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文化心理探微》是我读到的青年教授廖悰的第二部学术 专著。

去年夏初,在一个不算偶然的场合,廖悰送了我他在2016年10月出版的专著《果报观影响下的明清小说》。我很欣喜。因为我对中国古代小说没有什么研究,而曾经的教学涉及也不多,所以只是怀着欣喜快速地读了一遍。可是,就是这一读,却让我更为欣喜,欣喜于廖悰虽然很年轻,却结出了如此成熟的硕果;就是这一读,也令我非常惊讶,惊讶于廖悰虽然很年轻,而研究能力却是如此之强,学问功夫却是如此之深。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多月以后和廖悰又见面的时候,他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打印稿要我为他的新著作序。这一下,我就不止是惊讶了,简直就是震惊!—— 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是一部专著!可是,我一看“李白文化心理探微”这书名,心里就有点忐忑了。我虽然也算是研究李白的,但却只不过是补苴罅漏而已,于“李白文化心理”更不曾专门探求,岂敢担为序之任!然则,一者像我这样一个虚长三四十岁的老者,能够为青年学者做点什么当然是应该的,有道是“君子成人之美”,我虽不敢以“君子”自诩,但于“成人之美”的古训却不敢忘;再者也为先睹为快的求知欲望所羁。推之难辞,更不能固辞,也就应了。

果然,我获益于《李白文化心理探微》匪浅。

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李白政治眼界及治世才能之另一面观察》的文章。这篇文章,无论是从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都可以说是说了点李白的“坏话”。目的当然不是要诋毁李白,而是想要使李白更真实一些,让我们对他的研究也更实际、更真实一些。文章涉及李白的纵横家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我只是简单地认为,在李白所处的盛唐之世,“纵横之学已不过是屠龙之技,廓落无所用之”,“可是李白当时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不管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对唐代社会、对开元天宝之世的政治缺乏必要和足够的认识,虽然守纵横之旧,抱任侠之残,却不能用纵横学之权变‘审时度势’‘因时制变’”,“难怪乎,他虽然‘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却不免落得‘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徒然浩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廖悰著作中“李白纵横家文化心理成因”一节,却从“无缘科举”“青少年所受影响”“历史文化影响”等角度做了全面的探究。尤其是追寻了“无缘科举”对李白纵横家文化心理形成的影响。李白是“绝嗣之家,难求谱牒”,“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科举入仕之门被阻绝,而要实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纵横干谒便成了无可选择的途径了。这样去看待李白,去认识他的干谒求仕,无疑便客观了许多,也公允了许多。对此,我对我文章的偏狭主观就颇有些赧颜了。

在同一篇文章中,我又谈到了李白“从璘”的问题。我认为李白的问题是出在对永王李璘东巡这件事的认识和对待上,以此得出结论:“一个在政治上糊涂之至的李白”。而廖悰在大著中却做了这样全面的剖析——

纵横家们是最讲实务的,一切从客观出发,并以取得成功为目标。他们习惯,甚至喜欢在激荡、复杂的局势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此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于是,在纵横家文化心理的支配之下,李白对于安史之乱,一方面感到忧心忡忡,另一方面也会视其为某种机会的出现。

安禄山、史思明之流属于反叛行为,李白自然对其深恶痛绝。但在平叛过程中,贵为亲王的李璘开府举兵抗乱,近在咫尺的李白不可能远隔万里和烽火去投奔于灵武即位的肃宗和避乱于蜀的玄宗。其最理性之举便是投入永王李璘幕府。

就算永王李璘举兵抗乱不合法,但李璘的皇子、亲王的身份不假……这样的话,当时的局势便更加复杂了:……灵武即位的肃宗为一方;永王李璘为一方;甚至远在蜀地避难的玄宗也为一方。平叛,还要加上皇位的博弈……此间真非杰出的纵横家不可处置。李白亦可视之为供自己显身立名的绝好舞台。

由此可见,李白之“从璘”,于情于理,在当时,在于具纵横家文化心理的李白,是其必然。

对此,我不禁再一次对我思考的不足和片面而赧颜。

举此两例,足可见倘若我们能以“文化心理”的视角评人论事,恐怕于我们的研究对象就会有更为客观公平的评判,而少有主观片面的苛责,从而认知的可靠度与真实度也就越高;亦可见对“文化心理”之把握对一个研究者的重要性。廖悰正是把握住“文化心理”而研究李白的思想、行为,如何不得心应手?

《李白文化心理探微》由李白的隐逸意趣、李白的策士心理、李白的儒家思想印记、李白的仗剑任侠、李白的傲岸孤独、李白的千秋评说六章构成(对李白文化心理的探讨主要是前五章)。章与章之间互补互融,形成对李白文化心理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各章又大观细审,既把握李白之文化心理主脉,又对李白行事之文化心理做具体深入的探究。可谓“闳其中”者也。李白研究界,以我之孤陋寡闻者所知,这些年来,探讨李白之文化心理者可谓寥寥,专文之论“李白文化心理”(或“心态”)亦不过十数篇,如《论李白从璘之心态及诸家评论之得失》(《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从干谒看李白杜甫的入仕心态》(《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李白的孤独文化心理探微》(《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试论李白文化心态中求仕与归隐的矛盾》(《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等;而以专著为论者,《李白文化心理探微》可谓“一枝独秀”。如此看来,廖悰之著《李白文化心理探微》,于李白研究可是大功一件了!

廖悰执教的四川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江油。江油是李白的家乡,他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他从这里启航,出夔门,下峡江,挂席天地间,“长风破浪”,驶向中国文学的巅峰,驶进一千三百多年人们的心里,从而彩绘出了中华文化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家乡的人民,家乡的专家、学者,以乡土乡亲的特有感情热爱着他,其弘扬、传承、研究可谓成就斐然。廖悰为李白研究界奉上的《李白文化心理探微》,于其间的贡献、价值自不待言。

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前会长万光治先生曾对我说:“学人所作,对自己和学术界都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因为如此,李白研究也才会长盛不衰,前景无限。”以廖悰的年轻和治学的勤奋,前景自当无限。勉之哉!

四川省李白研究会会长、教授

杨栩生

2018年3月26日于縆人斋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