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堂祖心禅师

晦堂祖心禅师

【禅师简介】

洪州黄龙晦堂宝觉祖心禅师(1025—1100),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广东始兴人,俗姓邬,号晦堂。年十九依龙山寺惠全出家,翌年试经得度,住受业院奉持戒律。后入丛林谒云峰文悦,居三年,又参黄檗山慧南,亦侍四年。机缘未发,遂辞慧南,返文悦处。时文悦示寂,乃依石霜楚圆。一日阅《传灯录》,读多福禅师至“多福一丛竹”语处而大悟。后随慧南移黄龙山,慧南示寂后,继黄龙之席,居十二年。其间,因师性率真,不喜事务,故曾五度离席闲居。其后入京,驸马都尉王诜尽礼迎之,然师仅庵居于国门之外。元符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示寂,年七十六,谥号“宝觉禅师”。葬于南公塔之东,号称“双塔”。法嗣有黄龙悟新、黄龙惟新、泐潭善清等四十七人,诗人黄庭坚亦曾就师受法。师之遗著有《宝觉祖心禅师语录》一卷、《冥枢会要》三卷等。

退黄龙院作

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

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

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

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①。

——《续传灯录》卷十五

【注释】

①岭南能:即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因其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其弘化又在岭南,故称之为岭南能;又因其俗姓卢,亦称他为卢行者。

【赏析】

黄龙宗的归隐之风承自临济始自晦堂,此诗乃是祖心归隐思想、动机的全面反映与真情流露。祖心在慧南灭寂后,接任住持的十二年中,辞去住持的申请竟然达五次之多,而黄龙可是北宋当时的学术宗教中心,弟子“千二百之众”,可这在大德祖心眼里,不仅不是荣耀,反而是累赘,因而坚决辞去毫不迟疑,从此闲居寺内“晦堂”之室凡二十年。在其闲居期间,谢景温师直守潭州,虚大沩以致,师三辞不往。又嘱江西转运判官彭汝砺器资问所以不赴长沙之意,师曰:

愿见谢公,不愿领大沩也。马祖百丈以前无住持事,道人相寻于空闲寂寞之滨而已。其后虽有住持,王臣尊礼为天人师。今则不然,挂名官府如有户籍之民,直遣五伯追之耳,此岂可复为也?

所以才有这位尊宿“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的真实写照,原因则是他“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因为他向往的是“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的洒脱、率性与豪迈。黄龙禅之所以能“横被天下”,影响及今,正是因为其拥有一大批像祖心这样的大德高僧,他们才识高远、修行高深、影响一方,俱为人天大善知识、足以雄霸一方,但其中有很多大德:“只重自身佛法的修悟,无意宗派法系的传承”,这即是黄龙禅宗的特色,也是黄龙禅宗迅速衰落的一大原因。

当然像祖心这样的高德,其归隐循世的目的是为了精研禅学,是为学术献身,“彼以有得之得护前遮后,我以无学之学朝宗百川”,而且他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羞涩地告诉世人:“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

无名

(之一)

风萧萧兮木叶飞,鸿雁不来音信稀。

还乡一曲无人吹,令余拍手空迟疑。

——《黄龙四家录·晦堂心》

【赏析】

禅诗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规劝学人归家还乡,当然这里的归家还乡喻指的是佛性的回归、迷茫的开悟,这和禅门中的公案的作用是一致的。本诗中“风萧萧兮木叶飞,鸿雁不来音信稀”,作者的修行很高深了,所以四顾茫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萧瑟怆然之感油然而生,苍茫大地上鸿雁都难见身影,想寄个音信都那么不容易,更不要奢望有谁来吹响那衣锦还乡的美妙曲调了,弄得我尴尬地迟疑着击打节拍,却听不到任何回音、回响与回应。

诗中表露了作者对后学弟子学术进步的担忧,既是鼓励也是要求更是鞭策后学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不要让我一人孤军奋战、孤寂无伴,连得道凯旋还乡的乐曲都没人和音伴奏。

无名

(之二)

火云欲卷空,圭月渐成魄①。

穷子归未归,相将头尽白。

——《黄龙四家录·晦堂心》

【注释】

①圭月:未圆的秋月。圭: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下方。

【赏析】

晚霞满天的高旷空间,如银的秋月又到了圆满之时,月亮是圆满了又缺、缺了又圆,时序是秋去春来、春去又秋来,在这循环往复的时空变换里,离开家乡的流浪者、寻觅本心的旅人,你们找到了心中的瑰宝、现世的佛性吗?役役歧路、问无归期的游子,你们意识没意识到、知道不知道,为了功与名、为了得与悟,岁月风霜早已染白了你们的鬓发,发奋吧、努力吧,早成正果、早得福报、早日悟道、早日开脱,毕竟光阴无多、时不我待!

无名

(之三)

绝顶云居北斗齐①,出群消息要人提。

其中未善宗乘者②,奇特商量满眼泥。

——《古尊宿语录》③卷四十五

【注释】

①云居:云居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南部,原名欧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山顶真如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发祥地,总面积二百一十六点五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九百六十九点七米。

②宗乘:各宗所弘之宗义及教典云宗乘。多为禅门及净土门标称自家之语。碧岩第五十则垂示曰:“权衡佛祖,龟鉴宗乘。”

③《古尊宿语录》:是晚唐五代至南宋初期禅宗的一部重要语录汇编。此书四十八卷,收集了上自南岳怀让,下至南岳下十六世佛照德光,共三十七家禅师的言行,其中青原一系有五家,南岳一系有三十二家。而南岳一系中收录得最多的是临济宗,这一情况说明了临济宗在当时独盛的地位,以及人们对临济禅的重视程度。《古尊宿语录》收录的禅师人数不及《五灯会元》收录得多,但对禅师的言行记述则比较详尽,有行迹、拈古、偈颂、奏文、与帝王的对答等,弥补了其他灯录之不足。通过古尊宿语录,不仅可以把握禅宗盛期之梗概,亦可观禅宗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全貌。它是研究禅宗特别是禅宗盛期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料。

【赏析】

巍峨高耸的真如禅寺,屹立在云居山的绝顶之处,终日云缭雾绕,几乎要与北斗平齐。置身在这高华之境的悟者,参究的是超出世俗之情的人生至理。但这真谛虽然迥超尘俗,却并不是玄而又玄,而是当下现成,也应该在当下顿悟、当下悟道。那些错会禅宗要旨的、对禅宗宗义了解不那么完善的学子,走火入魔、误入歧途而作“奇特商量”者,十有八九会堕入迷途、落入窠臼,泥沙入眼难见真佛、不见大道。要知道禅的悟入不在奇特、不在花哨,而在平常、而在日用,各位千万要注意、要警醒。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