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诗双璧》导读

《当代美国诗双璧》导读

陈黎 张芬龄

这本书的形成出于一串美丽的因缘。2014年8月中旬,陈黎受邀参加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有幸与书展贵宾美国诗人罗伯特·哈斯及其夫人女诗人布兰达·希尔曼在活动期间一起分享诗创作与翻译的经验。赴上海书展前,陈黎在家中阅读布兰达·希尔曼的诗,非常喜欢,发现她重视字本身,创新形式、探索新可能的写作倾向与自己有些类似,忍不住中译了她几首诗,并在上海书展“诗歌与翻译”论坛中引之为例。哈斯伉俪是非常富有亲和力且大度的前辈,与陈黎一见如故。知道陈黎在秋天将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约好届时邀陈黎到哈斯任教、我女儿陈立立正攻读作曲博士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谈诗、念诗。下旬,陈黎赴美三个月,十月初,应约前往伯克利,在哈斯主持下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演讲与念诗活动。为此伯克利之约,陈黎在爱荷华期间即埋首中译了一些哈斯伉俪的诗,并在伯克利选了数首朗读。与哈斯同在伯克利任教的波兰诗人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陈黎是最早将其诗译成中文在报上发表者,而我们知道哈斯是米沃什诗的主要英译者,哈斯英译的《经典俳句:芭蕉、芜村、一茶诗译集》(The Essential Haiku:Versions of Basho,Buson,& Issa)也是喜欢日本古典诗的陈黎多年来的案头书。多重因缘,让陈黎与哈斯伉俪约定出版一本哈斯伉俪两人的中译诗选,由陈黎和张芬龄合力为之,并且希望有一天哈斯伉俪能到台湾,在热情的宝岛读者面前谈诗、念诗。

从爱荷华回到台湾后,陈黎和张芬龄持续中译了哈斯伉俪更多诗作,并决定以“当代美国诗双璧”之名结集。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有一场“诗歌之夜”,与会作家们轮番登台念诗——自己的一首诗外,另选一首别人的。陈黎选的是与张芬龄中译的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Wisława Szymborska)《在一颗小星星底下》,哈斯选的是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诗,布兰达·希尔曼选的是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惠特曼和狄金森是美国诗歌的双璧,哈斯自己也是像惠特曼般歌咏土地、自然与自我的“国民诗人”,而编有狄金森诗精选集,以处女诗集《白衣》(White Dress)向狄金森致敬的布兰达·希尔曼,写诗时标点、句法、形式的独特一如狄金森。我们可以说,哈斯与希尔曼伉俪也是美国诗双璧——当代美国诗双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