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雨巷

花开雨巷

邸玉超

近几日天气晴好,甬道两旁的丁香花繁茂地开了,空气中弥漫着的花香,时而淡淡的,时而浓浓的,引诱人不得不去欣赏。丁香花象征着纯真无邪、初恋和幽怨,她独特的芳香、优雅的花色、高贵的姿态,让人心仪。

午后慵懒的时光里,在丁香花的馨香中,读戴望舒的诗,不禁怦然心动。读诗,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他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1927年夏天的中国,风雨如晦。戴望舒等几位曾参加过进步活动的青年隐迹于松江的好友施蛰存家的小楼上。闲来无事,戴望舒在翻译西方诗歌的同时自己也创作了许多诗歌,其中就有《雨巷》。《雨巷》是他内心情境的外现,失望、希望、幻灭、追求,这些情绪的纠结,让诗人在现实与梦幻间踯躅彷徨。那一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初露头角的敏感的诗人普遍都有一种幻灭感。茅盾1927年以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写成的第一篇小说就叫《幻灭》。《雨巷》就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运用象征的手法,把当时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阴暗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没有生机,破败颓废,死气沉沉。而“丁香一样的姑娘”是美好理想和希望的象征。

主人公“我”怀着理想破灭的失望,在冷漠、凄清的雨巷中孤独徘徊着,内心幽怨,但仍然残存着一丝朦胧的愿望: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曾经静默地走近诗人,尽管她向诗人投出的是太息的目光。然而,丁香一样的女郎终是像梦一般地从诗人的身旁飘过,走尽了寂寥的雨巷,从现实中消失了,留给诗人的是无限惆怅。

尽管如此,诗人并没有断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依然撑着油纸伞苦苦追寻着: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中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抒情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体现了戴望舒诗歌一贯的追求: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

其实,我更愿意把《雨巷》读成爱情诗。戴望舒的忧郁不仅来自对于理想的追寻过程中的迷茫与失落,也源自他坎坷的爱情。他心内一直无法忘却他的初恋——与施蛰存妹妹施绛年的爱情。《雨巷》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就是施绛年的化身。多年苦恋,到头来戴望舒终于知道,施绛年不爱他,那刻骨的爱只是单相思。施绛年与他友情多于爱情,所以总是若即若离: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后来,她终于和他分手了: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消逝得无影无踪。甚至——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无可奈何中,诗人依然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后来,他与温柔漂亮的穆丽娟结婚。由于他深陷于施绛年的虚幻爱情不能自拔,婚姻自然难以幸福,最终穆丽娟与他离婚。对爱情完全失望的戴望舒在香港与一个比他小二十六岁的女子杨静结婚,没过几年,杨静便弃他而去。在戴望舒四十五年生命历程中,经历了与施绛年的伤心之爱、穆丽娟的不忍之离和杨静的无奈分手,不同的女人,相同的结局。戴望舒的一生,是一部凄楚哀婉的情爱悲剧史。

在丁香花以外,还有一束勿忘我,让人伤感地流连。

为你开的

为我开的勿忘我花

为了你的怀念

为了我的怀念

它在陌生的太阳下

陌生的树林间

谦卑地,悒郁地开着

在僻静的一隅

它为你向我说话

它为我向你说话

它重数我们用凝望

远方潮润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说的话

而它的语言又是

像我们的眼一样沉默

开着吧,永远开着吧

挂虑我们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见勿忘我花》)

勿忘我花是深情而浪漫的花,这花像一个多事而纯真的孩子,为两个相爱的人传递花语,传递情思。然而,诗人最值得珍惜的初恋丢失了,他的爱情是青涩的,目睹了他的爱情的林间的花也是青色的。伤感和忧郁笼罩着他的诗歌。

戴望舒是现代诗丛林中的开拓者,他撑着一把油纸伞,在诗的泥泞小路中跋涉。他的诗主要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滋养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当年戴望舒翻译的外国诗歌后来结集为《戴望舒译诗集》,其中有深受戴望舒喜爱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耶麦、果尔蒙等人的诗作,还有波特莱尔的《恶之花》、西班牙诗人的作品等。

那少女是洁白的

在她的宽阔的袖口里

她的腕上有蓝色的静脉

人们不知道她为什么笑着

有时她喊着

声音是刺耳的

难道她恐怕

在路上采花的时候

摘了你们的心去吗?

