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颠沛流离的青少年时代

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段祺瑞诞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太平集(今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太平村),家庭背景并不是很显赫。但到段祺瑞去世时,他的地位却已很高了,可以称得上民国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可是,他的青少年时代却是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的。

段氏家世

段祺瑞被当时的人称为“段合肥”,他是合肥人么?

关于段祺瑞的祖籍,长期跟随在段祺瑞身边的胞侄段宏纲回忆说:“段氏祖籍饶州(今江西鄱阳),明朝末年迁来安徽,起先在英山县落户,后来迁至寿县,又迁六安县太平集迤北三里。”段祺瑞出生后才迁居合肥西乡城西桥大陶岗(今肥西县三十岗乡陶岗村)。故而,段宏纲说:“伯父于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出生于六安祖居,后数年始随家迁至合肥乡间。他的祖父名佩,早年曾办团练以镇压捻军有功,官至淮军统领;父亲名从文,务农。”

最早给段祺瑞撰写年谱的吴廷燮,对于段祺瑞的家世介绍得很清楚:“唐太尉段忠烈王秀实三十八世孙也。二十三世祖讳璋,号芝山樵者,天性至孝,居父丧,寝苫枕块无殆容,有芝草生于墓前,事迹详县志,并《庐墓记》。九世祖讳本泰,清初由英山迁居寿州南乡保义集坊。曾祖讳友杰,赠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妣杨氏,赠一品夫人。道光中,迁居六安,再迁合肥。祖讳珮,字韫山,咸丰初,值洪杨之乱,与乡人刘壮肃公铭传、张靖达公树声、周刚愍公盛波、周武壮公盛传等联创团练;及淮军兴,又与刘壮肃公等隶李文忠公鸿章部下,以功累保提督衔记名总兵,励勇巴图鲁,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妣赵氏、曾氏,封一品夫人。父讳从文,赠光禄大夫、振威将军。母范氏,赠一品夫人。”

其实,段宏纲和吴廷燮关于段祺瑞家世传承的描述都不够准确。段祺瑞祖籍在湖北省英山县南河镇瓦前寻村,现在那里还建有段氏宗祠。段秀实是段祺瑞的第四十四世祖,他是唐朝一位有名的将军,为抵御吐蕃人的进攻而转战西域,后因反对朱泚僭位称帝被诛杀,唐兴元元年诏赠太尉,谥曰忠烈。《旧唐书》记述段秀实少年时的一段经历甚是感人:“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水浆不入口七日,疾有间,然后饮食。”到其二十三世祖段璋那里,也就是以“芝山樵”为号的那个人时,又因“天性至孝”被载入县志,此处所说的县志就是英山县县志,可见其祖上奉长至孝的良好家风。

从英山县迁居到安徽寿州的,不是段祺瑞的九世祖段本泰,而是其第十二世祖段宪伦;从寿州迁到六安的,是段祺瑞的曾祖父段友杰。段祺瑞的曾祖父为什么要搬家呢?据段祺瑞的女儿段式巽回忆:“段友杰妻把一碗羊肉送给穷人吃了,段友杰不依,一巴掌失手把她打死。当地人出于义愤打抱不平,段友杰理亏,不得不搬迁。”看来,段祺瑞的曾祖母还是很有爱心的,可他的曾祖父就有些过分了,这样的搬家原因也可算是够无奈的了。但段友杰却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军人,才会被清政府“赠光禄大夫、振威将军”。

段祺瑞的祖父段佩(我们用“佩”字,而不用“珮”字,是多数段祺瑞研究专家的一致意见)字韫山,是一位有军功的人。清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起事于广西,很快就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段佩与同乡人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一起创办团练,助官军剿太平军。后来李鸿章的淮军兴起,段佩又入李鸿章麾下,“以功累保提督衔记名总兵,励勇巴图鲁,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段佩从一个粗识文字的农村青年,成为一名领取朝廷俸禄并受朝廷册封的淮军将领。不仅如此,段佩还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吴廷燮记述说:“先是有土豪刘枏、刘枢者,乘洪、杨之乱,为暴乡里,公祖韫山公仗义诛之。刘氏以惧韫山公从军于外,刘氏时谋报复,至是迁寿州炎刘庙以避之。”刘姓土豪仗着家大势大,横行乡里,欺压乡民,段佩看不过去便把他杀了。但是刘家毕竟在当地是大族,极有势力,于是,为躲避刘姓家族的报复,段家不得不搬到寿州炎刘庙(今寿县炎刘镇)。

