛,故能见性成佛。本性是佛,而性与身是在一起的,如何才能见性成佛道呢?五蕴烦恼尘劳,都是由色身产生,识破色身,开悟出法身,即是见性成佛。

018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坛经》

注释:①诤(zhēng):论诤,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冲突。②断:断除、断灭。③四相:指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译文:自己去开悟修行,不在于争论;如果一定要争论谁先谁后,就是痴迷的人。胜负之心不断除,就会增添法执,执著在四相里。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众生要清楚自己的修行,自己心里面要自尽其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尽其义,而不是纠缠于口头上的争论,让他人知道自己有修行就行。佛法不用争胜负,争人我,佛法的修为在于放弃人我是非的争论,佛法的利益也是放弃这些争论,才能够增长。

如果一定争个先后,说先定后慧,或者是先慧后定,争论这些的人即是愚痴的凡夫。一个人的胜负之心没有断灭,就会时刻存在着我执和法执。如果我执、法执不断灭,就不能够脱离四相。因为有了我执,就有个人执;有了个人执,就会产生众生执;有众生执则会生起寿者执来。众生如果不能脱离这四种执著,就会生起四相。四相从我相产生,没有我相,后面三相就逐渐淡化了;因为有我相,所以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觉悟了我执的人,能断除我见,实证这个“能见闻觉知,能思考”的“我”本为虚妄;并且决然放弃这个“假我”,即是走上了“出离三界”的轨道。所以,众生要想证得佛法,就要破掉四相,破掉我法、我执,即能证得三昧。

图解经典

庞蕴悟道

庞蕴起初向石头禅师求教:“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

以无法为有法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们常常因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懊恼。而所谓的找不到方法,实际上是由于世人被方法局限而导致的。如果人们抛开方法的限制,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就可以去除问题所产生的烦恼。以无法为有法,不仅是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更是人们提高自身修为的重要途径。

■ 古为今用

我们应该知道,世间的众生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的,将来都可以成为佛,只是因为过去所造的业,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样子,人与人之间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也造了业,会因为某种因缘际会,我也会变成他,这样我们就不会起分别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完全的平等心,这即是没有了四相。众生同处在大缘起法中,都是空无自性,所以众生是一体的,是平等的,彼此间应平等共处,休戚与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就能够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019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坛经》

注释:①世间觉(jué):觉悟于世间。②兔角:兔子的角,指不可能有的东西。

译文:佛法就存在于世间,寻求佛法便不能离开世间;如果为求菩提之道而远离尘世,那么就像是企图在兔子的脑袋上找犄角一样不可得。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佛法与大自然的规律一样,本来就存在于世间,如果想要离开这个世间而去了悟佛法,那么是根本不可得的。在这个世间,将会不可避免地遭遇烦恼,如果对这些烦恼不拒不迎,在无念之中了悟佛法,则更不可得。因此,应该积极地投入到一切的烦恼里面去,在一切烦恼的境界上去探究,由于菩提就存在于烦恼之中,所以一念相应便可觉悟佛性。

■ 故事链接

上帝害怕人类有了智慧之后会变得强大,危及他的统治,决定把智慧藏起来。天使建议把智慧藏在天的尽头,上帝说人类会不怕艰难险阻最终找到。天使又建议上帝把智慧藏在大海的海底,上帝说人类会不惜一切代价从海底把它捞上来。到底应该把智慧藏在哪里?上帝也一时没有办法,突然他有所觉悟,说就把智慧藏在人自身之中,这样他们一定会以为我把智慧藏在了某个地方,却怎么也不会想到,智慧就在他们心里。

■ 古为今用

通常人们都认为,修佛是为了进入那极乐净土,然而这只是修佛的最初目的,佛祖的最终目的是将纷乱的人世间变为极乐净土。所以,修佛的最佳场所应当是人世间,佛性的修炼就是为了化解人世间的烦恼。出世的目的,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为了更好地游世。我们要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就应该积极参与到与之适应的环境之中,只有在这种环境中锻炼,才会得到能力的提升。

020 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坛经》

注释:①去:距离、远离。②勤:辛勤、辛劳。③靡(mí):无,没有。

译文:大师对众人说:“善知识!大家若能在说法当下即悟自性,即是我远在千里,也好像我在你们身边一样。如果我的说法不能为你们证悟,就是在我对面也像是隔着千万里,那样的话,还何必那么辛苦远道而来?大家就此珍重,回去好好修持。”大家听完,没有不开悟的,都赞叹欢喜信受而去。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在这里,慧能大师对大伙说道:各位都是聪明、有善根的人,和我在多生多劫都是有善缘的,所以能聚集在一起。你们必须将“无相颂”背出来,并依此修行。你一诵就明白,能明白除邪即是行正,罪业就可灭掉了。你们通过明心见性明白偈颂,虽然离我有一千里,就好像在我身边一样。你们如果明白我所说的佛经、我所说的道理,而不到处攀缘,造恶业,嫉妒障碍,那就没有白学佛道。你们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我在你们对面,也像离得有一千里远,这就没有必要不远千里来听我讲道理了。所以你们大家要珍重,自己要看重自己,不要看轻自己。

这段话中的“言下见性”就是顿悟的另一种说法。在禅宗体系中,能“悟”比机械修行重要得多,所谓的戒律其实只是帮助初学者沉淀、去欲、净心,但是真正要解脱还是要靠自性的顿悟。因此,慧能大师千叮万嘱,希望有慧根之徒听到此番话后能“言下见性”,可以从内心自省开始修行,不断地驱除俗物、妄念,求得本心清静。此后,即使他们与慧能远隔千山万水,也好像常在慧能的身边。