……

有一个青年人苦痛的时候

她先就不作声了

她十分吃惊,不再笑了

在小径上

她双手采满了

有刺的灌木和蕨薇

她是颀长的,她是洁白的

她有很温存的手臂

她是亭亭地立着而低下了头的。

我不能确切地读懂法国现代大诗人耶麦笔下的《少女》象征着什么,但诗中传达出的情绪就足以让人感动,让心灵为之荡漾。作为现代派新诗的领军者,把西方的象征主义手法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相融合,是戴望舒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一个重要贡献,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戴望舒生平总共定稿发表了九十二首诗歌。作品虽然不多,但在诗歌艺术上,却呈现出了独特的成就与魅力。

戴望舒是寻梦者,也是中国现代诗坛上饱受争议的一位诗人,他是彷徨的,也是坚定的。而今,许多批评过“雨巷诗人”的诗人早已被人淡忘了,我们却徜徉在“雨巷”中乐此不疲,让艺术之雨淋遍全身,让心灵获得美的滋润。戴望舒的意义就在于《雨巷》,没有《雨巷》就没有戴望舒,没有戴望舒,中国现代诗歌百花园就会少了一朵迷人的丁香。

近一个世纪悠长的时光静默地远去了,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依然让我们无限向往,像那姑娘一样美丽的丁香弥漫在时间的小巷。

1933年的那场雪

邸玉超

窗外蓝天白云,阳光灿烂,风中飘荡着一首悠扬的乐曲,而我的思绪却仍然在一个透明的夜晚徘徊。那是一个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的夜晚。

距离可以让人遗忘,也可以让人怀想。

那是一个透明的夜,透明得赤裸而招摇,痛苦而又痛快。《透明的夜》是《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艾青》的开卷之作。《透明的夜》是1932年9月10日艾青在上海一所看守所里写的,诗中充满野性的生命律动。那时候他还不叫艾青,而叫蒋海澄。是年8月,他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被当局判了六年徒刑。1931年9月,东北沦陷,而广大的中国却并没有太在意,一边是暗夜沉沉,一边是灯红酒绿。深陷囹圄的青年画家蒋海澄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心中充满悲愤,失去画笔的他,开始用诗抒发着一个叛逆者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抗议、回忆与企望。他的眼睛穿透监牢厚厚的墙壁,看到一个透明的夜,一个躁动不安的夜,一个生机勃勃的夜:

……阔笑从田堤上煽起……

一群酒徒,往

沉睡的村,哗然地走去

……

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

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

——那里面的——

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

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

——从各个角落来的——

夜的醒者

醉汉

浪客

过路的盗

偷牛的贼……

这是一群来自广阔原野,来自广漠草原的野性的狼——北方的汉子,他们从黑暗的夜中走来,走进透明的夜中;他们从诗人的心中走来,走进现实的生活。

就在艾青在监牢里写了《透明的夜》的两年后,萧红在青岛完成了她的《生死场》。“严重的夜,从天上走下”(《生死场》中的句子,新奇而硬朗)后,苦难的北方农民逐渐觉醒了、站立起来了、呐喊了:“我们去赶死,就是把我们的脑袋挂满了整个村子所有的树梢也情愿。”寡妇们喊出“千刀万剐也愿意!”;赵老三流泪说:“……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撕碎,等着我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插在坟顶,我是中国人!”这时候的他们,多么像《透明的夜》中那群不驯服的热血贲张的酒徒、浪汉啊。

《透明的夜》充满画面感,色彩单调而强烈,明暗过渡自然,笔触粗犷,细节丰富,有油画韵味;节奏明快,韵律流畅,既有传统笔意,又极具现代气息。

1932年这个萧瑟的秋天过后,下了两场大雪。

第一场大雪是1933年1月14日早晨下的,纷纷扬扬的大雪落在上海一所监狱冰冷的铁窗上。狱中的艾青想起家乡落满白雪的乳母的坟茔,难掩一腔激情,一气呵成写出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通过对乳母大堰河悲酸不幸的一生的描写,对这位普通贫苦农妇的回忆与思念,赞美了她淳朴善良、勤劳无私的高尚品德,抒发了对哺育自己的乳母大堰河的无限感激之情。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传达了他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

这是蒋海澄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作品。1933年的这场大雪让艾青一举成名,《大堰河——我的保姆》为艾青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史的地位加重了砝码。

第二场大雪是1937年12月29日下的,头一天夜里,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二天果然下起了大雪,艾青说“今天的雪是为我下的”。这一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诗人怀抱着抗敌的志愿,从浙江金华家乡赶到当时的抗战中心武汉。(此时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来到国民党所在地武汉,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诗人看到土地的饥馑与灾难,民众的痛苦与绝望,天空布满阴霾。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于是诗人在寒冷的冬夜写出这首诗,给人们些许温暖,给人一丝光亮,激发人们奋起抗敌,救民族于危亡。艾青通过他杰出的作品《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让我们感受到他心中激荡的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七月派诗人牛汉曾评论道:如果说《透明的夜》是诗人心灵爆出的一束虹彩,那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诗人的感情和创作冲动更为深广的一次涌流和升华。它是一曲悲愤的交响乐,它是一幅意境深远色彩斑斓的大幅油画。

1933年的那场雪早已消融,而夜依然透明。

夜的醒者

醉汉

浪客

过路的盗

偷牛的贼……

仍然在斑斓的夜色中游逛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