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四
畫人小識
顧來侯復,清康熙間人,著有《書畫壯觀録》,云:“黄子久一水墨山水,署款‘大痴道人静堅’。”《明史》本傳,王叔明爲趙子昂甥,《壯觀録》則云:“文敏外孫。”厲樊榭題王叔明《南村圖》,亦作“外孫”。《明史》“甥”字當誤。
《杜東原集》,此集士禮居有抄本。有題雲林畫一則云:“先生家素埒封,以納粟補官道録,應時君之詔,以濟饑乏,非求貴也。”杜去元末未遠,所記當確。又嚴海珊《明史雜詠》“顧德輝詩”云:“武略將軍飛騎尉,頭衔太苦草堂人。”據《歷朝詩小傳》,稱仲瑛至正之季,以子元臣爲水軍副都萬户,封武略將軍飛騎尉錢塘縣男。
長洲沈貞吉,名貞,字南齋,又字陶庵,又號陶然。其弟恒吉,名恒,字同齋,號絸庵,皆工畫,善詩詞。貞吉壽八十以上,恒吉亦六十九,恒吉子即石田,壽八十三,可謂“一家風雅壽考”。《清河書畫舫》云:“絸庵之父蘭坡,游心藝苑,善於鑒賞。”《弇州續稿》云:“啓南弟豳,字翊南,善畫。”《梅村文集》云:“啓南孫名湄,字伊在,畫法趙承旨。”世澤相承,較近代瑶階村費氏尤遠矣。
相傳文衡山初名璧,字徵明,因文信國子“璧”仕元,不欲與同名,故以字行。丙申冬,予在葉晉卿栐眉壽堂,觀所藏衡山爲吴匏庵作《海目庵圖卷》,後署“正德丁丑九月製文壁”九字,“壁”字从“土”不从“玉”。证以其兄名奎,徵明之字,俱與壁宿義近。聞文氏族譜尚有一弟名“室”,是更可证爲“壁”字矣。正德丁丑,衡山時年四十八,尚未以字名也。
漁山與石谷同邑,相友善,畫亦相埒。惟漁山老年好用西洋法作畫,雲氣綿渺,迥異平日。昭文張約軒通守元齡,曾得楊西亭所寫漁山小像,上有上海徐紫山跋云:“餘嘗於邑之大南門外所謂天主墳者,見卧碑,有‘漁山’字。因剔叢莽視之,乃知即道人埋處。命工扶植之,碑中間大字云‘天學修士漁山吴公之墓’,兩邊小書云:‘公諱歷,聖名西滿,常熟縣人。康熙二十一年入耶穌會,二十七年登鐸德,行教上海嘉定。五十七年,在上海疾卒於聖瑪第亞瞻禮日,壽八十有七。康熙戊戌季夏,同會修士孟由義立碑。’”據此,知漁山入教甚確,石谷後因其借所撫大痴畫幅不還,與之絶交,特假細故爲藉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