图解经典

弃除祭器

三迦叶弟兄有一个外甥叫尤波斯那,问他的舅舅们祀火苦行的事。三兄弟说,祀火苦行是徒劳的。

不被俗念所惑

一个人如果没有顿悟,智慧心不够,则会被世间俗念所迷惑。识得自己的本性,那么有与无、生与死、长与短、近与远都没有区别,就可以清净本心,不被世间所烦恼。

■ 古为今用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其实只要做到了言下见性,无论多远都不会存在距离的问题。如果在顿悟之后明白了世间的真谛,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会有咫尺比邻的感觉。但是很多人却不能做到顿悟,因为有太多的俗物和妄念充斥在心中,使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像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飞在天上,一个却身潜海底。要消除这种隔阂,就应该抛弃心中的俗物和妄念。

021 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坛经》

注释:①明:智慧通达无恙的状态。②无明:一切烦恼、执取和贪爱等,是轮回的根源。③实性:真实的佛性。

译文:在普通人看来,明和无明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够通达事理,知道它们在本质上并没有两样,此种并无二样的本质即是真实的佛性。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几句话主要在强调,两个表面对立的概念却内含“因果”关系,不能将它们绝对地对立起来。凡人往往会将世间的事物分成好和坏两个部分,它们是截然不同且相互对立的。然而,智者看世事却能够了悟到无明无二的境界,他们认为:世事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好和坏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好可以变成坏,坏也可以变成好。这其实就是佛法的无明无二的境界。

■ 故事链接

在海边,有一个渔夫,有时出去打鱼,有时就躺在沙滩上悠闲地晒太阳。有个富翁到海边度假,经常见到这个渔夫,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赚很多钱?”渔夫说:“为什么呢?”富翁回答说:“这样你就会有很多时间去休闲度假,去海边晒太阳了。”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在晒太阳吗?”渔夫的生活和富翁的生活是不一样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人性的释放。

■ 古为今用

社会上的人和事情千差万别,但还是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个性是我们区别于其他人的原因,也就是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别人的原因,共性是大家都共同具有的特点,如中国人、美国人、欧洲人、非洲人等虽然在长相、体型上有差异,但都是人类,即都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我们尊重个性,也同样应该重视共性。

022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坛经》

注释:①心地:自性、真心。②种:植物的种子,在此指佛性。③萌:萌芽、发芽。

译文:人的自性、内心中有着佛性的种子,在听到佛法时,就像受到雨水的滋润,种子便会发芽。如果在百花间顿悟到有情、无情的真正情形,那么你就可以证得无上智慧了。

■ 深入浅出解经典

整句话是在阐明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这句话把佛法比喻成雨水,把佛性比喻成花的种子,雨水能够滋润一切植物的种子,人的内心原本都具有佛性的花种,当听到佛法时,就好像受到了雨水的滋润一样,时机一到,佛性的花种就会发芽生长而显现出来。所以说,花种遇雨水而发是自然结果,如果能从中顿悟到此情,就会产生无量无边的般若,从而使自性佛种自然成就菩提正果。

心地即自性,它含藏一切的种子。现遇及时雨,普遍滋润一切的种子都生出菩提芽。有情众生顿悟,及时明白,结果就要开花,开花就要结果。花开后,菩提妙果自然成就,也就是“菩提果自成”。

图解经典

清溪成地

清溪禅师与弟子云游四海,来到一清溪边,见一鹿奔走,于是了停下来说,正是我俩的打扰。

成就自己的佛性

佛法就像是一条长河,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修行。清净修行,成就自己的佛性,就能有无边的般若智慧出现,不能脱离尘世,被凡尘所侵扰,就好像被惊吓的鹿一样,不能喝足水,也就不能完满修行,不能成就一切的佛法。

■ 古为今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机缘,在适当的时候就会开花结果。众生都有善根之“机”而为受教法之“缘”,面对机缘应该随机施化、应机说法,而不能勉强,也不能逃避。俗话说,是祸逃不掉,是福躲不开,面对不知的机缘应该有一颗平常心,随遇而安,随性而为,顺应自然的发展,自然就能瓜熟蒂落。如果机缘之事刻意为之,不仅失去了机缘的味道,而且还会产生心理负担,引发“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烦恼,更不会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欣欣然。

023 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

——《坛经》

注释:①凡愚:普通人。②住:处在。③不寂:不寂灭,消失。

译文:真实的佛性在普通人身上并不会减少,也不会在圣贤身上增加。处在烦恼的状态时也不会混乱,在禅定的状态时也不会寂灭、消失。

■ 深入浅出解经典

每一个人都具有佛性,只是觉悟有先后之分,但佛性却都是平等的。佛性不会因为你是凡夫俗子而有所减少,也不会因为你是圣贤之人而有所增加;佛性不会因为你烦恼于纷扰尘世而变得混乱,也不会因为你自处于禅定之中而寂灭消失。也就是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佛性都可以完美无缺地体现出来,正所谓不增不减、不乱不寂。

■ 故事链接

竺道生是东晋有名的高僧,对佛理常常有过人的见解。当时,佛教开始兴盛,不过佛经还没有翻译完全。根据《泥洹经·卷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于身中,五烦恼,悉除灭己,佛便明显,除一阐提(一阐提意思是没有出世意愿的人)”,人们认为一阐提没有解脱成佛的可能。而竺道生提出“一阐提皆得成佛”,后来《涅经》翻译出来,里面果然有“一阐提也能成佛”的记载,人们称对他非常佩服,称竺道生是“孤明先发”。

■ 古为今用

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包括一般被认为最不可救药的人在内。社会上有些人在年轻时出于一时冲动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可是这并没有断绝他们向善的路,因为他们身上还有佛性存在。所以不要对那些做了错事的人一律歧视,只要他们改过自新了,就应该把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平等看待。

024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却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坛经》

注释:①早晚:迟早。②叶落归根:比喻“任何事物终须归根总结”,此处暗示着“总归一句”的意味。③来时无口:无口就是无言说,暗示着原本“无法可说”的意味。来时,指生时。

译文:众弟子说:“师父您从此去,迟早还会回来的。”大师说:“树叶凋零,最后要回归到树根处,我当初来时没有说法,去时也没有说法。”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叶落归根,本意是指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会回到树根;也借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归故里终老;隐含着世间万物终须回归本来的源头的寓意。慧能大师认为世间的万物最终都要回归本源,也就是自心最后的归宿,这是天地之间恒久不变的真理,无须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