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虽出身武将之家,却一直在家务农。“祺瑞之父尝租周氏之田,为之耕稼,治事勤谨”。“周氏”即是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系当地的大地主,段从文尚要租种周家的田地,可见段家的家境很一般。清同治九年(1870年),段从文在合肥西乡城西桥大陶岗买了一百多亩地,段家搬到合肥。那一年,段祺瑞六岁。

两个“合肥”

合肥逍遥津公园张辽像,三国时期的逍遥津大战就发生在这里

现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的合肥市,在清末民初只是个大县,其区域除包括今日的合肥市之外,还包括今日的肥东、肥西和长丰县的南部。尽管合肥只是一个县,但它的历史却很久远,三国时“张辽大战逍遥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至今市内尚有逍遥津公园供人游览。近代历史上,合肥出了两位颇有影响的大人物,在段祺瑞之前的李鸿章也是合肥人。徐一士说:“李鸿章为段之乡前辈,以声望之隆,当晚清同、光、宣之际,一言‘合肥’,皆知所指为李氏也。自入民国,段氏乃继之而起。专‘合肥’之称,先后若相辉映。”

段祺瑞曾作《先贤咏》诗一首,既盛赞合肥的山川风物之美,更盛赞李鸿章之于晚清历史的重要:

昆仑三干脉,吾皖居其中。

江淮夹肥水,层峦起重重。

英贤应运起,蔚然闲气钟。

肃毅天人姿,器识尤恢宏。

勋望诚灿烂,宛如万丈虹。

盛年入曾幕,文正极推崇。

发逆据白下,十三秋复冬。

分疆且不可,遣军犹北攻。

开科已取士,坛坫以争雄。

公奋投笔起,淮将征匆匆。

移师当沪渎,神速建奇功。

一战克大敌,中外咸靖恭。

全苏勘定后,抚篆摄旌庸。

助攻金陵复,鸟兽散群凶。

还师定中原,捻匪无遗踪。

分军靖秦陇,归来戍辽东。

卅载镇北洋,国际庆交融。

甲午败于日,失不尽在公。

寅僚不相能,未除芥蒂胸。

力言战不可,枢府不相容。

已筹三千万,意在添艨艟。

不图柄政者,偏作林园供。

海军突相遇,交绥首大同。

损伤相伯仲,几难判拙工。

策画设尽用,我力已倍充。

胜负究谁属,准情自明通。

及至论成败,集矢于厥躬。

继起督两粤,远谪示恩隆。

庚子拳乱作,权贵靡从风。

德使竟遇害,八国兴兵戎。

转战迫畿辅,无以挫其锋。

銮舆俱西幸,都城为之空。

联军客为主,洞穿乾清宫。

责难津津道,要协更无穷。

仰面朝霄汉,气焰陵华嵩。

环顾海内士,樽俎谁折冲?

五洲所信仰,惟有李文忠。

国危而复安,深赖一老翁。

李鸿章

“肃毅”即李鸿章,他逝世后清政府晋封他为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因此世人也称其为李文忠。段祺瑞对这位乡前辈充满了敬佩之情,更对他的历史贡献赞美有加,“国危而复安,深赖一老翁”。无论后人对李鸿章怎么评价,他却是挽救晚清朝廷免于外国人过度侵蚀的关键人物之一。

从年龄上看,李鸿章比段祺瑞足足大了四十一岁。李鸿章出生于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这天正是“财神”的诞辰日。正当人们忙着置酒席、接“财神”、欢庆“财神”生日的时候,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现属合肥市瑶海区)李氏宗族更是欢声笑语,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因为又有一个小小的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位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婴儿,就是后来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煊赫一时的李鸿章。李鸿章先世本姓许,自江西湖口迁至合肥。李鸿章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清政府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十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段祺瑞出生的那年,李鸿章升署两江总督,挑起了镇压太平天国的重任,他并于同年开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掀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可以这样说,是太平天国起义成就了李鸿章的事业,而李鸿章也正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看到了西方先进国家“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才附会于曾国藩之后,把洋务运动推向了深入。有这样一位乡前辈的提携,段祺瑞才能够崛起于清末军界,进而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清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京师贤良寺去世,享年七十八岁。临终前,他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心中的无奈与期盼: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去世当天,清政府命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同日,袁世凯奏准段祺瑞留在直隶襄助,以知府补用,统领新建陆军炮队并总办随营学堂。随着袁世凯地位的一步步上升,段祺瑞也渐升高位,入民国后更执国柄多年,于是李“合肥”与段“合肥”前后辉映,书写了合肥历史上的一段惊世传奇。

