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界“活化石”

一、动物界“活化石”

祖籍西蜀雅安,周边重重大山,青藏高原近在咫尺。自己这辈子的人生轨迹,始终没跳出这片狭窄天地,属于典型的山里人。

山外世界精彩纷呈,山里日子平淡无奇。毫无遗憾,因为有大熊猫为伴。方圆百来公里范围,几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加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宝数量惊人。

有此渊源,痴迷大熊猫,几十个寒来暑往,耗费半生精力,行走于国宝的世界,领略黑白二色魅力,其乐无穷。

几年前,我从成都出发,再次沿南方丝绸之路南下。本意拾遗补缺,踏访过往未曾深入探究的古道遗迹,毕竟几千年历史文化,够得反复品味。

习惯使然,无论走到哪座城市,第一站非博物馆莫属。殊不知,步入保山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惊喜突如其来——一具硕大的熊猫骨骼化石,迎面挡住去路。

由于各种原因,考古现场发现的熊猫化石零散,主要是牙齿、颅骨等,类似这么完整的骨架难得一见。直觉告诉我,应该是距今八千年前后、生活在全新世早期的熊猫,才具有同当今大熊猫相仿的个头。

云南保山博物馆陈列的现生熊猫

一旁的文字资料,表明我判断无误。

这具腾冲市江东山小水井落水洞发现的化石,由于年代较近,石化程度不够,准确的称呼该是“亚化石”。化石还是亚化石暂且不论,称之为“现生熊猫”,已然板上钉钉。

回想起有一次行走古道,意外之喜,巧了,也是同熊猫化石不期而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丝路研究逐渐升温,文物部门组织考察,我有幸又一次参加。

公路糟糕车况差,沿途颠簸满面尘土,黄昏时分,抵达禄丰县城。

众多巴蜀同行远道而来,其中不乏专家级人物。贵客临门,禄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第二天一大早,直奔主题,参观博物馆去也。

一如云贵高原的所有县城,街道狭窄房屋老旧,一路行来,看不到像样的楼房。唯有新落成的禄丰博物馆,三层高楼砖混结构,可谓鹤立鸡群,分外抢眼。

博物馆主要陈列禄丰出土的恐龙化石,包括恐龙厅、古生物厅、古猿厅、青铜器厅等,展品多档次高,布展考究。小小一座县城,冷不丁冒出这等规模的博物馆,很是让人刮目相看。

馆长前边引导,亲自解说,宝贝的来历一件件道来。

展柜角落,摆放着十来颗臼齿化石,不显山不露水。所长解释说是始熊猫化石,来自八百万年前的中新世,采用同位素检测,误差忽略不计。遗憾在于,几十年过去,每次发掘出土的除了臼齿还是臼齿。同行者的关注点,显然在古滇国青铜器矛、钺、剑一类,熊猫纯属题外话,晃一眼听一下就作罢。

听见中新世,我心跳加快,追踪国宝近十个年头,知晓个中奥妙。

地球的演变史漫长久远,人的生命不过流星一瞬,谁都无法目睹。聪明绝顶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洞悉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以及所保存的古生物化石是高等还是低等以后,经过缜密思考和科学论证,归纳梳理出“宙、代、纪、世、期”等地质年代单位,用以表述不同的阶段。

地质年代有了对应名称,地球和生命演化脉络清晰便于表述;加上采用同位素检测,时间节点一目了然。研究者皆大欢喜,只苦了普通人,这类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听起头昏脑胀不知所云。

地球源起纷繁复杂,大熊猫要紧,直截了当切入主题,从千万年前的新生代说开去。

作为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代,新生代得名有讲究,取“生物界接近现代”的意思。原来,当新生代来临时,地球上的生物界面目一新,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大多消失,裸子植物衰退,被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取而代之,故逐渐呈现出现代生物的初始面貌。

新生代一分为三,划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依次而来,古近纪细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新近纪包括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则用更新世、全新世来划分。这里的“世”说起来容易,若放到地球的演变、物种的进化当中,那可动辄以百万年乃至千万年计算。地质年代中,唯有全新世特别短暂,从一万一千多年前到今天,全部包罗其中。

至于大熊猫,进化时光久远,一路走到今天实在不容易。同时代甚至晚许多年的远古动物,大多被残酷的自然法则淘汰出局,灰飞烟灭。大难不死、幸存于世的不过数十种,称之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大熊猫为其一。这个生命奇迹的存在,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柜前,徘徊半天舍不得离去,有此机缘实乃老天开眼。心中痒痒,提出不情之请:能否取出端详一番?