来时无口应是来时无日,意谓我来时没有那一天。“来时无口”,有另一讲法,是我来时没有说法,去时也没有说法,法相本是不增不减。我虽说法这么多年,实未说一法,故说来时无口。法无定法,只要合理怎样讲都可以,但不要讲到错误的地方,将人都引到地狱去,这种法是不可说的。一些弟子总舍不得六祖大师走,所以问这问那,希望六祖大师这一去能够尽快地回来。

图解经典

临终遗教

世尊入灭前,众弟子围立世尊,聆听法要。佛入灭前告众比丘持戒的重要性。

嘱分舍利

佛入跋提河洗浴毕,嘱阿难说其三月后涅槃,并嘱舍利供养一事。

生死同一,落叶归根

佛家讲究因果相继,有因即有果,生生不息,如落叶归根。在现实生活当中,落叶归根既是一种归宿也是一种解脱。人生有起有落,至死乃悟人生,生死同一,并无差别,来时空空,去时亦空,应该了无牵挂。

■ 古为今用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大树,树叶便是丰富的生活履历。叶落归根,谕示着一种生死观念。生即是树叶,死即是树根。在秋高气爽的秋天,顺应自然,归根的那一刻,就好比“圆寂”,那是最完满的。

025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注释:①因缘:沿着,引申为追寻根本,或衍生孽障。②灭:寂灭、无我。

译文:诸般法门的产生是因为有烦恼;为何有烦恼,是因为心有执念;心性若没有执念,因缘不起,执念不生,我常这样告诫自己。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诸法因缘生”一句,说的是缘起,即条件具备;“因缘尽故灭”一句,说的是性空,即条件不具备了,也就什么都没了。整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产生的,一旦条件变化了或者不具备了,那么事物也就变化了或者消失了。也就是说,诸法或万物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有因有缘,才会有生或灭的果。

■ 故事链接

华盛顿的杰弗逊纪念大厦损毁得较厉害,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发现每天冲洗墙壁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而每天冲洗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会有大量的鸟粪。大厦周围有很多燕子,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有那么多蜘蛛是因为大厦周围有很多蜘蛛爱吃的飞虫。飞虫在这里繁殖很快,因为这里的窗户开着,阳光充足。因此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拉上窗帘就可以了。做事情不要就事论事,要找到根源,执念就是佛法不成的根源。

■ 古为今用

任何缘起缘灭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旦条件变了,事物的变化就会结束,或者出现另一段缘起缘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释,就是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因为量变的积累。缘起缘灭的具体条件就是量变的积累。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来掌控矛盾发展的态势,将质变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026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坛经》

注释:①道:佛法。②顿法:指不需循序渐进、顿时开悟的教法。③离:离开、脱离。

译文:修行佛法能够经常从自性中观照,就能与十方诸佛一般。我的祖师传给我这种顿悟法门,普愿众生都能够见到自性,达到与佛性一体。若要在以后觅得法身,须离开诸法相而达到心性清净的状态。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六祖大师认为,修行者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有了这种心愿的修行者,才能经常于自性观。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学法作佛,莫向外求,而应皈依自性觉。所谓“自性观”,就是念心返照,也就是时时刻刻要知道自己的念心在想些什么,自己这念心安住在哪一个法界。如果这念心不著有、不著无,一念不生,那么就是诸佛菩萨的境界。

学道的人要常回光返照,问问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是做人事?是做鬼事?或是做畜生事?你做了什么事就是什么,你做佛事就是佛,做人事就是人。什么是佛事?即慈悲喜舍。对人人都慈悲,这是真慈悲,非假慈悲,不是慈悲里还掺杂贪心,企图抛砖引玉。学道要常回光返照,问问自己是存什么心?是魔王心还是佛心?是自私自利的心还是大公无私的心?你能大公无私,那就和诸佛同样。但要做佛事才可成佛,尽做些鬼事,怎能成佛呢?祖师菩提达摩就单单传这法门啊!普愿一切的人都见佛性,同成佛道。

禅宗重视精神的内求,而不主张外求。它认为人的自性之中自有正见。求得正见,并不需要通过很多繁琐复杂的仪式,真正起作用的是人心,只有返观内视,只有从心灵深处觉悟才是正途。这个觉悟靠的就是顿悟,顿悟类似于灵光一现、醍醐灌顶的那种感觉,本来不知道,不明白,突然一下子就开悟、明白了,不需要逻辑推理、探讨论证等循序渐进的方法,是一种奇特的思维方式,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即是觉悟佛性。

图解经典

皎然废诗

唐代诗僧皎然一生徘徊在禅与诗之间。他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诗人,而一直以明心悟道为目标。

以清净心自省

任何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避免。人们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因此,智者常以自省作为修身之法。在佛家看来,一个人只有心无旁骛,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旦心怀杂念,错误就开始产生了。

■ 古为今用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心安理得,只有做到了心安才免去了忏悔的烦恼。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在平常的时候,要常常观自在心,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心所念的是什么,当心念有恶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忏悔来使自己心安。忏悔的过程,就像是把心中的毒药一点一点稀释的过程,最后毒药都挥发掉了,换来了心灵的平衡。从自性中观照,就是不断释放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让心彻底解脱,享受安宁。

027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注释:①泡影:比喻世间法的虚假不实,犹如泡沬与影像。②观:观想、观念。

译文:世间的一切所作有为之法,寂灭不常住,如同梦境、幻缘,如浮泡、虚影,如同朝露般易消失,如同闪电般一闪而过,我们应该有这种观想。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切有为法”中的“有为”是由因缘(条件)构成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整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所有的由因缘(条件)而构成的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就如同梦幻泡影、朝露闪电般一闪而过,是不真实的。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条件构成的,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

■ 故事链接

古时候有个人乘船过河,在船边停留的时候不小心把佩剑掉到水里了。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了个记号,说:“我的佩剑是在这个地方掉下去的,等到了水浅的时候我在这个地方跳下水去捞它。”别人对他这种愚蠢的行为都嘲笑不已。船到了对岸,那个人就跳下水去捞他的佩剑,自然不能捞到。船是运动的,而佩剑掉到水里不会跟船一起运动,等到了别的地方再去捞怎么能捞得到呢?佛祖一时的言语是针对一时的世相来说的,而世相是变动不居的,死抱着佛祖的只言片语,怎么能够开悟呢?

