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从武昌到北平

曾宪九之父曾兰友

曾宪九之母江国祥

童年时期的曾宪九

童年时期的曾宪九与家人在一起。前排左起:曾宪九、弟弟曾宪七、三姐曾宪华;后排左起:二姐曾宪文、父亲曾兰友。

童年时期的曾宪九与家人在一起。

左起:大哥曾宪五、二哥曾宪三、父亲、母亲、曾宪九、二姐曾宪文。

曾宪九与父亲和哥哥

曾宪九大姐曾宪章

曾宪九大哥曾宪五与夫人罗婉容、女儿曾庆霄

曾宪九在燕京大学读书时

燕京大学排球队。

前排左起:刘绍武、毕华庆、薛庆煜、高景星;

后排左起:马永江、曾宪九、周炳林、方永禄。

燕京大学篮球队。

前排左起:曾宪九、薛庆煜、方永禄、毕华庆;

后排左起:刘绍武、高玉、冯传汉、马永江。

曾宪九在燕京大学读书时与学友一起在“学生进城班车”前合影。

后排左四为曾宪九;前排左六为方永禄、左八为马永江;前排右一为张乃初。

1935年,燕京医预科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20位学友合影(1935年摄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左起:王雨松、王耀滢、于益凯、文明吉、李慧芳、冯传汉、胡懋华、曾宪九、田友道、刘绍武、方永禄、薛庆煜、邓庆曾、沈天爵、马永江、张晓楼、苏瑛、张乃初、史起峰、高景星。

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景

1935年,曾宪九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时与同学们合影。

左起:马永江、曾宪九、邓庆曾、冯传汉。

1936年,曾宪九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解剖课上。

曾宪九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时留影

1936年,曾宪九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时与同学合影。

后排:左一冯传汉、左二曾宪九;前排右一:马永江。

1937年,曾宪九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做见习医师时与同学合影。

前排左起:薛庆煜(二)、范国声(三)、张乃初(四);二排左四:周华康;

三排左起:曾宪九(二)、苏瑛(三);后排左二:冯传汉。

1937年,为参加抗战,北京协和医学院组织了军士医官训练班,全校同学都参加了训练。

前排左起:吴阶平(二)、方永禄(五)、王光超(七);

后排左起:薛庆煜(一)、石起年(二)、曾宪九(五)、田友道(六)、冯传汉(七)。

1940年6月,曾宪九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

曾宪九获得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颁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证书(签发日1940年6月14日),获医学博士学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时的曾宪九(左四)与同学合影留念。

1978年,洛氏基金会人口部主任西格尔与部分协和毕业生合影。

前排左起:吴英恺、谢少文、诸福棠、卢观全、黄家驷、西格尔、张锡钧、张孝骞、李洪迥、吴瑞萍、王耀云、邓家栋;

后排右六:曾宪九。

一 少年立志

20世纪初的武昌处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武汉三镇教派云集,教堂林立,欧风美雨来袭,西学东渐盛行,尤以兴办学校及医院为传播通道。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以1911年10月10日发生的武昌起义为开端,武昌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发源地。

史载,武汉是中国内陆省份中基督教新教传入最早的地点,与许多近代文明成果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于1835年率先传入中国,成为武汉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基督教派。此间圣公会在武汉兴建了圣保罗座堂、圣约翰堂、圣诞堂、圣米迦勒堂、圣安得烈堂、仁主堂、圣三一堂及圣救世主堂等众多著名教堂,兴办的学校和医院有武昌文华书院(武昌文华大学、文华中学的前身)、彭刘杨路的同仁医院等。建于1910年的基督教圣公会武昌圣三一堂是武汉老教堂中容量最大的一个,可同时容纳几千人做礼拜。这一中西合璧、青砖花雕的八角亭式建筑,见证了武昌的风雨百年,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建筑艺术价值,也是武昌迄今保留下来的三个中西合璧式教堂之一。圣三一堂是曾宪九出生和接受洗礼的地方。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也是在圣公会举办的三一小学及武昌文华中学度过的。

1914年9月2日,曾宪九出生在武昌一个很有名望的牧师家庭。父亲曾兰友先生是武昌圣三一堂的首任堂牧、三一小学的校长、武昌文华大学的校董。母亲江国祥出生于湖北一个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才华不凡,精明能干,在家主持家务。曾兰友一家在武昌生活期间,长期居住在其主持礼拜和传教的圣三一堂院内。夫妇二人共育有8个子女,也全部出生在这个院子里。曾宪九在家排行老七,上面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曾兰友又名曾自舫,接受过高等教育,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同时深受西学东渐思想影响,选择牧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他“坚信通过社会渐进的教化和传布福音可以在人间建立公正慈善的社会而实现‘上帝之国’”,主张“以学辅教”,以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文化。他以平等、博爱、慈善、勤奋及开放的精神教育广大学生和自己的子女。

