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养生

第一章 中医养生

1.和为贵
阴阳调和是健康之本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今译〕

有子说:“礼的实现,以遇事都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

说健康

“和”是孔子所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准则。“和”在古汉语中意思为“恰到好处”(《说文》)。从现代字面上讲,“和”即和谐、协调、调和。从哲学方法论上讲,即任何事物只有“致中和”才能良性发展。“中和”也是我国中医学的核心价值。

中医里的阴阳变化

我国中医学的整体理论基础是“阴阳”,按阴阳来描述、思考并解决人体生命中的所有问题,它贯串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等各个方面。阴阳调和,人就健康;阴阳失和,百病丛生;阴阳中和,延年益寿。如疾病治疗,阴阳得不到调和,也就无效;阴阳调和好了,疾病也就治愈了。《黄帝内经》中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健康就是阴阳调和。

阴阳是我国古代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哲学思想,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中医中的阴阳是指生命活动的属性,判断属阴属阳取决于所比较和参照的对象。如男属阳,女属阴。在同一个人身上,腹部属阴,背部属阳;体表为阳,内脏为阴。但各内脏的阴阳属性又有不同,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属阳。每一个脏器本身又可再分阴阳,肾有肾阴、肾阳;心有心阴、心阳。因此,中医认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也就是说,对每一个事物可以无限地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

人的一生离不开生老病死,生是阴阳两种能量在身体内聚合,获得暂时统一。老是阴阳在体内不断变化、衰减。病是阴阳在体内失调。死是阴阳统一体崩解。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两者处于“中和”的动态平衡状态。当这种“中和”(平衡)关系被打破,就会出现阳亢或者阴盛,导致不健康,就会引起疾病,“阴盛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盛表现为寒冷、衰退的种种症状,而阳亢会出现发热、亢进的种种症状。

阴阳又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体不可缺少阴,也不可缺少阳,又不能阳亢或者阴盛而失去中和。阳亢会导致阴的衰退(阴虚),阴盛会造成阳的衰退(阳虚)。阴虚表现为热症,阳虚表现为寒证。

正常的人体活动会伴有阴阳消长的变化。什么是“阴阳消长”呢?例如,人体活动时会消耗体能,那么活动就属阳,体能就属阴,人体活动时就会“阳长阴消”。一日三餐的饮食可以补充所消耗的体能,这就是阴长。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需要体内“气”的运化,这消耗的气就是阳。整个过程就称“阴长阳消”,这是正常的阴阳消长。阴阳的消与长如果超过一定限度,或者有外邪入侵等变化,就会导致阴阳的不平衡,引起阴阳失和而致病。

病理情况下,人体也有阴阳的互相转化。如外邪也可以分成阴邪和阳邪。例如,受了寒冷,寒邪入侵后,身体就会有怕冷、发热的症状。寒是阴,发热是阳。中医的药物治疗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促使人体内部阴阳的转化来调和阴阳,使其恢复阴阳的平衡。例如,治疗阳盛要用阴药(清凉的中药),治疗阴盛则用温热的药物。假如阴阳失和不能改变,治疗就是无效的。所以从中医治疗角度讲,阴阳辨证很重要,“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是利用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和阴阳,使人体恢复健康。

健康就是阴阳调和

阴阳中和不是指数量上一半对一半,更不是指两半阴阳各据一边。阴阳平衡是指阴阳中和、恰当、和谐,是一种动态平衡。根据不同情况随时进行调节,身体中也有自动调节机制。如果人体无法自我调节,就会显出病态,那就需要治疗了。

阴阳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促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和风俗习惯,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人的健康之道。《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可见,阴阳调和是健康之本。

人体的健康,“和为贵”是根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