同道中人啥都好说。承蒙恩准,戴起白手套,手心轻轻托住化石,翻来覆去没个完。

古生物研究,化石提供第一手资料。禄丰出土,这些牙齿当年的拥有者,即以“禄丰始熊猫”命名。切莫小瞧这个发现,就熊猫进化史而言,禄丰始熊猫提供了大熊猫起源的物证,具有划时代意义。

沉默的化石会说话,臼齿化石道出真相,消失的场景、尘封已久的故事、活灵活现的始熊猫,恍若眼前。

八百万年前的云贵高原,绝对不可以“高原”呼之。要知道,即便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那时候的平均海拔,也不过千米上下。

禄丰,乃至云南、贵州,风景迥异:热带潮湿气候,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河流纵横湖泊密布。这山这水,俨然热带动物的家园。禄丰始熊猫和古猿、乳齿象、剑齿虎、三趾马们,成为这方土地的主人。至于万物之灵的人类,他们的始祖,还没在这颗星球露面。

最初阶段,始熊猫族群未形成气候,数量不多,个头小,如狐狸般大。小有小的好处,追杀弱小猎物身手敏捷,今人戏谑为“肥胖的狐狸”。胖墩墩的始熊猫,继承祖先始熊的杂食动物本性,捕获猎物以食肉为主。

得出这样的结论,臼齿化石功不可没。化石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始熊猫的臼齿不仅小而且平滑,尚不具备有效磨碎植物纤维的功能,只可能归入广食性动物[1]

大熊猫来自何方?时光久远,线索零散,迷雾重重。如何勾勒出一幅相对完整的进化图,长期困扰着学术界,无论动物学家还是考古学家。

禄丰始熊猫扬名之前,关于大熊猫的起源有两种声音——“欧洲说”与“中国说”。

一九四二年,考古学家在匈牙利发现大熊猫类的早期代表——葛氏郊熊猫牙齿化石,其活动的年代在七百万年前。据此,部分学者提出大熊猫发源地在欧洲。

中华大地,熊猫化石分布之广、出土数量之多,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法比。不过,由于葛氏郊熊猫年代最久远,以此作为证据,“欧洲说”似乎成定局。

只为追根溯源,中国学者就忙碌了好些年。一九七五年,禄丰县石灰坝村考古发掘现场,清理古猿化石时,意外找到始熊猫臼齿,时间比葛氏郊熊猫早上百万年。这个发现,让大熊猫研究者喜出望外。功夫不负有心人,更古老的始熊猫,终于在禄丰露面。

臼齿的研究再清楚不过。禄丰始熊猫前臼齿形态,同现生熊猫齿型相似,结构又具始熊的特征,介乎二者之间。

倘若孤证尚不足以说明问题,其后不久,毗邻的元谋县带给学者们同样的惊喜——始熊猫化石再次露面。

元谋始熊猫比禄丰始熊猫年代稍晚,个体的块头更小。

通过禄丰始熊猫与葛氏郊熊猫的比对分析,学者们得出结论:葛氏郊熊猫仅为熊猫类一个已经灭绝的旁支,同中国的大熊猫扯不上关系。

这边争论刚结束,二〇一二年,西班牙又传来消息:更古老的大熊猫化石出土,包括额骨和牙齿,时间距今一千一百多万年。五年以后,加拿大和法国科学家又在相关刊物发表文章,“欧洲说”似乎再次占据上风。

我始终坚信,这不会是最终结果。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埋藏太多的秘密,真正的熊猫始祖游走地球的准确时间,今天的学者们恐怕无法界定,一切有待更多的科学发现。