■ 古为今用

在短暂的一秒之中,世界上已经发生了多少个变化?亚马孙流域的一只蝴蝶轻轻地拍动翅膀,会在美国引发几个龙卷风呢?世间的变化短暂而迅速,结果也变化万千,我们应该学会在变化中适应。人生如梦如幻,在这千变万化中,不因幻影而迷惑,不因消逝而劳苦,在适应变化的时候,心中应该保持一种不变的常态,以不变应万变。

028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

注释:①五蕴:指构成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有积聚、类别的含义。②苦厄(è):指苦患与灾厄。

译文:观音菩萨修行般若智慧,照见五蕴都是虚空,能度世间的一切苦患与灾厄。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几句话主要是讲修行者要明心。修行者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度自己;修行者还要认识众生,认识众生才能度众生。菩萨能认识自己,也能认识众生,所以能够成佛普度众生。自己要认识自己,自己即是众生。因为众生迷了佛,识得众生便识得佛,不是佛迷了众生,度了众生便无迷,不迷便见佛,佛是众生所成就,所以一定要认识众生。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观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未来的菩萨也一样照见五蕴皆空,过去的菩萨同样照见五蕴皆空,当下学佛之人更要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自己的色、受、想、行、识。如果五蕴皆空,就可以认识自己及众生,能度一切苦厄;如果被五蕴所覆,便不能认识自己及众生。那么,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呢?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要向内发现。众生自己即是五蕴,五蕴空,就能度一切困苦、厄难,众生如果被五蕴所遮蔽、覆盖,便不能认识自己。所以众生念佛,也就不识得念佛是谁,这是因为被五蕴蒙蔽,所以要修般若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能照见五蕴皆空。

图解经典

转妙法轮

世尊转法轮,遇昔日王师大臣所遣陈如等五人,知五人机缘已熟。

认识自己,了悟众生

认识事物是接受万物的基础,认识是一件长久的过程,并非朝夕即可完成。在佛家当中,认识自己是修行的首要。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有慢慢地了悟自己,识得本心,才能了悟众生,才能把自己看得渺小,成就佛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保持本性,无欲无求。

■ 古为今用

人生活在尘世间,就会受到五蕴的缠绕,置身于无边的苦海之中。什么是苦海呢?即欲望之苦、病痛之苦、七情六欲之苦、人生烦恼之苦。如何才能脱离这苦海呢?只有用般若智慧来照破我们对世间的一切执念,只有当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成空的时候,才能来度一切苦厄。那么如何才能照见般若智慧呢?这就需要清空自己,认识自己,这样才能觉悟、认识空体。知道空体之后,才能鉴照一切虚幻之相,体会到佛性之空。

029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注释:①色:色身、形体。②音:声音。③邪道:错误的法门。

译文:如果想看到佛的样子,或者想通过念佛来求佛,这些都是世间俗人在行错误的法门,是不能真正见到佛的。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是《金刚经》上的一首四句偈颂,目的在于破除众生在外相上的执著。“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说想要看看佛长得是什么样子,听听佛说话是什么声音。其实,“看佛样”和“听佛声”都是外面的相,都是虚妄的;执著于这些外相,心外求法,是不能真正见到佛的。学佛就是修心,只有放下妄想执著,向内心需求佛法,才能明心见性。

■ 故事链接

古时候有个人坐车往北走,但他跟别人说他要到楚国去,可是楚国在南方,别人就说,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反而向北走?这个人说没关系,他的马是千里马,跑得可快了。别人说马再快也不管用,向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这个人说没关系,我的路费非常充足。别人就说路费再多也不济事,这么走到不了楚国。这人还是说没关系,他的车夫是个好把式。这个人可谓是愚蠢到极点了,马再快、路费再多、车夫再好而方向不对只能使他离目的地越来越远。修行佛法也是这样,方法不对,离佛法就会越来越远。

■ 古为今用

做人应该率性而为,不要用任何功利色彩来矫饰自己的行为。虔诚,是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一旦被赋予了形式,虔诚就变得虚伪了。如果被形式和虚伪所惑,虚伪就容易变成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人,骗自己,骗别人,最终将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真实的人生,需要率性而为,需要抛开形式,而要做到如此,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放下妄想和执著。没有了妄想和执著,心中就会了无牵挂,能够看清自己的本性,真正做到对生命的虔诚。

030 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汝须念念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坛经》

注释:①念念:心念专注。②开:开启。③知见:知识、智慧。④世间:指世间法,凡夫众生一切生灭有漏之法。

译文:你的心念应该存正念,专注于开启佛法智慧,不要开启世俗之人的见识。开启佛法的智慧即是出世,开启世人的见识即是入世。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是六祖慧能点醒法达的偈语。“在念念中要存正念,存善心,不要有贪、嗔、嫉妒障碍、谄曲种种不直的心。这就是开佛的知见,不要开众生的知见。开佛的知见,就是出世法;开众生的知见,就是世间法。”

这几句话的目的是启发众生对于佛性的觉悟,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的智慧。要想明心见性,就必须“开佛知见”,这样才能摆脱生死轮回之苦,也就是所谓的出世;如果只是诵读经文,心念中却没有存着正念善意,那么也就只能是“开众生知见”,只能是入世,终究舍本逐末,永远无法证得佛果、获得解脱。

心中存有邪知邪见,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这就叫做众生知见,世人千万不能有这些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如果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我们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依此去修学。智慧在心中生起,行为表现必定是念念光明、光明磊落,行为上必然是止恶行善,这即是开自己的佛知见。

