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一般把秦统一之前的诗歌称作先秦诗歌。先秦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和部分原始社会歌谣。先秦诗歌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其中《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楚辞》是我国浪漫文学的源头。先秦诗歌以内容丰富、韵律完备、构思精巧而广为流传。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前期、西周后期(夷王至平王)、东周初至春秋中叶这三个历史阶段期间的305篇作品。《诗经》按乐曲的不同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法是赋、比、兴。这三种手法也是历代文学家常用的基本手法。《诗经》多重章叠句的章法,以四言为主的句式,朴素的语言和和谐的韵律等,对今后的楚辞、汉赋及历代诗歌,都有较为深刻的影响。
风
风,是指周代各国的地方乐调,共有一百六十篇。诗歌的内容很丰富,有反抗剥削压迫的诗,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有关于恋爱、婚姻的诗,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卫风·氓》等。有关于劳作的诗,也有反映贵族生活的诗,如《卫风·硕人》等。
1、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2,君子好逑3。
参差荇菜4,左右流之5。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6。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
悠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8。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题释】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其首篇的位置使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我们可以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这首诗。从诗义方面来看,它所描述的男女爱情是被划入民俗来研究的;在音乐方面,这首诗是合乐。
“雎鸠”,本是凶猛之鸟,但在这首诗中,雎鸠则象征了男子求爱。后来,人们将“关关雎鸠”理解为雌雄和鸣,比喻夫妻和谐。人们也都倾向于这样的理解。
【注释】
1关关雎鸠:关关,拟声词,指相对两鸟相对耳鸣。雎鸠,鱼鹰。先秦古人以雎鸠之雌雄和鸣,来比喻夫妻和谐相处之道。这句诗用了比兴的手法。
2窈窕:形容女子娴静美好的样子。
3好逑:理想的配偶。
4荇菜:一种浅水性植物。
5流:顺水势采摘。
6寤寐:醒和睡,在这里指日夜。
7思服:思念、牵挂。
8芼:采摘。
【简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引起了一个英俊男子的深深爱慕。作者用比兴的手法,将这幅美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
首章由物到人,男主人公看到雎鸠鸟双双和鸣,便想到人间的爱情,于是引发了他对女子的恋爱情思。诗人用“鸠”、“洲”、“逑”押韵;用叠音词“关关”,双声叠韵词“雎鸠”、“窈窕”、“之洲”。所以,人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美的感受。
第二、四、五章,诗人用采摘荇菜的形象描写起兴,暗喻男主人公对“淑女”的努力追求。通过写采摘荇菜的难易情况,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和恋爱的过程。
第三章,诗人用赋的手法,真切地描绘了男主人翁思念淑女,但是却追求不上的痛苦。
经过努力,男主人公终于赢得淑女的芳心。他得以和她亲近,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到第五章,男主人翁的追求已进入得心应手,让人产生无尽的追恋以及精神上的归依感。
【译文】
关关歌唱着的鱼鹰,栖居在河中的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女子,向来都是男子追求的理想对象。姑娘采摘长短不齐的荇菜,更使得男子对其充满向往。不管是做梦还是醒来,男子都想她。想追求,但是却得不到,于是便更加思念和牵挂。思念之情如此强烈,以至于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都要去摘采。在姑娘采摘的时候,男子便用弹琴鼓瑟、敲钟击鼓的方式去亲近和取悦她。
2、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1,俟2我於城隅。爱3而不见4,搔首踟蹰5。
静女其娈6,贻7我彤管8。彤管有炜9,说怿10女11美。
自牧12归荑13,洵美14且异。匪15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题释】
这首诗歌是邶国的民歌。邶,在现在的河南汤阴境内。
【注释】
1静女:安静、文雅的姑娘。其,形容词词头,“静女其娈”中的“其”和这里的“其”是同样的用法。姝,美丽。
2俟:等候。
3爱:通“薆”,隐藏。
4见:通“现”,出现。
5踟蹰(chíchú):心里迟疑,在想要不要离开。
6娈:美好。
7贻:赠送。
8彤管:红色的管形乐器。
9炜:鲜艳有光的样子。
10说怿:喜欢,喜爱。
11女,同“汝”,你,在这里是指“彤管”。
12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13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14洵:的确,确实。
15匪:通“非”,不是。
【简析】
“青年之急——青年之恋——青年之诚”,这首诗歌是按照这样的情感线索来写的。
诗歌先是写少女故意躲在城墙的角落,等待他的男子着急得坐立不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两句真实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男女青年刚刚幽会时的情趣。
