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皱的一池春水——文史刊物的困境与出路

被吹皱的一池春水——文史刊物的困境与出路

刘跃进

学术刊物,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术刊物又与学术研究相互依存。学术研究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到学术刊物的办刊理念和发展方向。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学术界一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术研究自身的变化自不必说,学术之外的因素也强烈地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变化。譬如体制化的规定,项目体和学位体的盛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也批量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成果。此外,强调国际化,当然重要,即便是研究中国传统学问也需要借助于域外的学术资源。毕竟,学术研究已经走向国际化。问题是,唯洋人马首是瞻,甚至挟洋人自重,洋腔洋调,就不能容忍了。如何在学术研究中保持一种学术的好奇心,在学术交往中又能保持一种学术的平常心,学术刊物起到了核心导向作用。

目前,中国刊物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一是社科院系统(包括各省社科联刊物)的专业刊物,在当前评价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二是大学学报,所占比重非常庞大;三是高校自办的以书代刊的同人刊物,如雨后春笋。这些刊物既各有分工,又相互补充。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人文刊物的主导作用,净化自身便成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过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今,学术刊物本身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拷问。刊物的评价体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悬在上方。

去年,我们与香港几所大学协商筹办一次全国文史期刊的座谈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事未果。但是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怀。今年4月初,《文学遗产》编辑部同仁专程赴台,就文史期刊的编辑印刷等方面的问题,与同行进行调研。我们专程拜访了《汉学研究》(台湾“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历史语言所集刊》、《古今论衡》(以上“中研院”史语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以上“中研院”文哲所)、《台大中文学报》(台湾大学)、《政大中文学报》(台湾政治大学)、《国文学报》(台湾师范大学)等八家刊物编辑部,与汉学研究中心、“中研院”史语所、文哲所、近史所、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术负责人、期刊负责人、期刊编委以及台湾“国科会”期刊处负责人、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中文学门负责人先后进行了晤谈,共同探讨人文学术刊物的办刊经验和教训。年末,又参加浙江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大学中文学刊与大学当代文学使命”高端论坛,依然围绕着如何办好文史刊物展开讨论。看来,刊物确已成为问题。

学术期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甄选优质的学术论文发表。最好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吸引最好的论文来投稿,并甄选出最好的论文给予发表。学术期刊的一切制度建设,就是希望公平、公正地选出论文。一般来说,比较好的学术刊物是不怕没有好稿子的,怕的是没有好的制度保证优质论文的甄选。目前来说,台湾地区最好的学术期刊已经全部都做到了双向匿名评审,来保证所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对大陆学术期刊而言,这个双向匿名的审稿制度从形式上、流程上都是容易学的,而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又会碰上很多的问题。

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初审如何完成?所谓双向匿名,就是一篇稿件寄到编辑部,通过编辑部的初审之后,编辑部会聘请审稿人进行审读。在审稿过程中,审稿人不知道稿件作者的真实身份,作者也不会得到审稿人的真实身份。这样就能保证评审过程的公正。但很多论文根本没有机会匿名送给审稿专家手里,就直接被编辑部否定了。所以学术界的朋友经常会问,编辑部如何保证通过初审的论文都是好论文?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很好的论文连初审都没有通过就被放到一边了。如果有的话,那怎么避免这种问题呢?这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质问。如果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那么,所谓的公平、公正如何能实现呢?

目前台湾的学术刊物也面临此一质疑,为此他们也采取了若干有效的措施。《汉学研究》是台湾“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著名期刊,他们在1997年正式成立了编辑委员会,在刊物的整个流程中都积极发挥编委会的作用。他们收到来稿后,会由编辑部先进行筛选,将那些不符合本刊宗旨或者不是完全有关的投稿去掉后,送编委初审。编委说退的稿件就不再进入匿名审查的环节。但万一编委由于学术偏见或私人恩怨而故意否定一篇来稿,怎么办?所以,编委要退一篇稿子,一般不马上退。而是在编委会上向所有的编委提交一次后,再给予退稿。《历史语言所集刊》的来稿一般由史语所同仁进行初审,由他们决定来稿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程序。若进入,须简述来稿的贡献,并推荐1—6个匿名审稿专家的名单。然后提交两个月一次的编委会讨论,决定送审情况。《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的来稿也是由于文哲所的同仁进行初审,然后提交两个月一次的编委会讨论。但具体的送审问题,则由所谓的三人小组来决定,他们根据初审意见,决定候选审查人的顺序。这种审稿制度有其合理之处,也易于在台湾地区实行。台湾的学术力量主要集中在台北,台北刊物的编委一般到新竹“清华大学”、桃园“中央大学”就算远的了。可以一两个月召开一次编委会逐篇审读讨论稿件。

