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世称刘宾客。北方匈奴后裔,自幼聪明勤奋,二十出头得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其人性格刚毅,有豪气。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诗风简洁明快,直爽豪迈,有“诗豪”之称,山水诗、咏史诗颇受称道。有哲学著作《天论》传世,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词译】

你去看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吗?江水如海浪般汹涌而来,涛声如万马奔腾,震颤大地,浪头高达数丈,凶猛地向岸边的山石撞去,又被击打回来,发出撼天动地的怒吼,飞溅出来的水花如利箭一般,扎向岸边的人潮。然而,仿佛就在一眨眼的时间,涌动的潮水便退回了江海交汇的地方,迅疾地挤回大海,只留下奔涌时卷起的一座又一座沙堆,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凛凛白光,像大雪过后的一个又一个雪堆,静静堆积在江水两岸。

① 须臾:指很短的时间。

② 海门:江海交汇之处。【评析】

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格律有些特殊,有人认为它是诗而不是词,这里稍作解释。“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音乐曲调的名字,由刘禹锡、白居易将之改题为词牌名,且当时多以七言绝句入词,此后又为双调(前后各27字),到南唐李煜才开始演变为长短调,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浪淘沙”格律。

刘禹锡共写了九首《浪淘沙》,这是其中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先涨后落的壮观景象。钱塘江最早见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而得名。钱塘江大潮是世界自然奇观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潮水呼啸而来时犹如万马奔腾,声震天地,场景极为雄壮。

起句“八月涛声吼地来”交代了时间和事件,“吼地来”写潮水奔涌而来的气势,有一种潮水从远处迅速逼近的即视感。“头高数丈触山回”放大视角,从潮水转移到潮头,进一步表现潮水的恢宏之势。“头高数丈”写的是潮水涌至顶点的壮观场面:高涌的潮头强悍无比,卷起数丈之高,狂猛地撞击着岸边的山石,但又极快地被坚硬的岩石反撞回去,浪花瞬时飞溅,这就是“触地回”了。一个“吼地来”,一个“触地回”,倏忽间,潮涨又潮退。到了这里,钱塘江大潮差不多表演结束,接下来的就是谢幕演出了。

“须臾却入海门去”写的是潮水退去的速度之快,词人还未从大潮的汹涌中回过神来,潮水就已经退回到“海门”了。所谓的海门,是由两座山对峙于江口形成的,这里是江海交汇处,两座山左右相对,好似一道门。“须臾”是上一句在时间上的顺延,潮水来得快,退得也快,似乎只是一眨眼的时间。不过,虽然潮退了,但词人的眼前却留下了一幅美妙的画卷,“卷起沙堆似雪堆”既是对潮退之后两岸景象的静态描写,同时也是对潮水凶猛劲头的侧面烘托,正因为潮水的猛烈来袭,才能在短短时间内卷起座座沙堆,为首句“吼地来”做了最好的写照。全词短小有力,语言冼练,结构紧凑,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豪壮至极。

刘禹锡此人,性格刚毅,傲骨铮铮,可说是诗品与人品俱佳。南宋豪放派词人、诗论家刘克庄称其诗“雄浑老苍,沉着痛快”,称其人“精华老而不竭”,评价甚为贴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