况且说到底,争个高下大可不必,熊猫起源于我们这颗星球,而今仅中国西部四川、陕西、甘肃部分深山老林,才有活体生存。

知道这一点,足矣。国籍之争没多大意义,说一千道一万,珍稀动物“活化石”大熊猫属于全人类。

假如以禄丰始熊猫为起点,朝上可对接祖熊,往下则串连起不同时代出土的化石,一脉相承前后连贯。大熊猫完整的进化轨迹,就此呈现。

按照这一顺序排列,距今两百万年前后的更新世早期,经历几百万年的演化,始熊猫完成生物进化的使命,接力棒传递给小种熊猫。

与此同时,人类始祖闪亮登场,后起直追进化神速,逐渐超越所有动物。直立行走的巫山人、建始人、元谋人,开始打制简单的砾石工具。

这个阶段的小种熊猫,尽管比祖先始熊猫稍大,但依然处于进化水平的成长期,颅骨、牙齿、嚼肌等的结构尚欠发达,体型也仅有现生熊猫一半大,属于中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辽阔的山林草地、潺潺的溪流、连片的沼泽,提供了舒适安全的生长环境。气候冷暖交替,食物供给充沛,小种熊猫族群就此发展壮大。这期间,随着地球气候变化,为适应独特的生活环境,熊猫食谱开始发生改变。从食肉动物向兼吃竹子的杂食性动物转变,始于小种熊猫。为生存计,久经磨练后,熊猫除长出一口适合磨碎植物纤维的牙齿,前爪在五指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相互配合以握住竹子。

近些年的研究认为,熊猫以竹子为主食,基于几个原因:熊猫体型庞大,行动不算灵活,奔跑速度不够快,不具备捕食獐子、麂子等的能力;依靠捡食动物尸体吃腐肉,更不是办法,搞不好自己先饿死成腐肉。那就吃植物吧,竹子是最佳选择,分布广不说,一年四季生长旺盛,既能保证供给又有一定营养。

也有动物学家认为,熊猫不吃荤,原因是某一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失活,以致无法感受肉类的鲜美。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虽然说适者生存,但吃荤变吃素,消化肉食的肠胃转而消化竹子,的确让人不可思议,固学术界称之为“特化”[2]。这种特殊的生物进化方式,周期漫长且过程复杂,耗费的时光动辄以万年计。

小种熊猫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功莫大焉。

一九五六年岁末,正在广西南宁从事洞穴考古的裴文中,应当地文化部门之邀,鉴定一个化石。这化石形状奇特,与人的下颌骨类似但更硕大,出自柳城县楞寨山硝岩洞[3]

见到化石,裴先生双手微微发抖,凝神审视良久,断言这下颌骨非人类所有,而是归属考古界长期寻找未果的巨猿。巨猿下颌骨的现身非同寻常,可以说是继北京猿人头盖骨问世以来,又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

裴先生一席话,让当地文化部门好不振奋,赓即编制发掘方案,硝岩洞考古就此展开。其间,裴先生言传身教,多次亲临现场。

硝岩洞发掘硕果累累。就以小种熊猫化石为例,据裴先生亲自统计,共出土七十余件,包括四件下颌骨,七十三颗牙齿。

对比研究后,裴先生认为,硝岩洞的下颌骨化石,比之以后的巴氏熊猫和现生熊猫,明显短小;臼齿同样如此,牙面的面积较小,仅为巴氏熊猫和现生熊猫的三分之一。

结论是,这家伙虽个子矮小,却是现生熊猫的直接祖先。

据此,裴先生取了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小种熊猫。

博物馆珍藏的旧石器时代小种熊猫化石

以后的日子,广西、重庆、陕西等相继发现小种熊猫化石,证明其数量和活动范围远超始熊猫。

进化过程优胜劣汰,上百万年以后,小种熊猫扮演的角色宣告结束,在更新世中期,被依赖竹子为生的巴氏熊猫取而代之。

巴氏熊猫化石首先发现于缅甸,不过仅此而已,后续出土的众多化石,全部散布于中华大地。

距今大约四十万年前,巴氏熊猫进入鼎盛期,数量之多、活动区域之广,说得上空前绝后,堪称大熊猫进化史的高峰,是熊猫家族的鼎盛时期。

人类的进化同样进入新阶段,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学会火的使用。

这个时期,地球显得不甘寂寞,地壳运动愈演愈烈,导致青藏高原再度隆起,跃升为世界屋脊。影响所及,云贵高原和秦岭山地随之抬升。秦岭隆起横亘东西,天然屏障分隔南北,这一来因祸得福,干冷的西北季风桀骜不驯,常年骚扰南方地区的势头,就此打住。