大陆办刊与此不同。一流刊物的编委来自全国各地,经常性的学术聚会往往受到地域限制。编委会的作用,更多是办刊理念上的探讨和把握。在大陆文史刊物中,《文学遗产》有可能是最早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的。编辑部收到一篇稿件,由收发稿件的编务负责登记,并将相关内容的稿件分发到各有专攻的各位编辑手中,便进入三审程序。所谓初审,就是编辑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写出详细的审稿意见;如果建议刊用,就提交给作为二审的副主编。二审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写出审读意见,再提交作为三审的主编定夺。至此,三审程序完成,此后便进入双向匿名评审。专家库的名单,主要由各位编辑提供。而每篇稿件的送审情况,则只有主编和编务知道。这样,外审专家可以较少顾虑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流程与台湾地区人文刊物的处理多有不同。相同的是,大家对于退稿都是非常慎重的。因为作者写稿不容易,在退稿问题上必须慎之又慎。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匿名评审中的困境。无论制度多么严密,编辑部多么谨慎,总还是有漏洞的。这些漏洞在专家匿名评审中同样会出现。最突出的问题是,双向匿名评审确有误伤忠良的可能。很多成熟的作者,往往不拘小节。也许,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一个小问题,就予否定。而很多平庸的稿件,往往在形式上中规中矩,也有可能就被那些不负责的外审通过。如果两份匿名审稿意见有肯定,也有否定,那么就要继续请第三位匿名审查专家评审。这就是所谓的“疑难稿件”。这些稿件如何处理呢?《汉学研究》是提交编委会,再做最后的审核。《中国文哲研究集刊》是由三人小组再进行审查,他们叫“决审”,填写“决审审查书”。若有一位决审委员认为文章不合适,则不但疑难稿件不能刊登,连审查通过的稿件也需要撤下,再继续修改。但无论制度怎么严密,编辑人员、编委会怎么谨慎,总不可能完全公平。比如说,每个刊物有自己的编辑、人际网络,那么他的初审(编辑初审也好、同仁初审也好)、匿名评审总有自己的立场和信念。还有,学术界会有一些把关太严的专家,也有一些把关太松的专家。像《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就明确说明,会把这两类专家在评审专家的名单中过滤掉。但无论如何,总会误伤一些好论文。所以,经常会出现,一篇文章投给《文学遗产》没有发表,却在《汉学研究》上发表了。反之,也有。《历史语言所集刊》就发表过大陆刊物退稿的论文。这不能说明退稿的刊物一定出现了学术不公正,只是说明,再好的刊物都不能包打天下,把天下所有的好论文都囊括其中。何况,其背后还存在一个理念性的东西,即学术研究要有研究者的个性,那么,学术期刊是否需要个性呢?如果刊物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必然会排斥一些与其风格、特色不符的论文。这个问题也不必讳言。

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技术化、规范化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这应当是学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然也不必讳言,在目前体制下,如何解决学术标准化与人文个性化的问题,这也是问题。人文的本质是人,文是人的外化。人的不同,千差万别,如何在人文与科学之间寻找到某种平衡,也值得探讨。

学术刊物的评价应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上级主管部门从政治上的评价;二是我们的学术界内的同仁评价。所谓政治的评价,就是我们刊物的阵地意识。这是永远不能放弃的,是我们公开的表态。而学术的评价,应当结合当代学术,与时俱进。文化,尤其是人文学科,根据在人。人文学科不是为了政治的宣传,也不仅仅是描述现象,更不是为了借题发挥。人文的科学主要是关注各种现象背后的人的因素,关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的重重困境和无奈。而我们今天的研究,更多还是站在政治标准的旧的框架下——先有一个大的框架,将作家和作品放在特定的背景逐一判断。而今我们应当通过作品看作家,由作家看时代。

实际上,期刊面临的困境,需要整个学术界的参与,才有可能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在确保公平、公正和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论文,不但是刊物编辑的事情,而且也是整个学术界的共同任务。刊物和学者、研究人员应该不断地互动,多多沟通,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水准、加强编委会的遴选、协助刊物完成初审和匿名评审等各个环节,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刊物达到更高的水准,而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学术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