中国人历来对儿孙取名非常重视和讲究,曾家也不例外。曾兰友为五个儿子分别取名曾宪五、曾宪三、曾宪一、曾宪九、曾宪七,为三个女儿分别起名曾宪章、曾宪文、曾宪华。曾宪五、曾宪三名字中的“五”和“三”取自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三民主义”,足见曾父对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和追求。老三曾宪一生于1911年,当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帝制,开启了民国元年,其名字中的“一”寓意“一统中国”。曾宪九的“九”字,则取自《礼记》。“锡”在古代通“赐”字,“九锡”是指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有最高礼遇的寓意,表达着父亲对这个儿子的疼爱和厚望。“宪章、宪文、宪华”一方面是曾父对所钟爱的文华教育的纪念,更表达出对中华典章文明源远流长的自豪。

曾宪九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被家人亲切地称为“大头”。1922年9月,年满8岁的曾宪九被父亲送进武昌三一小学读书。一入小学,他立刻显露出读书的天分,门门功课名列前茅。1926年9月,他升入武昌地区最负盛名的武昌文华中学读书;曾家所有孩子都在此校读过书。由于成绩优异,曾宪九曾跳级到大他三岁的三哥曾宪一班里,和哥哥成了同班同学。曾兰友对孩子们悉心栽培,使曾家子弟个个都接受了新式教育,在非常开明而又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共同的家庭教育、一致的求学路径,不仅积淀了曾家子弟们丰厚的学养,更培养了其高贵、聪慧、善良、悲悯、独立和正义的人格与情怀。多年以后,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曾家子弟就读的文华中学与众有何不同?19世纪下半叶,基督教主教们认识到,如果要培养基督徒的领袖,必须要有好的学院和大学。1871年10月2日,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创办了中国江南地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武昌文氏学堂,1891年改名为武昌文华书院,这所书院即武昌文华中学、文华大学的前身,后来文华大学与几所大学联合成立华中大学。文华学校是我国开办最早并与国际接轨的新式学校之一,也是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鲜活例证。早期的校长均由哈佛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硕士或博士担任,他们将美国知名大学的办学传统嫁接到文华,目标是把文华办成长江中游的圣约翰大学。

文华中学对教学要求极其严格,非常重视英文教学,英文课全部由美国、加拿大等的外籍教师担任,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从高一起均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学校同时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多方面才能,在内地学校中最早开办现代音乐及美术教学课程,还组建了铜管乐队、口琴队、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剧社及校刊等社团。先进的办学理念保证了文华中学全国遥遥领先的教学质量和实力。据该校校史馆记载:抗战期间的1939年、1940年,全国举办了两次统一高考,文华中学分别列第三名和第一名。1930年到1937年,湖北省每年举行春秋两季的全省高中毕业会考,8年间共举办16次,其中9次的全省冠军为文华中学所荣膺。文华中学成为培养各方面杰出人才的摇篮。

一位老文华人评价说:“文华的学生在校时会玩、会运动、会读书,毕业后会发现、会发明、会创造。”曾宪九是文华中学的杰出代表和“优秀作品”,是母校永远的骄傲。他不仅学业出色,而且在中学期间培养了广泛的兴趣,是学校铜管乐队队员,更是1932年武汉地区高中毕业会考的状元。夏之秋先生是曾宪九在武昌文华中学的同学,后来成为中国著名作曲家。其夫人陈先炳女士2008年介绍说,“听夏之秋讲,当时他们与曾宪九一同学习,大家一起上课,一起玩耍;可一到考试,曾宪九总考第一,同学们都很钦佩他。”

1932年,面临高中毕业的去向选择,曾宪九早有自己的打算。武汉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运动对少年曾宪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怀有强烈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当时摆在面前的道路有三条:一、直接参加革命;二、实业兴邦;三、科学救国。曾宪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三条,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忧民的思想,践行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为国分忧的抱负。在毕业班的同学话别会上,曾宪九讲出了自己的心声:“我的目标是做一名医生,这既适合我自己的个性,又能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影响曾宪九做出这一抉择的是他的大哥曾宪五和大姐曾宪章。

曾宪五又名曾定夫,生于1898年,中学就读于武汉文华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医预科毕业后,赴美、英等国留学,主修内科临床。回国后先后担任武汉同仁医院院长和重庆宽仁医院院长,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著名的内科医生。抗战期间曾为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中苏双重谍报员高清、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等多人看过病。在为驻重庆担负国共谈判重要使命的周恩来及其老父亲看病过程中,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非常不幸的是,1944年为抢救一名麻疹患儿,曾宪五不幸感染脑膜炎,因抢救无效,在重庆去世,年仅46岁。

大姐曾宪章,192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这所1920年开办的中国第一个高等护士学校,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经考试择优录取。由于当时社会上对护理工作的轻视,来校投考的高中生寥寥无几,第一班只招了数名。学习过程中多数中途退学、转学,到1924年第一届学生毕业时,全班只剩一人。而这首届唯一一位毕业生就是曾宪九的大姐曾宪章。

1932年2月至6月,曾宪九从武昌文华中学升至文华大学,即武昌私立华中大学就读半年,备考当时国内医学教学水平最高、只有最优秀的中学生才有可能考上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是青年曾宪九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长久思考后所作出的抉择,也是他一生中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同年9月,曾宪九凭着优异的成绩,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设在燕京大学的医预系,从此远离家乡,在燕京和协和开启了他的医学梦。

(备注:北京协和医学院曾于1929年更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为行文统一起见,避免跳跃性,本书统一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