亚热带丛林成了巴氏熊猫快乐的家,漫山遍野一丛丛竹林,伸手可及张口就来。当然,偶尔撞见小动物,诸如蛇、兔子一类的,巴氏熊猫也会笑纳,追上去一巴掌拍死,打一顿牙祭。

吃喝无忧,日子好不安逸,巴氏熊猫营养充足,体形逐渐增大,四肢有力脚爪尖利。重庆、广西出土的巴氏熊猫化石,若采用还原技术恢复原型,结果会让人大吃一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巴氏熊猫,体形比现生熊猫大八分之一,显得更加威猛。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约基因使然,巴氏熊猫保留了祖先始熊的凶猛习性,不惹事也不怕事。一旦与食肉动物狭路相逢,双方都不妥协时,往往会凶相毕露以死相拼,生物圈竞争中并非弱者。

环境好天敌少,优哉游哉的巴氏熊猫,繁育能力大幅提升,数量急速膨胀。都是吃货,睁开眼睛就得四出搜寻食物,想方设法填饱肚子。需求与日俱增,原有的生活圈,已经无法承受迅猛的增长势头。为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巴氏熊猫走出世代居住的地方,由偏处西南一隅,转而向四面八方拓展,寻求新的地盘。

地图上扫一眼,这家伙果然厉害:北边挺进至黄河流域,最牛的扎根周口店;南方到达珠江流域、湄公河流域,更远干脆闯荡到越南、缅甸和泰国;

考古专家想象中的小种熊猫

东面则直抵东海之滨,前行无路只好望洋兴叹。还有胆大的,昂首挺胸跨过琼州海峡,登上海南岛。这绝不是戏说,巴氏熊猫并非游泳健将,只不过那时的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有陆路相连。

自不待言,这一切得归功于秦岭。天设地造的南北屏障,使广阔的区域生态条件好转,生存空间打开,巴氏熊猫趁机大显身手,跳出藩篱四方闯荡。

诸多化石证明,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一多半都留下了巴氏熊猫的活动痕迹。

盛极必衰,一个难以逃脱的定律。巴氏熊猫的衰败,起因是地球气温骤降,纯属天灾。

大约十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末次冰期光顾地球,周期长达十万年之久。其间,气温几起几落,动物们备受折磨,大多数就此灭绝。

待到两万年前,祸从天降。处于冰河时期的地球,再度大发雷霆,气温骤降,海水结冰。那可不是冰冻三尺这么简单,后果严重、场面恐怖:海平面陡降一百多米,三分之一的陆地被冰雪覆盖。

没有食物,滴水成冰,巴氏熊猫饥寒交迫,面临绝境,被迫由北向南迁徙,最后退缩至西南地区。还是祖居地靠得住,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小,气候变化不大,依然树木茂密、竹林青翠。

孑遗生物、冰川时代的“遗老”,就这么存活下来。保山市博物馆的大熊猫化石,即为明证。

这么完好的化石,何以能保存至今?好奇心油然而生。看来,非得去江东山走一趟,实地察看。

江东山属高黎贡山支脉,山高坡陡路难行。落水洞海拔两千三百多米,森林浓密,洞口直径不过两米,周围藤蔓杂草丛生,极其隐蔽。一个“落”字,道出洞名由来,洞体垂直向下、深不见底,死亡陷阱天然形成。

怪不得猞猁、野牛、水鹿、双角犀、亚洲象们,这么多的大中型动物,一个个糊里糊涂就中招,几十米高处掉下,七窍流血一命呜呼。奇怪的是,小型动物化石少之又少,不过几只竹鼠和猫科动物。

原因何在?体型大的动物身子高,一双眼睛高高在上,脚下灌木荒草遮挡视线,情况不明,稍不注意就一脚踏空。至于小动物们,身材矮小,灌木荒草中钻来钻去,发现洞口迅速止步,大多幸免于难。

就这样,落水洞中保留了十六种动物化石,除了大熊猫、双角犀和亚洲象,其他的动物今天依然活跃在这方山水间。

发现动物化石,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高黎贡山的洞穴里出产名贵的燕窝,江东山也不例外。大山里找钱不容易,几位胆大的村民每到采集季节,便将树藤在腰间系牢实,慢慢下去搜寻燕窝。

下到洞底,不明动物的骨头四处散落,白骨森森怪骇人。乡下人好奇,当稀罕物带回村子,也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议论一番就丢弃。

