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主偏作女儿态

李世民是唐朝著名的第二代君主太宗皇帝,不到18岁就领兵打仗,不到30岁就当上了皇帝,是他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子孙的典范。李世民不仅在打仗和当皇帝治理国家上有一套,没事还喜欢舞文弄墨写点诗歌,也算是贞观时期的文坛领袖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中收录有他的诗歌近百首,因此说李世民是一个文武全才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

先来看看他的《咏烛》这首诗: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这是一首描写蜡烛的诗歌,是一首咏物诗,很写实。李世民以《咏烛》为题的诗歌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第一句是说烛焰被风一吹来回摇摆。我们很多人都点过蜡烛,蜡烛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爆出烛花,只有把烛花剪掉才会更亮。第二句里“花开不待春”的“花”就指烛花,烛花是因为蜡烛燃烧才出现的,与春天到不到来无关。褚亮也曾经在自己的《咏花烛》中写“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和太宗皇帝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烛焰烧到了周围的蜡肉,再被风一吹,一些地方会因为受热不均匀而不规则地化掉,于是蜡体上和蜡的底部就会慢慢挂满、堆积凝固的蜡泪。第三句的“镇”是经常、常常的意思,只要点蜡烛就会有蜡泪,当时又没有今天电灯一类的照明工具,所以在宫廷里蜡烛是最常见的。

有前三句作铺垫,到了第四句应该出现高潮了吧?这也是我们常见四句诗歌的一般规律。结果真没想到,李世民来了一句“非是为思人”,翻译成白话就是,蜡烛根本就不是因为思念哪个人流下眼泪。这话写得太真实了,蜡烛无心,就是个日常照明工具,哪里会思念人呢?李世民说了句大实话。但是,人们看到蜡烛的时候总会想到拟人方法,总会赋予蜡烛人情味,比如罗邺的《蜡烛》:

暖香红焰一时燃,缇幕初垂月落天。

堪恨兰堂别离夜,如珠似泪滴樽前。

红烛静静地燃烧着,见证着一对有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景,这屋里的一切在烛光的映照下多了几分离情别绪。二人之所以秉烛夜话直到“月落天”,也正在于彼此难舍难分,这才是“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蜡烛好像明白两个人的心意,于是“如珠似泪滴樽前”。这里的蜡泪是充满感情的,是为两个有情人流下的。甚至可以这样说,罗邺笔下的蜡泪已经和离人的眼泪融为了一体。再比如郑谷的《蜡烛》后四句:

泪滴杯盘何所恨,烬飘兰麝暗和香。

多情更有分明处,照得歌尘下燕梁。

这也是让蜡烛充满了人的感情。其实在这方面描写最突出的算是杜牧了,他在《赠别》一诗中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在作者看来,蜡烛是充满人情味的,是懂得人类感情的,是见不得人间生离死别的。

可是李世民倒好,一句“非是为思人”把本来很高大上的期待拉得再没有这么接地气了。我们只能说,有才就是任性。不过我们不得不说,李世民笔下的蜡烛本身就很任性。从哪里看出来的?两个词,第一个词“听”,这个“听”不是“听见”的意思,而是“任凭”“随便”“听之任之”的意思;第二个词“非”,顾名思义就是“不是”的意思。这两个词构成了一个很任性的结构,翻译过来就是“任凭……就不”。什么意思?随便,爱咋咋的。

一般人看到这首诗都会感到诧异,这是李世民写的?别开玩笑了,那么具有宏图远志的唐太宗李世民会写出这么女人味的东西?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具有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怎会写出只有宫廷酸诗人才会喜欢的东西呢?那个自视文、武、怀远都比古人还要牛的太宗皇帝哪里去了?看看《全唐文纪事》中怎么评价的:“唐太宗功业雄卓,然所为文章纤靡浮艳,嫣然妇女小儿嬉笑之声,不与其功业称。”看来感到意外的还不止一个人呢!难道李世民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一点?还是认为,我是皇帝,爱咋咋的,我就这么任性了?

其实李世民写这样的诗歌并不多,早年写的诗也是很高大上的。比如《经破薛举战地》这首,李世民上来就说: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薛举是隋末地方割据者,大业十三年也就是617年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手下拥兵十多万,在地方割据势力中算是比较强的。义宁元年(617)十二月,薛举自称天子,率兵攻打扶风。扶风就在当时京城长安附近,所以我们可以猜到,薛举攻打扶风的目的是为了攻打长安争夺天下。而此时李渊已经控制了京城的大局,立小娃娃杨侑为帝,这就是恭帝。实际上明眼人都明白,大权都在李渊手里,杨侑就是个摆设。换句话说,天下马上就是老李家的了,你薛举这么搅和李渊是很不高兴的,于是派秦王李世民迎击。

当年的李世民才18岁,搁现在也就是高中刚毕业,李渊却把这个决定自己家族和天下命运的重任交给了他,这担子可不轻,败了就全完了。好在李世民运筹帷幄,最终取得胜利。现在故地重游,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年如火如荼的战场生活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再次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当年的自己是初生的牛犊、振翅的大鹏,高远的志向让诗句洋溢着豪气与自信。特别是“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两句,虽然只有寥寥十字,却气势恢宏,把自己用兵如神写得淋漓尽致。刚健质朴的风格让功业雄卓的英主形象顿时立在了我们的眼前,大家觉得,这才应该是李世民。

话说回来,任何一个人都处在变化之中。立国之初,局势不是太安定,有些地方还动不动出现战争,因此李世民必须表现得爷们儿点儿,要不收拾不住。加上诗歌就是对生活的表现,整天过着戎马生活,也写不出来软绵绵的东西。后来国家安定了,宫廷的安逸生活慢慢取代了马背上的生活,所以创作的题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是文学发展的自然过程。这说明李世民的创作经历了由质朴向浮艳的演变,甚至可以说,李世民骨子里对浮艳诗风是不讨厌的。

李世民喜欢浮艳文风还有一个故事。贞观二十年(646),冀州张昌龄、王公瑾文章写得很华丽,《封氏闻见记》中说“并文词俊楚,声振京邑”,两个人的名气很大,以至于京城的人都知道。既然如此,两个人就受到了太宗李世民的关注。可是让李世民没想到的是,两个人参加贞观二十年的进士科考试,结果全挂了。李世民觉得不应该啊,于是亲自向主考官询问原因,可见李世民是很喜欢二人文风的。当年的主考官是王师旦,王师旦解释说:“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轻薄,文章浮艳,必不成令器。臣擢之,恐后生仿效,有变陛下风俗。”什么意思呢?“这俩人的确很有才华,但是从其轻薄浮艳的文风上来看,这俩人将来难成大器。再者来说,我要录取了,大家都觉得皇帝您就喜欢这样的文风,天下的读书人都这样写,那可就坏了。”王师旦这话说得很耐人寻味,不过有一层意思他没有捅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您是皇上,您的个人喜好会成为文坛风气的。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作为一个专职皇帝,能够写几笔已经不错了,他不是专门从事创作的文学家,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用文学家的标准来要求他,就像我们不能因为虚竹是少林派出身就不允许他练逍遥派的武功一样。一个武林高手,既会大力金刚掌又会化骨绵掌,也是极好的。

注释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18页。

②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447页。按:题一作《烛花》。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7524页。

④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7738页。

⑤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版,第619页。

⑥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4页。

⑦ 赵贞信:《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版,第15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