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点的研究 面的推广
杜析璞
1982年,佘宏安老师从庆阳师专调回陇南,表示要为陇南做点事。他写过多篇关于教学研究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文章刊发。我写了《拳拳之心,报效家乡》的报道。经过五年的努力,他又写出《陇南体育纪实》,我写了《陇南体育纪实》撰成的报道,1987年11月27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武都县广播电台同时播放了此文。在家乡人民的鼓励下,边教学边实践探索,勤奋撰文刊发。1998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教学专著《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与实践》获“甘肃省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专著《贺龙在陇南》,并被有关国内外图书馆收藏。我又及时撰写了《耕耘不止》的专访和走进佘宏安的《贺龙在陇南》评论文章。
佘宏安在职时的业余时间以及退休后研究陇南历史名人杨大眼而形成《陇南传统文化拾遗》的著述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其一,他从辞书、史书、志书等大量的史书典籍中,收集杨大眼的材料,又在研读了《中国碑文化》、《辞学十讲》、《读史存稿》后,把《杨大眼造像记》仿制成原拓片,放大贴在墙壁上数年对照查阅字义,深悟段句、背诵朗诵全文,终于解读出有关文章。佘宏安老师研究出1500多年前杨大眼就把短跑如何能跑快的缘由说得十分清楚,这是对碑文研究方面的贡献。他增补了“龙门石窟”碑文研究中的体育内容。对发展山区,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开展山区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的论文《陇南历史名人——杨大眼钩沉》,2005年4月25日,在东亚第六届运动史国际学术会交流。其二,佘宏安老师的研究,对可信度极高,又有极高史料价值的碑文,拓开一条新的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尽量要全要准;对缺字、看不清的字,在琢磨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确定其字时,尽量放多、放宽,对照选其靠近内容的字。理解句义,段义,结合全文分析。其三,在碑文的研究中要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舍得牺牲一切的精神,没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是不能成功的。我又及时采写了《佘宏安其人其事》和《退休教师佘宏安》等文章进行推介。
佘宏安老师不遗余力,潜心研究,在中国的历史上,首次把杨大眼的研究,以及杨大眼一生中闪亮的一点——体育特长,以著述方式呈现给大家,这是很不容易的。从《陇南传统文化拾遗》著述中看出一个事实:佘宏安老师研究的专业性很强,钻研得很深,但对其他方面研究得少了,是什么原因呢?第一,他收集广泛的材料,为后面研究的同志,提供了依据。如:史书典籍的辑发,有关杨大眼研究的文章,不同拓片的照登,以及对拓片仿制成研究的需要,而不失原拓片原义的制作,对后面研究的同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二,他以杨大眼生在仇池,成长在武都有关材料,使读者对杨大眼生存成长的地域、地貌、环境条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杨大眼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出门就爬坡的环境中锻炼快跑素质的。第三,佘宏安老师75岁了,他本想研究杨大眼的教育功能,这方面的材料比较丰富,与体育功能的研究比较,是容易成功的。但他还是留给了后面的同志,因为年龄偏大,研究的精力远远不能适应研究本身的需要,其心理、生理都难以完成研究任务。但他还是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呈现给大家。从《杨大眼造像记》中解读到了有体育功能后,佘宏安老师意识到这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体育史料,得下大气力。
首先,他把研究与本职工作联系起来,以责任感职业道德精神,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工作中感悟杨大眼是怎么跑得快的,又是以什么样的条件练就跑得快的。
其次,把研究与撰写文章结合起来,搞好教学,写心得文章,理论上提高,写体育史志,熟悉本地体育发展的历史,想杨大眼能获得跑得快地域条件有什么得天独厚的因素。
再次,排除一切干扰,不怕是是非非,冷嘲热讽,有长期找材料、坐冷板凳的准备。有同志建议搞一个班子,但我认为,1500多年没有被重视、挖掘的东西,可能分歧意见很多,不如一个人拿一个观点奉献给社会,让后人评说。
最后,佘宏安老师向我一再表示,把个人的研究(点的研究)向社会推广(面的推广),就是最大的愿望。
杜析璞:高级记者。男,1937年8月生于甘肃武都,祖籍四川阆中,原名杜希甫。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曾任陇南报社副总编。作家,系陇南市作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特邀作家。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成绩显著。曾荣获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提名奖和甘肃省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新闻作品30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26篇10余万字,发表散文、报告文学、剧本30余万字。秦腔剧本《领路》获甘肃省文艺会演奖,并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夕阳无限好》获甘肃省一等奖、全国佳作奖。报告文学《奇医、奇药、奇疗效》获中国作家世纪论坛全国作品评比二等奖。散文《走进中英街》获“华夏杯”文学创作征文二等奖。散文《黄山品美》获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作品评比二等奖。散文《野人沟》获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作品评比一等奖。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专集《宝刀不老》,散文专集《本命年》、《野人沟》。个人业绩曾被载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人才库·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名人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