图解经典

鸡足入定

迦叶临终前嘱阿难往告阿阇世王自己即将涅槃。之后来到鸡足山,心中念道:我以神通使身体不坏。

让心口相一成为自觉

心口相一是修佛的自觉,佛家倡导本性,本性、本真即佛。世人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生活并非生存,无论做什么都有个目标。但如果心口不一,心中所想与实际行动相违逆,则注定一事无成。因此,心口相一是人向上的基础,也是成功的条件之一。

■ 古为今用

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拘泥于表面形式,而要懂得表面之下的精神实质。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只看到事情的表面,那么就只能找到一条通往罗马的大路,甚至还有可能无法到达;如果看到了表面之下的内在实质,那么任何一条大路都能够通往罗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都不能被其表面所迷惑,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既能够做到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

031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坛经》

注释:①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②融:圆融。③亡:消除。

译文:三身原来我的本体就具足,四智在自心中明白,身、智圆融无碍,来应物随缘;起念要修行,就以某种行为作为修行正道,这都是妄动;而守住什么东西,也以这样东西为珍贵,其实没有什么法是精华。这奥妙的宗旨,因为大师的开导而知晓,终于能不执染污名。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三身原来在我体中而非在外找的,心里明白后就生出四智。三身和四智是圆融无碍,故能观机逗教,因人说法,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若守住成见有所执着,这都不是真正的精华。这种奥妙无穷的道理都是从六祖大师那儿学后才明白的。自性始终不被世俗情感所缠。除非你没有染污了,才能返本还源,所以说终亡染污名。

■ 故事链接

凡人问上帝:“伟大的上帝啊,请问一亿年对您来说是多长呢?”上帝说:“不过一秒钟。”凡人又问:“那么一亿美元对您来说是多少钱?”上帝说:“不过一分钱。”凡人说:“仁慈的上帝呀,您能不能赐予我一亿美元?”上帝笑了:“小事一桩,请你等一秒钟!”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凡夫俗子的世界相对于神佛的世界是多么地渺小、虚幻。

■ 古为今用

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我们应该认清自我,不能沉迷其中,应该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之中抓住真实。在这虚幻的万物当中,最真实的就是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自性的心就能证得佛的智慧,就能够剥开重重迷雾,直达般若彼岸。

03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

注释:①色:众生真心的空相。②空:指五蕴色法的本性。

译文:色和空并无不同,空和色也并无不同。色法当下便是空,空包含着色。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色即是空,即色是空。你在色上若能明白空理,无所执著,不取不舍也不受,这就是空。我们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集聚而成的,这就是色。

因为五蕴各法现象之色,是众缘和合而生,缘生如幻,本无自性,当体即空,非灭后空。即此五蕴色法的空性不异于真心的空相,真心的空相不异于五蕴色法的空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五蕴色法的空性,不离真心的空相;真心的空相,亦不离五蕴色法的空性,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众生的真心,原本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形无相、空无一物的,但却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功能。以其不变而能随缘,故随十法界众生或染或净的因缘,而幻生十法界圣凡苦乐因果诸法差别现象之色法,这就是真空而妙有;以其虽然随缘而体不变,故十法界一切色法,无一不是相妄性真,这就是妙有而真空。由此可知,妙有与真空,原是众生真心一体两面,所以妙有之色与真心之空,一而二,二而一,同而非异;如波为水相,水为波性;所以水之与波,其相虽异,其性却是同而非异,唯一湿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图解经典

楞伽说经

《楞伽经》记载,佛曾住于南海楞伽山上,众菩萨聚于此地谈经论道。

本心纯正,不为物扰

色与空是一对相通的概念,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如同“慈心”与“不食所有众生肉及葱、韭、蒜等荤菜和所有酒”的关系一样,因为“食肉则无慈心”,故而有慈心必不食肉。由此看来,一个真正的觉悟者,如果自心纯正而清净无染,就必然不会为外物所扰,否则,他的内心就有所扰,也就算不上纯正。

■ 古为今用

色和空应对着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人生若是初相见,爱海泛舟何所惧?”人生经过一些起起伏伏之后,终于懂得,在最初之时应该放下所有的得失,这样才能无所畏惧。这就是,在人生之初的时候要做到,色不异空,色即是空。当生命走到尽头,人生的终点将与起点重合的时候,不要感叹,有多少梦可以重来,人生的终点最终都会成为起点,所有的妄想都将成空,所以这个时候要做到“空不异色,空即是色”。

033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般涅槃经》

注释:①苦海:在这指人的烦恼。②回头:觉悟、悔改。③屠刀:恶意、恶言。

译文:世俗间无尽的烦恼就像是无际的大海,如果能够觉悟向善,即能觉悟;停止所有的恶言、恶行,就能够得到正果。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常用语,不能按常规的想法去理解。“回头” 并非指的是真的回转头,而是比喻觉悟、悔改;“屠刀” 并非指的是真正的屠刀,而是比喻恶意、恶言、恶行以及一切妄想、妄念。众生沉沦烦恼中而难以逃离,只有悔悟向善,才能得救;只有放下所有恶的念头,才能得到种种福报,最终修成正果。

■ 故事链接

周处年轻的时候好勇斗狠,横行乡里。当时南山上的猛虎、河里面的蛟龙也经常出来伤人。当地人把周处和猛虎、蛟龙并称当地三害。有人劝说周处上山打虎,下河斩蛟。周处杀死老虎,又下河与蛟龙搏斗,行数十里,三日三夜。乡人以为周处与蛟龙同归于尽,相互庆祝,杀蛟而回的周处这才知道他自己被乡里当作祸患,从此改过自新,于是三害并除。周处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型。

■ 古为今用

佛说,生死之苦茫茫无边,众生都在这苦海中生死轮回,所以佛就要普度众生出于苦海。出于苦海,就要修一切善事,脱离魔障,修行高的人,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轮回中。对于我们普通的人就要做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佛就在身边,屠刀放下了,佛性就回归了,停止了一切罪恶,善果就如影随形了。

