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毋庸置疑是广泛而深刻的。本文意在梳理川端康成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轨迹及其规律,以探析川端康成及其文学在中国20世纪以来各个历史阶段中所具有的意义。

考察川端康成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中国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其时,以刘呐鸥、施蛰存为代表的中国新感觉派作家从川端康成作品中寻求借鉴因素。当时川端康成的意义就在于,他作为日本新感觉派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中国作家学习日本新感觉派和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思潮及其手法的标杆和摹本。中国新感觉派昙花一现之后,几十年来中国对川端康成的接受基本陷入沉寂,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呈现爆炸式的态势——包括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以及中国当代文坛的作家们纷纷对川端康成进行各取所需的学习和借鉴。寻根文学派从川端康成文学中吸取了“回到传统”,即探寻本民族之根的创作理念,于是寻根作家都从川端康成“成功地架设起中西方桥梁”的经验中获得文学创作的启示。先锋作家则是在川端康成对现实主义的背离中获得经验,从而找到载道教化之外的文学作用,进而引导他们的创作独塑起异乎传统的先锋性。从20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赛博空间(Cyberspace)冲击的多元化时代,川端康成的意义在于帮助忙碌、异化的人们找回迷失的自我,找到属于人类情感的表达与安放之所,于是,川端康成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给予新一代中国读者以美的情感体验,也给予新一代作家以碎片式的审美启示——作家们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各取所需,实现美的发现与传递。

本文主体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川端康成在中国传播事实的考察和梳理,包括前三章——第一章整理了川端康成在中国的翻译状况,第二章考察了川端康成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第三章梳理了川端康成在中国大众媒体中的传播状况。

第二部分是中国文坛对川端康成接受的考察与研究,包括后三章的内容。

第四章论述了中国20世纪文学流派对川端康成的接受和借鉴,其中包括新感觉派、寻根派和先锋派。文章通过对中国“新感觉派”对川端康成的借鉴要素分析,细致辨析了以刘呐鸥、施蛰存为代表的中国新感觉派理论与创作同以川端康成、横光利一为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之间的关系,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和川端康成个人创作这几个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从而厘清了各自的边界与构成,论述了川端康成对于中国“新感觉派”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韩少功、李杭育、阿城、莫言、贾平凹等作家自觉掀起了寻根文学运动,他们从川端康成的创作中获得了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的创作方法和理念,于是纷纷寻找自己笔下相对固定的空间作为他们表现的民族之“根”的承载,但因为种种无法超越的原因,这一创作流派很快归于沉寂。紧随寻根文学派之后,在中国文坛掀起浪潮的是先锋派文学。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余华、苏童、格非等都从川端康成的创作中获得过适合他们自己的先锋性创作启示,在对川端康成文学的接受与思考中,他们找到了在当时中国文坛的先锋要素。

第五章论述中国作家对川端康成的接受。在诺贝尔文学奖光环的映照下,在同居亚洲一衣带水的邻邦地域形成的相近且熟悉文化境遇中,在川端康成独具魅力的文学吸引下,大批中国作家纷纷从川端康成的创作中汲取可取之处,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使得中国当代文坛打破了很多中国文学传统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将这些作家接受的呈碎片化的川端康成元素加以整理即可发现,那就是一个完整的日本传统美学体系,它突破了文学载道教化的功能,冲破伦理道德的藩篱,以文学发现和传递美令读者收获美的体验——这,就是川端康成通过对当代作家的影响而给中国文坛带来的意义。

第六章为个案比较研究。本章选取作为中国当代兼有作家、学者、文学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等多重身份的北大教授曹文轩与川端康成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索具有文学理论功底的不同民族作家及他们的民族文化和个人身份认同在各自创作中所具有的意义,同时也探究曹文轩对川端康成接受与排斥的元素分配,以此思考中国当下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本文还选取了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主题——婚姻问题进行研究,将川端康成和中国作家苏童的文学创作做了跨文化的考察——他们的作品都阐释了婚约中“意气的构造”规律,并互为参照,以婚约中的女性为观测视点,探讨日本学者九鬼周造提出的“意气的构造”理论的普适性以及源自中国和日本传统中的各种分歧,从而揭示川端康成作品中蕴含的来自日本民族的美学规律在中国文学中的接受过程与排斥状况。

川端康成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是中日传统文化与审美理想在现代语境中的对话,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中国现当代文化和文学的演变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川端康成 中国 传播 接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