宿迁军营

根据段宏纲的说法,段祺瑞出生在六安祖居,这也得到了很多传记作家的确认。但吴廷燮认定,段祺瑞的出生地在合肥,“二月初九日午时公诞生于安徽合肥”,似是有以讹传讹之嫌。我们还是觉得段宏纲的回忆可靠,段式巽也说段祺瑞出生于安徽六安,所以段祺瑞的出生地是可以确定的,即六安太平集。后来,段家迁到合肥,也是确定不移的事实。

据说童年的段祺瑞不像个小孩子,不苟言笑。“祺瑞幼而岐嶷,颇静穆。儿时嬉戏,每好整以暇,见者辄称其沉默有度。即偶然言笑,亦不涉童騃杂沓之态”。沃丘仲子的这段话颇有过度赞誉的嫌疑,故而他的说法也不可全信。要说段祺瑞小时候不似其他小孩子那样具有浓浓的童稚味,好像还能说得过去。

段祺瑞八岁那年,正在担任铭军直属马队三营统领的段佩将他接到江苏宿迁的军营里,从此开始了他最初的耳濡目染的“军旅生涯”。宿迁军营里,安徽人十居其九,段氏家族中的许多人也都投身其间。兵营偏南有一家私塾,段佩就把他送去念书。段祺瑞不喜欢读书,只喜欢舞刀弄枪。他经常把小伙伴集合在一起做战争游戏,他自己则手持指挥刀,下达一个个作战命令,行动进退,颇有章法。私塾先生看见了,也不禁止,只是见他不重学业,忍不住劝过一次:“你身为将家子弟,自宜深通行兵布阵之法,但不读诗书,则不过是一勇夫耳,你该牢记这一点。”段祺瑞从此之后,专心学业。受到老师的批评,勇于改过自新,表明少年时代的段祺瑞已胸藏大志,并具有坚忍的毅力。

由于缺乏母亲的管束和照顾,段祺瑞整天鼻涕邋遢,灰头土脸儿,很不像样子。多少年后,他府里的老佣人提起他的少年时代,还是一副不屑的口吻:“……邢宝斋这几个老人,提起段祺瑞来,都仿佛挺不佩服似的。邢宝斋说,当年段祺瑞的祖父在军队里当管带,段也随在身边。当时段祺瑞一天到晚鼻涕邋遢的,挺不起眼。邢宝斋实在看不上他,就说:‘你叫什么少爷呀!一点也不爱干净。’可是段祺瑞总不改。邢宝斋气急了,就说:‘你这个屌样!’”

段祺瑞虽然没有少爷样,但他却交了不少朋友。这个私塾中有学生二十余人,段褀瑞与他们相处甚好,同学们都喜欢他。其中有一个叫申孟达的,住在城南申徐庄。四十多年后,申孟达在报纸上看到段祺瑞任临时执政时,就去北京寻找。段祺瑞亲自把申孟达接到府中,设宴为其洗尘,谈话时无拘无束,仍似当年。

申孟达不愿做官,在段祺瑞处过了两个多月,饱食终日感到厌倦,遂生回乡之念。段祺瑞赠给他很多钱,并给他一个临时执政府咨议的头衔,申孟达就返回了宿迁。回到宿迁后,申孟达在宿迁中学东南斜对门设立公馆,门前挂有“临时执政府咨议申公馆”的牌子,申家中有段褀瑞亲笔信和段祺瑞身穿官服的照片,后来因保管不善,没有留存下来

段祺瑞在宿迁军营一呆就是八年,由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长成了初晓世事的少年,而且还在这里与吴家姑娘订下姻缘。家住宿迁老城区东大街南端财神阁外(现老南菜市西首附近)的吴懋伟,以相命为生,人称之为相面先生(另一说是宿迁举人)。其祖上是开丝线店的,后丝线生意败落,吴懋伟便改行相面。由于家中人口多,生活贫困,吴懋伟的夫人靠推磨烙煎饼卖,来资助家庭生活。

吴懋伟经常到城郊各处串游营生,与段佩也很熟悉,并有交情。看到段祺瑞,会算命相面的吴懋伟心里暗自高兴:“此人相貌不凡,日后必做大事。”意在将女儿许配给段祺瑞,便向段佩说合,段家应允同意,并订下了婚约。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十二岁的段祺瑞与十九岁的吴懋伟之女结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夫人吴氏病故,时年三十四岁。吴氏之弟吴光新后来成为皖系军阀集团的重要人物,也是段祺瑞幕府中的一名重要幕僚。