03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坛经》

注释:①菩提:指菩提树,意译智慧、知、觉,指能觉法性的智慧。②惹:沾染。

译文:菩提是觉悟,怎么会有树呢?心中怎么会有明镜台?本来什么都没有,哪里会沾染上尘埃呢?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菩提树是一种智慧的象征,相传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在一株菩提树下悟出了佛的道理。然而说人身是菩提树,就把玄妙的菩提智慧给僵化了。明镜台是放明镜的地方,心既然是明镜台,那明镜是什么呢?很显然是佛的觉悟或菩提智慧。

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能够觉醒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人身肉体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而人心的悲喜苦乐之感是在人出生之后,经过外在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意念和感受,这些都是虚妄且不长久的。所以说,人身、人心都是虚无而没有一物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既然心本来就是空的,那么也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最终都会从心而过,不留任何痕迹。

图解经典

成等正觉

据《普曜经》所言,菩萨坐于菩提树下,最终成就了正真觉,抛弃了生死、怒痴、恼断等一切观念。

物由心生

依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人的思维应当是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反映。禅宗却认为,人的观念完全由人的内心决定。人作为思维的主体,主宰着一切有和无,所以人的一切烦恼的产生,都来自于人的自身。世间的一切所有都是空无的,人们不应该执著于这些空无的有。

■ 古为今用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空灵无一物,尘埃又将落在何处呢?人生的境界应该追求一个空字,只有空了,才能来去自如。空有两大功效:空而灵,空而大。任何事物只有在空中才会显得灵动,因为空为灵动清除了一切障碍,让一切作为都轻松自在,充满灵性,不受任何情绪和虚妄的干扰。因为空,所以无所不容,然而即使包容了天下,仍然空空如一。世间的苦乐如行云流水,不留痕迹,也将所有的诱惑拒绝在心门之外。然而空的人生境界并不是空虚,而是将所有实的东西空化了,这才是真正的实在自由。

035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释:①地狱: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这里的众生备受各种酷刑折磨,是没有喜乐和福德的地方。②誓:发誓、誓言。

译文:我不到地狱去,谁能到地狱去,不度尽地狱众生,永远证不得佛果。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句话强烈地表现出佛教济世救人的崇高精神。地藏菩萨曾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重誓,他甘愿度尽一切恶道众生,然后才修成佛果。于是,他毅然地舍身为众,历经地狱的种种劫难,拯度那些哀苦无告的受难众生。他和众生有这一种永远同体的因缘,全然代表了无穷无际的佛心,也代表了无尽光明的佛法。

■ 故事链接

满清末年,朝政腐败,欧洲列强虎视眈眈,中国危在旦夕。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志士的帮助下开展了戊戌变法,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可是他们的举动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守旧势力于是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海外,谭嗣同却没有逃,他对梁启超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凛然有佛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

■ 古为今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让人看到了说话者的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让人庆幸世间还有这样的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人在。不过要救人,首先自己要足够强大,度人之前,首先要度己,连自己都没有度过去,拿什么来度人?在入地狱之前自己要足够的强大,这样愿望才不会落空,否则就是自不量力。愿望的宏大、奉献的无私,力量的强大,这样的理想才不是妄想,才能够实现。

036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杂阿含经》

注释:①生:存在。②灭:消失、寂灭。

译文:因为一种事物的存在才会有另外一种事物的存在;一种事物的消亡会导致另一种事物的消亡。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佛法讲究因缘,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灭亡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因而生或无因而灭的事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讲的是“缘起”的原因,因为“此有”、“此生”,所以彼才会有、彼才会生;也就是说,因为有生此事物的因,所以此事物才会产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讲的是“缘灭”的原因,因为“此无”、“此灭”,所以彼才会无、彼才会灭;也就是说,当此事物生的因不存在了,那么事物就将湮灭不存在了。

万事万物都是缘此故彼而生起的,因此没有无因产生的事物。也就是说,一切万法的产生,一定有前面的条件和原因,这叫因果系。一切法的存在,都只不过是原因条件的假合。存在的是结果,同时也是因;凡是可为因的,也必是从因所生。就好像种子种在土里,没有水的助缘就不能生长。有了水、土壤、日照等种种因缘条件才会发芽、开花、结果。如果幼苗刚长出来时就被吃掉了,或者在开花时被风雨吹落,这样就不能结果。一个种子从发芽到结果,中间要有很多助缘条件的帮助,同时因缘条件变化时,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图解经典

智辩结缘

智辩遍游名山大川,寻求佛法。一日与一老僧结缘。老僧告诫智辩,说其佛法还未精进,二十年后方可归开法席。

机会需要自己来把握

世间万物都是因缘相继而存在的,没有独立存在的因,也没有独立存在的果。我们要明白,现在自己所制造怎样的因,就会产生怎样的果。这些因果的轮转相继,离不开一个缘字。缘起缘灭,我们做事情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一个缘,一种机遇,所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

■ 古为今用

世间万物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灭亡,都有其存在的因果联系。在因与果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相生相克的联系,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生活在人世间就要顺应自然的因果关联。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在顺应自然因果关联的同时,还要分清主次,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因果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将力量放在攻克主要矛盾上,这样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但是并不是所有因果关联中的主次关系都能一眼看清,这需要有一颗无欲无绊的心,所以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应该让心静下来。

037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

注释:①相:实相,万事万物。②虚妄:虚假、妄想。

译文:世间所有的实相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如果能够在各种实相中看到真相,即是证得佛果。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说我们看到的一切相都是非实的、虚幻的,它生灭无常且又瞬息万变。“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说如果知道了所看到的一切相都不是实相,那么就需要从否定面去认清它的真相,并产生真知灼见,那么你就可以真正地超越了,最终修成正果。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实相是无相的,实相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幻相,如果要体会到真正的实相无相,就要从相上去破除它的实有感的执著。

■ 故事链接

灵训禅师问归宗禅师:“请问什么是佛?”归宗禅师很为难:“我不能说,因为就是说了你也不信。”灵训禅师说:“我是诚心诚意前来向您讨教,您说的话我怎么会不信?”归宗禅师点点头说:“好吧,你附耳过来。”灵训禅师照办,归宗禅师就用小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你就是佛!”灵训禅师一听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 古为今用

