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传◎
此作以史为戏,巧夺天工,被誉为千古奇文。当时,连韩愈的学生张籍也对老师的游戏笔墨大惑不解,认为本文诙诡滑稽。历朝累代,这种对本文的非议持续不断,然而更多的人却对此文极为推崇。柳宗元曾如此叹服:“吾索而读之,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作者借笔喻人,以游戏的笔法,凭空撰造而又写得头头是道,行文生动曲折,饶有情趣。写家世有兴衰之感,写遇合有出处之奇,写才学便见学富五车,写性情便见超俗不群,写宠幸便见信任无两,写朋友便见相处融洽,写退休便见衰老赋闲,写子孙便见族姓繁衍……文中借毛笔的身世与经历来反映官场现象,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者寓说教于游戏中,或庄或谐,不失为一篇奇妙之作。评者多以为作者写此文模仿《史记》笔法,文中自有高古之气。
【原文】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视八世孙,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恒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屠、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译文】
毛颖,是中山人。他的祖先是兔子,帮助大禹治理东方,养育万物,有了功劳,于是被封在卯地,死后成为十二神之一。他曾经说:“我的子孙是神灵的后代,不同于其他动物,应当从口中吐生出来。”以后真的就是这样。兔子的第八代孙叫,历来传说他在殷商时住在中山,学到神仙法术,可以隐身又能役使鬼神,后来拐骗了姮娥,骑上蟾蜍飞进月宫。而他的后代就隐居起来再不肯做官。其中有个住在东郭的叫,狡猾矫健而又善于奔跑,他跟韩卢比赛高低,韩卢赶不上他。韩卢恼羞成怒,串通宋鹊合谋杀害了他,还把他的全家剁成肉酱。
毛遂自荐图
秦始皇时,蒙恬将军带兵南下征伐楚国,驻扎在中山,准备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来向楚人示威。蒙恬吩咐军中庶长和军尉按照《连山》卦来占卜吉凶,结果得到上天帮助人类的卦兆。卜官祝贺说:“今天所获的猎物,不长犄角也不长利牙,身穿粗布衣服,嘴上有缺口并且长着长长的胡须,全身有八个孔窍并且盘腿而坐,专门选拔他们其中的俊豪,以后文书籍簿就靠他了。天下将要统一文字了,秦国将要最后兼并六国!”于是秦军出去打猎,包围了毛氏家族,俘虏了他们的族长毛颖。蒙恬在章台宫里向秦王献了俘虏,把毛氏家族集合起来然后加以看管。秦始皇让蒙恬赐给毛颖汤沐,并把他封在管城,称为管城子,从此,日益得到秦始皇的亲近、宠爱和信任。
毛颖为人博学强记并且聪敏伶俐,从远古结绳时代一直到秦朝的史事,没有他不编纂记录的。阴阳、卜筮、相术、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研究自然和人性的书,以及佛教、老子、外国的学说,他都有详细的了解。他还很精通当代的事务,官府簿记、文书、市场账目,只要皇帝使唤派遣,没有什么不会做的。从秦始皇帝到太子扶苏、公子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以及下边的普通百姓,没有不喜爱看重他的。毛颖又善于顺从别人的心意,不论正直、邪曲、巧拙,完全顺从别人的意愿,即使被抛弃不用,也始终保持缄默不向外人泄露。只是不喜欢武士,然而如果受到武士的邀请也按时前往。累官升迁做了中书令,跟皇帝更加亲近,皇帝曾经称他叫“中书君”。皇帝亲自处理日常政事,每天要看一石重的文书,这时即使宫中妃妾也不能侍立在他的左右,唯独毛颖和拿灯烛的太监常常侍从。等到皇帝休息他才退下。毛颖跟绛州人陈玄、弘农人陶泓、会稽人褚先生很交好,互相推举引荐,他们不论在职退职,都一定偕同。皇帝召见毛颖时,三个朋友不等召见就一起去了,皇帝也从没因此怪罪他们。
后来有一次毛颖上殿朝见皇帝时,皇帝打算派他担负某项使命,毛颖立即摘下帽子推辞,皇帝看见他头顶秃了,又想到他近来几次谋划都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用取笑的口吻说:“中书君如今年老又发秃,不能胜任使命。我曾称你‘中书’,现在你不是个称职的中书了吧?”毛颖回答说:“臣下就是所说的‘竭尽心力’的人。”从此秦始皇帝就不再召见他,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最后死在管城。他的子孙很多,散居在中原和边远蛮夷之地,都冒称管城毛氏,其实只有住在中山的一族能够继承祖父辈的事业。
太史公说:毛氏有两支宗族,其中的一支姓姬,西周文王的儿子封在毛地的,就是所说的鲁、卫、毛、聃四个诸侯国中的毛氏。战国的时候有叫毛公、毛遂的。只有中山这一族不知道它是从哪个祖先分出来的,他们的子孙却最为繁盛。《春秋》这部书写成时,毛氏曾与孔子断绝关系,可是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到了蒙恬将军选取中山俊豪,秦始皇把毛颖封在管城,这时毛氏当中姬姓一族就没有再听说了。毛颖起初以俘虏身份被秦始皇召见,最终得到皇帝的重用,秦国消灭诸侯各国,毛颖参与其中是有功劳的。给他的微薄封赏,远远不能跟他的功劳相符,因为他年老就被冷落疏远,秦朝真缺少恩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