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引子

佛教圣地五台山坐落于“华北屋脊”太行山脉,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五台山位列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西部的四川峨眉山、东部的浙江普陀山、南部的安徽九华山遥相呼应。五台山五峰耸峙,层峦叠障,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千余年来,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已经形成自身绵延不绝的文化气息与兼容并包的文化生态。

五台山,这片神奇的土地,它不仅是五台人躬耕挥汗之地,也记载了五台人生命力的因缘与归宿。每个人生命之旅的宽度与长度,都记录在故乡母亲的胸怀里,无论你未来的脚步走多远,无论你时光的通道有多长。有人说,人生有多大,故土就有多大,也有人说,人生有多厚重,故土就有多厚重。仰望五台山,山上经幡飘扬,山下旗帜招展。古往今来,这里聚集了无数蜚声海内外的大德高僧,这里也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如清代道光年间曾任福建巡抚的徐继畲(字松龛),其作品《瀛寰志略》是我国最早论述世界地理的宏著,还有徐向前这样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日寇大举入侵,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五台山亦饱受倭寇铁蹄践踏,狼烟升腾,兵戈频仍,四野凋敝,生灵涂炭。面对祖国的灾难,佛教界很多高僧如虚云大师等做头佗行,每日步行八十多里,三步一叩首,耗时数年至五台山朝拜,为天下苍生祷告,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祈福。

世事沧桑,风云诡谲,战争的硝烟中,少年卫兴华与朝拜五台山的人流逆向而行,去寻求抗日救国振兴中华的真理。虽然自幼听惯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家训诫,他却没有像长辈那样理所当然地浸染在芸芸众生的洪流里,任由命运支配,而是立志改变命运,包括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在风云际会的战争年代,救国救民的信仰,已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灵魂中。

卫兴华成长的岁月正是中华民族饱受摧残的苦难时期。他经历过一次次战争的洗礼,承受过奔波求学又多次辍学的困苦。新中国成立后,他走上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台,却在“左”的时期,特别是在“文革”中,又历经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与磨砺,长期承受着屈辱和不公正的待遇。“收拾乾坤归眼底,一肩担却古今愁。”五台山的禅风古雨,给了卫兴华大心量的境界,也塑造了他豁达、超脱与从容的品性,他的身体里流淌着五台人自强不息的血液。善良慈悲的天性,使他有着兼济天下的情怀,革命战争的洗礼,更是塑造了他刚直不阿的个性与与奋发图强的精神。

“若入蓬瀛路,浑忘岁月迁。”尽管生长在五台县,但与贫困的村民们一样,在家乡的岁月,他从没去过五台山。1995年,已经70岁的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在忻州行署白祯祥副专员的陪同下,游览了佛教圣地五台山。自少小离开,风云过甲字,弦歌半世纪。是时,五台山清凉台山风飒飒,经幡招展,仙山佛国,梵音禅意,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他遥望山脚下的家乡善文村,孩子般满足地笑了。家乡已不再狼烟四起,父老乡亲已脱离了贫穷与困厄,孩子们书声朗朗,田野里碧浪涌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千千万万个战士们浴血奋战换来的。而长期置身于经济学研究,追求公平公正的马克思主义理想的他对脚下的土地,更多了一份理性的关怀。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尔今,卫兴华教授在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岁月长河中度过了90华诞,他不仅学术成就卓著,所教的学生更是群星璀璨,人才济济,品学兼优。

拿破仑说过,“天才是命中注定要燃烧自己去照亮世纪的一颗流星。”天才和勤奋如雄鹰的一对翅膀,伴随了他一生。

“是谁影响了我们的今天?是什么造就了他们非凡的人生?”中央电视《大家》栏目组在采访卫兴华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一面旗帜,卫兴华捍卫真理,忠诚于信仰,“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贵的奴仆”。他学富五车,深入经典,著作等身;他言传身教,桃李天下,栋梁辈出;他坚持真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评说”。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一个坚持真理的优秀经济学家的高贵操守和大家风范。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