然后,诗歌写到约会时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为此感到异常欣喜,于是羞涩地用双关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少女的爱意,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细腻却又有无限情意在其中的画面。
这首诗歌简单却生动有趣。读完这首诗歌,读者会被年轻人相互爱慕的情愫所感染,不免会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而且还会为诗歌中的年轻人送上自己的祝福。
【译文】
娴静的少女真美丽,约我到城墙来约会,可是我到了之后,却发现她不在,她是故意藏了起来,这叫我在城墙边上挠头徘徊。娴静的少女真美丽,她送我一只彤管,这只彤管发着红色的光亮,真是叫人喜欢。姑娘送给我牧场的荑草,荑草既美丽又奇特。其实并不是荑草美丽,而是美丽的少女送给我,才显得那么美丽。
3、卫风·氓
氓之蚩蚩1,抱布贸丝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4。
乘彼桅垣,以望复关5。不见复关,泣涕涟涟6。既见复关,载笑载言7。尔卜尔筮,体无咎言8。以尔车来,以我贿迁9。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1。
桑之落也,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3。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14。兄弟不知,咥其笑矣15。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6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1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18。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9。
【题释】
这首诗歌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民歌。卫,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注释】
1氓:指弃妇的丈夫。蚩蚩:忠厚老实的样子。
2抱,拿着。布,货币。贸,交换,购买。
3子: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涉:渡水。淇:淇水,卫国的河流。顿丘:卫国的邑名,在淇水边。
4将:愿、请。无怒,别生气。秋以为期:以秋天为期。期,约定的婚期。
5乘:登上。彼,那。垝垣:倒塌了的矮墙。复关:男子居住的地方。
6泣涕:哭泣。涟涟:眼泪不断。
7载:则。
8尔:你。卜:用龟甲卜吉凶。筮:用蓍草占吉凶。体:卜卦之体。咎言:凶,不吉之话。
9车:娶亲的车。贿:财物,这里是指嫁妆。迁:拉往男家。
10耽,沉溺。
11说:通“脱”,摆脱。
12三岁:泛指多年,不是实数。食贫:过贫困的生活。
13罔极:反复无常,没有准则。罔:没有。极:准则。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14言:句首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遂,久。
15咥:讥笑。
16静言思之:静而思之。言:语气助词。躬自悼:独自悲伤。躬:自己。悼:悲伤。
17及尔偕(xié)老:和你一起生活到老。
18宴宴:欢乐的样子。
19反是不思:既然他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我也就不要总是想这件事情了。是:代指“信誓旦旦”。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已:终止,罢了。焉哉:语气词。
【简析】
这首诗歌是首弃妇的怨诗词。诗歌以这个女子的口吻叙述了恋爱、结婚、受虐直到被抛弃的全过程。诗歌中女子的感情很悲愤,态度也很决绝,我们可以在这首诗歌中窥见当时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给女子所带来的压迫和损害。尽管这首诗歌主要侧重于叙事,但是感情色彩很浓重。尤其是前后色彩分明的对比,更是将女子的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
【译文】
忠厚老实的农家男子笑嘻嘻地抱着布币来找我换丝。其实我知道你不是来换丝的,而是想找我商量结婚的事情。我也将你送到淇水边,直到顿丘才肯和你告辞。不是我想拖延结婚的日子吗,只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这样是不合礼仪的。请你不要和我生气,我们就将秋天作为结婚的日期。
我也曾登上那颓断的墙,远远地望着,希望你可以出现。即便是我望穿秋水,也不见你的身影,这叫我心中很着急,甚至留下了眼泪。但是看见你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喜洋洋。你快回去占个卦,封卦吉祥心欢畅。那时候,你就拉着你的车子来搬嫁妆。
桑树叶子还没有落的时候又繁又密,挂满了枝头很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的姑娘们,别对男人太痴情。男人可以迷恋你,但是也会很轻易地就放弃你。但是女人一旦喜欢上某个男人,想要放弃就很困难。
桑树叶子落下来,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嫁到你家来,一直都在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水淋淋。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做丈夫太无情。做人的标准你全忘却了,而且还三心二意,前后不一。
结婚多年来我一直恪守妇道,家里的事情也都是我自己在做。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你却逐渐对我施暴。兄弟都不知道我的处境,我回家之后对我全是讥笑。我只有自己安静地思考,独自掉泪。
想起当年我们白头偕老的誓言,现在还没老,却已经心生怨言。淇水虽宽,但是有堤岸,沼泽虽阔,但有边涯。回想起还没有结婚之前,我们可以在一起欢笑。当年的海誓山盟还在耳边回想,可谁想到现在的我们已经成了仇人。既然你违背了当初的誓言,那我也就不要总是想这件事情了。
4、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3!
