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中国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几乎就伴随着诗性,翻开《诗经》,有对爱情的大胆追求,表白,还有那个久远的年代社会生活的鲜活画卷。从《诗经》开始,中国诗歌的发展就有着非常扎实厚重的生活支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用浪漫忧伤的词句传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痛苦,一个对国家有着深深眷念的诗人在面对国家危亡时,不能有所作为,是这么的无奈和痛苦,于是就把这种真挚的情感在诗中咏叹得淋漓尽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选择“香草美人”以自洁,而不愿同流合污,最后委身汨罗。在自沉江底的那一刻他也把自己打造成民族文化的魂灵身处,成为后世文人骚客颂扬学习的偶像。

两汉时期吹动了中国诗歌的魅力转向,这一时期集大成者是《乐府诗集》。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东汉后期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让社会经历了又一次动荡和融合,诗歌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风格:建安风骨的慷慨激昂、深沉悲壮掀起了那个时代的诗歌高潮。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回归宁静,向往田园生活的诗歌流派,而开创此体系的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唐代,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强盛的时代,诗歌在这片沃土上汲取营养,蓬勃发展。可以说,诗歌在唐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留下了不朽的是诗篇。与此同时还涌现出很多诗情万丈、才华横溢的的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由于唐诗让诗歌创作达到极盛,所以宋代诗歌另辟蹊径,也流传下了很多经典,但终究无法比肩唐诗,只能望洋兴叹。但宋词也得到了极致的发展和繁荣。

诗歌之泉流至元明清的时候慢慢变得缓慢滞涩,但是它们对于当时社会的阐述仍让它们不容忽视。但始终觉得格局和意旨总是少了点高度和精巧。

当我们在读这些优美、凄美的诗词时,其实我们是在读一个人,在读一个时代。诗词娓娓道来那个久远的时代。我们沉浸在这片诗意的海洋里,尽情畅游。我们为诗歌而感动,为那些作者感动。

现在我们选编这本图书就是想在和大家一起分享经典,感悟诗性,净化,能够给我们现今的生活和人生一些启发和思考。让我们能感悟生活的诗意,在这喧哗的闹市中静静地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之旅。

由于编撰人员学识和能力所限,书中所述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对诗词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