世间的万相在我们的眼中虽然都是实实在在的,但是这些万相又都是变化万千的,所以它们又都是虚幻不实的。那么如何避开虚相的干扰,让生活实在呢?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要放下对相的执念,不要以相看相。要做到这一点,距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物理学的成像试验中,因距离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虚像。在实际生活中,要善于把握距离的远近,有些时候近距离更容易发现美,而有些时候又因为距离产生美,所以掌握距离,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实在。

038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楞严经》

注释:①摄:摄取、摄持。②三无漏学:即戒、定、慧三学,修习这三者能得到无漏之果。

译文:所谓摄住自己的心,即是戒,因为戒产生定,最后因为定而得到般若智慧,这就是三种无漏的修学。

■ 深入浅出解经典

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把“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原则称为“三无漏学”,认为它是没有缺陷的、圆满的学佛方向和方法。所谓摄心为戒,就是要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这是每个学佛者必须尊持的戒律。有了戒律,就可以生出禅定,好像混水澄清而能生定,进而产生智慧,净极光通达。通达就是开悟有智慧,这叫做三无漏学,不再漏落于三界,不再著于空有二边的意思。净到极点,智慧光明便出现,通达宇宙。这时候,没有骄傲自大的心,没有嫉妒他人的心,也没有障碍他人的心。世间众生,皆有佛性,智慧时时显现。

戒、定、慧就是原则,就是我们学佛的方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就是我们学佛的宗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就会生出禅定,由禅定而产生智慧。学佛无不是通过戒、定、慧这个阶梯而成就,每一位学佛者都必须先通过“戒、定、慧”这个阶梯,只要按照这个原则来修行,都会有所成就,都会得到益处。

图解经典

初建戒坛

楼至菩萨对佛提议建立戒坛,以备为四众弟子结戒、受戒。如来采纳了这一意见,就同意创立三坛。

以戒正身

人生在世,难免犯错,对此,佛祖以建造戒坛来约束弟子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违常理、不越常规,也应当通过一些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当一个人真正正正地了解什么事不应该做的时候,他也就会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状态。

■ 古为今用

佛印曾经有诗云:“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妖魔不敢当。”当心中有所戒定的时候,任何的妖魔鬼怪都不能入侵。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心中都应有一把戒尺来规范我们的行为,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是人生的禅定。然而,人生又是自由的,如何遵守人生的准则,进入人生的禅定,需要我们的智慧,这个智慧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慧根,对世界有不同的理解,也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这个智慧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当找到自己的智慧之路时,我们就进入了慧定。

039 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

注释:①因:原因,指多种条件中具有决定的作用。②集:集合。

译文:有因有缘,就集合成了一个世间,有因有缘,都来这个世间集会;因空缘尽,世间就灭了,世间的因缘也灭了,因此,因缘无常,生灭亦无常。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句话主要讲述的是因缘的集和灭两方面意思。其中,“世间集”、“世间灭”说明了现象的状态,“集世间”、“灭世间”剖析了现象的原因。佛教认为,“缘起”展现为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从空间上看是一种有无状态,从时间上看是一种生灭过程。而事物的生起与还灭,都必须有相应的关系与条件,万事万物都处于因果关联的网络之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

■ 故事链接

三伏,小和尚:“地面没有草多难看啊!我们种点吧!”师父:“待到天凉,随时!”

中秋,小和尚:“不好,撒的草籽被风吹走了!”师父:“走者不实,实者不走,随性!”

种完,小和尚:“坏了,草籽被麻雀吃了!”师父:“莫急,种子多,吃不完,随遇!”

夜雨,小和尚:“糟糕,雨水把草籽冲走了!”师父:“冲到哪里哪里发芽,随缘!”

绿地,小和尚:“太好了,好看!”师父:“随喜!”

■ 古为今用

因,是时间的集合,是因缘产生的充分条件;缘,是空间的集合,是因缘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因缘条件成熟的时候,时间的集合和空间的集合就重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世间。而因缘离散,世间已不具备其存在的充分条件,时间集合和空间集合就会分散,这就是世间灭。所以,因起缘灭互为因果和条件,要使因在适当的时候碰到缘,这样才会成就因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这才是符合因缘规律的。

040 若能如实观察,了了证知,是名成菩提。

第一甚深微妙之法,乃至非一切智人则不能解者,此法从何处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实观察,了了证知,是名成菩提。

——《大日经》

注释:①行者:指一般的佛法修行者。②了(liǎo)了:清清楚楚。

译文:第一高深的微妙的佛法,竟至于不是智人就不能破解,这种佛法从哪里得来呢?就是修行之人自己的内心。如果能如实地观察,清楚地证知自己的内心,就叫做菩提觉。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菩提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即觉悟自性了然见自本性本来面目。每一个人的菩提自性,即佛性,也就是这个觉性、般若性、智慧性,称作菩提自性。自性本来清净没有污染,没有一点的委曲相,把嫉妒、障碍、贪嗔痴,都打扫干净,直心即是道场。

众生的直心是道场,把一切物欲、贪欲了了,就能成佛。把欲念断了,了无所求,到无所求处,什么也不求了。修行佛道,要消除一切杂念,没有痴迷、妄想、就能明心见性。

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你修什么法门都很快会成功的。你若尽有一些妄想、杂念、贪嗔痴,都在肚子里头装满了,那当然你修什么法门也不相应了。所以修行的人一定要先断欲去爱,先把这欲念断除了。世人如果能明白自性,依照着去修行,不要有妒忌心来障碍其他人的心,用菩提心把在世间的烦恼去除,就能成佛。

图解经典

国清三圣

唐朝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有三位德高望重的僧人——丰干、拾得和寒山。

清净修行,证得般若

成功是任何人都渴望实现的,但是,每个人对于成功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将成功归结于机缘巧合,有的人认为成功乃为天命。不过,更多的人把成功看做自身努力的结果。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付出劳动就想获得成功,是根本不现实的想法。这就像一个人欲求佛法,而不去清净修行,这是无法证得般若智慧的。