彼采艾兮4,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题释】
这是《诗经·国风·王风》中的一首。王,周朝的京都洛邑,现在的河南洛阳。
【注释】
1彼:那,代词。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布。兮:啊,呀,语气词。
2萧: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叶可入药,古时用于祭祀。
3三秋:这里的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意思是三季,也就是九个月。
4艾:也是指艾蒿。
【简析】
这首诗歌表现了小伙子急切的相思之情。朝夕厮守,耳鬓相磨是热恋中的年轻人的希望,所以对他们来说,分离也就成了最大的痛苦。就算是很短暂的分离,在他们看来,也很漫长。这首诗歌细致地描述了恋人之间最普通却又难以忍耐的感情,用一样的话反覆吟诵的方式体现了年轻人的思念。我们看完整首诗,似乎也可以体会到主人翁深深的思念。
整首诗没有直白地表达爱的字眼,只是简单地表达思念之情,可是却能打动读者的心,尤其是“一日三秋”更成为大家描述相思之情经常用的成语,也正是这个成语,使得这首诗一直到现在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就感觉像是过了三个月。那个采蒿的姑娘啊,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已经过了三个秋季那。那个采艾的姑娘啊,我一天没有见到她,时间就好像三年那么长。
5、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1?
青青子佩2,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3,在城阙兮4。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题释】
《国风·郑风·子衿》是《诗经·国风·郑风》中的一首诗。子:男子的美称,这里是指“你”。衿:衣领。
【注释】
1嗣(yí):寄,传达。音:音讯。
2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3挑(táo)兮达(tà)兮:来回走动的样子。
4城阙:城正面甲夹门两边的观楼。
【简析】
这首诗歌所描写的是一位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的感情。这首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特别是诗里面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更成为千古名句。
全诗共分三章,通篇采用的是倒叙手法。第一、二章以“我”的口吻直接表达思念之情。“子衿”、“子佩”,这里采用的是借代的手法,代指女子的恋人。这是因为对方的衣饰给女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至今都念念不忘,由此可见女子的相思之情有多么得浓重。因为受阻,自己不能前去赴约,只好苦苦地等待恋人来找自己,可是也未能见到他的身影,于是浓浓的爱意便转化为惆怅。第三章写女子在城楼上等候恋人,可是恋人一直没来,她不由得心烦意乱,来回徘徊,其实他们只是一天没有见面而已,可却好像三个月那么漫长。
【译文】
你的衣领是青青的,我的心境是悠悠的。即使我不去找你,你也不应该就此不和我联系啊?你的佩带是青青的,我的思念之情是悠悠的。我遇到阻碍不能去找你,那你为什么不主动来找我?于是,我便经常在这高高的城楼上来来回回地徘徊,期待你可以出现。虽然一天没有见你,可我却觉得已有三个月长了。
6、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4,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9,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
【题释】
这首诗歌选自《诗经·国风·秦风》。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注释】
1苍苍:鲜明的样子。
2伊人:那个人,指文中主人翁思慕的对象。
3溯洄:逆着水流往上走。
4溯游:顺流而下。
5晞:干。
6湄:水草相接的地方,指岸边。
7跻:道路陡起。在这里指登。
8坻:露出水面的沙洲。
9采采:茂盛的样子。
10涘:水边。
11右:不直。
12沚:水中的小块沙洲。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描述了一个正陷入恋爱中的人的心理感受,在读者看来曲折而感人。诗歌每章前两句都是以凄凉的景致起兴,这就使得全诗的基调定为“凄清”。每章的最后六句写了寻找伊人而不见的迷惘。
《诗经》中常用到的手法是简单地对文字改动,重章叠唱。全诗通过反复的描写,表现出思慕的人的朦胧美,我们没有看见她,但是她的形象缺非常鲜明,而且主人翁对思慕的人的苦苦追寻也呈现在读者面前。
【译文】
河边的芦苇长得茂盛,秋深的露水也已经结成了霜。可是我的意中人在哪里啊?她就在河水的那一方。我逆着流水去找她,可是没想到道路险阻而且很长。我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她就站在水中央。
河边的芦苇密又繁,清晨的露水还没干。可我的意中人在哪里啊?她在河岸的那一边。我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而且攀登很难。我顺着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高地上。
河边的芦苇密又稠,早晨的露水还没全收。我的意中人在哪里?她就在水边的那一头。我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我顺着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沙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