清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二日(1879年4月二十二日),段佩在宿迁的军营中亡故,段祺瑞护送祖父的灵柩归葬合肥西乡小蜀山与将军岭之间的何家巷,结束了早年的军营生活。这一年,段祺瑞十五岁。

读书逸闻

把祖父的灵柩扶送到合肥家乡归葬后,段祺瑞又去做什么了呢?有人说,段祺瑞只身返回宿迁,在军营中当了一个杂役,也就是勤务兵,开始了自己养活自己的日子。但大多数研究者和传记作者都认为,段祺瑞留在了合肥的家里,进入大陶岗北五千米的侯大卫庄(今肥西县小庙镇马场村)续读了一年多的私塾,在此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段祺瑞的祖父去世后,段家家道中落,生活处在贫寒之中,不但付不起学费,还欠下了私塾侯先生的膳费。为此,私塾先生扣下了段祺瑞的端砚和书桌。段祺瑞在私塾先生家搭伙,侯先生每月安排三次加餐。每逢“打牙祭”,学生除青菜豆腐外,饭头上多加两块大渣肉。有趣的是,每次“打牙祭”,段祺瑞碗底都会多两块大渣肉。有一次,侯先生的女儿问段祺瑞:“你每次碗底多两块肉是谁给的?”段答:“是师母给的吧。”师姐红着脸说:“是我给你的!” 段祺瑞发迹后,曾把私塾先生接到京城,据说这位侯老先生赴北京时,啥也不带,但有一方端砚,就是段祺瑞幼时用过的,却揣在怀里,算是“完璧归赵”。三个月后,私塾先生回家才发现,有一幢远近出名的新居,是国务总理送给他的。晚年的段祺瑞寓居上海,生活费用靠蒋介石每月赠送的敬仪,仍然从这些钱中分出一部分寄给侯先生父女,直到去世为止

前面的故事属于传说,也不排除后人有意附会。但是,少年时代的段祺瑞确实喜欢读书。沃丘仲子记述求学时的段祺瑞,有这样的评语:“初就学家塾,性殊强韧,同学或狎之,每持以镇静,若示以不屑与伍者。读书亦不甚措意,视老师宿儒蔑如也。”不与同学开玩笑,看似有很深的城府,读书也不求甚解,少年时代的段祺瑞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但是,段祺瑞的女儿段式巽回忆说:“父亲喜欢读书,不喜耕作,常想另谋生计。” 出身于军功世家,又跟随祖父在军营里度过了八年的欢乐时光,段祺瑞岂愿甘心做一个农夫呢?于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年仅十七岁的段祺瑞怀揣仅有的一块银元徒步数十天五百多千米,来到山东威海投奔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被收留在军营中作哨书,此次开始了真正的军旅生涯,也开启了段祺瑞的辉煌人生之旅。

  1. 段宏纲:《段祺瑞家世琐记》,《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
  2. 段宏纲:《段祺瑞家世琐记》,《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
  3. 吴廷燮:《段祺瑞年谱》,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页。
  4. 此处根据2015年1月8日段海澎发给笔者的电子邮件考订。段海澎是段祺瑞非嫡传的第四世孙,现供职于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
  5. 《旧唐书·卷128·列传第78》。
  6. 段式巽:《追忆先父段祺瑞》,《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9辑。
  7. 吴廷燮:《段祺瑞年谱》,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8页。
  8. 沃丘仲子:《段祺瑞》上编,上海广文书局1920年版,第3页。
  9. 吴廷燮:《段祺瑞年谱》,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页。
  10. 徐一士:《一士类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2—243页。
  11. 胡晓:《段祺瑞年谱》,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12. 吴廷燮:《段祺瑞年谱》,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页。
  13. 段式巽:《追忆先父段祺瑞》,《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9辑。
  14. 沃丘仲子:《段祺瑞》上编,上海广文书局1920年版,第4页。
  15. 周俊旗:《百年家族——段祺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6. 王楚卿:《段祺瑞公馆见闻》,《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
  17. 朱启隆:《段祺瑞少年在宿迁》,《宿迁文史资料》第8辑。
  18. 《宿迁水土养育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宿迁晚报》2011年11月23日。
  19. 周俊旗、汪丹:《段祺瑞真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0. 胡晓:《段祺瑞年谱》,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1. 季宇:《段祺瑞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22. 沃丘仲子:《段祺瑞》上编,上海广文书局1920年版,第4页。
  23. 段式巽:《追忆先父段祺瑞》,《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9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