■ 古为今用

每个人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收获的自然也会不同。嫉妒他人是徒劳也是愚蠢的表现,想要得到更多,唯一的方法就是多付出。即使我们做的事情暂时没有回报,也不要心急。不是这个社会缺少回报,或许那些结果已经呈现在眼前,只是没有及时发现而已。如果羡慕别人的才华出众,相信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所有的才情;如果羡慕别人赚的钱比自己多,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比自己多。将这种羡慕化为努力的动力,而不要成为嫉妒的资本。

041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坛经》

注释:①下下人:地位低下的人。②上上智:真实智慧。③上上人:地位尊贵的人。④没(mò)意智:指智慧被掩盖、埋没。⑤无量无边罪:无边际的重罪业障。

译文:地位低下的人往往也会有过人的真实智慧,地位显赫的人也会有智慧被埋没的时候。如若轻视他人,则会导致无边际的重罪业障。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个人的智慧与他的社会地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地位低下的人,有时也会迸发出令人咋舌的智慧;地位尊贵的人,有时也会由于自作聪明而使智慧被埋没。同样,初学或愚痴的人,有时也会有过人的智慧;老练或聪明的人,有时也会将自己的智慧埋没。因此,切不可以社会地位的尊卑来判定一个人智慧的高低,更不要随便轻视任何人,否则,将会把自己陷入无边际的重罪业障之中。

■ 故事链接

弘忍是禅宗第五代传人,为了选拔第六代传人,他让自己的弟子门人各自作一个偈。大弟子神秀所作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被众人称颂。慧能当时只是个劈柴舂米的杂役,而且还不识字。他听到神秀的偈,不以为然,自己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大师看了慧能作的偈,知道慧能心性明达,慧根深种,就选他做了禅宗第六代传人。

■ 古为今用

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出身低的人没有知识,不懂礼仪,对他们很是瞧不起。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实际上出身低的人也有很多有智慧的人,最终成就很大的事业。而相反,出身高的人也有很多无才无德之辈,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最终一无所成。

042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心经》

注释:①空相:指因缘生的一切法,无有自性,此即是空的相状。②色:心法的对称,指物质而言。

译文:舍利弗,一切诸法都是空的相,没有生灭、没有垢净、没有增减,所以空没有色相,没有受想行识。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段话从事物的有无、性质及质量等三个方面来阐释空相的含义。空相不是空无,更不是有,而是空所显现出来的真实相。空相又可称为有相,有相是指有所显的实相。实相可以通过空来显现,或者依据有来显现。但是,实相的本身却是非空非有的。不生不灭,是从事物的有无来讲的,不生不灭相对生灭,生与灭是有为法的表现,在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即是说有为法是无常变化的。

由于诸行无常,所以生灭也无常;不垢不净与垢净相对,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把事物分成净和垢两类,但是客观世界中并无绝对的垢和净,所以垢即不垢,净即不净,垢净的实质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相对增减,人们通常以为增就是由少到多,减就是由多到少,但是增减本来就没有固定性,现在增了,下一秒也许就会减,所以增减的实质就是不增不减。

真空实相中的五蕴法,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不能用生灭垢净的心去追求。能够悟得真空实相的人,就能把因缘本身也视为空,自然也就没有挂碍的色法,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

图解经典

玄觉一宿

玄觉拜见慧能,在谈话之中,慧能认为他对“无生”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好。

虚无亦有大用

老子曾经说过:“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十分形象地阐释了“无”的巨大作用。在佛家看来,有与无只在人的一念之间产生。一个人如果执著于“有”,执著于世间万象,就容易作茧自缚、徒增烦恼;而将世间一切看做“空无”,则可以化解世间一切烦恼、忧愁,了无牵挂。

■ 古为今用

是过水为净呢?还是闭眼为净?过水之后仍然有不净的地方,只有在闭眼之后,一切才变得虚空,才能心生不垢。古人说:“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既是幻,法岂是真!”世间人总是执著于实的东西,迷惑于虚的东西,是因为没有看到诸法的本性之空,执著于诸法的实在,所以心中就会有固执和争执。不明白诸法空相的道理,就不能做到闭眼为净,执著于各种虚妄之相。对内,执著于自己的身体发肤;对外,执著于功名利禄。这样的内外执著就产生了业障,进入了苦海。

043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坛经》

注释:①有情:指众生,如有情的生物和无情的草木。②种:成佛之因。③果:果位。④无情:一般指无情识之物。⑤无性:没有自性、佛性。⑥无生:没有佛果。

译文:有情的众生本来就具有成佛的种子,在此种下佛的种子,因各自的果位而生出佛果。当一个人成就佛的果位时,就能超越于有情与无情,达到没有自性、无性之相,成就佛的法身,永远没有生与灭的变化。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凭借个人感情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造成相应的因果报应,就好像种子一样,深深地植根于凡尘俗世之中。这些因果报应主要分为两类,即善报和恶报,善者升天,恶者入地,但最终都没有离开世间的轮回。只有抛开个人的私情杂念,以众生之情为己情,才不会种下果报的种子,才可以得到最终的解脱,即无生无死、无入无出、无来无去。

■ 故事链接

弘忍大师来到慧能劳动的碓房,看见慧能正在舂米,就说:“追求佛法的人,为了求法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应该这样啊!”于是问:“米舂好了没有?”慧能说:“已经舂好了,不过还需要筛一下。”弘忍用拄杖敲击石碓三下就走了。慧能明白是让自己晚上三更去见他。当夜五祖弘忍在方丈室为慧能秘密讲解《金刚经》,又把顿教教义以及禅宗的衣钵传给了慧能,最后弘忍大师作了一个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即无种,无性亦无生”。

■ 古为今用

佛教是非常人性的,是以人为本的,甚至将有感情作为成佛的前提条件。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一副铁石心肠怎么能成佛呢?现实生活中的大德高僧都是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人,他们没有私心杂念,而是一心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