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灵山上 白象檀泉月亮井
说起贵阳人吃井水的生活记忆,黔灵山总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了黔灵山公园正大门,往左边前行不多久,就是白象泉。
因近几年曾经大修,如今的白象泉整体比较崭新大气,上下两层都是白色石头垒成,四处围栏有象头雕刻,上层就是公园左边主要道路向水塘延伸出的露台,下一层才是泉眼和水井所在。泉眼处已经被玻璃覆盖隔离,隔离栏底端留有孔供泉水外流,流出的水十分清澈,伸手一试,相当冰凉。
早上8点多,白象泉就展现十足人气,有人在此清洗水果,晨练过后的几位中年人用清水洗脸,还有老年人在这里洗衣服。
从白象泉处深入公园内部,沿着麒麟洞下方的一条行人不多的小道往深处走,到尽头可见一块“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檀泉”的石碑,经几步垫步石,就到了檀泉泉眼处:一个小亭子,石壁上刻有“檀泉”二字,泉眼被亭子一分为二,各处左右两边,右边泉眼有水泵设置。
在泉边,有公园管理处放置的提示牌:此泉(井)水经检测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不适于饮用,请勿在此取水。
“不适于饮用”的檀泉,曾经被黔灵山弘福寺创始人赤松和尚咏诗赞:“那是檀山幽涧水,和烟和月到前溪。”可见曾经檀泉水之清澈,意境之深远。
相比檀泉和白象泉,黔灵山公园内的古井(泉),月亮井的现状最为糟糕。
弘福寺往黔灵湖方向走不远,一条人迹罕至荒草丛生的小道尽头就是月亮井。尽管不远处就有市民或打羽毛球或逗猴,月亮井却像是处在“另一个世界”,十分落寞。脏兮兮的小路,已经废弃的亭子和喷泉,荒凉杂乱。而曾经的井口被一小屋彻底隔离,只留一扇小门,从开门处往里看,光线很暗,借着门外的光可见水面漂浮着塑料瓶子。
在月亮井旁边,也有“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在井上小屋屋顶有一石碑,刻着“赤松造井”四个大字,另有小字介绍月亮井来历,模糊字迹大约记载着赤松于大清康熙十一年黔灵山开山立寺后,“开凿月亮井”对弘福寺香火延绵有巨大作用。
月亮井离弘福寺仅百步,相传过去专供小和尚饮用,有“小和尚泉”之称。曾经的贵阳人到此取水,不光为饮用,信客们还相信此井水有神奇功效。
如今的月亮井,水质差,让人十分痛心。
黔灵山公园内还有一些泉眼水质也远不如从前,在靠黔灵湖一边,有一泉眼,泉口造型如青蛙,公园清洁人员称其为”克蚂泉“(贵阳话,意同青蛙、蟾蜍),泉水依然清澈,但井口已经被污染。
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的人们,或许难以想象靠井水过活的日子。
黔灵山上水井的现状,某一方面也是人心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