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公映背后的死亡威胁
在阿伯茨米德制作的这部电影叫《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当时,影片的拍摄已经完成,但还有一些扫尾工作要做。当斯坦利与电影宣传团队在小教堂讨论时,我去了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Malcolm McDowell)的家。
马尔科姆是这部电影的主演,斯坦利打算把菲比生的其中一只小金毛送给他。斯坦利给它取名叫阿历克斯(Alexander),就是马尔科姆在电影中所扮演角色的名字。随这只狗一起附赠的还有一份详细的养狗说明书,上面写着该怎么照顾它以及去哪里购买狗粮。斯坦利觉得超市卖的狗粮不靠谱。
当时,马尔科姆住在诺丁山贝斯沃特街(Bayswater Road in Notting Hill)的一栋公寓里。而斯坦利信任的狗粮店在海威科姆(High Wycombe)的斯托肯彻奇(Stokenchurch),距离西边大概有40英里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复杂指令照顾小狗,对马尔科姆而言显然有些困难,所以斯坦利让我每月给他的小狗买狗粮时,顺便也给马尔科姆的小狗买一些。“你去的时候,务必把狗粮亲手交给他本人。这样你就能顺便进屋看看小狗的近况。看它胃口怎么样,渴了是否有水喝,每天是否按时锻炼,主人有没有每天带它去草坪上遛遛……”
马尔科姆所在街区的公寓都不带花园,只有钢筋混凝土的院子,因此根本没有让小狗打滚的草坪,除非马尔科姆带它到马路另一端的海德公园(Hyde Park)玩。根据斯坦利的要求,“每天至少一次”。马尔科姆越来越不耐烦,最终他向我保证,他会带阿历克斯去公园。“一定要把这件事转告给斯坦利,拜托了!”
有时候,我也会帮忙拆布景和影棚。正如安德罗斯预料的那样,大部分物件都储藏在阿伯茨米德,除非那儿真的装不下了,才会运往仓库。在搬运物件过程中,我发现克里斯蒂安似乎和许多画家一样,作品多以情色为主题。有时,我甚至会发现自己不得不驮着裸体女性的雕塑或其他一些稀奇古怪的物体走来走去。前一年我运送的那个阴茎模具显然不是个例。
我觉得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部电影有正确的理解。可以说,它的性质很特殊。1972年初,也就是《发条橙》在伦敦成功上映几个月后,各大报纸对这部电影褒贬不一。有人指责它会煽动年轻人的暴力倾向,《发条橙》上映一年多的时间里,只要英国发生暴力事件,这部电影都会受牵连。
图5 巴勃罗·费罗(Pablo Ferro)是个个性古怪的家伙,他应邀制作《发条橙》的预告片。斯坦利很崇拜他,说他能想出一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原创点子。
我无法理解这部电影到底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他们怎么能得出那么不可理喻的结论。我相信当时斯坦利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他的担心越来越严重。我开始问自己:他到底是谁?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导演,导了一部电影。但为什么每个人都像突然失去了理智一样?
斯坦利也无法理解。新闻媒体竟然会想当然地认为,看这部电影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主角的做法。当斯坦利问我怎么看待此事时,我如实说,至少我没看到哪个观众看了电影后就会出去买把手枪,在酒吧里乱射一通!
我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是有一天我帮斯坦利取邮件时,发现了一封含有死亡威胁的信件。这封信的内容,都是用报纸上剪下的字母拼凑起来的。
“永远别再碰这些信了,”他说,“也不要跟克里斯蒂安提起这件事!”我和安德罗斯发现,这之后,斯坦利收到的恐吓信越来越多:里面要么是赤裸裸的语言威胁,要么画着炸弹,甚至还有诋毁、侮辱斯坦利和他三个女儿的过激言论。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叫来警察,让他们检查一些发出嘀嗒声或者在震动的包裹,看看里面是否安装了定时炸弹,或有什么别的危险。从那天起,我只理会认识的人发来的邮件。邮局把其余邮件直接送到博勒姆伍德警察局。
斯坦利不明白这个“英国特有”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因为这部电影在其他国家上映后,都反响良好,甚至不乏积极影响。诚然,这部电影在其他地方也引发过激烈辩论,诸多媒体也对其有所争议,但都没有像伦敦或英国其他地区那样,引发敌对甚至仇视的反应。
最后,警察只好请斯坦利出面,亲自解决问题。
1974年,他决定收回《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权。尽管这部电影之前曾引起轩然大波,但禁止电影放映这招的确奏效了。威胁停止,事态逐渐恢复正常。斯坦利告诉我,他觉得这部电影就像一剂“药物”——他当时使用的就是这个词。当意识到这剂药物没有疗效时,他就只能让它下架,撤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