山区消息闭塞,几十公里外的腾冲城,也没人知道这事。直到二十世纪末,消息传到文物部门,相关人员赶到落水洞,首次考察便找到这具大熊猫化石。

怪只怪这只大熊猫时运不济:八千年前的某一天,晨起游走觅食,那么多的地方不去,那么多的竹林不钻,偏偏走上这条不归路;摇头晃脑,得意忘形,一个不留神,失足坠入落水洞;洞底岩石坚硬锋利,顷刻间一命归西,天长日久终成亚化石。

也多亏这陷阱天设地造,让动物们防不胜防,熊猫跟着遭殃,今天的人们才有幸目睹这么完整的化石。

落水洞的发现表明,直到全新世早期,大熊猫依然在云南一带生存。这个最年轻的地质年代里,人类迈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兴起,养畜业出现;熊猫的进化也进入最后一个节点——现生熊猫担当主角。

站立舞台中央的黑白兽,睁眼看世界,周边环境丝毫不乐观。族群在北方绝迹,南方萎缩,生存空间锐减。接下来的日子,灾难接踵而至,云南、贵州的大熊猫,陆续丧失生存空间。

这次是人祸。西南地区的熊猫,侥幸躲过天灾,偏生又遇上最大的克星——人。

自打原始农业兴起,刀耕火种盛行。人类智商高、脑子好使,专挑平坝[4]下手,石斧砍倒树林和竹林,晒干放火焚烧,省时省力,土地肥沃。几年后地力下降,再砍掉旁边的树木竹子,烧毁后继续开垦新土地。就这么,由平坝到丘陵,再由丘陵到浅山……

大熊猫行动缓慢,主要以竹子为食,当赖以生存的竹林消失,生活环境改变,绝路一条。

这还远不算完,农耕文明势不可当,于大熊猫而言无疑是更大的灾难。

劳动工具更新换代,铜器取代石器,铁器又取代铜器。耕作技术进步,粮食产量增加,人的温饱基本解决,繁衍加快。人口迅速增长,需要更多的粮食,那就烧毁森林种地;需要更多的房子,那就大量砍伐林木;需要更多的肉食,那就大肆猎杀犀牛、鹿子、大熊猫……

被追杀的日子不好过,大熊猫们昼夜惶恐,疲于逃命。

短刀长矛尚好应对,明着来,无非拼体力比耐力,看谁跑得快;怕的是奇招迭出防不胜防,玩的是心惊肉跳。

陷阱和套子,讲的是守株待“兽”。动物们一旦中招,跌入深坑的坐以待毙,踩中套子的哀号悲鸣。

猎犬不同,讲究主动出击。猎人放出猎犬,惊扰躲避于密林洞穴的野兽,发现猎物踪迹。猎犬训练有素,跑得快嗅觉灵敏,声声狂吠围追堵截,动物们插翅难逃。

最要命数弓箭。山坡上竹林摇晃,黑白兽的影子若隐若现,猎人眼明手快,瞄准东躲西藏的大熊猫,凭借百步穿杨功夫,后面才传来“嗖”的声响,没等回过神,前面的大熊猫已命丧黄泉。

以后愈加恐怖,火药枪问世,威力大杀伤力强。几百步以外,只要扣动扳机,“砰”的一声,铁砂子飞速袭来。动物身上,顿时大小几十个窟窿,皮开肉绽鲜血直冒。即便不当场毙命,狂奔之后,伤痛加剧血流不止,再凶猛的野兽也扛不住。

大熊猫战战兢兢,死亡游戏中败个一塌糊涂。

时人食物短缺,眼中的大熊猫不过野物而已,老虎豹子都不怕,何况这家伙。逮住一个算一个,填饱肚子为上。

天灾加人祸双重打压,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活动范围再度缩小。幸存者龟缩一隅,在青藏高原东缘和秦岭中段的高山深谷中,找到一方赖以生存的净土,过起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

多亏这方净土庇佑,“活化石”没被淘汰出局。否则,今天的人们也就无缘目睹国宝风采了。


【注释】

[1] 广食性动物:亦名多食性动物,指食物范围很广的动物。

[2] 硝岩洞:因在此洞内发现了巨猿下颌骨,后又有众多巨猿牙齿出土,如今通称巨猿洞。

[3] 特化:生物学名词,是由一般到特殊的生物进化方式,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条件,使其在形态、生理上发生局部变化。

[4] 平坝:地貌名词,指坡度小于7°、地势起伏最大相对高度小于20米的平坦地面。

读书导航